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综艺下乡,我的才华藏不住了 第290章

作者:剁椒咖啡

  这姑娘是真的好看。

  胶原蛋白溢出的俏脸,配上那一身青春洋溢的校服,根本都不需要演,分明就是校花本花。

  就这个形象往大荧幕上一站,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明白角色的定位。

  而不需要像那些普女一样,出境时候还需要旁白或者龙套特意铺陈解释一下,什么“倾国倾城”、“什么XX第一绝色”……

  尬不说,而且恶心人,有种摁著头逼人吃翔的感觉。

  相比之下,林夕娜这张脸对于导演和观众来说真的是太友好了。

  “你的问题……”周灏回神道:“有点太过端著了,明白什么意思吗?”

  林夕娜摇摇头,“不是很明白。”

  “就是让你放松点。”周灏叹气道:“没错你的角色定位是个家教很好的校花,仪态也确实很有讲究,但这并不代表你时时刻刻都要端著,太刻意了。”

  “你自己过来看看。”周灏指著监视器上面的回放道:“脖子梗地跟钢筋水泥浇筑出来的一样,走路都快成机器人了……过了啊。”

  “真正的气质仪态,不是端出来的,你平时的状态其实就已经很好了,没必要特意去演……反而过犹不及,松弛,松弛下来!”

  看了眼监视器里自己的拙劣表演,林夕娜红著脸吐了吐舌头,“我明白了。”

  嘴巴上是这么说,然而真到了开拍的时候,又开始重蹈覆辙……

  弄得周灏都有点郁闷了。

  只能说演技这东西,真的是技术和天赋的综合体,没有什么人工捷径可言。

  松弛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真的挺难。

  很多老戏骨都经常会在拍摄时不自觉地端起架子,进入路径依赖的舒适区……也就是所谓的“演什么都像自己”。

  更何况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业余演员……

  像焦晃老爷子把康熙演成本尊,像宝国叔把嘉靖演成道长本人,像赵鸿飞只靠一把摇摇椅就成为了无数人的白月光……这种松弛的境界,确实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但是周灏并不打算妥协。

  这是他进军电影圈的处子作,事关招牌含金量,容不得半点马虎。

  抠,仔仔细细地抠!

  不抠到满意的地步,绝对不将就!

  不过好在这个片子的架构和体量都是相对较小的,调动起来难度并不大,哪怕反复NG,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在这种精益求精的宗旨下,剧组的拍摄进度简直堪称龟速。

  往往一整天下来,只能拍两三个镜头而已……跟之前拍摄MV时候的速度简直天差地别。

  这个消息传到优影那边,有人立刻就坐不住了。

  开什么玩笑,一天只拍两三个镜头?

  磨洋工也不是这么玩啊!

  剧组上下人吃马嚼,每天的开销都是个天文数字啊!

  要是这么磨下去,剧组的成本开销百分之一百将会超标。

  然而面对优影的施压,周灏的态度非常坚决——闭嘴,滚蛋。

  预算超支了你们补就完事了。

  你们要是不愿意补,那我自己来!

  只要你们别来干扰拍摄进度就行。

  面对周灏这种强硬的态度,优影方面也只能退避三舍。

  没办法,这家伙现在风头正盛的时候……刚不过啊。

  今天敢和他撕逼,明天友商就敢拿著合同上门来挖墙脚。

  再看看吧,看他能搞出什么么蛾子来!

  没有了优影方面的施压干扰,周灏彻底进入了没日没夜的磨戏状态。

  而就在剧组开始渐入佳境找到点默契感觉的时候,一场意外不期而至,直接打乱了《那些年》的拍摄计划。

第442章 就尼玛离谱!

  优影要裁掉网大团队!

  这个消息有如晴空霹雳,直接震惊了整个业界,也让《那些年》剧组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你特么玩我们呢?

  我们这边紧锣密鼓地赶进度拍摄,你现在跟我来一句要裁掉网大的团队?

  什么鬼啊!

  得到这个消息后,周灏立刻暂停了拍摄……反正人心惶惶的,也没法正常拍摄。

  回到酒店之后,他亲自把电话打到了优影的总裁办公室,了解最本源的消息。

  最后得到的消息,让他有点郁闷。

  裁掉网大团队的消息并不是假的,在优影内部确实已经有了这样的声音。

  原因也很简单——在新年伊始的股东大会上,有人对网大部门的持续亏损表达了担忧。

  网大和网剧几乎是同时进入流媒体市场的,两者原来算是难兄难弟一对,都是亏钱的无底洞。

  然而随著企鹅那边网剧三连爆的出现,网剧已经看到了盈利的曙光,只剩下网大还在亏损的泥潭里苦苦挣扎。

  资本其实不怕短期的亏损,怕的是看不到未来。

  没有盈利的曙光,再多的钱也不够烧啊!

  而网大现在面临的就是这样的窘境——随著因特网资本的花式互卷以及全国各地院线的遍地开花,线下观影的成本在持续下降,而观影的体验在直在线升。

  只要愿意花点时间领券薅羊毛,平均每人花个二三十元就能进入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学生价甚至还能再打个对折!

  哪怕是热门档期的大片,票价一般也不会超过四十……以华夏人现在的收入水平,这个档次的消费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

  而相比之下,网大的劣势可就太大了。

  首先硬件条件的限制,就决定了观影体验不在一个档次上。

  家里能有个六七十寸的电视,那已经是相当豪气的存在了,但跟线下影院的大荧幕相比,依然只是豆腐块,效果差太远。

  而且看电影这东西,本身也带有一定的社交属性,看喜剧时候跟著一起笑,看催泪片的时候跟著一起哭……这些本身也都是观影体验的一部分。

  但这些东西,在网络大电影上是给不了的。

  而在收费标准上,现阶段流媒体平台普遍采用的都是同一套玩法——新上来的电影需要用观影券,非会员一般10元一张,而会员可以打对折。

  等过几个月压榨完了第一波票房潜力,然后就把电影丢进会员资源库里,VIP用户可免费观看……

  这套流程唯二的显著优势,一是随时随地可以观影,二就是便宜。

  然而这第一个优势,因为影片质量的辣鸡而荡然无存。

  你都拿不出一部像样的好片子来,那点碎片时间我拿去玩一把手游不香吗?

  第二个优势,也在院线电影的不断降价中被不断蚕食。

  二十多就能去线下看一场电影了,我干嘛要在家里蹲著电脑看网大?

  我差那十几块钱吗?

  何况你的片子又不好看!

  所以这两年来,御三家的网大数据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而且完美没有止跌的趋势,根本看不到盈利的希望在哪。

  年年都有人说网大能赚钱,可年年都走在烧钱的路上……

  优影的股东们终于有点忍不了了,既然看不到盈利希望,那干脆裁了不好吗?

  精简资源重新配置,把人力财力投入到更有盈利希望的领域去。

  什么你说旗下那些艺人怎么办?

  拉去拍院线电影呗!

  你说刚刚签下来的周灏怎么办?

  拍网剧呗,反正这个本来就是他的特长。

  裁掉网大团队之后,一年省下来的资源可以供他制作好几部爆款剧了!

  计划通!

  不过这一切都还只是停留在讨论阶段,并没有真正确定,更别说落实了。

  毕竟这件事关系太大了,毕竟优影旗下有那么多靠电影吃饭的从业者,重新配置资源绝对是一件麻烦事。

  相比起来,《那些年》的生死甚至只能算小问题。

  这事儿一旦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带出一系列的问题。

  可即便还在讨论阶段,周灏还是被这一出戏整得很无语。

  前脚花大价钱把他签过来拍网大,后脚就开会讨论要裁掉网大团队……就尼玛离谱。

  可想而知,这个平台的内部管理混乱到了什么地步。

  也难怪坐拥前首富的资金支持,以及各种让同行垂涎三尺的渠道基础,却混成了御三家里垫底的那一个……

  不冤,真的一点都不冤。

  太尼玛业余了!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周灏也没心思继续拍戏了,直接宣布暂停拍摄,等待后续消息。

  到时候他在这费尽心思把片子给拍了出来,结果优影那边网大团队直接解散了……那可就太搞笑了。

  歇著吧,等有了详细说法再决定后续计划。

  不过剧组停工并不意味著休息,他的工作重心也重新回到了小说上。

  在经过了最初的质疑期后,《鬼吹灯》的成绩已经开始坐上了火箭,大幅度刷新了网文圈悬疑题材的各种记录。

  这个新颖的题材,结合大胆复古的第一人称写法,让不少读者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刺激感。

  而有了上一次的美好回忆,张虹也瞅准机会和斗音达成了合作协议,帮助周灏一起推广小说。

  很快,大家的斗音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引流短视频……

  事实证明,斗音的引流效果堪比妙笔的顶级推荐,外来涌入的新读者数量直接让妙笔官方都瞠目结舌。

  太吓人了!

  根据内部的大模型测算,《鬼吹灯》的首订很可能会超过七万!

  而这,是在全书没有吃到过任何推荐资源下达成的!

  至尊神之威,恐怖如斯!

  在闭关写了一星期小说后,张虹找到了周灏,带来了优影方面的最新回复。

  “优影方面表示最多在维持两个季度的运作,除非在这期间能看到盈利的可能性,否则就会正式启动裁掉网大团队的计划。”

  两个季度,也就是六个月。

  周灏想了一下,“所以,我们还有时间?”

  “没错。”张虹一脸认真道:“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的这部片子将会直接决定一个部门的生死,如果你的这部片子亏了,优影的电影团队可能也会就此作古了。”

第443章 震惊全网的版税收入

  得到消息后的第三天,《那些年》剧组就重启了拍摄。

  周灏也没有隐瞒,把优影内部的意思完完整整告诉了剧组上下所有人。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背水一战了。

  如果《那些年》亏了,对于周灏来说或许没什么,实在不行还可以回去写书嘛,一样能赚得盆满钵满。

  可是对于其他人来说,那可是少了一条谋生之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