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374章

作者:半章水墨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必然!

翌日。

南海子猎场,数日之游猎结束,

天子率众武勋,浩浩荡荡绵延数里的队伍,亦是踏上了归京之路途。

南海子距离京城倒是不远,不过数十里之路途,曾为元、明三代的皇家苑囿,道路自然也是极为通畅。

而自水泥出产后,内廷便修筑了一条从京城直通南海子的水泥路。

为皇家御路,规格建制自然比之寻常官道要宽阔得多,如同一座移动殿宇一般的天子车架,行驶在这水泥路上,亦是极为平稳。

车架之中,则是如一座宫殿般的布置。

车尾是天子龙椅及一张龙纹桌案,车厢右侧则是龙塌,及一排书架,左侧也是座椅即小桌,中央则是一尊炭炉,阵阵热浪亦是驱逐着初冬的寒冷。

天子靠坐一侧床榻翻阅着一册书籍,另一侧几个皇子端坐,倒也是少有的老老实实,只不过,那滴溜溜转动的眼睛,那难掩的兴奋,俨然清晰证明着几个小皇子人生中第一次出宫的心情。

天子合上书本,饶有兴趣的看向几个皇子:“这一次出宫,感觉怎么样?”

声音一出,原本还偷偷动弹着的几个小皇子,顿时正襟端坐,随即,似是反应了过来,几个小皇子顿时活跃了起来。

孩童心性显露,一个个嚷嚷着说了起来。

“儿臣玩了火枪,打了兔子……”

“那湖好大,还有好大的大虫………”

“父皇,下次还能带儿臣出来玩嘛?”

“父皇,儿臣还骑了马,马跑得好快啊……”

望着嚷嚷着的几个小皇子,天子亦是难掩笑意:“行,下次父皇再带你们出来。”

二皇子李寰忍不住窜到了床榻之前,满眼兴奋的问道:“真的嘛?”

“这次回宫,你们好好学习,年底朕来考你们,考得好,明年父皇巡视天下,就带你们一起去。”

听到这句话,其他三个皇子,也是眼前一亮,一个个围在天子身前,不停的问着。

天子倒也是少有的耐心,对几个小皇子解释着。

车驾之中,不时传出天子阵阵大笑声,可见天子之畅快心情。

约莫一个多时辰,浩浩荡荡的队伍,便抵达了京城。

众武勋相继离去,天子车驾,载着诸皇子入宫,天子却是未曾入宫,反倒是在众骑簇拥下,朝改制许久的大恒工科院而去。

大恒工科院,自然是由曾经的武院工科改制而成,由天子亲旨改制,并特意选址于皇家后花园的景山作为学舍所在之地。

时至如今,学舍自然早已建成,大恒工科院这个建制,也早已运转起来。

从当初的武院工科起,工科的存在,便是纯粹至极的研究,时至如今,大恒工科院,自然也是如此。

尚在路途,被天子临时拉来的大恒工科院祭酒,工部侍郎徐光启,便向天子汇报着工科院的近况。

当听完徐光启的汇报,天子也不禁眉头一挑,惊讶道:“工科院已经有近千名学子了?”

“回禀陛下,按目前记录在册的,工科院共有一千零三十八名学子。”

天子眉头一挑:“朕记得,工科院单独建制之时,学子总数也不过五百多人,怎么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增加了这么多?”

“禀陛下,主要是上一次科举之后,礼部拟制,言下次科举,将会把新学纳入考核章程,而工科院,则在礼部拟定的免费培训士子新学的学院名单之上。”

“近些年,工科院共收纳了近三千各地有前明功名的士子,并对其培训新学……”

“后按陛下您定下的章程,每年大考之下,都有不少士子参加了大考,天赋颇高,正式入了工科院……”

天子沉声问:“目前工科院中,有多少是前明有功名的士子?”

徐光启有些忐忑:“大约有三百多人。”

天子眉头紧皱,却也没再多问,但眉宇之间,思索之意,却是清晰可见。

自武院初立,到现如今,他对工科院的定位,便一直是一个天才云集的纯粹学术基地,

但显然,是人,就脱不开人性。

故而,对工科院学子,他给予了极其丰厚的俸禄待遇,同时制定了极其丰厚的奖赏条例。

为了推广新学,树立新学地位,他更是开启了学子封爵的先例,时至如今,学子封爵者,已然不下两掌之数。

如此待遇,如此社会地位,而且还这么多年的潜移默化,他毫不怀疑对世人的吸引力。

但……

短短一两年,增加了这么多士子……

士子与学子,一字之差,那可就是差之千里!

前明的士子,从幼时启蒙起,就是奔着读书做官去的。

指望一心想着权利的人搞学术?

也不是没可能,有功利心,也就意味着有欲望,有欲望,那在学术环境之中想要出头,就得搞出学术成绩,如此,也算是良性循环。

但……

以往的工科院,并不被主流士绅所接受,故而,这么多年,工科院学子,大都是贫寒人家,亦或者军中将士这类底层的人家出生。

而现在,大恒国运稳固,在天下大权的支撑下,新学起势,明显就是必然!

吸引到以往对此不屑一顾的士绅阶级,亦是必然。

这骤然增多的数百名士子,便是最好的证明,而这些士子,这些都有前明功名的士子,天子毫不怀疑他们与达官显贵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就算以前没有,入了大恒工科院,也必然会有。

站队这种事,自古至今,都是必然存在,而作为新学的根源所在,大恒工科院,如此毋庸置疑的大势所趋,就派系利益而言,似乎……完全算得上兵家必争之地……

天子目光闪烁,他知道,不知不觉之间,大恒的秩序成型,且用无数血腥证明这个秩序的稳固。

如此,也在不知不觉之中,以往被大恒排斥的群体阶级,也必然会融入大恒的秩序之中,各个阶级派系的利益争锋,也必然充斥了大恒天下的每一处。

只不过,他站得太高,权利握得太稳,很多事情都不会在他面前露出蛛丝马迹,他都并没有太过在意,乃至于有所忽视……

……

第六百一十四章 无形的道德标准 3000

北风萧瑟,枯叶飘零,春夏的生机在这初冬之际,俨然消散。

景山之中,青砖红瓦隐约可见,重重殿宇藏于山中,若隐若现。

在山脚,灰白城墙巍峨,大恒龙旗招展,城门耸立之间,将士巡守,天子亲笔所书之大恒工科院五字,若龙飞凤舞般印刻于城门之上。

以城护院,重兵把守,仅此一点,便可清楚证明大恒工科院之特殊。

要知道,在工科院从武院剥离而出后,纵使是武院,戒备之程度,亦是下降了不止一个层次。

“参见陛下!”

城门处众将士参拜高呼,自大恒工科院单独建制,天子亦是第一次亲临工科院。

穿过城门,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浓浓的学院气息。

只见青砖红瓦之间,随处可见一个个身着肃黑学袍的学子,或三两汇聚,相谈尽欢,或席地而坐,争议激烈,又或汇聚一起,扎堆研究。

放眼望去,皆是宽容至极的学习氛围。

事实,自然也是如此,除了意识形态统一的这一个要求,天子对这大恒工科院,便再无其他严苛。

至于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天子也从未干涉。

而据天子所知,反倒是工科院内部,多有定制。

就如皇城军械司,就多有与工科院合作,研究军械这一大类,并直接导致了在工科院之中,军械直接成为一大学科,有大量学子投身其中研究。

如工部,自徐光启任职工部侍郎开始,工部,也与工科院多有牵扯。

如何海量水车等水利设施,如何改良农具,如何改良交通设施……

还要如天子在曾经武院工科成立之时,随口提过的蒸汽机,以蒸汽驱动外物,自曾经武院工科成立,到现如今,近十年时间,也一直是工科院内的热门所在。

显而易见的是,纵使是天子,也不得不承认,大恒的新学发展,是以实际应用新学,来推动理论新学发展。

一个野蛮生长,还未彻底成体系的新学时代。

朝着一个方向研究,试验,如何让这个研究方向成功。

而这个过程,再到成功,积累的经验,便顺势成了新学的理论所在。

而这个理论,大都需要时间考验,毕竟,随时都有被推翻的危险,故而,若把大恒新学分级,若如今随教育体系而传播的新学,算作一级,那大恒工科院内的新学,至少就是三级,而这个三级,则是不稳定,不确定。

若哪一日确定了,稳定了,也就会一步步编至新学教材,传播天下。

如此,可想而知,工科院在天子心中,有多么超然的地位。

而事实,也清楚证明了这一点。

自武院工科建立,这么多年时间,一次次天倾之局,无数次对旧有秩序,旧有既得利益者血腥且残酷的清洗。

但工科院,永远是世外桃源,任何的风暴,至工科院,皆戛然而止。

当然,为了避免工科院如此超然地位,被居心叵测者利用,天子自然也是定下了诸多防范措施。

如在京城修筑大量房屋,作为工科院学子家属居住之地……

如工科院内部,且审计,监察两司,职司审计钱款去向,监察腐败渎职……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推动新学发展,早在当年水泥诞生之初,天子便定下了专利法的框架,而后来随着工科院内部的发展,以及世人对新学的接受程度,最开始的被天子定下框架的专利法,也随之愈发成体系,成章程。

只不过大恒幅员太广,且朝廷政务太多,哪怕这么多年过去,专利法影响之地,也大都还只是局限在北直隶这一个范围。

但纵使如此,这么多时间,专利法的存在,也缔造了不少传说,吸引了不少人才投身发明创造,给新学添砖加瓦。

只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大恒,新学的存在,却也始终处在一个极其矛盾的地步。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商业的盛行,资本殖民全球,需求远远大过供应,原始的生产的方式,跟不上遍布全球的商品需求,而倒逼生产方式升级。

也就是说,新学要发展,政策扶持是必须,市场的需求,也是必须,

而现如今的大恒,新学的存在,却只有政策的扶持,市场的需求……太小太小。

毕竟,如今的大恒,百废待兴,依旧……民不聊生,根本没有太大的市场需求。

如此,自然也就导致了,如今的大恒,一方面是百废待兴,天灾绵延,对农业稳定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又是对商业看重,对新学的看重,希望商业带动新学发展。

两者之间,完全可以说是极其矛盾。

若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完全是不合常理,畸形且不正常的。

但,在强权威压之下,这两者,又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如今的大恒天下,在天子的执政方针之下,一切都很是明确。

一方面,是对农业的极其保护,无论是政策税收,还是堪称青史未有的大规模工程赈灾,其根本目的,皆是为了保护农业,达到藏富于民的效果。

一方面,又是对新学的推广,对商业的稳步推进,而这种推进,是在保护农业的前提下,必要时,甚至刻意压制商业的发展。

如此的矛盾,显然会持续许久许久,至少,在藏富于民这个目的达成之前,这个矛盾,会一直存在。

显而易见的是,如今大恒,新学也好,商业也罢,这两点,全赖于天子强权政治的支持。

从天子建立的国有商业体系,到大恒权贵们的重心,被天子逼着从农业,转至商业。

再到完全靠政策扶持的新学教育体系……

商业,新学,这两个相辅相成的事物,脱不开的,便是权利的影子。

而这种畸形,虽看似是天子一手铸就,但某种意义上,亦是必然!

在这个自古以来,便是官本位,权本位的时代,如西方那种资本的野蛮扩张,甚至倒逼政府,掌控政府的场景,基本上,极难出现。

纵使如明末之时,那般堪称自古未有的官商勾结,那些所谓的商,绝大部分,也只是权贵的白手套。

从始至终,都是权,掌握商,而非商,掌握权。

如今的大恒亦是如此,商业要发展,也必然是在权贵的影响之下发展,不管是国内,还是未来面相海外,其主导者,都必然是权。

商想反客为主……以汉文明的思想惯性,若未来,真有哪个商人反客为主成功了,那个商人,在坐上权的位置后,也必然会摆正自己的屁股,毫不犹豫的打压商,以权掌握商。

屁股决定脑袋,思想决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