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 第93章

作者:磐石开花

而且她们手里还有一点存粮,省着点吃就够了。

周子文爽快把粮食借给他们,包括陈阳他们,一共借了二十四斤。

等他们千恩万谢的离开,周子文和陈家姐妹的院子总算安静下来。

“子文哥,你真好。”陈巧依心有所感,有些感动的望着周子文。

刘玲玲她们今天狼狈的样子,让她想到了自己,要不是周子文一直照顾她们,他们的日子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好过。

“呵呵,你是我媳妇,我不对你好对谁好?”周子文好笑的揉了揉这姑娘的脑袋。

今天陈巧依扎了两个丸子头,左边一个右边一个,看起来颇为喜庆,周子文都忍不住想把玩一下。

“谁是伱媳妇了?你还没娶我呢!”陈巧依有些害羞的撇过脑袋。

“快了,快了,马上就要秋收了,等秋收之后,我们就结婚。”周子文抱着她的肩膀,笑呵呵的安慰。

“嗯。”陈巧依乖巧点头。

或许是俩人相处久了,她已经不避讳谈结婚的事了。

相反,她还特别希望时间能过得快点,这样她就能早点嫁给周子文。

聊了两句,见饭还没做好,周子文就回到自己房间,拿着一本名为《农村木工》的书看了起来。

这本书讲的是木工的工具使用方法和一些通用技巧,里面的内容简单直白,可以说,只要认字的人,基本可以看懂。

里面不但有各种木材的介绍,还有很多家里常用的家具打造方法。

可以说,只要学会了这本书上面的内容,以后想要打造什么,基本都能打造出来。

周子文也是看中了这本书的实用性,才买回来学习的。

再过一段时间陈巧依就要嫁给他了,他也准备把家里好好收拾一下。

还有《中国建筑史》,这本书就比较厉害了。

里面的内容博大精深,大到宫殿、陵墓、桥梁、楼阁,小到民宅茅屋都有讲解。

里面的一些建筑建造方法,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配合木工技术,周子文有信心把家里好好改造一番。

不过这本书他才刚开始看,而且对木工这门技术也不太了解,还需要好好学习一番。

他的学习方法也很简单,先把书看完,等看完了就开始挂机,然后坐等技能熟练度提升。

别人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学会的东西,他只需要一两天、一两个月就能达到。

以前没有时间,他也没心思搞这些,现在时间充裕了,他也准备把家里改造一下。

毕竟以后家里就不是他一个人了,还有一个媳妇,怎么着也得让她过好一点。

虽然陈巧依或许不会在意这些,但作为男人,他觉得自己有这个职责和义务。

还有大姨子,以后他和陈巧依结婚,陈诗英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怎么也要照顾一下。

没看多久,陈巧依就过来叫他吃饭了。

周子文放下手里的书,来到陈家姐妹家里。

“子文,刚才沈招娣和周朝阳过来了一趟,他们也借了一些粮食给知青院的人。”吃饭的时候,陈诗英说道。

“看来他俩挺富裕呀,居然还有粮食借给别人。”周子文笑了笑。

他对这个消息并不意外,他们虽然没和知青院那边的人住在一起,但人嘛,总是有朋友的。

知青院那边虽然风气不怎么好,但里面的人有好有坏,就连周子文也在那边有几个朋友,当然,都是表面朋友,没有深交那种。

周朝阳这小子出手大方,加上在知青院那边住了几天,倒是有些人缘。

这次来找他们的,也是和他们关系比较好的。

“他们可不富裕,我听招娣妹妹说,他们的粮食也不多了,这次借给别人,搞不好他们自己都不够吃呢!”陈巧依在一旁说道。

“呵呵,看来他们这是抹不开面子啊!”周子文感叹了一句,但也没有放在心上,周朝阳和沈招娣都是不差钱的。

特别是周朝阳这小子,就算是没有粮食,也可以花钱去买,不管是钱和票,他都不缺。

沈招娣虽然差了一点,但和知青院那些人比起来,可就好太多了,要不是手里有钱,她也不会自己跑出来建房子住了。

“毕竟是朋友,能帮就帮了。”陈诗英倒是说了一句公道话。

其实刚才刘玲玲她们求上门来的时候,她和陈巧依都很为难,正好周子文来了,就问他该怎么办。

她们现在吃的粮食,可都是周子文自己种蘑菇换来的。

借不借粮食,都得周子文点头。

不过周子文并不在意这些,反正都是一家人了,还分什么你我?

更何况,要不是他饭量太大,陈家姐妹的粮食也不会这么快就没了。

“随便吧,反正他们不差钱。”周子文点头说道。

“那倒也是。”陈诗英和陈巧依对他这话非常认同。

……

晚上,正在周子文看书看累了,准备睡觉的时候,隔壁院里的踏云忽然汪汪叫了起来。

从踏云的叫声中可以听出,它这是发现了什么动静。

周子文听了一会,隔壁的踏云已经不叫了。

“这么晚了,谁还在外面啊?难道是知青院那边的动静?”

周子文念叨了一句,发现没有其他动静就不管了,知青院那边的事,和他无关。

要是真惹出什么事来,明天上工的时候就知道了。

在农村,没什么消息是瞒得住的,别说有事,就算没事也能编些事来。

周子文不知道的是,知青院那边确实有事发生。

今晚没有月亮,天上只有几颗零星的星星。

知青院的院门悄悄打开,几道漆黑的身影从里面钻出。

这些人摸着黑,慢慢往生产队的地里走去,其目的不言而喻。

一路摸索,几人很快来到生产队的红薯地。

一路上,他们也不敢打电筒,因为看不到路,还在地上摔了几跤。

不过为了吃的,这点小事根本没人计较。

147.第147章 偷

农村的夜晚比较安静,也比较吓人。

特别是有些乌鸦和山猫,总喜欢在晚上发出一些怪叫。

或许是做贼心虚,摸着黑从知青院出来的几个人有种胆战心惊的感觉。

“到了,快点。”来到红薯地,有人小声催促。

这话一出,几道身影立即行动起来。

有的去找柴火,有的在地里挖红薯,有的面对村子方向,看样子是放哨的。

这几人准备齐全,分工明确,一看就是蓄谋已久。

红薯是最方便的食物,就算直接吃都可以,不过吃多了容易闹肚子,这几人大晚上出来,准备烤着吃。

几个人挖出红薯之后,也不嫌脏,每人都在兜里揣了几个,然后手上也拿几个。

因为害怕有人发现,几人也顾不得处理现场,一个个急匆匆的离开。

很快,他们抱着柴火和红薯,来到距离周子文院子不远的那条河边,借着零星的星光,他们就开始烤红薯。

借着火光,几人的脸庞终于露出来了。

如果周子文在这里,肯定认识他们。

李伟民、黄曼青、付长明、朱润东、唐国强。

一共五人,其中还有黄曼青这个女知青。

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和这些人混到一起的。

烤了大概半个小时,几人迫不及待的查看了一下,有人说好了,他们就顾不得烫,开始狼吞虎咽的抱着红薯啃了起来。

一人吃了好几个红薯,直到肚子都装不下了,大家才停了下来。

因为挖的红薯有些多,大家也顾不得节约,基本是把烤得最熟的地方吃了,剩下的就丢在地上,现场一片狼藉。

几人填饱肚子,又在原地休息了一下,然后开始收拾战场。

他们收拾的办法比较简单,地上的东西全部丢到河里,只要不是下河去摸,根本找不到证据。

而且大多东西都随着河流冲走了,一会就不见了踪影。

末了,他们打着电筒检查了一遍,发现没问题后才若无其事的离开。

比不过在他们回去的路上,李伟民和黄曼青慢慢落到后面,其他人见了,嘿嘿小了几声,贼笑着回了知青院。

而落在后面的李伟民和黄曼青则绕到知青院后面,没入黑暗之中。

隐约间,可以看到两道身影搂到一起,也不知道在干啥……

……

第二天一早,周子文像往常一样来到蘑菇房,给组员们安排今天的工作,顺便查看一下蘑菇的生长情况。

到现在,蘑菇的菌丝已经顺利培养出来,一排排像是泥土一样的培养基上,像是打了霜一样,表面沾了一层白色菌丝。

按这样的速度,要不了两天菌丝就能培养成熟,然后进入下一个阶段。

“很好,注意光照强度,蘑菇房的湿度还可以提高一点,白天的温度比较高,进出的时候一定要把门关上。”周子文嘱咐了一下培养细则。

“好的。”蘑菇组的组员们认真点头。

对这些组员来说,种蘑菇是一门新技术,周子文的每一句话,他们都记在心里,甚至回到家里,睡觉的时候都要回想一遍。

这可是大队长安排给他们的任务,以后种蘑菇这门技术能不能留在村里,就靠他们这些学习蘑菇组的组员了。

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交代清楚之后,周子文就从蘑菇房离开。

他准备接着打造石缸,昨天差不多完成了一口,今天再弄一口,下午就可以找个时间搬回来,然后在院子里慢慢弄。

回到自家院子,周子文带着石匠工具,骑着自行车再次出发。

很快,他就来到牛头山脚下的河坝边上,选了一块大小合适的石头,开始了今天的打造。

……

另一边,村里的护卫队开始在生产队巡视。

他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保证生产队和村民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必要的时候,他们还能采用武力防护措施。

这个年代的护卫队可不简单,基本上人人手里都有枪。

不过因为村里太穷,他们的枪大多都是自制的土枪,要是有什么野兽冲进村子,就由他们负责消灭。

今天他们和往常一样在村子周围巡视,等来到红薯地的时候,看到了昨天知青院那几个偷红薯的犯罪现场。

这乱糟糟的场景,一看就是被人给糟蹋了的。

这种情况,以前不是没有发生过,毕竟人饿极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为此,生产队才专门让护卫队负责巡视,自从他们接管巡视工作之后,这种情况已经很少出现了。

但现在看来,又有不长眼的家伙出现了。

发生这种情况之后,护卫队成员很快进行上报,很快,护卫队队长王红兵出现在现场。

这是什么人做的?

看到乱糟糟的场景,王红兵脑中闪过几个可能。

难道是上面的清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