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263章

作者:关古威

“所以朕想要对此人作进一步了解,据朕看来此人有一定的智谋,但是要说他有多么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一点还没看出来,所以朕觉得奇怪,这个人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登上如此显赫的位置呢?”关续清摸着自己的下巴,沉吟着说道。

冯相华眼睛一亮:“皇上,确实如您所言,此人狡诈多端,但是在军事指挥方面还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统帅。”

“哦?那是怎么回事?”

“就因为他有一个杰出的帮手,那个人就是鲁登道夫!”

“朕早就听说过此人,莫非他的指挥才能要胜过兴登堡不成,那为什么他会一直处在兴登堡的下风?”

“皇上容禀,此事还要从世界大战说起……”冯相华开始详细的讲述起兴登堡与鲁登道夫之间的事端。

世界大战爆发时,兴登堡正在波美拉尼亚。他立即返回汉诺威,途经柏林时曾到总参谋部要求任命他统率第五军,但当时第五军军长一职已由皇太子担任,因此未能立即决定他的任命。8月上旬,德国西线捷报频传,但战争进行到马恩河的时候却遭到巨大的困难。总参谋长小毛奇普里特维茨和他的参谋长瓦德西在这次战役中的糟糕表现,而把断然撤换了他们。

鲁登道夫由于他在前期战争中的突出表现而被选择接替瓦德西任第8集团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野心勃勃,锋芒*人,需要挑选一个善于同他相处的人担任主将,以便他放手去干。这样,便选中了秉性随和而善于处事的兴登堡。

12月23日凌晨,被吹捧为“珠联璧合的一对统帅”第一次在汉诺威车站相见了。鲁登道夫在车上向兴登堡汇报了第八集团军的情况和已发出的一些指示。

兴登堡耐心地听了15分钟,说了一句:“我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你看就这么办吧。”就去睡觉了。后来,他曾坦率地讲过,他那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我的参谋长的聪明才智、几乎超人的精力和从不懈怠的干劲得到充分的发挥,必要时为他创造条件”。可见,兴登堡的城府有多深!

12月25日下午,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到达第8集团军军部所在地马林堡。在这之前,第8集团军的参谋霍夫曼中校就已拟订好围歼法军齐兹集团军的计划细节并发出相应的指令。这场战斗于23日,即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还在旅途中就已打响。3天后齐兹身陷重围,31日驻守这里的英法联军全军覆没,史称“坦能堡战役”。坦能堡之战两周后,德军又取得了马祖里湖战役的胜利,残留在这里的俄军被逐出东普鲁士并丧失了战略上的主动。然而德军在马恩河流域一带进展得并不顺利,由于德军在第一次马恩河之战中败北,小毛奇被德皇忍痛免职。为了抵消它的影响,报纸在小毛奇被免职的那一天即晚上,以整版的篇幅宣传“坦能堡的胜利者”。兴登堡一夜之间成为赫赫有名的“英明统帅”。全国掀起了“兴登堡热”,柏林率先修建了兴登堡纪念埤,许多街道广场以兴登堡命名,许多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的称号,市场上出现了种种以兴登堡命名的商品。

坦能堡大捷为兴登堡赢得了陆军元帅的军衔,并由他统帅马恩河战役的全部军队。对于这个突然时来运转的“天才统帅”,了解内情的人当然不会买他的帐。自以为军事才能和谋略都非常出色的鲁登道夫就曾愤愤不平地在日记中写道:“真正有能耐的人是否也会碰巧当上元帅?”

在兴登堡调到统帅部之后,鲁登道夫曾以挖苦的口吻对一个到战地来参观的人说:“这儿是战斗前元帅睡觉的地方,这儿是战斗后元帅睡觉的地方,老实说,这儿也是战斗期间元帅睡觉的地方。”这句经典的评语后来在德军中传为笑谈。当然也埋下了兴登堡对鲁登道夫不满的种子。

后来,兴登堡在德军中的威信与日俱增,成为了德军统帅部的最高长官,鲁登道夫担任总参谋长。名义上是兴登堡统率全军,实际上是鲁登道夫代替他指挥,当然,这完全取决于鲁登道夫出色的指挥能力。

随着地位的升高,两人间的矛盾开始加深,兴登堡对于鲁登道夫军事才能越发的妒忌,并且对鲁登道夫时不时表现出的对他的鄙视表示极为愤慨,而鲁登道夫当然不会愿意在一个在军事无能的长官手下卑躬屈膝。

冯相华说道:“其实,兴登堡之所以能够取得坦能堡战役的胜利,主要是由于鲁登道夫的卓越的指挥才能。但由于兴登堡是前线最高指挥官,所以所有光环就自然而然的套在了兴登堡的头上。因此,即使兴登堡现在夺取了德国军权,但由于鲁登道夫的存在,他的势力并不稳固。但是两个人都像是秤杆和秤砣一样,谁也离不开谁。”

“原来如此,依你之见,咱们对于德皇夺权的请求应该怎么看待?”关绪清问道。

“皇上,臣以为虽然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已经有了裂痕,但是德军的实力却在与日俱增,我们犯不上为了一个避难的威廉二世而向德国用兵啊。”

“好,朕也有此意。为今之计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皇上圣明。”

君臣二人正谈着的时候,外交部长伍廷芳走了进来,一进门就说:“皇上,臣正有一件大事要向您启奏。”

“什么事?说吧。”

“臣刚刚接到消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了。”

“啊?”关绪清当即就变了颜色,“这个消息确切吗?”

“千真万确。”

冯相华高兴的说:“皇上,维多利亚是英国人心目中的神,如今她一去世,英国的国力必然会大幅下挫,这对咱们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关绪清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他的目光中却在不经意间闪过一道炽热的光芒!

一天之前的清晨,在英伦美丽的怀特岛上,81岁的维多利亚女王立在行宫的巨大玻璃窗前,眺望着远处湛蓝的海水,回想起自己激荡澎湃的一生,遐思万千。这是位于英国南部的一片美丽幽静的岛屿,靠近英吉利海峡的北岸,与大不列颠岛隔索伦特海峡呈菱形分布,在这里她可以忘掉时间的任何烦恼,尽情的投入到对深爱的亡夫阿尔伯特亲王的深深思念之中。

年近18岁的维多利亚就继承了大英帝国王位,从此开启了英国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就是在这一年,她与与她的表兄阿尔伯特结婚,一生育有九个孩子。两人从婚后就感情弥坚,但1861年,阿尔伯特亲王在女王中年时代去世,这时正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维多利亚女王正受到英国人的普遍敬重,也在内阁大臣们当中树立起了绝对的威信。然而,丈夫的去世让维多利亚郁郁寡欢,她曾长时间离开伦敦隐居,即使公开露面,也不戴王冠,而总是一种寡居的打扮。由于维多利亚长期隐居,导致首相无法事事请示女王,因此首相的权力渐渐增大,促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趋完善。

维多利亚女王经历长时间的离群索居后,她重新活跃起来,1897年举国庆祝女王登基60年的盛大庆典使得女王和王室的威望大大提高。

到了今年,维多利亚女王身体很不好,但仍坚持来到了怀特岛,因为这里曾是她和已去世的丈夫阿尔伯特最喜爱的地方。许多年以前,在这个岛上,他们身边围绕着可爱的年幼儿女。他们谈情说爱,他们享受着人间的天伦之乐。

想到这里,维多利亚的嘴边露出了一丝微笑,她用已经微弱无力的声音叫来了皇室的管家南特,对他说:“给我一张纸和一支笔。”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三十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南特不知道女王要干什么,只好把纸笔取来。维多利亚就用那双不知已签署过多少宣战命令的手,颤抖着写下了一份遗嘱,在遗嘱里面她写下了自己葬礼的细节,并吩咐死后给她穿上白色的衣裙。

写好之后,她把这份遗嘱交给南特妥善保管。

没过多久,英国首相贝尔福带领着外务大臣斯密格莱以及外交部和军部的几位高官,从伦敦来到怀特岛拜见女王陛下。

贝尔福怀着非常忐忑的心情,用异常沉重的口吻对维多利亚说道:“陛下,有一个极其不幸的消息现在不得不告诉您……”

维多利亚就坐在靠窗的一把宽大藤椅上面,腿上盖着一条毛毯,神情专注的望着窗外的大海和蓝天,对贝尔福的话没有做任何回应。

贝尔福哭丧着脸说:“原本我们一直担心女王陛下的健康问题,所以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您,可是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我们不敢再向您隐瞒下去……10月1日,帝国在远东地区的那颗明珠,香港,已经被中国顺利收回了……”

说完这句话,所有到场的官员们都羞愧的低下了头,半晌之后,贝尔福又说道:“原本我们考虑到您的身体问题不想把这个坏消息向您传达,但您毕竟是大英帝国的君主,现在日不落帝国的人民都为这件事陷入了无比的失落之中,所以……内阁研究决定,想要请您出面发表一篇公开讲话,以此来振奋帝国人民的精神,您是帝国的主宰,是帝国永远的精神领袖,现在只有您才能把人民从悲伤之中拯救出来啊。”

维多利亚还是那么静静的坐着,依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陛下,请您接受我们的请求吧。”贝尔福以及身后的高官们一起向女王鞠躬请求。

但过了许久,女王都悄无声息的坐在那里,如恬静的少女般悠然。

贝尔福觉得有些诧异,又问了几句,在得不到丝毫回应之后,向南特使了个眼色,南特轻轻来到女王的身边,俯下身子对女王呼唤了几声,而后仔细察看着女王的神态……

突然,他回过头来,满脸都是泪水的叫声大叫:“女王陛下……离世了!”

维多利亚女王逝世之后,整个日不落帝国都陷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英国《泰晤士报》以整版刊发了纪念女王的特刊,以《一个时代的结束》为题,记录了维多利亚从执政到逝世这辉煌的一生,在最后由英国内阁集体撰文的评论中说道:“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象征着一个时代。在女王统治期间,英国国民空前团结,英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并不断壮大发展。这是女王给英国人留下的最好遗产,也是对她一生政绩最有力的评价。极少有坐上帝位的女人,能像维多利亚一样,如此出色地完成了女王的职责,同时又拥有如此平凡的作为女人的幸福。她统治的时期,特别是1851年以后,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她在位的六十余年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到鼎盛的时期,英国极度强盛,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科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成熟,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维多利亚女王性格鲜明,秉性真挚。她忠于职守,具有治国之才;她不仅把时光消磨在工作上,也消磨在为家务*劳上;她忠于自己的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成为一代楷模。她的不懈努力,不仅使英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昌盛,经济繁荣,英国的生活方式(如英国贵族的下午茶)也从那时候开始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追逐仿效的对象。‘维多利亚时代’将被世世代代的英国人所怀念,维多利亚女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君主。”

新加坡总督府。

“啪”的一声碎响,景德镇出产的粉彩琉璃盏被摔了个粉碎。袁世凯额角上的青筋都蹦了起来,坐在那里呼呼直喘粗气。所有的仆人们都不敢靠近,躲得远远的,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滚,都给老子滚到一边去!”袁世凯冲着仆人们怒吼道。

仆人们吓得战战兢兢的躲到屋子外面。

袁世凯的干儿子段芝贵刚刚从外面视察回来,手里提着几个礼盒,来见干爹,其实论年龄段芝贵比袁世凯只小十岁,但这个人一向是攀龙附凤,见风使舵的能手。他是安徽省合肥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留校任教习,后任职于淮军,投入帝国新建的陆军,历任督队稽查先锋官、步队左翼第二营统带、督*营务处提调兼讲武堂教习。但他并不是一个能轻易满足的人,为了向上爬,他看准了得到皇帝赏识的袁世凯。

袁世凯被帝国皇帝亲命为北洋大臣,袁即调投靠自己并得到自己器重的段芝贵为天津北段巡警总办,但段并不满足于此,他针对袁的贪财好色,投其所好,多方选购名妓美女献给袁。

一次,袁世凯前往山东视察威海防务,路过天津,艳羡天津貌似天仙、才智出众的坤伶杨翠喜,欲纳为妾,遭杨拒绝。作为随员的段芝贵听说这件事,即利用手中权力威胁利诱杨的父兄,给一万元作为赎身费,杨家被迫应允。段随即派随从在深夜中将杨送到袁世凯的住处。袁世凯大喜,感谢段芝贵玉成美事。自然对段芝贵另眼相看。这件事被御史赵启霖所闻,于是上奏折参劾,各大报刊如《申报》、《时报》等也不惜版面作追踪报道。

但赵启霖的折子被袁世凯派人在半路截获,他的参劾也遭到失败,赵启霖被袁世凯以诬蔑亲贵重臣名节论罪革职。袁世凯的手段在当时就可见一斑。在事隔两年后,段芝贵又演出了同样的一幕。那时,他在袁世凯的大力提拔下在武汉任北洋水师监造使。有一次,袁世凯来武汉视察,晚上就在当地有名的怡园看戏,看见了名噪南北的坤伶王克琴,对她的美貌垂涎三尺。段芝贵得知后,先后两次微服拜访王克琴,并花费八千元为王克琴购备家具日用品,在段芝贵的威*利诱、软磨硬泡之下,王克琴终于答应下来。

玉成此事后,袁世凯大为高兴,段芝贵就借着这个机会认袁世凯为干爹,在段几次三番的请求之下,袁世凯只好答应了。后来袁世凯被朝廷任命为新加坡总督,段芝贵作为干儿子自然也跟着飞黄腾达起来。这一次,他就是代表干爹去视察马六甲海峡的防务情况,刚一回来就看到袁世凯正在大发雷霆,于是就提着礼盒走进屋去,要看个究竟。

袁世凯余怒未消,一看是段芝贵走了进来,哼了一声,没有说话。段芝贵满脸堆笑,向干爹请过安之后,来到袁世凯身边说道:“干爹,儿子回来了,这是儿子孝敬您的上好的高丽山参,用过之后保证您延年益寿啊,呵呵……”

袁世凯的怒气稍稍减轻了些,这才说道:“马六甲那边的海防工事加筑的如何了?”

“回干爹的话,一切都是按照您的吩咐进行的,里面都用草袋子填上,外面则铺上石头,无论是谁去察看都不会露出蛛丝马迹的。”

袁世凯恩了一声,忿忿不已的道:“朝廷明摆着是要在我老袁头上讹帐,加固马六甲海防工事的事本来就应该国家的事,不知道是谁出的馊主意,只拨给咱们爷们儿三分之一的工程款项,剩下的三分之二让咱们就地自筹,如今帝国强盛了,又不是没钱,就算是一时的自己拮据也不至于正好没有这修筑海防的钱吧,凭什么让咱们新加坡府自掏腰包。但既然这件事是皇上下过明旨的,咱也不能不去做,朝廷不给足够的款项,咱们又拿不出那么钱,只好想办法在这工程上面做做手脚了,这叫不得已而为之,你说对不?”

段芝贵赶忙点头道:“对,对,干爹您对皇上和朝廷一片赤胆忠心,这是人所共知的,只不过咱们空有报国之心,但让新加坡府自筹那么多钱款实在有些为难,只好动动脑筋了。”说着话,段芝贵就凑过来一边为袁世凯捏肩捶背,一边试探着问道:“干爹,刚才我在门外听说您今儿个好像心情不太好,不知是为了什么?”

上一篇:大明刑王

下一篇:侠武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