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第741章

作者:华光映雪

“不,臣不是这个意思。

这两日,臣去刑部和大理寺仔细勘察了一遍近几年的卷宗,发现最近五年之内,大唐百姓因为律法不适宜而受刑不当的案件足足三万多起,涉及人口达到百万人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年都有类似案件六千多起,一天就是二十起之多。

如此庞大的数字,全都是因为臣修订的律法短视所至,说一句是祸国殃民也不为过也。”

什么???

李二直接拍案而起,自己只是从狄仁杰奏折中说的案例看出,这些事不是凭空猜测,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可是没想到竟然涉及这么多的百姓,大唐盛世繁华之下,到底还潜藏着多大的隐患?

“混账,那刑部大理寺两部司的官员在做什么?五年了,就没有一人发现问题所在吗?”李二大怒道。

“这种案件多不是什么命案要案,而且有法律依据没有罔判,刑部一般只是归档记录,并不进行统计处理,而律法在前,民众也没有因此闹事伸冤,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是默认了合理。

不过真正被罚的百姓内心是什么情况,想必都是有冤无处伸了。

陛下,臣办事不利犯下如此大错,祸国殃民,已经无颜面再立足朝堂为国办事了,请陛下准许臣辞官告老,让能者上来造福百姓。”

长孙无忌不愧是演技实力派,声泪俱下再次扑倒在地,任谁都看得出来他内心极大的悔恨。

李二再次将之拉起,并且递过了一张收卷亲手帮他擦去眼泪,开口叹道:“辅机,你我少年之交,一起共事三十多年了,你也要走?

克明隐退了,玄成隐退了,现在朕能够用的只有你跟玄龄两人了,你要是再走了,朕日后带着谁一起打江山去?”

“陛下,年轻一辈多英杰,新上来的冯智戴、洪千里、王玄策、唐善识、李敬玄、裴行俭等人都是大才,还有这个狄仁杰,老臣以为,可以让他替下老臣的位子,此人是个宰辅之才。”

听到这个,李二也不禁忘记了不快,笑出声来,“呵呵,你说的不错,终南书院终于成了我大唐育才的摇篮,这些弟子终于成了我大唐的顶梁柱,大唐英才不断,朕很是欣慰。

有时候想想啊,朕已经在位二十三年了,头发都快白了,也时候退下来给年轻人了,承乾做这个太子已经做了二十三年,是朕这个皇帝贪心了。

总是害怕这群小子不能扛起大唐的家业,毕竟如今我们可以说是富有四海了,需要操心的东西远远超过前朝。

你说,朕不如借此机会传位给承乾如何?这样朕就可以带着皇后去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了,简之那小子还整天拿自己的逍遥快些来炫耀呢。”

这、这个消息真的让长孙无忌措手不及,传位给太子承乾?怎么会这样?皇帝这些年不是对太子越来越疏远了吗?怎么还会起意传位给李承乾?那要这么说的话,自己在李治身上的投资岂不是白费了?

额头见汗的长孙无忌连忙开口劝道:“陛下言重了,您才在位二十来年,正执春秋鼎盛呢,大唐离了您恐怕是不行的,您也说了,家业大了年轻人恐怕很难撑起来的。”

李二看着这个大舅子,心中微微一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道:“是吧,所以啊,朕不提退休,你也不准提,律法的事情本就不是你的过失,如果你有过失,那朕当初也有不察之罪。

辅机,你是朝中的文臣的一个标柄,关键时刻你不能乱。

这样吧,既然你说律法出事你责无旁贷,那好,此次大唐二次修改律法,依旧是你来牵头,说是让你戴罪立功也好,说是亡羊补牢也罢。

总之你长孙无忌,第二次身兼重任,这一次可不能再让百姓日后对你产生质疑了。”

长孙无忌感动的无以复加,正要点头答应下来,随后想到一事,开口推辞道:“不,不妥,此时事狄仁杰提出来的,他比臣看的通透。”

“嗨,一个年轻人,到底没有你老成持重,朕下旨,让他为你副手,跟着你继续历练一下,具体如何操作你们商议,就这么说定了。”

君臣二人在议政殿畅谈了足足一个时辰,长孙无忌感慨万千的退了出来,陛下果真高明啊!

其实这个结果,未尝不是这个老狐狸苦肉计想要的结果,议政殿内李二看着这个大舅子离去的背影,心中叹道,但愿你能看懂今日的事情,不要继续行险了。

朝着内侍老高微微示意,老高立马明白,派人朝着东宫安排去了,长孙无忌对太子的动作,这十年了,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第九百三十七章 神探的糗事

东宫里面,李承乾已经在这里看了十年的奏折了。

当初他刚刚毕业,皇帝让他看奏折是培养他的能力,但也不至于让他十年来只看奏折。

后来皇帝让他去跟大伯李建成去学习财政,李承乾不愿意,因为他觉得大伯坐镇大唐的财政,那就是一座大山,大唐有皇帝和晋王两人才能稳稳站住。

如果自己去了,岂不是说明自己这个太子有心日后取代晋王的财政大权吗?他心中也明白,自己父亲李二也有一层意思是在暗示,未来自己这个太子也可能不当皇帝,转而帮弟弟稳固财政。

不过李承乾大胆的推辞掉了,心甘情愿在东宫之中窝了十年,稳稳当当的看了十年的奏折,外人看来,太子已经三十岁了,整天躲在东宫,这是不思进取于国无益,不过李承乾并不理会。

“殿下,上面来信了,让我想办法辞去现在职务,离开您的身边。”

跟了李承乾十年的书童称心开口说道,当年他被人利用派过来想要将太子带堕落,不过现在看来,似乎二人的关系有所转变。

李承乾停下了正在练习颜体书法的笔,抬头笑了笑,对着称心开口道:“你可知道有句话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啊,请殿下救命!”

称心不傻,一下就跪倒在地上了。

“你刚刚入宫不久,就被我小师弟狄仁杰识破,随后家师蓝田侯送信给我,让我一力解决你的问题。

还记得当年你我夜半醉酒谈心吗?既然你有胆识弃暗投明,那我自然不会看着你不管。

当日我曾想履行我的承诺,将你送到终南书院深造培养,让你成为一个良才,可是你坚持要留下来为我刺探敌情。

现在敌人撤下你,不是要收网了就是要换人了,总之你已经没用了,肯定活不了。

今日我再次履行我的诺言,帮你进入书院,有我师父蓝田侯庇护,天下之大,无人能动你分毫。”

李承乾说这话的时候,眼中凶威一闪,似乎隐藏着极大的怒意。

称心五体投地哭拜道:“殿下再造之恩,称心来日当誓死回报。”

第二天的时候,皇帝下旨群臣,朝廷决议修改大唐律,限期三个月时间,由尚书左仆射赵国公长孙无忌牵头,新晋刑部侍郎狄仁杰为副手。

消息一出长安再次轰动,国家终于有了大动作,而且看这个样子,上次狄仁杰挑衅国舅一事,应该是国舅占了上风,没看见都被派去给人帮忙了嘛。

许多狄仁杰的师兄弟纷纷为之鸣不平,我们的功劳,凭什么老狐狸做主抢功?修编律法乃是青史留名的大事,谁为主编就留谁的名字,这么大好的功劳就又成他的了。

狄仁杰却赶忙按住众位师兄弟,只要律法改了就行,我辈之志在于利国利民,不为争名谋私,而且大家都是晚辈新近,如果集火在朝廷中闹起来,肯定会引发新老朝臣直接的直接冲突,于国何益?

当天下午,东宫太子李承乾,邀请诸多同门东宫小聚,为师弟狄仁杰庆功。

席间众人其乐融融,李承乾喊过身边的称心,随后对狄仁杰开口道:“小师弟,你立了大功,现在又身兼修编律法大事,为兄举荐一人过去给你打杂帮忙如何?不如恐怕你忙起来公私不能兼顾了。”

众人听得稀里糊涂,怎么太子殿下这是干什么?终南书院出来的,什么时候习惯被人伺候了?

可是狄仁杰一眼就看到了李承乾身边的称心,这件事他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当即点头道:“好呀,小弟求之不得,前几日武二师姐还捎信过来催我……”

说了一半,狄仁杰赶忙捂住了嘴,自己怎么把这件事抖出来了?是不是想起心上人就容易走神?

其他师兄弟却不能放过,赶忙追问道:“催你干什么啊?说啊,怎么害羞了?是不是催你赶紧成亲呢?”

王玄策心直口快,打趣道:“你小子也是,武二师妹那么好一个佳人,等你这么多年,从大姑娘等到老姑娘,你之前在各处奔波就算了,现在回京任职了还不给人家个说法吗?

要我是个女子,指不定早就不等你了。”

李承乾指着王玄策笑道:“妹夫你可不要乱说话啊,小心宫里有我大妹的眼线,要是传了回去,大妹的武艺你不一定打得过吧。”

王玄策求学期间,追求到了李二的掌上明珠长乐公主李丽质,在李丽质跟随白凡习武十年治好了身上的顽疾之后,二人就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