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下第一白
听到中国农业大学,陈宇不免有些惊讶。
没想到,信丰这个小地方竟然还有这样的人才。
这可是正宗的985高校科班毕业的。
“陈总客气了,高材生不敢当,我们就是一群天天与泥巴打交道的办事员而已。”
“石主任真是太谦虚了,以您这样的年纪就当上了办公室副主任,我想邱叔叔当年这个时候,还只是小职员吧。”
“对对对,我可是混了十几年才混到副主任的。”
邱国庆也是说道。
边上的王局长插话也说道:“石主任年纪虽然轻,但却有真才实学,我们也是破格提拔,这才留下了石主任。”
“王局,看您说的,好像不提拔我,我就不呆在信丰似的。”
石兰芳笑道。
大家客套半会,石兰芳却是问起了正事:“陈总,听说您要收购2000万斤的脐橙?”
“确实有这个打算,不过我这边也没有人手,所以才托邱叔叔寻找帮手。”
“不知道您的准备资金是多少?”
“邱叔叔说目前脐橙的市场价是1毛钱一斤,我准备了200万。”
“呵呵,陈总,您真是财大气粗呀。”
“啊?”
陈宇不解:“脐橙1毛钱一斤,2000万斤,不正好是200万吗?是不是不够,噢,我还没考虑运输这块。”
“运输这一块确实需要一笔资金,但也并不算太贵。”
石兰芳继续说道:“我跟你算一笔帐吧。其实收购脐橙并不需要这么多钱,虽然脐橙1毛钱一斤,但我们在收购之前只需要支付一笔定金,就算是全部采摘结束,也不需要完全支付,我们可以先支付三成,剩下的等卖完脐橙再结帐。”
“噢。”
陈宇点了点头。
“另外,目前脐橙的市场价虽然是1毛钱一斤,但这么大笔的量,我们可以拿到9分,甚至是8分的价。虽然批发价只相差1两分,但量多了也是一笔盈利。而且,我们的批发价越低,我们越有回旋的余地。哪怕最后卖不出,清仓我们也不至于亏多少。”
“石主任,仓库那一边有没有好的地方?”
“北边的工业园有一家跑路多年的厂房,面积很大,荒费多年,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到有关部门问一下,应该不需要花太多的钱。”
“至于运输这一块,我们可以联系那些返程的挂车,这样也能节省一笔。”
从采购,到资金,再到运输,仓库,石兰芳一一向陈宇解释清楚。
陈宇暗暗点头。
看来邱叔叔找得人的确靠谱。
有这么一个有经验得人,自己倒省了许多麻烦。
“不过,虽然各方面资金可以节省,但销售是一个大问题。脐橙不比苹果可以放到冰库保存,脐橙一但3个月的时间卖不出去,后面基本上就不能卖了。2000万斤的数量不是小数目,一但没有卖出,亏损将非常大。”
“销售渠道这一块已经有眉目,石主任你这一边大可放心。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将2000万斤脐橙收购下来。”
“这个没问题,11月15号一但开始采购,我们在10天之内便可以将2000万斤采摘回来。”
“那就太好了。”
谈到这里,陈宇也露出了笑容。
这卖脐橙可是比搞互联网难多了,好在找到了专业人士。
如果没有,真让陈宇一个人去卖,他得头痛死。
“陈宇,怎么样,对小石还满意吧。”
看出陈宇露出笑容,农业局王局长问道。
“满意,太满意了。”
陈宇点头:“不过石主任是农业局的,这帮我做事还是?”
“呵呵,也不算帮你做事,你要是能解决2000万脐橙的销售问题,那可也算是帮了我们农业局大忙。”
王局长笑呵呵。
最近一段时间,他可是为了脐橙的销路问题伤透了脑筋。
不只是他,包括兰县长,为了打开信丰脐橙市场,甚至准备了一场信丰土特产推介会。准备去粤省,看看能不能将脐橙给推出去。
可以说,最近一段时间为了脐橙的销售,他这个当局长的,头发都掉了不少。
这样的大事,别说是派石兰芳专门协助陈宇,哪怕就是半个农业局的人抽出来,他们也愿意呀。
一时宾客两欢,陈宇这才离开。
……
“老爸,回来了?”
“咦,老爸,不是去招商办了嘛,怎么看你气冲冲的。”
晚上,陈宇看到父亲陈四棉脸色不好的回到家,不解的问道。
“别提了。”
将公文包一放,陈四棉气不打一处来:“那招商办的混蛋,说我们田螺西施不算信丰的特产。我们田螺西施有20家加盟商,信丰独创,怎么就不算信丰的特产了?”
“那隔壁卖萝卜干的,都成信丰特产了,我们竟然还不是。”
“这些王八蛋,好说歹说,就是不让我报名。”
第84章:我们的田螺西施也有悠久的历史
“我就说了你不要报名吧。”
这会儿张文秀在一边说道:“我们的田螺店只开了一年不到,人家会承认才怪。”
“那隔壁卖萝卜干的怎么就成信丰特产了?”
“这不很正常嘛,信丰老百姓一直都喜欢吃萝卜干,也算是特产。况且,这萝卜干历史也有几百年了,肯定比我们的田螺更特产。”
“那萝卜饺也没多少年历史,怎么也成特产了?”
“谁说萝卜饺没多少年历史,信丰萝卜饺在民国时期就很出名了。”
“扯吧,这都是瞎写的,他们就是看我们的店开才一年,所以才不给我们报名。我们的店若是开个十年八年,绝对也能成信丰特产。”
“知道就好。”
张文秀安慰陈四棉说道:“算了,是不是信丰特产不重要,再说,我们自己不是发展的挺好的嘛。”
“虽然这么说,但有政府推介会,肯定有些用处。”
叹了一口气,陈四棉仍是有一些不甘心。
这时陈宇却说道:“老爸,我当是什么大事呀,这简单,其实我们田螺西施也有几百年历史呀。”
“啊?”
陈四棉眨了眨眼:“我们的田螺也有几百年历史?”
他都被陈宇这句话给整蒙了。
什么几百年历史,明明是今年才刚搞出来的,哪里有什么几百年历史?
“爸,真有。”
陈宇认真的说道:“这样,老爸,明天我们再去招商办,我就不信他不给你报名。”
“这个……”
“别这个啦,老爸,听我的。”
“行,听你的就听你的,但你也得跟我说,你怎么才能让我报到名呀。”
“这个呀,暂时保密。”
陈宇笑了笑。
第二天,陈宇和父亲陈四棉一大早就去了县招商办。
一看到陈四棉来,招商办其中一位办公人员便说道:“我说你怎么回事,怎么又来了,说了你们田螺西施不算信丰特产。”
“这位大叔,怎么田螺西施就不算是信丰特产了?”
陈宇让父亲陈四棉不要急,却是开口说道。
“你是谁?”
“别管我是谁,我只想知道,既然是信丰特产,那你们认定信丰特产得有标准吧。不能你们说什么是信丰特产,什么就是,也不能你们说不是,就不是吧。如果这样,我得向你们上级机关投诉。”
“哎,小娃娃,你可不能乱来,我们可是有标准的。”
见陈宇年龄虽小,但说话却有理有据,招商办工作人员不敢待慢,说道:“我们认定是信丰特产有三个标准。第一个,要是信丰出产的产品。”
“田螺西施就是信丰出产的,符合。”
“第二条,还得大家广为人知。”
“信丰现在有谁不知道田螺西施,前面的几位叔叔,你们知道信丰田螺西施吗?”
陈宇一边说,一边笑着问向了边上几位前来办事的商家。
“知道,田螺西施在信丰很出名的。”
“对,田螺西施我都吃过。”
“不仅我们信丰知名,听说赣市十八县都有田螺西施的分店呢。”
几位商家都是一片赞叹。
陈四棉不时给几人发烟,然后说道:“不只是赣市,我们田螺西施还推广到了安吉地区。”
“哇,厉害呀。”
“客气,客气,就是混口饭吃。”
招商办工作人员哼了一声,然后再次说道:“还有一条,该产品还得有历史文化。你们的田螺西施才今年成立的,再过十年八年说不定还真可以成为信丰特产。不过,现在可不行。”
“这位大叔,你可错了,我们的田螺西施虽说是今年成立的,但我们田螺西施的历史可有几百年呢。不对,不只几百年,将近1000多年历史了。”
“啥,1000年?”
“那可不,早在唐朝时期,信丰就流行了吃田螺的历史。当时安史之乱,老百姓没有吃的,怎么办呢,老百姓就发现田里有很多的田螺。有一位很漂亮的女孩就大胆的将这一些田螺拾回家,用水净养,再加以各种佐料,便制作成了鲜美的田螺大餐。因为那位女孩长得漂亮,人们都叫她田螺西施。”
“啊?”
招商办工作人员一愣:“还有这个历史?”
“那可不。”
“吹牛的吧。”
“哪能吹牛呢,要不你上网查一下,网上写得清清楚楚呢。”
“行。”
说着,这位工作人员还真是打开网站,在百度上搜索了田螺西施四个字。
点击搜索。
清一色,一大堆有关田螺西施的网页出现。
有贴子讨论田螺西施的田螺好不好吃的。
也有人说开田螺西施赚不赚钱的。
同样,还有无数有关于田螺西施的历史文化的。
点击其中一篇关于田螺西施的介绍,果然与陈宇说的一模一样。
“我靠,难道真有1000多年历史?”
看了看陈宇,又看了看陈四棉,招商办工作人员有些晕晕的。
“大叔,现在相信了吧。”
陈宇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