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锅菜
“最高长官不在,这件事情我们怎么解决?朝鲜那边的力量正在壮大,他们装备的是火枪。虽然整体上不能对抗我们,但是,想想看,他们占据地理优势,依靠这些,他们就会迅速的壮大起来。”秦国北方军区的一名上校参谋军官这个时候拿着一份情报报告说道。
根据最近的情报显示。秦国北方军区的东南方向上的朝鲜正在迅速的崛起,他们装备了较为先进的火枪。虽然没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他们装备了火炮。但是,根据一些人的口述,说他们遭遇到了火炮袭击,这样一来雇佣兵作战就要遇到很大的麻烦。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军北方军区的参谋们开始担心周边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少数周边民族的异动。
秦国的北方军区的军事压力非常的大,首先,他们要对她们南方的赵国云中地区形成军事压力,然后是燕国。这些地区都要保持一定的军事存在。而在北方,他们要面对的是匈奴人的进攻。同样,他们也要保持强有力的军事存在,而且,因为秦军的军事力量已经越过了大漠,秦国的军事压力存在就有一定虚弱的可能。
除了这些,还有东边的鲜卑人,山地人,以及东南方向上的朝鲜人,虽然燕国在朝鲜上保持有一定的军事优势,但秦国毕竟在那块有自己的军事存在,秦国为了保持这样的军事存在,不等不防备。
可以说,整个北方军区承受这相当大的压力,但北方军区仅仅只有两个步兵师的兵力。总兵力竟然超不过四万人。四万人的军队要防守一大片国土,这在秦国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整个北方军区承受的压力是空前的。表面看起来,北方军区兵力较多,而且兵种齐全,但是,北方军区的防区异常的大。这就导致北方军区承受的巨大防御认为,参谋们不得不时刻注意一些细小的动静,即便是对方更换首领这样的事情,他们都要放在心上,以便把问题解决在最根本上,省去大规模动用军事力量的麻烦,因为北方军区无法调出充足的兵力。很多城镇是没有驻军的,秦国主力部队很少有防御任务,他们要保持高度的机动能力作战。而当地的防务,基本上都交给了民兵,他们不进行防御。这就是秦国北方防御的现状。
民兵势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崛起的。如果没有这些民兵,秦国的防御根本就无法构建起来,这也是秦国大力扶持民兵壮大的重要原因,而秦国的持枪法进一步的扩大,原因就在这里,帝国越来越大,而有限的机动兵力越来越少,帝国必须保持高度的机动兵力优势,所以,很多地方防御任务就交给了民兵。而民兵因为有本乡本土防御意识,他们的作战意志,都有很大的优势。
“恩。最高长官不在,次官也不会有什么具体的动作。再说,事情还没有严重起来。”值班少将看着上校说道。
“我想。现在还不是担心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有很多。知道吗?”少将这个时候看着上校说道。
“在昨天,我收到一份电报。来自边防部队,他们报告称,匈奴人接近了他们的防区外围,而且人数超过了千人。也就说他们有上千的骑兵部队。据以估算,他们应该有上万以上的骑兵力量存在,这样一股力量的存在,对我们依然有威胁。”少将看着上校说道。
“我们的一个边防哨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对方的攻击。”少将继续说道。
“但。”少将接着说道。
“我们什么也没有做。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我们就是做不了。”少将看着对方说道。
“这就是秦国的现状,我们只能保持这样的现状,秦国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可以作战了。”少将说道。
“就连进攻山东六国的机动兵力都抽调不出来,你可以想象我们还能做什么?”少将看着上校说道。
“你应该明白。之前秦国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土地,进行整体上的防御。但现在,秦国有了这么多的土地,最严重的是,秦国的牛肉,羊肉,牛奶,各种各样的食品都来自这里,简直难以相信。我们在为秦国的食物进行防御。”少将看着上校说道。
“这是秦国的包袱,之前秦国从来没有过。知道吗?”少将看着对方说道。
“恩。明白了。长官。”上校看着对方点头说道。
少将说的就是秦国的现状,秦国领土尽管迅速的膨胀,已经达到了防御的极限。而且这个极限,秦国也在勉强苦苦支撑。秦国无法进攻关东六国的现状。如果秦国扩军备战的话,那么也对秦国不利,因为秦国在急速的扩张之后,就会面临严重的治理问题,这个问题,已经让尚文给指出来了。占领是一回事,能够真正的治理才是真正的统一。面对治理的问题,秦王也非常的头疼,甚至说,没有自信去统一六国。六国的国土虽然没有北方草原大,但人口密度却远远超过草原。人口的管理,才是最大的问题。这点,让秦王殚精竭虑。
韩国新郑火车站。
“丞相大人,虽然有些劳累,但是,我们王上,还是希望能够和丞相私下里单独的谈一谈,毕竟这次的会议内容很多要和韩国有很大的关系。很抱歉。丞相。”韩国的经济部长对刚刚下火车的蒙毅说道。
“恩。”蒙毅想了一下。
“好的。我也正有此意,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整理一下。在来的时候,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或许这个时候,能够和女王谈一下比较好。能够交流一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蒙毅点头说道。
“那就进宫吧!”蒙毅接着说道。
韩王宫内。
“很抱歉,这个时候,蒙毅丞相应该很累吧。但。”韩淑这个时候有些歉意的说道。
“不敢,不敢。女王不必过于自责。我也正好有很多的问题要说明一下。”蒙毅接着说道。
“恩。那就坐下来谈。尝一尝最新的茶怎么样?”韩淑这个时候微笑的说道。
“谢谢女王。”蒙毅点头,然后坐在一把椅子上。
“其实,尚文在正式的会议之前,也进行过这样的小型会议,他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单独的谈过。”韩淑这个时候说道。
“哦。是吗?”蒙毅好奇的看着韩淑。好像在问,是真的吗?
“恩,是的,而且他一般只记录,很少主动的去谈这个问题,然后他会记录在脑子里,随后的会议,他就会静静的坐在一角。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拿着一个本子,把自己认为关键的地方记录下来。因为,头几次会议内容,会非常的激烈,各方的意见非常的不统一。”韩淑说道。
“而他本人则静静的坐在那里。那次会议,很多人都在说。说的整个会议的人都想离开,或者是动手把对方打死。但是,我却看见他很冷静。在会议进行到不可调和的时候。他通常会让会议停下来,要不就是转移另外一个话题。”韩淑接着说道。
“恩。看来我们的丞相很聪明。”蒙毅这个时候兴奋的点点头。蒙毅认为,尚文这样的做法非常的明智,因为,他主动的去和别代表去谈话,实际上,就是在摸清对方在那些利益问题上有想法。而在会议的头几天,什么也不说,实际上,就是让对方把自己的想法说尽。这样的情况对秦国非常的有利,实际上,秦国人相当于在支持这场会议,秦国之所以能够一下子要举行峰会,很多国家就来参加,实际上就是认可了秦国现在的地位。以及实力。
尚文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这样子,尚文把各国的矛盾点都总结出来,然后找出各方的平衡点,拿出一个大家,或者是协调好的方案进行讨论,通常下,各方都认为很合适,然后,通过一些盟约达到了有利于秦国的目的,尚文的做法是很明智的,因为秦国的外交事务能力扩张很快,也就是秦国的影响力很大。秦国需要保持这样的影响力,只有这样的影响力,才能让秦国迅速处于不败的地位。
“尚文丞相的想法很好。”蒙毅接着说道。
“而且非常的明智。不愧是秦国的丞相。”蒙毅赞扬到。
“恩。我也是这样认为。”韩淑点头道。
“尚文的想法很特别。”韩淑说道。
“但总能满足各方的要求。这一点让我们都很信任他。他的个人能力,以及个人魅力能够征服所有的人。”韩淑微笑的说道。韩淑的样子好像就在夸赞自己的丈夫一样。
“恩。”蒙毅点点头。
“我也要学习一下。学习尚文丞相这样的做法。”蒙毅接着说道。
“恩。那么我们就说说韩国和秦国之间的事情吧。”韩淑这个时候转移到正式的话题上来。
[]
1485从资金上下手
“首先,秦国和韩国的利益是一致的。”韩淑首先发话说道。
“秦国想要在影响齐国,韩国也想。不仅仅是在政治上,同时实在经济上。”韩淑这个时候说道。
“恩。”蒙毅对韩淑的看法产生的浓厚的兴趣。
“当前,韩国生产的商品,很大程度上,都卖给了楚国,还有齐国,相比之下,楚国的市场反而比较大。我们好像看起来,不应该参与齐国的战争当中,特别是把齐国当成盟友来帮助。”韩淑接着说道。
“但仔细想想看,好像不是这样。”韩淑说道。
“无论是齐国,还是楚国,就连韩国旁边的魏国,我都认为,这些国家的存在都没有区别。”韩淑说道。
“这些国家的赋税制度,非常的落后。韩国紧跟其后进行了改革。韩国经济才得以迅速的发展。但是这些国家,就连赵国也是这样。”韩淑接着说道。
“赵国?”蒙毅这个时候奇怪的问道。
“对。赵国。”韩淑说道。
“实际上,这些国家的赋税都没有改革掉。他们的赋税非常的不公平,他们只针对平民征税。而对那些贵族,却从来不征收税赋,这样一来。导致贵族越来越富有,而平民却越来穷。而商人阶层,却因为要缴纳很重的赋税,对国家的意义也就淡化了许多。他们想要扩大生产,进行一些实业上的拓展也就难了许多。”韩淑说道。
“不仅仅是商人,还有购买力。我们生产的大量的商品。其实大部分都流向了贵族手中,而我们的商品只有很少的廉价产品才能流通到平民手中。平民手中根本就没有多少钱财购买这些东西。购买力低下,才是我们目前最应该关注的问题。”韩淑担忧的说道。
“购买力低下?”蒙毅这个时候说道。蒙毅其实对这个词汇一点都不陌生,在秦国,已经不止一次的有人提出这样的词汇了。不过秦国的高层好像不太重视这一点。就连尚文也没有太关注多少。但韩淑注意到了这一点,因为韩国的情况和秦国的情况不同。
秦国相当于是一个轻工业满足国内需求,其余的则是奢侈品,针对的是六国的贵族需求,因为价格高昂,而且制作成本低。所以,秦国愿意接受这样的单子。也就是说,秦国的轻工业,秦国人自己养活了自己。他们对外扩张也就不太注意这一点了。
而秦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军火,秦国的军火贸易迅速的上升成为最大的贸易项目种类。这和不断的楚国对外海外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大量的火炮出口,满足了这些国家对军火的要求,特别是楚国的黄金迅速的流向了秦国。这让秦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可以说,秦国目前靠的是军火贸易,不仅仅是军火贸易,在建筑材料。特别是钢材出口方面,秦国拥有绝对的优势,因为各个国家都没有这样的就技术。
上一篇:三国有君子
下一篇: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