扶贫综艺下乡,我的才华藏不住了 第307章

作者:剁椒咖啡

  然而日国那边翻拍出来的电影……观感简直一言难尽。

  看到一半的时候,他就已经有点生理性不适了。

  日国演员那种特有的夸张演技放在舞台剧上很合适,放在他们自家构筑的剧本氛围里或许也没什么违和感,可是放在这种翻拍的作品里就显得格外的奇怪。

  明明是一部相当压抑隐晦的作品,愣是被他们拍出了奇奇怪怪的味道,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是在麻婆豆腐里放了草莓酱,在意呆利人的披萨里加了菠萝。

  即便是在崇日情节泛滥的某瓣平台上,这部电影也差点掉进不及格的区间里,可见它烂到了什么地步。

  那么现在如果把《开端》交给他们,最后会被翻拍成什么样?

  会不会也变成那种不伦不类的奇怪东西?

  一想到这个,周灏就脑瓜子疼。

  然而林建岳的一个电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

  “拍得好不好,那是他们的事情,关你什么事?”

  “而且他们翻拍得越烂,对我们来说不反而是一件好事吗?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声音,说日韩的剧作水平远超我们,如果他们翻车了,岂不是侧面证明了我们的实力?”

  “而且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文化输出,不是吗?”

  就是这最后一句话,直接打动了周灏。

  是啊,别管人家拍得好不好,至少也是一次文化输出。

  哪怕他们拍得烂,也能让日国观众知道华夏这边有这么一部优秀的网剧,或许还会有人追过来看呢?

  来吧,让我看看日国到底能翻拍成啥样!

第470章 《鬼吹灯》复活

  《国剧之光,<开端>反攻日国市场!》

  《谁说网剧LOW?日国准备翻拍<开端>!》

  《<开端>即将改编成电影,著名导演小畑亮执导!》

  《文化输出,<开端>成为新时代网剧标杆!》

  一系列浮夸的小作文,看得周灏一愣一愣的。

  尼玛,真能上价值啊……

  不过这些营销号之所以敢这么写,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大家喜欢看嘛。

  随著华夏国力的日趋上升,大家对于国家软实力层面的要求同样也在与日俱增。

  综合国力都已经稳居“上三常”了,结果文娱领域天天被人入侵灌输,好的作品永远都是别人家出产的……像话吗?

  难得有日国愿意翻拍华夏的网剧,可不得好好欢庆一把?

  营销号狂欢还不满足,那些剧迷和粉丝甚至还跑到了周灏的个人帐号、以及惊鸿工作室的官号下面留言,各种彩虹屁吹到飞起,甚至已经上升到“为国争光”的高度了。

  或许他们是真心这么觉得的,但这么个吹法实在太危险了,很容易就会被黑子和水军所利用……

  好在周灏早就有所准备,让周圆圆赶紧控场降温,然后还亲自发布了一条降温动态。

  “不过是正常的文化作品交流而已,没必要强行上价值。大家在各个领域各个岗位上各司其职,都是在为国崛起而努力,我也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这条动态一出来,评论区果然消停了很多。

  “对啊,我也想说有点过了,很容易会被利用的,这个回应来得太及时了!”

  “说得好啊,每个人都在为祖国强大做贡献,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不愧是我第一个粉的明星,这三观杠杠的!”

  “呵呵,换其他人估计得在热搜买房住上一个月了!”

  “无论如何还是要恭喜一下,毕竟也算是打入日国市场了。”

  “就是不知道翻拍质量如何,可千万别毁了我的入坑神剧啊。”

  这一点不但剧迷担心,同时也是周灏最担心的。

  敲定合作意向后,他主动了解了一下那位执导的小畑亮,嗯……咋说呢。

  履历还挺漂亮的,入圈之后总计拍了四部电影,除了第一部完全属于练手性质以外,后面三部都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其中最近的一部《心の雾》,还在自家东京电影节上拿到了两座奖杯。

  只不过这位导演以往拍摄的基本全是那种曲高和寡的文艺片,而且走的都是那种阴暗晦涩的路线,看完能让人抑郁好几天的那种。

  可能是因为文艺片的报酬收入,实在有点满足不了他的野望了,所以今年宣布要转型拍摄商业片了。

  而他的转型第一部选择非常稳健,直接选择已经经受过市场证明的《开端》作为翻拍对象,保险系数高的很。

  毕竟在日国市场,《开端》也是小有名气的。

  为了更了解这位导演,周灏直接找资源看了一下这位导演的《心の雾》,一遍看完直接晕晕乎乎的,一头雾水。 这特么在讲什么?

  完全看不懂啊。

  他放弃了继续再啃第二遍的想法,试图上网寻找讲解切片,结果压根没有。

  18年这会儿,影视剧的切片讲解还没有那么流行,圈内那几位知名的大UP主也基本只切那些热门的大作,像这种海外的冷门文艺片,基本没人做。

  想了一下后,周灏直接转战花瓣网。

  这里可是日吹的大本营之一,或许会有?

  随手一搜,果然没让他失望。

  《心の雾》,花瓣网评分8.9。

  这部让他云里雾里的晦涩文艺片,在花瓣上直接被吹上了天,稳压一大票国产的经典老片。

  随手往下一划拉,就能看到不少长篇大论的影评,周灏很容易就在里面找到了一篇讲解向的影评。

  对照著原片完完整整读了一遍后,他这才有些明悟了几分。

  这破电影,玩了一手多线的非线性叙事,把一个好端端的故事打成了七零八落的碎片……不刷个十来遍记录下所有完整信息进行拼凑,还真看不懂。

  可即便是对照著参考答案,周灏还是觉得这片子有点烂。

  多线叙事和非线性叙事,玩得好是可以很出彩的,各种因缘际会的剧情线最后串联在一起集中爆发时,那种爽感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而那些非新鲜叙事的细节,也是驱使影迷二刷三刷的动力之一……

  然而这一部《心の雾》,明显带著几分炫技的色彩。

  说直白点就是为了多线而多线,为了非线性而非线性,根本就不是为了讲好故事而服务,就是纯粹为了秀一下手法——看,我玩得多溜!

  然而电影圈的一大怪象就是,越是这种抽象晦涩曲高和寡的电影,越容易得到评委的青睐。

  用刘伟的话来说就是——你拍的东西要是大家都能看得懂,又怎么显得我评委技艺高深与众不同?

  让这种导演来翻拍《开端》……周灏心里已经有不详的预感了。

  《开端》的事件循环概念本来就有点抽象,哪怕用电视剧的篇幅来讲述这个故事,都具有一定的门槛,压缩成两个小时的电影只会更加难懂。

  再加上这位导演喜欢炫技的尿性,最后拿出来的作品估计会让人“大吃一惊”……

  不过版权都已经给出去了,这会儿想这些也已经于事无补。

  听天由命吧。

  诚如林建岳所说,对面拍得不好,对于他来说还未必是坏事呢!

  而当《开端》翻拍的热度逐渐开始消退时,周灏也终于等来了好消息——《鬼吹灯》通过了有关部门的覆审,成功复活了!

  而且不需要更改一个字,完完整整放了出来!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真的是长吁了一口气。

  天可怜见啊,他都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这棵摇钱树总算是活下来了!

  然而直到此时,他甚至还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张虹的能力已经应付不了这种高端局了,所以几天前他已经私底下找了苏蔓苏大小姐,请她帮忙探探消息。

  毕竟住在华夏心脏嘛,消息也灵通一点。

  然而这会儿当他再去探听消息时,苏蔓给他的回复却是:“这事儿你最好还是别查了,能放出来就行。”

第471章 疯狂爆金币的一夜

  苏蔓的回复,让周灏有点不寒而栗。

  连这位都得三缄其口的事情,到底牵涉到了什么地方?

  要不就是高度吓人,要不就是宽度吓人,要不就是……涉外了?

  不管哪一个,都不好打听啊。

  但是栽了这么大一个局跟头,要是不知道背后到底是谁在搞鬼,他连睡觉都不安稳!

  不死心的他又回了苏蔓一条:“能不能给点暗示?”

  “一天天的想这些干什么?好好吃好好睡不舒坦吗?”苏蔓回了一句。

  几分钟后,她又发过来一张照片,上面是一盆颜色鲜艳的泡椒牛蛙,边上似乎还放著一杯花茶,“喜欢吃这个吗?”

  “不喜欢。”周灏回复完直接就关了飞信。

  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牛蛙。

  暗指什么地方,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花茶,里面全是花瓣,指向什么地方也是很清楚了。

  不奇怪,不奇怪了。

  没想到啊,当年结下的梁子,竟然还有后续?

  啧。

  只可惜苏蔓的信息也只到此为止了,更具体的幕后人到底是谁,就没法追问下去了。

  不过没关系,这个锅你花瓣背好就完事了。

  敢动我的事业根基,这事没完!

  《鬼吹灯》成功复活,整个网文圈都是一片欢腾。

  不但是书迷高兴,就连原本有些嫉妒的同行们也都跟著长吁了一口气。

  《鬼吹灯》真要被彻底封杀,那麻烦可就大了,基本意味著新一轮的净网行动又要开始了,封书的封书修改的修改,没几个能幸免的。

  还好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而为了庆祝《鬼吹灯》的复活,各路书迷也是各显神通,打赏跟不要钱似的往上砸。

  光是在妙笔一个地方,一夜之间就新增了一百个盟主和六个白银盟……

  甚至连谢天斐老爷子也亲自过来刷了个黄金盟,祝贺《鬼吹灯》起死回生。

  只不过老头在打赏完之后也没忘记正事,直接在书评区留了个帖子——小周啊,我已经这把年纪了,有生之年希望能看到三部曲完结。

  这个帖子,直接被管理员高亮置顶。

  “哈哈哈,谢老爷子的催更虽迟但到。”

  “黄金盟催书,这排面拉满了。”

  “老爷子年纪大了开始偷懒了啊,怎么连招式都不带换的?”

  “哈哈哈,招式再老,管用就行!”

  “跟队刷个白银盟,一起催催!”

  “白银盟+1,赶紧回来写武侠啊!”

  “+2”

  随著武侠区土豪相继乱入,第二波打赏热潮再度打开。

  整个APP首页的横幅位几乎被《鬼吹灯》给承包了,压根没别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