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 第97章

作者:任猪飞

  会议上,董事长韦理、总经理罗基浩轮番发言,安排近期的工作。两人都有过汽车/巴士经营经验,再加上有英国公司辅助,所以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反倒是林正杰这个执行董事,并不是专业的巴士业务经营者,他本来就是冲着土地储备来的。

  总经理罗基浩说道:“中巴公司需要引进新巴士,来改善目前巴士老旧的情况.在‘英国联合海外运输公司’的建议方案中,希望我们采购12米的三车轴都城嘉慕巴士.这款巴士主要供于英国市场,不过亦可以向这家公司要求提供‘出口版’,我们可以先试着采购两辆如果效果理想,后期可以更换此类巴士,专门行走过海隧道、香港仔和小西湾路线”

  都是专业的意见,林正杰并没有发表。

  倒是颜洁龄这个董事,随即跳出来说道:“更换太多的巴士,需要耗资大量的资金。而且,巴士司机等一直要求加薪,说不定哪天就参与罢工。”

  言下之意,你们不考虑股东的利益嘛?

  林正杰这时候便直接说道:“巴士改革势在必行,总比以后港府剥夺专营权的好。至于公司发展的问题,我打算让中巴成立一个投资部门,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证券和黄金。希望董事会批准!”

  香港股市那么多股票,比如恒生银行、新世界发展,都还可以炒。

  为中巴股东带来一定的效益,有利于泰富集团的影响力,也直接受益。

  罗基浩说道:“中巴目前账上的现金流是4000多万,考虑到需要逐步改善管理和效率,以及支付股息,所以只能给投资部2000万港币的资金。”

  随后,大家举手表决,成立投资部的事情。

  不用说,顶着‘金融大王’的头衔,这个提议全票通过,连颜氏姐弟都没有反对。

  会议结束后,林正杰便告诉罗基浩,拿着2000万港币的资金,去买恒生银行的股票。

  他也就是指点一下,哪有心情具体管中巴的事情。

  会议结束后,林正杰回到泰富集团。

  “老板,你找我!”

  何方塘走进来。

  林正杰说道:“从现在开始,一点点收购中巴公司的股票,争取在年底,可以再拿下2~3个点,就是不能引起市场注意。”

  颜氏家族不能小瞧别人,万一他们卖了物业,从市场上增持,所以也得防备一下。

  当然,泰富集团需要的股票不多,再增持2~3%,达到43%左右便已经高枕无忧。

  毕竟颜氏家族若是从市场暗购,本来散股不多了(目前23%散股左右),届时一定会引起股价大涨。

  他们也吃不消,泰富集团也可以预警。

  “嗯,这个问题不大,今年还有9个多月,不太会影响市场。除非颜氏家族暗购,不过一旦有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我们的研究。”

  “好,关注着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市场突然传出——有华资大佬欲收购九巴,一时间不少投资者开始炒九巴。

  不过由于股市低迷,再加上‘中巴收购战’实际上并没有引起大战(颜氏没有发起反收购),所以九巴的股价并没有炒高太多。

  再加上九巴的股价本来就已经24.2港币每股(总股本3200万),已经处于一个较高价格当中。

  九龙巴士,当年创办时一共有五位股东,包括邓肇坚(1901年生)、雷瑞德(已故)、雷亮(已故)、谭焕堂、林明勋。

  雷瑞德后人雷觉坤、雷亮后人雷普照等,都加入九巴公司管理层。谭焕堂、林明勋的后人,则只持有极少的股份,并没有家人进入九巴。

  目前,邓肇坚是九龙巴士的董事局主席兼车务总监督,雷觉坤是执行董事、雷普照是总经理兼董事。

  不过九龙巴士的股东虽然多,但持股则极少,五家股东总计持股还不到25%。像邓肇坚持股仅5%,雷觉坤持股最多12%,其余三大股东加起来也才9%。

  道理其实很简单,由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港府实施利润管制,规限巴士业务每年回报率不得多于16%,使到九巴股价在此后陷入疲弱状态。

  星期五。

  邓肇坚紧急召集大家,就九巴股票异动的事情,进行讨论。

  “中巴刚刚被野蛮人收购,没想到我们九巴也不能幸免,大家来说说,这次想收购九巴的,到底是不是泰富集团的林正杰,这个年轻有那么大的胃口,想一统香港的巴士业务?”

  雷觉坤马上说道:“邓爵士,林正杰可不会看重巴士业务,他一进中巴公司,就进行巴士业务改革,那样都会减少巴士业务的盈利。他真正看重的,是巴士公司旗下的物业资产。这个年轻人,完全就像是疯狗一样,逮谁咬谁。”

  以前也就英资公司恶意收购华资公司(置地牛奶),华资公司也有恶意收购英资公司(九龙仓)。如今时代变了,由林正杰开启了华资收购华资的‘恶意收购’之路。

  所以,林正杰现在是‘恶名赫赫’,而且风头正劲,背后有泰富集团的股东为他呐喊,有香港各大银行送上资金,有香港股市投机者跟随,一时间卷起一股‘龙卷风’,所向匹敌。

  邓肇坚说道:“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不能抵御对方的收购?”

  别看他是大家口中的‘邓爵士’,实则财势薄弱。

  邓肇坚的财富,主要便是九龙巴士5%股权及董事长袍金,除此之外,他还在二战后入股了油麻地小轮。这两项业务,遂成为邓肇坚主要的财富来源。

  相反,雷觉坤继承了父亲雷瑞德的九龙建业(也有几位股东),财势最为雄厚。

  雷觉坤说道:“现在收购及合并委员会,已经不允许部分收购,所以泰富集团只能发起全面收购,这到是对我们有利。至于具体的办法,还得看他们怎么个收购法。”

  邓肇坚有些失望,雷觉坤这样说,显然是没打算硬抗泰富集团。

  实际上,雷觉坤也是有苦说不出,别看他掌管九龙建业,但这家公司在泰富集团不够看的(市值一半不到);同时,他是个人持股九龙巴士股票,如果要硬抗泰富集团,意味着他个人要拿出大量的资金。

  香港的富豪确实有钱,但这些富豪大部分资产都是物业、股票等,能拿出大笔现金流的人,是很少的。比如一个富豪有5亿资产,他可能只有5000万的现金流。

  另外,在雷觉坤看来,九龙巴士的回报率那么差,他怎么敢把大笔资金押上前。

  就算他曾经和林正杰交过手,两人有‘旧仇’(院线之争),但他也不敢拿着大量的现金,去硬钢林正杰。

  雷亮的后人雷普照,这时候说道:“我们可以从市场上吸纳散股,增迟各自的持股数目,同时抬高九巴公司的股价,给泰富集团增加压力。”

  雷觉坤这时候附和道:“这个可以有,增持多少事多少,总比坐以待毙的好。”

  邓肇坚说道:“好,这个事情就靠伱们两人了,你们知道的,我资金实力薄弱,可能只能拿出一点钱来做这事。”

  “没问题,邓叔!”

第135章 【一局定乾坤】

  雷觉坤回到九龙建业的办公室,弟弟雷觉龙第一时间走进来。

  “大哥,泰富集团真的在收购九龙巴士,他林正杰怎么敢?”

  一脸的不可相信,雷觉龙觉得林正杰太嚣张了,这中巴到手还没有热乎,就来收购九巴。

  雷觉坤也很烦躁,说道:“TND就是个十足的恶棍,有什么不敢的!”

  雷觉龙说道:“他就不怕被人打黑枪,做事那么绝!”

  雷觉坤冷哼一身,说道:“这不是社团,靠打打杀杀,大家都是有身份、有事业、有家室的人你看邓爵士,身份那么牛B,事情一来,就求我们增持股份。还有那个颜成坤,直接气到送进了医院,住在里面不走了.你当林正杰好惹,别人身后一群银行家,他出事,有的人是为他出头。”

  追根到底,林正杰也不是好惹的。

  雷觉龙顿时不吭声,他大哥说的事实,他不过刚才是说说气话而已。就林正杰现在的声势,找他麻烦的人都不敢,更不要说打黑枪了。

  ‘恶人’不来找自己已经阿弥陀佛,谁还敢主动上门招惹。

  泰富集团。

  在林正杰的办公室里,他和陈伟忠、何方塘正在商议收购九巴事宜。

  “对于收购九巴,没有什么好说的,那就是硬取!”林正杰斩钉截铁的说道。

  ‘局部收购’的路子已经被堵死,再加上消息已经泄露,所以此次收购就是硬取。

  好在,泰富集团已经拥有16.2%的九巴股份,即518.5万股。持仓成本在22.5港币每股,耗资近1.2亿港币。

  何方塘点点头,说道:“目前,我们准备收购九巴的资金,还剩下2.1亿港币。而九巴今天收盘价是25.8港币每股,泰富集团大概需要2.5亿港币左右。”

  言下之意,钱还差点!

  林正杰说道:“这次收购,我打算邀请汇丰银行旗下的获多利财务公司,作为收购顾问。至于不足的资金,让汇丰银行给予贷款。”

  何方塘说道:“汇丰银行一定乐于贷款,毕竟我们收购中巴,成绩斐然。”

  收购中巴成功,堪称一个‘经典的商战’,这也是无形中提升了泰富集团的实力。

  最近股市虽然下滑,但泰富集团的股票却已经又回升起来,目前市值已经是17亿多港币。

  同样,林正杰现在的每一次收购,可能一分钱不需要出,都有银行提供贷款资金。类似前世刘銮雄两年之内,狙击十几家企业一样,他没有那么多钱,但不妨碍他有用不完的资金。

  不过对于林正杰来说,他不需要靠狙击过日子,每一次收购都是冲着资产去的。

  至于金牡置业,当初是泰富集团需要名声,所以拿它开刀,不然赚个1000多万,林正杰都不高兴忙。

  陈伟忠兴奋的说道:“九巴比中巴的土地储备更丰厚,所以一直市值超过中巴;同时,九巴的巴士业务,也比中巴规模大,毕竟还有启德机场、新界的巴士服务。一旦归于我们集团旗下,我们的实力将大增。”

  见大家信心十足,林正杰也是高兴的说道:“好,接下来就正式准备,我们先邀请获多利作为财务公司,下周正式发起总攻。”

  “是,老板”

  新的一周开始。

  《YES》杂志再次铺货,由于上一期销量突破8万册,足足比平常多了2万册。所以这一期,《YES》杂志直接印刷8万册,可谓信心十足。

  继上一周的‘赵雅之前夫约友人一起漂技’,这一期《YES》杂志封面还是大大的写着‘赵雅之前夫偷窥女生裙底’,并配上黄汉伟蹲在地上抬头的照片。

  一时间,黄汉伟虽然不是演艺圈的人,但也因为其是赵雅之前夫,而在香港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波。

  “院长,你相信我,这绝对是诽谤,我要告他们!”黄汉伟在院长办公室,用力解释道。

  院长指着杂志上的封面,说道:“这还是冤枉,证据确凿了。而且我不管你是不是冤枉,现在医院因为你而遭到很大的影响,所以黄医生,很抱歉,我正式通知你,你被开除了。”

  黄汉伟顿时急了,他现在若是丢了工作,那别家也不会要他。

  他连忙说道:“院长,我真没有,这就是我再系鞋带!”

  院长冷笑一声,说道:“系鞋带你要抬头?”

  黄汉伟急道:“当时有人喊‘黄医生’,我才抬头的。”

  院长丝毫没有听进去,坚决的说道:“我不管伱是怎么回事,关键是现在已经影响医院的运作,大家都对你指指点点,还连累医院。经董事会的一致批准,你已经被解雇了,这不是我能干预的。”

  事实上,就是他直接做的决定。

  黄汉伟顿时六神无主的走出办公室,突然他在走廊里,惊叫道:“赵雅之你这个彪子,是你在陷害我,你好狠!”

  他突然明白,这个《YES》杂志一定是受到赵雅之的委托,拍些照片来污蔑自己。目的就是搞臭自己,然后打赢‘争夺抚养权’官司。

  当然,这一招是黄汉伟率先发起的,前面他一直在杂志上说赵雅之的绯闻,只不过都是口头转述,而没有证据。

  所以相比较而言,如今《YES》配备相关的证据,引起了更大的轰动。

  这个时代没有狗仔队的说法,《YES》杂志应该是第一个使用这种模式——24小时跟人、偷拍等方式。不过,这肯定是专项任务,不会继续下去的。

  《YES》杂志都是用赵雅之前夫来称呼他,第一是黄汉伟没有知名度,借用一下赵雅之的知名度;第二是帮赵雅之洗白,毕竟前夫这个样子,赵雅之肯定是清白的。

  恰逢《上海滩》热播,冯程程美丽动人的样子,瞬间改变了所有人对赵雅之的看法。就连那些原本说报道赵雅之负面新闻的杂志,也立即调转风口,支持赵雅之,因为这叫‘投观众所好’。

  泰富集团的会议室,泰富集团和获多利财务公司的人,正在开会。

  获多利财务公司非常重视这一次收购案,故英籍负责人朗德斯亲自参与顾问;同时,由林正杰钦点,要求获多利财务公司的袁天凡加入收购其中。

  会议开始后,朗德斯说道:“今天九巴的股价异动,从上周五的25.8港币每股,涨到27.2港币每股,充分说明,九巴的股东已经在市场上吸纳散股。这种行为,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持股比重,同时又能增加我们的难度,以此防御。所以我的建议是,今天晚上正式发布收购,速战速决!”

  袁天凡也说道:“九巴的几大股东,雷觉坤的实力最强,其余都不算厉害。不过,他们同时从市场吸纳股票,很显然证明他们没有反收购的能力,只能依托这种方式来抵御我们的收购。”

  林正杰也在脑海里盘算起来,前世新鸿基在1981年收购九巴,确实遭到九巴几位股东的反击,导致新鸿基只能收购39%的股权。

  虽然新鸿基成为大股东,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股权,所以在九巴的董事会上,受到严重的挑战,很多想法都受到钳制。

  林正杰觉得,如果是他,才不会想要这种结果。

  收购企业,如果拿不到管理权,那就是失败的。还不如狙击一把,赚了钱就走。

  林正杰问道:“九巴的物业,能不能具体估值出来?”

  一开始,他们只知道九巴的物业情况,包括几个车厂,以及尖沙咀的一幢中型写字楼。价值方面,也就是预估一下。

  袁天凡说道:“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九巴的资产价值在10亿港币左右。车厂主要是工业用地(实际上会纳入重建规划区,性质变成商住性质,预计明年),但尖沙咀这幢写字楼,高17层,总见面有18万平方尺,价值算不菲,估值3亿港币左右。”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给一个高的参考价格,让对手无力发起反收购,而我们有一击得手的把握。如果不能掌握九巴的管理大权,此次收购实际上意义对我们不大。”

  见林正杰如此说,大家纷纷讨论起来。

  最终,林正杰拍板道:“那就32.5港币,一局定乾坤!”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因为这个价格已经大大出于事前的预料。

  比起战端开启时的24港币每股,足足涨了30%多。

  没办法,林正杰不想持股仅有39%,到时候还需要再中巴和大家扯皮,所以刚才直接下猛料。

  只有将持股增加到49%,才算真正意义的收购完成。

  当天晚上,获多利公司代表泰富集团,召集香港媒体举行发布会。

  泰富集团以每股32.5港币每股的价格,全面收购九巴公司(即49%股权算获胜),涉及资金5.09亿港币(即49%股权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