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195章

作者:金01

两人依靠着瓦垛掏出一支烟点燃深吸一口:“兄弟,这样行吗?这不是抢了咱们自己的市场吗?”

“大哥,我这也不是权宜之计吗,咱们瓦厂现在的生产规模到合约期满的时候根本就生产不出十五万的产量,我们现在就是开足马力一个月也不过三万多片的产量,我算了一下这中间大约有三万多片的缺口。”

“咱们不是只签了十万片的产量吗?”

一建今年有十五片瓦的需求,但上次签合约的时候他们好像只签了十万片。

万峰嘿嘿一笑:“那是咱们吃不下,现在能吃下为什么不吃下,回头再补一份合约不就完了,有钱当然要自己赚。”

夏秋隆的眼睛亮了:“你就想到他们头上了?”

“临时想起来的,当郑老三说他们也生产水泥瓦的时候我才想起来这个计划,既补了我们的缺口我们还有钱赚,这不是十全十美吗,还有这些瓦里照样有你们的辛苦费。”

夏秋隆狠狠地吸了一口烟。

“麻痹的你这到底什么脑袋呀,这转速真特么够快的。”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但是,今年让他们补缺口,那明年呢?明年咱们自己的产量上来了,难道还用他们的产品?”

“我现在想的只是今年,明年再说明年的,不过就算明年继续用他们的产品也不错呀,毕竟我们一块还是有二分钱的利润,这不就像是白捡一样吗,有什么不好,再说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我们说要就要说不要就不要一切都是可控制的。”

“我是越来越不懂你的想法了。”

“哈哈,大哥,以后的江湖是看谁有钱的江湖,打打杀杀只是一种赚钱的辅助手段,不到万不得已这些手段轻易不要使用,国家的法律可不是放那好看的,干黑社会也许可以风光一时但决不能风光一世,以后你带着你的兄弟们都干正行吧,现在混没什么前途。”

华国的万里江山天生就没有黑道生长的土壤,那怕一段时间内你能手眼通天,但最终都会落得个身死道消。

从龙江省当年闻名的刀枪炮到林吉省的大小地主乃至北辽省的刘X涌还有南方一些曾经威震一城一区的人,风光时是何等的威风但最后不还是一地鸡毛。

老共的眼里可是不揉沙子的。

郑老三和他的人是怎么商量的万峰不清楚,既没有顺风耳也没有千里眼听不到也看不到,但能商量出结果就是好现象。

“我们接受你们的收购建议。”郑老三回来似乎心有不甘地说道。

万峰心里一乐,这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郑哥,你这话就有点不好听了,好像整得我们是上下级关系似得,不是收购我们这是合作,记住是合作是平等的关系就像兄弟一样,既然合作我们就需要签一份简单的协议免得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大家扯皮,郑哥没意见吧?”

郑老三懵比:“签合约?没干过。”

要来一支笔,万峰伏在一张桌子上刷刷刷地写出了一张合约。

合约的内容就是万峰拥有前窑生产的水泥瓦在八零年的销售权,产品定价质量要求运输方式以及一但出现差错的赔偿方式都白纸黑字写在协议上。

经过双方审议后按了手印,一人一份。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可以往工地送瓦了,一建有专人收货开票计数,夏哥的人在工地监督,数量方面不会有一点差错。至于结账,每月最后一天是一建结账的日子,到时候我会把帐算出来给你们结账,如果担心结完帐我跑路,算账那天你们可以去人监视我。”

“兄弟,我也看出来了虽然你年轻了点,但应该是个说话算数的人,这个我放心。”

这你就放心了?过些年这种结完账卷款跑路的事儿可是屡见不鲜的。

不过对老子放心就对了,老子还真没携款跑路的想法。

尽管比预想的利润少了一块但怎么说产品是有销路了,郑老三立刻来了精神,马上就组织大车往工地送瓦,他们离工地也就二里多地,如果有产品一天能送很多趟。

双方握手表示了合作愉快后万峰和夏秋隆就离开了这里。

如果不是夏嫂去看缝纫机他急着回去看看,万峰还打算宰郑老三一顿的,先欠着以后再补。

第182章.地一百八十二章 一个惊喜(求订阅!)

本来一场说不定要头破血流的恶性事件就这么成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夏秋隆对万峰佩服的五体投地。

“兄弟!你处理事儿的本事哥哥我佩服死了,这样一件事最后竟然成了这样的结局真是想不到。”

这似乎不是一件值得崇拜的事情,在夏秋隆眼里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儿,但是在万峰眼里这不过是正常不过的操作。

“大哥,和为贵和和气生财这两句话可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它里面蕴含的真理足够我们享用一辈子了,以后遇到事情时脑袋多拐几个弯儿去考虑,多从其它的角度去分析,慢慢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并不是你原来想象的那个样子,它也许会有好几种处理方法有好几种可能出现的结局,每一个处理方法就可能导致其中一个结果的产生。这样你就有了在多钟处理方式上选择的余地,选择其中一个最合理的处理方式才会产生一个最合理的结果。”

万峰停顿了一下叹息一声:“可是很多人因为看不到这一层而偏偏选择了一条极端的路,最后也就成了死路。”

这一番话把夏秋隆唬得一愣一愣的,一脸的崇拜:“大哥听你的,以后再遇到事情也多方面考虑考虑。”

世间的很多事情除了少数外都是存在很多种选择的,但是大多数人看不到这一层偏偏钻进了死胡同,也常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而酿成惨祸。

这是人之通病。

两人一边唠着闲话,半个小时后回到夏秋隆的家。

“你们跑哪里去了才回来,何姐都在这里等半天了,人家可是请假出来的。”

夏嫂已经回来了,从她喜气洋洋的表情分析,缝纫机估计是有着落了,她嘴里的何姐大概就是缝纫机的主人了。

“这就是何姐,她有一台蜜蜂牌缝纫机要出手,你们谈谈。”

辛莉嘴里的何姐大约三十八九的样子,有点面黄肌瘦的,精神方面似乎有点萎靡。

按理说像她这样的纺织厂国家工人就算工资低一点但也比农民强上百倍了,就是现在起码能保证温饱的农民也大多没有像她这样面黄肌瘦的了。

“我管夏秋隆叫大哥,管辛莉姐叫嫂子,我就从这方面论辈了就叫你何姐了,何姐你没意见吧?”

辈分这东西还是先弄清楚的好,免得他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管人家叫姐被人家骂没家教。

“没问题,辛莉妹子说过你们之间的关系。”何姐的声音很细也很小,不集中注意力还真不一定听得清楚。

“既然你的缝纫机要卖,我想问一下你的缝纫机是哪一年买的?”

何姐稍稍沉默了一下:“前年冬天买的,我记得买的时候天下着雪。”

不到两年就算一年半吧,最低也算八成新。

“你要卖多少钱?”

“这台机器当初买的时候是一百二十五,现在卖九十块钱可以吗?”何姐的声音很小,听着很费劲。

这怎么还有问买主价钱的?

“我要看看你缝纫机的成色再决定价钱。”

“可以。”

何姐家离这里也不算太远,这一片都是纺织印染厂的家属区。

万峰跟着辛莉和何姐穿过几条胡同最后沿着一条狭窄的胡同来到一个院门前。

何姐的家比较黑,一走进屋里万峰深深吸了一口气。

何姐的家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除了正屋北面一口已经掉漆的大柜之外就只有门后的那台缝纫机了,她家里再有的东西大概就只能是那口大柜上方墙壁上的相框了。

炕上一个四十左右的男人眼神黯淡地躺在炕上,两只眼睛无神地望着屋顶就连进来人都没有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