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的太监 第172章

作者:流泪的毛驴

萧然眉头一皱,正不知该如何解释,却听人群中有人大声道:“我便是张之洞,你又是什么东西?”

众人纷纷回过头去,只见正是那瘦瘦高高秀才摸样的人,分开众人走上前来,指着那吹牛秀才怒道:“瞪大你的狗眼看清楚,我便是兴义府张之洞。字孝达,咸丰三年直隶南皮应顺天乡试,考中榜首解元!那边登记处有我入试登记的名字,要不要过去瞧瞧?”

这一番话说出,那吹牛秀才登时哑口无言。周围才子们连声喝起彩来,这喝彩却是送给萧然地。吹牛秀才看不是头,拔腿就想开溜,马超手疾眼快,一把揪住辫子,喝道:“***想走?愿赌服输。赶紧给我们公子磕头!”

那厮抵赖不过,只好乖乖磕了头,羞的无地自容,在众人哄笑中慌忙遁走。萧然这时心思却不在他身上,刚听张之洞说出兴义府人士,又是南皮应顺天乡试榜首。心说今儿个可真够巧的,还真让我给逮着了这个如假包换的张之洞!正想叫住他,却被这边的喧哗惊动了考官,看头上五品的水晶顶,大概是个礼部郎中,指着萧然道:“这位学生慢走!体检合格了没有?笔试可做了?来来来,我们到这边谈谈……”

萧然吓了一跳,他不想再跑到这同文馆里学什么英格累死。拉着马超,从人群中一道烟儿的去了。走出老远,还能听见身后考官地喊声。

逃出同文馆,两人都挤出了一身的臭汗。马超奇道:“大人。刚才那个姓张的,原来您跟他认识?”

萧然摇摇头道:“认识倒谈不上,不过是慕名罢了。今后这个人对我,或许还有点用处,得想法子找着他才成。”

话音刚落,就听身后一人道:“这位公子才思敏捷,真教人佩服得紧。说来惭愧,却不知公子如何识得学生名号?”

回头一瞧,这人一身锦缎长衫,头顶四方帽,异常宽阔的额头,脸颊却有些消瘦,尖尖的下颌,正是同文馆里遇见的那位张之洞。萧然抬手一礼,笑道:“果然是孝达兄,今日偶遇,荣幸之至!小弟素来敬仰孝达兄文采,昔日曾拜读大作《半山亭记》,心甚思慕,怎奈缘分浅薄,难得一见。不想今日偶遇,荣幸之至!”

话一出口,萧然就有些后悔。关于张之洞,这位晚清封疆大吏、历史上的洋务派重臣,萧然了解的并不多,只是从《李鸿章转》中侧面的了解过一点。这位张孝达,父亲曾任贵州兴义府知府,算是官宦出身,博闻强识,文才出众,十一岁即为童试第一,成为一名少年秀才,作著名的《半山亭记》,声名远播。咸丰三年乡试榜首,高中解元。后来殿试又考中进士,踏入仕途,其人可谓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但是那篇《半山亭记》,萧然却没看到过,只是闻名而已。这时脱口说了出来,要是张之洞说一嘴“你背两句来我听听”,却不尴尬?

幸好张之洞并没有这个打算,只是表情有些惊讶,道:“哪里哪里,公子忒谦了。半山亭者,实乃小儿涂鸦,难等大雅!想不到区区一篇拙文,竟能蒙公子垂怜。想必公子眼界开阔,博览群书,这一份见识,委实令人钦佩!”顿了一顿,又道:“我看阁下仪表非俗,敢问高姓大名?”

二人互通了姓名年庚,原来张之洞今年二十四岁,遂以兄弟相称。张之洞这人也算是个高干子弟,又自幼才华横溢,性情难免骄纵。但是今儿个大概是被萧然那“渊博”地才识给吓到了,言谈举止,又是恭敬又是钦佩,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当下提议把酒言欢,萧然欣然从命。

就街边找了一家酒楼,三人依次落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便多了起来。原来张之洞这一次只身一人游历到北京,可巧听说同文馆开馆。便去凑个热闹。他是官宦之家,当然不会稀罕那每月十两银子地补助,说到学习英文、俄文什么的,摇头冷笑,大有嗤之以鼻之势。

尽管跟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一样,张之洞也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萧然对他的人品,却颇不以为然。《李鸿章转》中记叙,张之洞初入仕途,曾任翰林侍读、内阁学士等职,跻身清流派,每每放言高论,纠弹时政,抨击奕法。坚持顽固守旧地思想。但是到后来被授予山西巡抚,成为封疆大吏,政治态度立刻一百八十度地大转弯,大力从事洋务活动,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这种朝秦暮楚的做法,也许是他的思想突然有了重大转变,也许是跻身仕途向上攀爬所使出的一些伎俩,但不管怎样,这种做法多少有点反复的嫌疑。不过这人后期在推动洋务运动方面,的确起到了不可忽视地作用。萧然皱了皱眉。道:“那么依孝达兄所言,这学习洋语、发展洋务,都是错地了?”

“岂止是错,根本就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说起这一节,张之洞越发的来了劲。奋杯而起,慷慨激昂的道:“为人臣者,当先正其身,修人伦大礼,识仁义廉耻。像现在这般,公然提倡西学,分明是在捐弃礼义廉耻,败坏人心。以夷变夏,用心何其毒辣?夫立国之道,尚礼义而不尚权谋。我泱泱天朝,礼仪之邦。怎肯效法西方化外之洋夷,做那等不知廉耻

?……”

越说越激动,捎带脚的将京城的所见所闻,以及开掘开掘矿脉、铸造机械,甚至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自行车,通通鄙视了一番。马超听的拳头越攥越紧,恨不能一拳把他砸到桌子地下,萧然却只笑吟吟的看着他,不时浅酌慢饮,悠然自得。

待他长篇大论讲的口干舌燥,总算歇了气,萧然道:“孝达兄说地,就只这些?恩,看得出兄台拳拳爱国之心,可敬,却亦可叹!”

张之洞一怔,道:“贤弟何出此言?”

萧然笑道:“像兄台那么引经据典,文采飞扬,小弟我是说不来的。我只想请教一件事:当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远征军司令濮鼎查率领四千远征军,怎么竟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无往不利,大清国两万正规军却活生生让人当成绵羊一样的宰割?去年八月,英法联军自广州溯海一路北上,总兵力不过两万五千人,战舰不过百二余艘,为什么大清国倾尽一国之兵,却被洋鬼子攻陷了大沽口、一直打到北京城下、害得皇上还要启銮北狩?孝达兄壮怀激烈,忠心爱国,当初洋鬼子打过来的时候,怎么不跟那些杀害我同胞、蹂~躏我姐妹、霸占我土地、掠夺我财富的洋鬼子们探讨探讨,或许宽厚仁爱,引颈就戮,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许道德廉耻,人伦纲常,可骂得那洋鬼子羞愧欲死,掩面奔逃;或许孝达兄凭着这惊天地泣鬼神地口才,亦可劝的洋鬼子回心转意、放下屠刀?”

“你,你……”张之洞又惊又怒,萧然的这一番话,却似钢刀利箭,刺的他体无完肤,饶是他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却硬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时气的浑身乱颤,半晌才道:“你、你到底是、是谁?”

“混账!我家大人当年代君督战,碾子山大捷,杀的洋鬼子尸横遍野!你这种只会刷嘴皮子的家伙,怎敢在我家大人面前大言不惭?还不跪下!”

马超这一嗓子,吓得张之洞险些坐到地上。碾子山大捷,这一仗闻名遐,他父亲又是朝廷官员,当然听说过,也知道萧然是大内副总管的身份。自己家老爷子虽然也是国家干部,但区区一个地方知府跟在中央工作地总管太监相比,那就是江河之于湖海、萤火之于日月。震惊之下,只觉得两脚发软,扑通跪倒,语无伦次的道:“原来……原来是萧公公,孝达无知,孝达该死!公公您大人大量……”

“哎,这么说可就没意思了!”萧然仍旧笑眯眯的,亲手将张之洞扶到凳子上坐好,道:“小弟我如今已经发还出宫,不是大内副总管了,一介布衣而已。说起来孝达兄好歹也是举人,身份比我可高的多了。适才那一番话,请兄台不必介怀才好啊!”

“哪里哪里,不敢不敢!”

“但你一定得往心里去啊!”

“啊?……是,是!一定一定!”

到底是官宦子弟,张之洞对朝中事务,多少也了解一些。古往今来,凡是发还出宫地太监,要么打回原籍,要么托单出家,哪有像萧然这样还可以悠哉游哉满城逛、总理衙门都敢溜达的主儿?就算真的罢了官,这里头肯定也有什么猫腻!想到这里,张之洞也就越发的陪着小心。

打了一个巴掌,接下来就要赏个甜枣,这是萧然一向的惯例。一边亲自把盏,一边温言抚慰,说的张之洞一会感激涕零,一会诺诺连声。这个时候无论萧然对他说什么,那都是句句良言,字字珠玑,所以关于洋务问题的是非曲直,很快就转变了自己的观念,渐渐的也能跟得上萧然的思路了。

萧然最看重这位张孝达的,就是他的学识才干。历史上的洋务运动就是个例子,他在广东任的时候,曾筹建官办新式企业,设立枪弹厂、铁厂、枪炮厂、铸钱厂、机器织布局、矿务局等,后来又在湖北建立了湖北铁路局、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包括织布、纺纱、丝、制麻四局)。并开办大冶铁矿、内河船运和电讯事业,力促兴筑芦汉、粤汉、川汉等铁路。后来又筹练江南自强军、湖北新军,并大力办学,兴办了武备、农工商、铁路、方言、普通教育、师范等类新式学堂,多次派遣学生赴日、英、法、德等国留学。

当然萧然实在是记不起这么详细的功绩,不过张之洞开办了林林总总的工厂、促进工业、兴办新式教育,这些是确凿无疑的。也就说明这个张之洞,不做则以,一旦做了,就会起到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萧然这时最希望让他去做的,当然是想让他开办工厂,运用得当的话,这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与他的一番攀谈,竟从上午一直谈到日落时分方才结束。不管是迫于压力还是真的被萧然同化了,现在的张之洞,已经开始对西学及洋务有了新的认识。萧然见工作基本都已铺垫到位,满斟杯中酒,举杯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当思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到老也能混个功名富贵,青史留名。我今天之所以跟孝达兄说这么多,就是觉得你有这份理想跟抱负。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倒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京城里的同然堂,是我跟朝廷合股创办的,下设有药厂、机械厂、自行车厂、缝机厂等等。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先到我的同然堂来,我可以跟朝廷举荐,擢升你为工部员外郎。至于出身,可以帮你讨个翰林侍讲。怎么样孝达兄,你意下如何?”

♂ 第8卷 混迹后宫 ♀

→第115章 - 修铁路←

到这话,张之洞的第一个念头是天上掉了个老大的馅外郎,那可是从五品的大员啊!而他老子辛辛苦苦熬了一辈子,也不过是个从四品的知府。另外工部的差事是京官,照例要比地方官大着三级,也就是说,他这个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甚至要比他老子还高出整整一级!

更何况,还有个翰林院的出身,天子门生,自古以来哪一个读书人不是梦寐以求?……

突如其来的巨大幸福,令张之洞脑子一时有些眩晕,但同时也不免有些怀疑:这位萧公公曾是驾前第一红人,权力自然是大的很了。但是究竟有没有大到可以随意任用五品大员、掌控朝纲的地步?因此激动震惊之余,多少又觉得不踏实。

斟酌了一下词句,小心翼翼的道:“公公的信任栽培,这份知遇之恩,孝达纵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然朝中官员的任免,照规矩是要经内务府会同吏部甄选和考查的,孝达还只是个区区举子,没有进士出身,这样超擢提拔,未免有一步登天的嫌隙,只怕要遭来非议!”

张之洞这话说的十分含蓄,明里是谦逊,暗里却是在说,你萧然不过是个公公,究竟有没有这份实力?萧然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不免哈哈大笑,道:“怎么着,孝达兄这是怀疑我萧然的实力?”忽然沉吟了一下,道“恩,这么着吧。你是官家子弟,朝中之事,我想你多少也了解一点。你先说说,现在大清国所有朝臣之中,哪位大臣权势最大?”

张之洞脸色一变,连忙道:“这可是国家大事。关乎千秋大计,孝达只是个读书人,岂敢妄言妄议……”

“这话老兄可就说地不实在了。最初谈到西学洋务,兄台不也是慷慨激昂、夸夸其谈么?”萧然拍拍他肩膀,道:“这里没有外人,但说无妨。”

张之洞吃逼不过,犹豫了半天,只好道:“议政王奕稷,堪比胘骨!”

“好!马超,去把奕

这个“传”字一说出来,张之洞吓的手臂一抖,青花瓷的酒杯啪的掉在地上,摔做粉碎。马超笑着答应了一声,快步去了。说来也巧,这日奕“传”了过来。一进屋。先规规矩矩的给萧然行了个礼,道:“萧老弟急着找我来,不知有什么吩咐?”

因为是匆匆赶来,奕的红宝石顶子。身上地补服,竹着五爪龙图,双肩行龙,正是亲王特有的标记。张之洞当然认得这是如假包换的议政王奕双膝一软,几乎跪倒。

萧然只是随随便便的冲奕先出去吧。一会叫你。”

奕达兄,这回你可以相信了么?”

张之洞大张着嘴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半晌方醒过神,扑通跪倒,惶声道:“公公恩典,其重如山!孝达无以为报,唯有一腔热血,今日对天发誓,为公公誓死效忠,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如有违誓,人神共戮!……”

萧然微微一笑。他所需要的,就是让这位张之洞对自己死心塌地!当下扶起他道:“你能有这份心思,好的很。我也一定会给你提供这个机会,一展才华,实现理想抱负。这样吧,我先将同然堂旗下的药厂交给你来主理,加官之事,回头我替你办了。”

勉励一番,张之洞感激涕零的告辞去了。这可是个一步登天地机会,从此踏上仕途,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连贵州老家也顾不得回了,使人修书回家,自此便要在北京大展拳脚,开创一片天地。

送走张之洞,萧然叫过奕一番话来,却令萧然一时犯了难。

原来英国使馆这次找奕前,英国跟俄国领事都曾经就铁路问题跟中方有过私下接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件事一直搁置下来。这一回由时任英国对华全权专使的额尔金亲自出面,开门见山的提出,要修筑两条铁路:一条由九龙至广州,一条是由山西经河南制长江沿岸的铁路,修筑铁路的款项须向英方借贷。

得罪额尔金,但这等大事又不敢草率定夺,只能陪着再议。萧然听了这个消息,却多少有些奇怪,怎么英国人这一次的动作这么快?

事实上,这也正是近期同然堂大规模开办工厂的结果。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不引起列强地警觉。由于这些工厂的开办并非政府行为,而是以同然堂来挂名主持,洋鬼子始终无法直接插手,但是却还是在其他方面迅速做出了反应。臂如俄国,加速了对中国西部境内纵深地带推进,包括对塔尔巴哈台、科布多、伊犁等战略要地,企图修订前一年签下的《中俄北京条约》,重新规定中俄西段边界的走向。英国则加紧了边贸跟铁路的争夺,无非也是想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更多地掠夺资源和财富。法国、美国等国家,也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以期巩固在中国的势力。

单纯从这一次英方提出修筑铁路来说,也是有利有弊,颇令萧然踌躇。按道理来说,修筑铁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无疑能起到巨大的、无法替代的推动作用,可惜的是这个时期,詹天佑应该还是个光屁股娃娃(实际上是刚刚出生。詹天佑,1861--1919)!无论从资金、技术、人才来说,中国都还根本不具备自行修筑铁路的实力;但如果将铁路的铸造权交给洋鬼子,那么丧失地将不仅仅是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还包括领土、军事,以及财富和资源!

铁路的修筑,素来是列强剥削和侵略落后国家的一种战略手段,与之相伴随地,就是霸占铁路的经营权。往往修筑一条铁路,也就意味着控制了这条铁路以及沿线地区,包括能源,矿产,军事,商业……等等。而对中国来说,修筑铁路更标志着列强的势力从沿海港口深入到了内地。一方面,洋鬼子从投资修建铁路本身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加速对中国丰富矿藏的掠夺,扩大军事控制区域和辐射范围,推动对华商业倾销,这些无疑相当于对中国的又一次赤裸裸的侵略!

怎么办?如果拒绝了额尔金,有可能会导致新一轮的摩擦。其实单纯从现在的军事实力来说,摩擦倒也不怕,随着新式机床的引入,电动力的应用,加上新式炼钢厂的创办,中国的枪械制造已经突飞猛进的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且不提曾国藩远在安庆的军械所,单是在北京,工部员外郎戴桐的兵工厂就已经办的风生水起。规模已经扩大为三个厂区,一个专业的枪械制造区,一个火炮铸造区,一个弹药生产车间。生产规模的扩大,新式步枪、后膛装加农炮、前管曲射迫击炮等一大批新式武器正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并装备部队,有了这些家伙,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列强手中的面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