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113章

作者:半章水墨

而朝廷亲自打开这个口子,而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个利益集团。

上下打点,如今的张家口,俨然已经成了晋商门的天下,朝廷所谓的禁令,在这里,已是形同虚设。

每时每刻,张家口那穿梭于大明与草原的商队,皆是如流水一般,几乎从未有过停歇。

而这些商队满载的物资,最终会送到何处,亦是显而易见。

大明富庶,什么都不缺,可草原上的蒙古部族,那苦寒之地的辽东,可没有什么是不缺的。

张家口一座城池,供养着大明北方的所有敌人,也养肥了一大票铤而走险的晋商!

完全可想而知,张家口这座城池,对晋商们,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而现如今,对晋商们而言,原本一手遮天的局面,亦是出现了破绽。

上一任宣府总兵兵败而亡,新任的宣府总兵,已经上任。

而且……油盐不进!

他们以往那套拉拢腐蚀的手段,在这一位新宣府总兵身上,不管用了!

若在以往,如此之人,他们也是有大把手段可以让其屈服。

诸如在朝廷弹劾其去职,诸如各方面排挤,不配合,让其举步维艰。

可这些手段,对上这位宣府总兵,却是失效了。

朝廷弹劾?

可满朝上下,谁不知道这宣府总兵是如今几近只手遮天的镇北侯亲信,弹劾,谁能弹劾得动!

而排挤……

在背后有李修支持示意的情况下,周遇吉可不用顾忌什么潜规则。

听话,那就一切好说,不听话,以宣府总兵之名,给谁戴上一顶通敌卖国之罪名,那都是轻而易举之事。

毕竟,张家口,虽如今商业重地的属性要远远大过其军事属性,但,不管如何说,张家口,是隶属于宣府镇管辖统领之下!

在于宣府上任,开启整编募军,在京城局势稍稳之后,周遇吉,便在李修的示意下,高举朝廷旨意,奉命维护监督互市秩序的名义,率军入驻张家口,亲自坐镇其中,轻而易举的将晋商们经营了多年的这块宝地,给捏在了手中。

事实再一次证明,什么利益关系,在不讲理的兵锋面前,皆是虚妄。

但,任何打破利益团体潜规则的举动,自然也会遭受到所在利益团体的的反噬。

现如今,原本肩负着互市重任,繁华程度当得上北方首屈一指的张家口,如今……

官员不理事,商人不交易,物资供应短缺……

整个张家口,已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萧条之中。

互市之职责,已经趋于崩溃。

显然,这是在对周遇吉进驻张家口,直接侵犯他们核心利益的一次反击。

互市之事,关乎朝廷大策!

如今互市萧条,皆是因周遇吉率军进驻张家口。

罪责晋商们都替朝臣们想好了,肆意妄为,破坏互市,扰乱边疆安宁,乃至于通敌卖国……

这等罪责,显然是准备让周遇吉扛起来。

事实也不会超出晋商们的预料,当消息传至京城,早就被李修压得喘不过气的朝臣们,顿时为之眼前一亮。

扳不倒你李修,难道还不能断你一臂嘛?

利益诉求相同的情况下,这些朝臣们,显然不介意与晋商们合作一下。

于是乎,刚刚平静了不久的朝堂,顿时又是一片乌烟瘴气。

各种看上去有理有据的弹劾奏章,在朝堂上争相涌现,好在这一次,经过李修与朱由检的一番操作,终于不再是满朝沸反盈天了。

但,很多事情,并不是说天子掌握了朝堂,就能随心所欲的。

利益诉求,这四个字,才是真谛。

故而,这场风波,亦是不小。

只不过这一次,李修却没有和往常那样,置之不理,如置身事外一般,他这次,虽未亲自下场,但,在他的示意下,勋贵,锦衣卫,乃至于一小撮的文官,亦是相继在朝堂之上,发出了属于他李修的声音!

而李修自己,也稳坐钓鱼台,一点一点的拨弄着棋盘上的棋子,拨弄着盘踞山西,通敌卖国的晋商之命运!

锦衣卫早在李若链的安排下,派出精干人马,已经处在奔赴山西的路上。

而周遇吉,则更是早已准备就绪,磨刀霍霍向,正欲杀个痛快,好出出这段时间受的憋屈气!

当然,万事俱备,还欠一股东风,那就是,朝堂上的这股风。

毕竟,杀是容易,搜刮也同样容易,但善后的事,还是离不开朝堂上的这些官员。

而这一次,李修亦是准备借此之机,正式把触角,蔓延到朝堂之上,蔓延到地方政事上……

第两百零五章 张家口

第两百零六章 天子的默认

世间的黑与白,从来就没必要分得太清楚。

李修一向是如此认为的。

对他有用,且能为他所用,满足这两点,便足矣。

而现如今,放眼满朝大臣,能够达到这两点的,其实也并不少。

如今的朝堂,经过如此多的风暴过后,早已彻底洗牌!

曾经的东林与阉党之争,已经是过去式。

以孙传庭为首的革新派,才是占据了朝堂文官的主流,所谓革新,事实上就是面对李修的一再压迫威慑,文官们抱团取暖,开始迎合天子,某种程度上,应该也可算作帝党。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派系,那就是天子纯粹的传声筒,若说孙传庭一派,还保持着基本的风范,这些人,那就是纯粹的门下犬了,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完完全全的狗腿子。

而东林,在朱由检与李修的刻意打压下,自然是势力大减。

而阉党,作为早期能够支持天子的派系,朱由检还是颇为仁慈的,一直未曾刻意打压,但奈何,魏忠贤见势不对开溜,阉党,自然立马就落寞了下来。

如今,东林阉党虽还存在,但,影响力,已经大大减少。

当然,朝堂上还有一股势力,谁也忽视不了那就是以李修为首的这股不讲理的军事力量。

只不过,曾经的这股纯粹的军事力量,如今,似乎也发生了变化。

朝臣们发现,现在的朝堂上,竟也有不少官员开始替这位镇北侯发声,还有不少官员竟旗帜鲜明的站在了镇北侯旗下。

显然,不用想都知道,镇北侯的触角,已然越过禁忌线,蔓延至朝堂之上了!

权臣!

如此情景,几乎瞬间让不少官员脑海里浮现了这两个字。

随即,便是浓浓的危机感席降临在不少官员的心中。

宦官得势,威压朝堂,那是因为天子在幕后操纵,宦官太监,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随时都能破灭。

但眼前的镇北侯,虽说同样也是天子推出来的,但显然,和得势的宦官,有着天与地的差距!

数十万大军,便是他的根基,若在加上朝堂……

那……这位镇北侯……

将会是纵观大明朝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权臣!

而事实上,李修也确实是如文官们所担忧的方向一步一步的走去。

朝堂派系众多,便给了他拉拢一方打击一方的操作余地。

如因魏忠贤离去,而骤然落寞,惶惶不可终日的阉党官员,能够卑躬屈膝跪在一个太监面前,自然也不会介意跪在他这个可以给予他们更多庇护的镇北侯面前。

掌握勋贵,拉拢阉党,与孙传庭等革新派保持大方向的合作,再打压东林,当然,最重要的,还需与天子保持默契。

这便是李修在朱由检托孤之后,开始转变思想,在朝堂之上,一步一步前进的道路。

朝臣们的担忧,李修毫不掩饰的动作,这一切,自然清晰落在朱由检这位天子的眼中。

如今朝政之局面,完全可以说是由他这位天子一手拨弄至如今这局面。

如何掌握,他心中自有沟壑,可唯一不同的,便是李修打破之前他们两人的默契,明目张胆的往朝堂扩充势力。

尽管,这一切,皆是在他的默许之中。

但要说没有丝毫忌惮,那自然是不可能。

但……

从他登基起,虽说与李修保持着军与政的默契,但,每一个朝堂动向,每一场风波,皆少不了与李修的商议。

他明悟李修的志向,亦对李修的志向,有着难以言喻的共鸣。

他知道,他不是什么雄才伟略的天子,若没有李修的存在,他现在,或许还被牵扯在无休无止的朝堂争斗之中。

哪里会有现如今一言定朝堂的天子威势。

李修之志向,亦是他的梦想。

可现如今,他不行了,他的梦想,却没有破灭。

他相信,李修……会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他,也有资本,有能力,让这山河日月天,会重换新颜!

可,他若忌惮,若打压,乃至于行鸟尽弓藏之举,他的梦想,就没人替他走下去了。

这天下,就没人镇压得得住了。

至于指望着满朝大臣……

若在以前,他还抱有很大的希望,可现如今,登基已有这么久,已经足够他看清楚这满朝大臣,看清楚这天下的沸反盈天,看清楚这随处可见的亡国之景!

朱由检毫不怀疑,幼主即位的话,他现在费劲心血才掌握的局势,才稍稍有起色的国势,将瞬间崩塌!

到时候天下又回到这群人的掌控之中,纵使有识之士不少,可在这纷乱的大环境中,也做不出什么实事,只会继续和以前那样,纷争不休……

大明,能不能撑到幼主掌权的那一天,都是件希望渺茫的事。

他不能忌惮,他也不能打压……

他,应该选择相信,选择相信自己的眼光,也选择相信李修的为人……

……

镇北侯府中,一众本不该出现于此的文官朝臣们,此刻却是与李修共处一宴,朝臣们亦是尽显恭维之色。

直到夜幕降临,宾客尽欢,喧嚣的镇北侯府,才逐渐归于安宁。

“默许了嘛?”

注视着朝臣们离去的背影,李修亦是突然喃喃自语一句后,却是突然一笑,似有无奈,也有失望,当然,更多的,似乎是释然……

“侯爷,宣府来信了。”

有士卒匆匆跑来,恭敬的将一个信封,递到了李修面前。

“宣府……”

接过信封,随手拆开,周遇吉所述一字一句,亦是清楚映入眼帘。

“蒙古进犯?”

当看到这几个字眼之时,李修神色骤凝,随即,一股冰冷的杀意,亦是一闪而逝!

“准备一下,本将要进宫面见陛下。”

“遵命!”

士卒领命而去,李修的目光,却依旧定格在手中这封信之上。

毫无疑问,那群晋商们,又弄出幺蛾子了。

蒙古数部万余铁骑叩边,而原因,则是因互市中断。

边患乃大事,毫无疑问,导致互市中断之人,将要背上不可脱卸之责任。

不得不说,晋商们的能量,着实不小。

从山西本地,到京城朝堂,再到草原部族,皆是随他们的心意而动!

而这,还只是一个局限一地的利益团体,管中窥豹,便可看出,若真推行赋税改革,触及整个天下士绅的利益,会是怎样一个惊涛骇浪之景!

思虑之时,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