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的太监 第265章

作者:流泪的毛驴

胜利的消息传回京师,汉人百姓莫不欢声雷动。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结果意味着什么,这标识着汉人被异族统治和奴役了两百二十年的屈辱历史(从1644年顺治帝入关,正式迁都。<完美的句号!亿万汉族同胞,在这一战之后,将重新屹立于这片神州沃土!

并未能引起多少人的兴奋。事实上这样的胜利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大败满蒙铁骑,这句话摆明了就是说给困在江宁城里的那些旗人听的。这个时侯,萧然正跟李鸿章、左宗棠、骆秉章、劳崇光等一大帮督抚大佬,以及在京师的汉臣政要,在一同商议如何建立新的政权。

西学引进的新思想,此刻还在与国人的传统观念激烈交锋。自由和平等固然令人不胜向往,但毕竟延续了几千年的皇权统治,突然从习惯性的对帝王顶礼膜拜之中觉醒,这多少有些不现实。尤其是这些督抚大佬,在他们的心中,谁敢说自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面南背北的野心?但是随着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内乱,动荡不安的时局,令晚清中央集权的下沉、削弱和分散,地方势力在不断崛起的同时,又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都是手握重兵,谁也不敢轻易打破这样一个互相依靠、同时又互相制约的局面。左宗棠在萧然的授意下,拟出了组建共和政府的章程,制定宪法,并由地方督抚跟在京大臣推举出临时总统,作为政权过渡。这个提议对于骆秉章、劳崇光等人来说,无疑消除了大权只落一人手上、他人都只做了嫁衣的顾虑,这种共和制的权利,体现在平等分配上,当然没有理由去反对。但是同样的作为封建王权制度下的权臣,大家对于自由和民主这样的概念,又难免存有顾虑。这个自由民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度?倘或老百姓都真的自由和民主了,我们的手中,还能剩下多少权利?

摸着石头过河,谁心里都没有底。会议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 第8卷 混迹后宫 ♀

→第185章 - 民主共和←

这样做,只怕不合适吧!”在一片沉闷的气氛中,李特有的缓慢而沉稳的声音说道,“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这是自古以来定下的规矩。如果没有了这个规矩,那么地方上不都成了一盘散沙了么?季高兄所说的所谓总统,权利便不好规范,至于宪法也好,议会内阁也罢,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顶多是扯皮罢了。凡遇大政,你一言我一语的,到底听谁的?这岂不是要乱套么?所有人都来说三道四,我看我们这些个老家伙,倒不如趁早下台算了。”

这话中意思,很显然是担心这种共和制度,最终会影响到自己一班大佬手中权利的稳固。但是萧然在一旁玩味的看了他一眼,心里面却是明明白白,李鸿章是要趁此时机抓权,依然在做着皇帝的美梦。历史上的李鸿章,也是直到许多年后才周游西方列国,开拓了视野,才开始接受并推崇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此时的他,看来还远没有认清形势。因此也不说破,只是静静的等着听他下文。

顿了一顿,李鸿章用目光逐一扫过各位督抚,道:“国家大政岂可儿戏,这又是宪法又是议会,花样虽多,却嫌松散。少以为,还是如从前就好,帝王纲常岂可轻废?所以当务之急,是推举出一位大伙都能钦服的有道明君来,才是正理。”

众人立刻紧张了起来,你看我我看你,心里的算盘噼里啪啦敲的飞快。骆秉章更是连身子都欠离了座位,眼珠子瞪得溜圆,心说你李鸿章要是敢玩什么毛遂自荐。也先要自己个儿掂量掂量,看咱们能不能答应!

因为目下清廷定都就在江宁,在李鸿章的地盘上,所以各方督抚最忌讳的一个人,就是李鸿章。如果换上原来曾国藩在地时候,那是无可争议的大佬,是马首,而现在的李鸿章,刚刚脱离曾国藩的羽翼未久,很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跟威望。事实上这也是最让萧然头疼的一件事。现在的江南,督抚并起,唯独缺这么一位可以让众人心悦诚服的领袖。

萧然眼看这气氛不对,哈哈一笑,站起身道:“我说诸位大人,千秋大计,也不急在一时,这样吧,左公、李公,两个人的意见都摆出来了。各位先都仔细的斟酌斟酌,深思熟虑。咱们来日再议,如何?”

劳崇光连忙道:“甚好,甚好!正该如此!”

众人附和,当即散会,各回驿馆或官邸。李鸿章故意拖在最后,等众人都走后,对萧然道:“萧老弟,为何如此?方才我正要举荐你,以老弟你地见识眼光,文治武功。正堪当此大任!你放心,无论别人答应不答应,我李少必一力保你,早登大位!寸心于此。老弟可莫辜负了我这一片赤诚啊!”

萧然心说靠,你这番话蒙谁都成,唯独甭想糊弄我。你的心思,连你后半辈子的所作所为,我可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你丫摆明了是要坑我,先抚我上位,转移其他督抚的注意力,然后再借着太监之名,挑起清议。到那个时候,我下了台,大权自然收入你的手中,***,这不是火中取栗是什么?

要知道在中国,几千年封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沉积在人们的头脑中,太监本来就为人所看不起。虽说汉高祖刘邦亭长小吏、明太祖朱元璋光屁股放牛,可是总归人家是一布衣白身,也没有低贱为人所不齿的地步啊!这就好比古时候的乐籍女子,终生、甚至后代都不准脱籍,不能参加科举,也不允许换职业。太监也是一样,一天做太监,就一辈子都背着这个名儿,想摘掉这个帽子,那可太难了!当然,像李鸿章这些个大佬,都是统率一方水土,如果硬要替他正名地话,花上大把的力气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地,只是李鸿章这个家伙,历史上连慈禧老佛爷的饭碗都惦记着要抢,会真心来保我萧然?开玩笑!

当下握着李鸿章的手,笑道:“李公美意,萧然心领,只可惜我压根儿就不是那块料。打个仗什么的勉强还凑合,谈起政治,治国安邦之道,我是一窍不通,如何能当皇帝?我倒觉得李公,远见卓识,尤其是你刚才说的那一番话,我觉着非常有道理。明日议政时,无论是总统还是皇帝,我都会推举你。”

李鸿章连称不

是眼中却分明闪过一丝兴奋神色。本来他说要推举一箭双雕之计,萧然想做皇帝的话,必然落入清议之中;倘或推辞,顺便也落了个天大的人情。听萧然说话这意思,看来已经领情了,那目的就差不多达到了。

聊了几句,便即分手。回到四季园,左宗棠早已等候在此。萧然屏退下人,道:“怎样,前日我们商量之事,都吩咐下去了么?”

左宗棠道:“放心,都安排妥当了。浙江一带,我已命胡雪岩联络了大部分工厂、商号,并且先前裁撤的汉军,凡是留在各工厂做工的,也都秘密召集到了杭州、绍兴跟宁波等地。估计这个时候,那边应该已经动手了吧。”

萧然点了点头,道:“好。浙江一乱,江苏必乱。这两个省份是士绅贵族势力最大地省份,拿下来,共和便有望了。至于李鸿章,当皇帝?嘿嘿,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你了!”

左宗棠微微犹豫了一下,欲言又止。萧然道:“左公,你我赤诚相待,有什么话但讲不妨。”

左宗棠道:“其实,今天李鸿章明显是想当众举荐你。老弟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真的有朝一日面南背北,以你的才干,必可一展我中华雄威。至于名号,也不是正与不正,那也不是绝对的事情,古人都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地方督抚支持,正个名儿算什么?”

萧然笑笑不语。左宗棠又接着道:“如果我没看错地话,其实扶你上位,在不少人的心里都曾经打算过。因为你的身份特殊,虽然也拥有自己地势力,却不曾执掌地方实权,换句话说,你有人有枪,根基却嫌不足。这样的身份如果真的上位,对大家来说反倒是一种好事,因为各督抚大佬仍然处于平等的关系,互相制约,也不必担心谁会一人独大。关键的一点,正因为你根基不够坚实,必然还要仰仗诸位督抚,甚至可以组建内阁议会,从这一点来说,也等于在保留帝王权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扩大了地方权力。这样的做法,岂不两全其美?”

左宗棠所说,其实就是君主立宪。这一制度作为资本主义向封建主义妥协的产物,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阶级之间的斗争,或者说战争。如果萧然想做皇帝的话,肯定会选择这样一条道路,但是作为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政权,无论是二元制还是议会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到最终所谓的君王都只能沦落成外交和礼仪的工具。这样的君主,看起来更像是个木偶,一言一行甚至吃饭走路都要循规蹈矩、小心翼翼,累也累死了。就像后世某某国家王储啊公主的,一天呆板的要死,到哪都有一帮狗仔队死盯着不妨,一不留神就会闹出绯闻来。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可爱的小萧邦、萧双,成为一辈子的傀儡。

萧然沉吟了一下,道:“左公的心意我知道,奈何萧然无心政治。我能为这个国家所做的,应该都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命运,会有更合适的人去创造,臂如左公您。”

“我?”

“权利就是责任。左公,非你莫属!”

……

第2天,李鸿章穿戴整齐,早早的便来到了会议现场。按照他的想法,今天是该有一个最后决议的时候了。昨儿个散会了之后,他便马不停地的拜会了跟他关系还算不错的劳崇光、彭玉麟等,以及几个在朝的汉臣,晚上又特意去见了萧然,自认为该拜的神也都拜到了,该画的大饼、抛出去的诱饵也都利索了。这才叫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今天的李鸿章,看上去容光焕发,精神抖擞,整个人都显得有些不一样了。骆秉章几个就在心里头暗暗嘀咕,左宗棠却沉稳如常,不露声色。萧然今天照例主持会议,先是一通长篇大论,说到一半的时候,一名军机处汉章京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把一封电报交给萧然。萧然展纸一瞧,面色登时凝重起来,道:“诸公,情形不妙啊!浙江来电,许多工厂、商号串联起来,集体罢工罢市,要求取消帝制,罢黜士籍特权,民主平等呐!”

在萧然跟左宗棠的精心策划下,一场由浙江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同时爆发地资产阶级革命,就这样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帷幕。旗人政权垮台了,但是压迫在百姓头上的,还有士绅贵族,这一次斗争地矛头毫无疑问的指向了这些人。

封建王朝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规矩,贵族或是当过官的,考取了功名地,都列入士籍,享受种种特权,相反地商籍、兵籍、匠籍、乐籍,这所谓的四种贱籍,本身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不能改换职业,子孙三代不得参加科考,等等,甚至连穿衣戴帽都没有自由。尽管在雍正朝之后,曾一度开脱贱籍,但是在民间,这些人始终是地位卑贱,饱受冷遇。在赋税跟徭役上,这种品级的差距则更为显著,士藉不单好吃好喝的白白享受着政府的供养,还免征一切赋税徭役;相反,贱籍一面作为这个社会地主要劳力,付出自己的辛勤劳作,承担地赋税衡役却要加倍,层层盘剥甚至永世不得翻身!

为什么?!凭什么?!

当工业革命的洪流席卷大地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永无休止的压榨中惊醒。作为整个社会的支柱群体,上至资本家,下至商人、工人,都迫切地想摆脱这种剥削压榨,寻求一个公平公正地社会地位。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任谁都无法阻挡,也不可避免!

自由,民主,平等。终于在公元1864年的春天。在中国大地上觉醒,并破土而出了!

数以万计的工人、商人集结起来,组成声势浩大地游行队伍。沿路捣毁了象征着士族功名地科考会场,祠堂,一直杀到府衙,将明镜高悬的匾额砸了个稀巴烂。士族官绅组织起民团,妄图对抗,但是现在的工人队伍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先前裁撤下去的汉军,对付这些地方武装。简直是易如反掌。

在左宗棠的授意下,楚军跟绿营部队只适当地维持秩序,并没有对这起冲突进行过多地干涉。这种默许的态度,更让浙江军民的斗争热情空前高涨,并从浙江开始,迅速蔓延到了其他身份。比邻的江苏,作为新兴工业最发达地一个省份。工人阶层占有的比重也是所有省份中最大的。最恼火的一个人,当然莫过于李鸿章了。

登基称帝,继续封建独裁同治,必然意味着阶级差别跟不平等特权的存在。资产阶级一旦翻身爬上了为,特权阶级都打到了,哪里还会有皇帝的饭碗?

其实以李鸿章地头脑,也并不是完全看不清当前地社会形势,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场风暴竟然来的如此之快,又是如此的迅猛!眼下唯一能做的。

就只有迅速集合部队,准备封锁工业相对集中地几个城市。不管浙江如何,先要将江苏的资产阶级革命。扼杀在摇篮里!

京城江宁。亲军戒备森严,在加上萧然的火器营。李鸿章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硬碰。于是也顾不得再商议大计,火急从江宁赶赴镇江。李鸿章的准军发展到现在,人数已将近九万之众,前次裁军裁撤掉了五万余人,但是他当然不会傻到完全按照朝廷地政策来,当时就留了个后手,将裁撤的五万多万人统一安置在镇江、常州、苏州至上海一线。此时正好将这支人马拉起来,控制江苏局势,应该绰绰有余。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地是,他前脚刚刚抵达镇江,后脚整个城池便被团团包围了!围困镇江地部队,赫然正是萧然地火器营,加上景寿地亲军!

其时李鸿章在镇江地兵力,只有不足两万;而围城地亲军至少有一万人,火器营五六千人!这还仅仅是陆军,浩荡??直隶水师、旅顺口水师的联合舰队,大小战舰足足百余艇,扬起黑洞洞的炮口,虎视眈眈的对着镇江城!

电报线路已然被切断,整个镇江一夜之间竟成了一座孤岛。直到这一刻李鸿章才终于明白,是谁在利用谁火中取栗!困在城中的这位封疆大吏,此刻就仿佛一只笼中的野兽。多少年深埋在心底的野心,如今距离成功只剩下一步之遥,只差一步!!!

“大人,干吧!”

手下一批心腹悍将,都是跟随他多年,征伐沙场而无往不利。在他们的眼中,素以悍勇著称的准军,还没有哪一支军队可以阻挡。然而李鸩章地心里,却无比清楚,他面对是一群怎样的恶魔军团!

战,还是降?孤注一掷,还是束手就缚?

素以果决明快著称的李鸿章,这一次却面对着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抉择。没有人知道那漫长的一夜是怎样度过的,只是在第二天东方破晓,当在镇江城头伫立了整整一夜的李鸿章黯然走下来的时候,四十多岁正值壮年的身板儿已经明显驼了下去,拖在脑后的那条原本乌黑的辫子,竟然在一夜之间变作花白! 头顶,一片嗡嗡的马达声中,十多只巨大的氢气球欢快的飞入绚烂的朝霞之中……

李鸿章终于妥协了!横亘在革命风潮前面最大地障碍,在这一刻轰然垮塌,民主共和的呼声,仿佛开闸的洪水,一泄千里,席卷了大江南北!中国的命运,也从这一刻起被彻底扭转,进入了一个崭新地轨道。当时代地巨轮隆隆碾过历史的陈迹,东方巨龙的崛起,将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

五月初三,石达开率领四万精兵开进江宁。同时还带来了一个人 盛京将军纳彦辛夺。这位野心勃勃的老丈人,还在梦想着一展宏图霸业,在盛左率领直隶部队截击僧格林沁的时候,由承德趁机亲率大军南下,一举占领了北京城。可惜他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的乘龙快婿居然做的比他还绝,石达开、盛左分兵两路,突袭北京,将这位还正坐着皇帝梦的盛京将军一举擒获0纳彦辛夺到此都不敢相信萧然居然会对自己卸磨杀驴,所以当纳彦紫清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以留下纳彦氏香火为要挟、让他解除兵权、解甲归田的时候,纳彦辛夺还怀疑自己地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中国的土地,谁都不能分割出去!谁若不服,我就打到他服为止!” 萧然的一句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纳彦辛夺颓然坐倒,他知道,那个在他脑海中萦绕的N久的美梦,已然在这一霎间灰飞烟灭。

五月初六,北京盛左接到江南电报,随即挥军北上,整编盛京原纳彦辛夺所部。

五月九日,江宁城皇宫。慈安、慈禧两宫太后,携九岁的同治皇帝,下诏宣布退位。这一天,人们剪去了脑后那条标志着屈辱和压迫的辫子;这一天,历经二百二十年的异族统治,神州沃土终于回归到了中华民族的脚下!

五月十五日,由社会各阶层代表组成的选举委员会正式成立。五月二十二日,第一届内阁选举会议在江宁召开。

左宗棠以绝对优势,当选新中国第一任总统,李鸿章出任副总统。

公元一八六四年,农历甲子年六月初一,南京城头,左宗棠正式宣誓就职。礼炮如春雷炸响,带起一片欢呼,声如海啸,所过之处,尽皆化作一片欢腾的海洋!中华历史,终于正式揭开了新地篇章!

♂ 第8卷 混迹后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