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70年代/重生在1978 第248章

作者:宁溪南

当时李谷衣是中央乐团的歌手,中央乐团在85年大年初一,在深圳搞了一台晚会,主要针对港澳售票,而且当时票都卖出去了。

那时候深圳还只是一个对外窗口,没有高速没有机场,而到深圳要办理政审安检等一些手续,按实际情况看,如果李谷衣参加春晚,就肯定赶不上深圳的演出,所以,中央乐团不同意她上春晚,这事其实对当时的演员来讲无所谓,上春晚又不多挣钱。

当时的春晚小组成员,中央警卫一师文化科科长杨勇连着打了几天的电话,最后通过公安部制定出了方案,由公安部准备车辆,这边春晚一结束,李谷衣马上上车奔机场,然后在广州白云机场下车,那边公安厅的同志接机,一路免检免审直接送达演出现场,这才使得李谷衣登上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演出舞台。

而这四部好不容易挤出来的观众热线,成全了李谷衣的一生,要知道当时她的『乡恋』正在被禁播,她本人正在被报纸和文化部高官点名批评。

当时不停的有人打电话来点播『乡恋』,导演没有办法,拿去给在现场坐镇其实是监视的广播电视部长吴冷西,吴冷西拒绝了多次,但点播这首歌的太多了。

他在走廊里来回转了很久,才一咬牙,挥手让姜坤报幕,『乡恋』现场解禁,李谷衣躲过了劫难。

要知道,在83年,家里有电话的都是什么人?

话说那个时候,还从来没有完全脱离政治严肃性单纯只为欢笑的电视节目,别说这个,就是主持人在台上多说了一个字,都算是一次事故。

刘小庆因为长年不回家,想在主持过程中给家乡的父母拜个年,就这么一件事,放在后世算啥?

但在那时候,是请示了广电部长吴冷西,然后定下来29个字的台词,才最终说出了这句话。

83年春晚,最大的一笔开支是买了1000本笔记本做纪念品,花了500块钱,这还是台长特批的。

一群人自己准备服装自己化妆自己梳头自己想词,怀着忐忑把节目做完,等待着判决。

结果播出后反响出乎意料的好。

那个时候的听众,观众,读者可是比现在要有话语权的多。

那时候沟通全靠写信,单位都有专门处理来信的人员,把意见和建议分类整理交给相关负责人。

然后再根据情况写回信,把处理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反馈给来信人,哪怕对方只是偏远山村里的农民。

晚会在83年春节播出后,收到了全国各地大量的来信,全国上下一片喝彩声,成功了。

从此节目的形式就被一直用到了今天。

第327章 春晚是从哪年开始(2)

83春晚一直被认为是中央电视台的首届春晚,其实不是,真正算首届的春晚应该是在79年。

事实上78年央视复播就开始了迎新春文艺晚会的录播,不过因为当时全国电视太少,而且节目严肃死板,所以也就没什么影响,不像83春晚,当时全国的电视机保有量已经是78年的十几倍。

79年全国电视机490多万台,82年达到2700万台,而到83年就达到了近5000万台。

实话实说,改革开放虽然在初期走了不少弯路,但真心的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

话说78年时候的迎新春文艺晚会,电视上看上来就是主席语录,我们的伟大坚强,敌人的丑恶嘴脸,片头旁白都是严肃庄重的,配曲是激烈激昂的。

而现场,开场节目就是无产阶级革命伟大性宣讲,反正整个晚会就是酷酷的,庄重的,带有强烈民族情绪的,就是不能笑,连相声都是声色俱戾的,就像朝鲜现在的街头广告哪样。

79年,央视觉得应该做出一些改变,导演邓小军大胆的以茶话会的形式录制了晚会,并加入了交谊舞,这在当时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翻江倒海的行为,差点因为这个被上面某些高级领导开除。

而83年的春晚影响大到什么程度呢?刘小庆从香港5元港币一件买的两件衣服,春晚结束后立刻被模仿出来,和她自己在现场梳的发型一起风靡大江南北,被称为“晓庆衫”“晓庆头”。

83春晚另一个伟大意义在于,它开辟了直播互动晚会的先河,而且大胆的丢掉了政治内容,以欢快,欢笑,轻松愉快为主题,直接融进了当时刚从严酷的政治运动中走出来的劳苦大众的心灵,说它改变了当时整个社会的气氛一点都不夸张。

话说,83年央视台长叫王枫,辽东营口人,是个风趣的老人,他说之所以83年大胆的同意黄一贺和邓小军的直播要求,是因为当时没钱,要知道当时一个录像头就是三万美元,能省一个是一个啊。

那时候春晚不像后来有总导演制,那时候是双导演,两个人一边大,有事商量着来,拍桌子争吵是家常便饭,结果就是节目真心好看。

就是现在把83、84、86一直到90年的春晚放出来,也比近五年的好看。

这里为啥没有85年呢?因为85年的春晚就是个大坑。

当时国内已经开始尝试着与欧美接轨,外面的信息大量的进来,当时欧美的大型晚会都是在大型场馆举行,数万人欢腾一堂。

而因为83、84连续两年的成功,春晚有了自己的成熟的团队,85年的时候,黄大导演的心就大了,想搞一场世纪晚会,超越欧美同行。

于是,85年的春晚地点就定在了京城工人体育馆。

然后就悲剧了,人有了,心够大,设备技术跟不上,连对讲机都没有的春晚团队开始了挣扎,当时全是机械道具,就一个灯光,吊在离地面几十米的顶上,想换个灯光得全人工上去,你连个对讲机都没有,怎么即时传达?

结果就是拖拖拉拉,六个小时了还没演完。

更坑的是当时是大年三十啊,直播啊,竟然特么场馆内没有取暖,半夜的时候零下三十度啊。

所有场内人员捂着军大衣在那抖,好些演员直接冻哭,摄像师抖的镜头都掌不稳,有兴趣的朋友上网看一下视频,镜头从开场半小时以后就开始抖,马三立老爷子冻得那样,看的都可怜。

张兴明舔了一下嘴唇,整理了一下思路,说:“这样,我问你答,咱们快点,你也忙,好不好?”

黄大导呼吸还没平缓过来呢,闷闷的嗯了一声,他从84年就开始琢磨着请中央领导来参加晚会,这就是他的死穴,突然间听说这么多领导在关心他的晚会,差点直接当机。

张兴明说:“晚会节目我就不说了,相信你也心里有数,我只问三个问题。一,场地?会场定在哪里?二,场地的安全措施。三,场地的取暖情况,黄导,请你说说吧。”

黄一贺做了一个深呼吸,说:“晚会定在首都工人体育馆内举行,安全方面,我们可以加强,这个肯定没什么问题。取暖这事吧,说实话,暂时我也不清楚,原来一直没重视这事,室内场馆,人又多,肯定也冷不到哪去,节目总共就四个多小时。”

张兴明心里说冷不到哪去?四个多小时?做为唯一一次央视郑重向广大电视观众道歉的晚会,你是不知道你这次有多坑啊,人哪,心太大了也不好。

说:“现在场馆已经开始布置了吗?”

那时候还没有装修这个词,就叫布置。

黄导说:“还没,早呢,2月2号三十,计划是12月底进行场地布置。”

张兴明说:“取暖问题怎么解决?”

黄导抽了两下鼻子,说:“要不,我向上面申请一下行吧?说实话资金有点紧张,场地布置啥的,演出费用,场地费用,加起来预算不太够,其实也是因为这个才没重视取暖这回事。”

张兴明说:“资金来源主要是哪块?”

黄导说:“部里拨了些,局里台里各拨了一些,首钢给了点,缺钱哪,现在化缘不像以前了,一听是央视,多少都给点,支持兄弟单位建设嘛。现在不行了,化缘的部门太多,像街道,派出所,地区小门诊,监控站检查站,电台电视台,民政下面的一些部门,团委下面的一些部门,全都盯着呢,要么就是一家分点,要么就是一家也没有,唉,一提这个,我腿肚子都疼呢。”

第328章 春晚的取暖费 (3)

张兴明呶了呶嘴,咬着腮肉,别说这时候了,化缘这事,一直到他回来也没见少,基层不容易,有些化缘是为了添点福利,但更多的化缘者是真没钱,90年代末到00年代初期,市局办案都得借钱出门,好些老警察手里都握着几千上万的费用报不了。

张兴明想了想,说:“黄导,你近期回不回奉天?”

黄导嗯了一会儿,说:“能回一趟,你知道,我是奉天人,干这个活,过年是肯定守在这边的,只能在年前回一趟,年后都不一定能抽出时间来。”

张兴明说:“这样,如果你能在近期回奉天,那咱今天就到这,等你回来咱们见个面。如果你回来的晚,我怕时间上就来不及了,那你现在就把你那边的事安排一下,咱们今天把事说清。”

黄一贺说:“我回来吧,我把事安排一下,和台里说一声就回来,就这几天,可以吗?”

张兴明说:“那行,你啥前回奉天,咱俩见个面,行不?你到了奉天处理完自己的事就呼我,我传呼是126呼6个9,或者你打电话到024,6个9,啊不对,6个8,6个8,我平时不在办公室,你打024,6个8,跟他说你找我就行。哦对了,这件事没有最后确定之前,你就不要再和第二个人说了。”

黄导在电话里连说:“知道知道,这个我懂。”

张兴明说:“那黄导你去忙吧,咱们回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