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982章

作者:金01

还年底?吴子华指望的还不远了,君子兰能坚持到下月底就烧了高香了。

提醒完了吴子华万峰又去了郑跃先家提醒一番,最后来到了一趟三岔河。

腾飞家万峰建的两个大棚依然存在,万峰临走的时候告诉腾飞的老子这两个大棚冬天可以种些蔬菜,一个冬天如果经营得当出个千八块钱应该问题不大。

腾二牛并没有种植蔬菜,而是租给了村民培育君子兰。

三岔河家家户户都多多少少地养殖了一些君子兰,他当初建的两个大棚就租给了十几户人家集体培育君子兰。

万峰把对前边的人说过的话对在大棚里的养殖户说了一遍。

让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人去报警了,说他散布谣言制造社会混乱。

在万峰离开三岔河到杨建国家看看的时候,一辆挎斗就来到杨建国家把他抓起来了。

万峰稀里糊涂地被带到了绿园区一个派出所,这附近派出所的人万峰就没几个不认识的,他卖花苗的时候这些人可是到现场维持过秩序的。

“怎么是你?有人报警说你散布谣言。”

“我散布谣言?我散布什么谣言了?”

这不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生来吗!

“报警人说你散布君子兰市场要坍塌的谣言。”

原来是这个呀!

这算什么谣言,它本来就要发生了。

但是在没发生前这确实算是散布谣言了,而且还是挺严重的事儿。

常春市政府都在支持君子兰,自己在这个时候说君子兰要完蛋了,这不是大事儿是什么。

“这不算是谣言,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物极必反这句成语你们都知道吧,就是说得这个道理。”

万峰接下来就和这些警察讲了荷兰郁金香的故事。

当初常春发展君子兰也是借鉴荷兰郁金香的,也想把君子兰打造成郁金香那样的世界名花,但是他们光知道郁金香眼下的光鲜却不知道郁金香当年的市场坍塌。

在没有互联网讯息尚不发达的八五年,这些警察也不清楚郁金香曾经发生的故事。

所以,万峰的故事引起了这些警察的深思。

第九百章 晚上再咬

郁金香原本不是荷蓝土生土长的植物,它被从熬地利带到了荷蓝,由于稀少很珍贵,成为了荷兰王室和贵族喜爱的宠物。

投机商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商机,他们先是出高价收购郁金香球茎,然后以更高价格倒卖给宫廷的贵族们。

慢慢更多的人加入了这一行列,1634年,外国的商人们得知这一消息后蜂拥如荷蓝进入郁金香的投机之中,这让本以狂热的郁金香市场更加的高涨,荷蓝还专门开设了郁金香的交易。

到了1637年1月,一支郁金香的价格由64盾张到1660盾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而两天后它的价钱直线跌落到不到1盾。

“你们对比一下,这和常春的君子兰何其相似,都是外来的物种,都是只有观赏价值而本身并无价值的花卉,都被炒到了高价,就连时间都差不多。郁金香从转热到跌落用了三年的时间,看看我们的君子兰是从什么时候转热的,八二年!今年是八五年,同样是三年,有什么理不相信它就要跌落神坛了?我这只是经过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我就是认为它会很快回归原来的位置,你们说我这算是造谣吗?”

万峰最后被教育批评后‘无罪释放’。

从派出所出来万峰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在常春待下去了,自己好心规劝那些村民竟然还被报警了。

因此他连夜买了南下的车票离开了常春。

五月二十二号下午四点,万峰在勇士公社下车。

原本在经过长图县的时候他想到奶奶家去一趟,但一想现在表弟表妹现在还没到放暑假的时候,总不能让他们耽误学业去旅游吧。

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到七月中旬再去。

在本省内怎么都好说。

现在公路上的客车明显比以前多了无数,甚至一些中小型客车也形成了规模。

从东丹到红崖的班车在下午也出现了好几趟,这让他到红崖完全没有了压力。

从勇士到洼后依然有不少出租的三轮车,其中的一辆把万峰拉到了小树屯。

万峰就在小树屯南头的小桥前下了车。

这里可是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在那小树屯南头的那座桥到卧虎屯村头的另一座桥之间,一个商店已经落成,商店的名字就叫双桥商店。

门口一些十七八岁的小年轻的正在打哈哈。

万峰的目光只是往小店上扫了一眼,然后就转向南方。

南大弯下的西山弯下,一座厂房已经拔地而起。

这座厂房是由一片两层和三层的建筑组成。

显然还没有竣工,建筑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脚手架,隐约能看到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景象。

无疑,这就是万峰投资的工厂,万峰估计现在工期应该建设了一半左右,再有两个月才会建设的八九不离十。

万峰本想到工地看看,不过走了几步就转回头。

这回自己回来要在这里待很长时间,不着急,反正厂房也没建好,早一天晚一天不重要,还是先去看看栾凤吧。

通向洼后的公路上,几辆拉砖的四轮子和两辆拉石头的大型拖拉机正突突突地驶过来。

到了万峰脚下这条公路上,四轮子横穿公路一直向南往万峰的厂房驶去,这是往工地拉砖的,而那两辆60拖拉机则转头向东奔着黑礁方向驶去。

看到这些拉石头的拖拉机,万峰猛然记起:从今年夏天开始,黑礁海边开始建虾圈。

不单黑礁,整个沿海地区都在建设虾圈,这股热潮一直要持续到八九年下半年。

这期间红崖的海边几乎很多地方都建起了大大小小的虾圈。

这是海边建设的第一股浪潮,二十多年后这里又会诞生一股建海参圈的浪潮。

随着虾圈的建设一批冷冻加工厂也应运而生,沿海地区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自己要不要去投资建几个虾圈,然后建个冷冻加工厂加工虾?

当时养殖出的虾经过粗加工后基本上都出口去了日笨,还是很挣钱的买卖。

万峰竟然还认真地考虑了好几分钟,边往小树屯里走边四块,最后突然醒悟过来哑然失笑。

这不是闲的蛋疼吗,自己有的是买卖干怎么会去想那玩意儿。

“厂长回来了!”服装厂传达室里的守卫热情地和万峰打招呼。

万峰说了句辛苦了就走进工厂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