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176章

作者:倔强的烤羊腿

安南王宫中的种种金银财宝,珍珠玉石,都不 被朱高煜看在眼里。

尽管光是黄金,就从安南皇宫搜出来了数十万两!

可朱高煜要黄金有什么用?

整个大明都是他的,财富无穷无尽!

反倒是楠木沉香紫檀这些优良木材,大明境内的,千百年来早就被历代皇朝砍伐一空了。连朱高煜都寻不到。

而安南这些未曾开发过的地方,山林中还有不少珍稀树木。

朱高煜关注这些木材,都胜过关心安南国王的生死,可见其在朱高煜心中,是何等不值一提!

“沉香、紫檀都是好东西,随便车串珠子都价值不菲,做成的家具,更是价值千金!”

“等这些木材运回来,命人打一副紫檀家具,给皇爷爷送去吧。”

“我那朱府什么都好,就是简陋了些,家具配制远不如皇宫大内!”

沉香紫檀打造的家具,有一股悠远的馨香,对人身体很好。

这也是朱高煜表达孝心的一种途径。

……

耿炳文的奏报文书,第一个自然是送到朱高煜这里。他看过之后,便转送兵部,进入正式的政务流程。

行军打仗,从道理上讲,都是兵部的事物。

第二日。

朝会。

兵部尚书当众宣读了耿炳文安南大捷的奏报,让朝堂上一片欢腾。

“安南大捷?”

“不过短短三日,就覆灭了安南,征服了安南全境?”

“耿炳文将军,不愧是名将,做得好啊!”

“殿下,当重赏于他,以酬其功!”

有人建议重重封赏耿炳文,酬谢他这般破城灭国的大功

朱高煜当然不会吝啬,当即点头。

“本殿下正有此意!”

“来人,拟旨!”

“耿炳文远征安南,攻其城灭其国,毁其宗庙社稷,为我大明百姓复仇,扬我大明国威!”

“封其为平南侯,赐金陵宅邸一座,金玉三十箱,金带玉册,以彰其功!”

尽管耿炳文还没回朝,但群臣都眼神放光,对耿炳文满是羡慕。

封侯赏爵!

这非得是破城灭国,开疆拓土的大功不可!

而中南半岛,还有数个国家没有攻打,这将来也必将是耿炳文的功劳,简直让人嫉妒。

朱高煜却没有在乎这些,而是话语一转,继续开口。

“诸位!”

“耿将军已经将安南的各种户籍文书,整理成册,派人送了回来。”

“尔等将这些资料,好生梳理,要做到对安南了如指掌,好方便朝廷对安南施策!”

要将安南彻底纳入统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朱高煜先是命人统计安南的户籍人口,国土农田,山林矿产,道路城池等种种资源,还详细了解了安南人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状况。

做到心中有数,才好将其治理妥当。

这时候,就该文臣们发挥作用了。

众人顿时大喜,开始商议安南的种种政策。

最终,朱高煜统一意见后,做出决定。

“传本殿下旨意!”

“将安南的所有贵族大臣,地方豪强,全部迁移到大明境内居住,让其学习大明文化,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至于安南的降兵降卒,都是上好人力,不可浪费。都交给工部,安排去修建长城,开挖矿产,修筑道路等事!”

这些手段,都是削弱安南的本土势力,防止他们反叛,或是听调不听宣的。

将当地的贵族豪强,都迁移到大明境内,失去了本土百姓的支持,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树,有一百个心思也施展不开。

而这些贵族豪强,也会为大明带来大量财富,充实大明国内的活力。

安南本土百姓,没有了原本的贵族豪强领头之人,就不敢反抗大明的政策,不敢抵触派去的大明官员。

至于降兵等俘虏,都是经过军事训练的青壮,更是第一个防备对象。

将他们送去修建各种工程,为大明发光发热,才是最好的归宿!

朱高煜的种种手段,就像是吃鱼,要先去掉鱼刺和骨头。

留下的,才是美味可口的鱼肉!

如此,大明才可以顺利将安南消化!

群臣都很是赞同,高呼殿下英明。

朱高煜不理会,继续开口下令。

“再抽调大批官员,即日启程,前往安南各个城池,推广大明政策,治理百姓,修筑道路,建设衙门、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

“通告大明在安南的所有将军士兵,文官小吏,对安南的普通百姓,要一视同仁,不可有鄙夷欺压之举,就像对待我大明百姓一样!”

“严禁破坏和杀戮,不可让安南百姓对我大明产生抵触抗拒之心!”

“我要让整个安南,变成和大明境内一样的繁荣发达之地!”

第二百八十一章 让大明富有四海

朱高煜定下了治理安南的大计,群臣都没有反对。

大明竟然征服了这个地方,将其当做大明的一部分,对其百姓一视同仁,也没有什么问题。又不是让安南人高大明百姓一等。

不过,对于朝廷派谁去安南,却一时陷入争论。

“殿下,安南毕竟是新定之地,人生地不熟,环境复杂。若是让一些没有经验的官吏前去,恐怕难以治理好。”

“臣以为,当抽调大明境内政绩出色,勤劳务实之人,官升一级,派去安南!”

“这也是给他们一个立功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晋升!”

吏部尚书如此建议,十分公正。

朱高煜不由点头,看来大明朝堂上,也不全是喜欢跟他作对的蠢货嘛。

至少吏部尚书在选人用人方面,还是做的不错的。

“准了!”

“此事就交给吏部来安排,尽快选拔好良官能吏,派往安南。”

“本殿下打算,在安南大力发展商业和航海,很快就会开通一条由金陵出发,途径崇明岛,泉州港,直抵安南的海上路线。”

“这条海路,每隔一段固定时间,都会定期发船,运输货物和人员,保证两地交通。”

“如此,才不会让安南这一孤悬海外之地,与大明脱离联系!”

“前往安南的官吏商人等,也可以借助这条海路联系家人亲友,随时往返!”

安南离大明毕竟远了点,而且陆上交通很不好走,以这个时代的条件,几个月时间,都走不了一个来回。

而开通海上航线后,交通就会方便多了,只需三五天,就可以往返两地。

群臣听到这话,不由大为意动。

“若是如此,安南虽然偏僻,但也不是不可去!”

“若是年轻人有胆量,前往安南不失为一条迅速晋升之路啊!”

原本朝中官员,是没人愿意自己去安南的,就连他们的子侄门徒,有条件的都会尽量避免被派去安南。

毕竟这地方又远又偏,万一出点什么意外,可就再也回不来了。

但若是海上航线开通,就融合让人接受了。

吏部尚书也满心欢喜,这样他选人的时候,也会轻松许多,不用有太多顾虑。

唯独户部尚书,关注点有些不同。

“殿下,何谓大力发展商业?”

“难道安南不种地了?”

“臣知道安南等地有不少特色商品,各种珍稀木材,香料宝石,还有海中特产,适合发展商贸。”

“可耕种粮食才是国家根本,不可轻忽啊!”

原本众人以为,安南打下来以后,和大明境内一样,都是让百姓种地为生。听说这地方终年气候湿热,稻谷可以一年三熟,是优良的农田。

但皇太孙殿下的意思,好像并非如此,这就让户部尚书等人不满了。

“是啊殿下!”

“商人不过是一群见利忘义之辈,对国家并无贡献,天生不安于平稳生活。”

“若是让安南这块飞地,商人大行其道,恐怕并非好事!”

“安南有三百万人口,不种地难道要从大明本土运送粮食过去不成?”

群臣各有各的反对理由,总之就是都不看好安南发展商业之举。

朱高煜也不生气,他知道这是大明群臣见识少,以过往的经验思考,出发点也都是为了大明好的。

所以,他耐下性子,慢慢解释。

“诸位爱卿不必如此!”

“你们的担忧,我都知道,并且早有考虑!”

“之所以要让安南大力发展商业,主要是因为安南地处南洋海路航线,地理条件优越。”

“我欲开拓南洋,安南就是最好的基地!”

“到时候将会有无数的大明船只,从金陵出发,经过长江和两广沿海,一路抵达南洋,最后在安南停靠。”

“船只会将海外的木材香料,海货奇珍等运输到国内,再从国内顺便带粮食回安南,这样一进一出,放可平衡,不会跑空船!”

朱高煜知道,在南洋开拓的初期,海外的经商活动并不多,很多重要的资源财富,他又只准备收归国有,由朝廷掌握,不开放给私人。

那又该怎么吸引民间船队,参与进大航海呢?

海外可没什么市场,更没有人有购买力,需要大明国内的货物。

大明只进不出的话,航海船只相当于只跑一趟,很不划算。

而若是将安南转化为原材料供应基地,和海外商贸中心,不种地产粮后,光运输粮食过去,就足够养活一大批船队了。

将这一个朝廷订单交给民间,定会激发民间的航海活力!

而且。

这个计划还藏有一个后手。

朱高煜等群臣大概消化了这段解释,继续开口。

“安南不种地后,可以转行种植各种香料经济作物,而粮食由大明供给,我们也就此拿捏住了安南的命脉!”

“一旦他们有不臣之意,只需掐断粮食供应,就可令其不战自败!”

“如此多管齐下,就再也不用担心安南的稳定问题了!”

控制粮食!

这一招其实有些阴毒,但用在安南身上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