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日生
见了杨霖,巧笑嫣嫣上前道:“大郎怎么来了?”
杨霖伸手在她脸上摸了一把,笑道:“来找你这个小东西”
许叔微一阵尴尬,轻咳一声,杨霖才想起还有一个外人,赶紧正色道:“快去让里面准备准备,我带来个神医,院里的丫鬟婆子有不舒服的,也一块来坐诊,不花钱的不用白不用。”
许叔微额头一阵黑线,小声反抗:“外甥于妇人一科不甚精通。”
李凝儿遣了个小丫头进去,自己陪着杨霖在外厅坐了,说道:“我这几日都来看姐姐,这次病的不轻,连日都身子滚烫,日日昏睡上七八个时辰,吃的倒是不少。”
许叔微抽了抽鼻子,道:“此间有一股半浓半淡的药气,初嗅来略含清苦,细品倒也有一分温心暖神之意。应该是党参麦冬、防风桂枝……,这是谁开的方子?”
李凝儿略同医术,自得地说道:“这位先生好嗅觉,是我给姐姐开的一方参芪滋补汤。”
“再喝就出事了。”许叔微摇头晃脑,道:“根据你说的病象,不过是孕期反应,没病你给她防什么风寒,岂不是乱弹琴。”
杨霖闻言一愣,笑道:“大外甥,你此番可漏了怯啦,这位是儿子的亲娘,刚刚生完不到一年呐。”
“那怎么了?不是如此,岂会有衰弱的症状。”
不一会,两个丫鬟扶着方妙怜出来,她穿着一身绸衣,头缠白巾,果然是病恹恹的。
许叔微告了声罪,两根手指一碰,便道:“恭喜堂舅,夫人她有喜了,大概是两个月。”
在场的人同时一怔,这可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一般妇人产子之后,最好两年再孕,否则损耗极大。幸亏堂舅这里滋补品极多,正好让外甥调理出几个新方子来,当可保证母子平安。”
许叔微搓着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就连一向和她交好的李凝儿,现在也有些嫉妒了,暗忖道:莫非怜姐姐真的藏了什么圣教的秘术
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锋
杨府内喜气洋洋,庆贺杨通回府,方妙怜再次有孕。
后厨内灯火通明,烧制各色菜肴,今夜昭德坊大肆庆贺。
一家人开开心心吃着晚宴,突然进来一个小宦官,笑嘻嘻地对着杨霖行了一礼。
“杨少宰,咱家奉官家口谕,来给你传个话。近来多有言官上奏,直言卿家举止失度,颇多推辞而不早朝,怠惰有失大臣之体。明日早朝,不得再旷,钦此。”
杨霖心中暗道,这必定是梁师成撺弄的,自己避避蔡京风头,他的人是不会把自己弄到朝堂上自找不自在的。
送走了传旨的小内侍,气氛为之一凝,杨通笑道:“我儿身为大臣,就该勤于政事,有什么好垂头丧气的。”
杨霖点了点头,道:“爹说得对。”
晚宴散了之后,杨霖漫步到方妙怜的院子,屋内熏着香却开着窗户,方妙怜倚在床头,眯着一双杏眼,像个餍足的猫儿般慵懒。
看见杨霖进来,她的眼一睁,随即又闭上了。
“散了?”
杨霖嘿嘿一笑,坐到床头,揽过她的香肩,笑道:“辛苦你啦,又给我怀上一个。”
方妙怜横了他一眼,不咸不淡地说道:“算我命苦。”
杨霖往下一看,在她雪腻的前胸佩戴着海蓝色的价值连城的项链,心里顿时有了底气。
杨少宰一下子拿出当家老爷的气势,指挥着丫鬟们伺候洗漱,然后往床上一躺,抱着江南第一艳妇,睡了一夜。
翌日清晨,大庆殿上,百官齐至。
杨霖来得极早,皇帝下了旨意,当臣子的还是要勤快些。
杨霖站在一旁打着瞌睡,暗想着昨夜里受用还在哺乳期的妙怜的唇舌之利,水乳交融让人回味无穷。
突然一个尖细的声音笑道:“杨少宰,许久不久,愈发的光彩照人了。”
杨霖睁眼一看,竟然是一群人簇拥着梁师成围了过来,当即恭恭敬敬抱拳笑道:“梁太傅,前番受封检校太傅,下官身体抱恙不在朝中,没能登门庆贺,现在这里陪个罪。好在太傅一向有雅量,定能宽恕则个。”
看他这执礼甚躬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跟蔡攸、王黼一样,是梁师成的亲信呢。
梁师成难得跟他直接对话,周围的官员无不竖起耳朵,想着听一听两个朝中巨擘在交流些什么。
“杨少宰以文章领袖缙绅,如今各郡县书院,包括开封府的太学里,都有不少士子对少宰推崇备至。书生谈论少宰功绩,诗词歌舞妙笔生花,让人不禁心折,所谓君子群而不党,杨少宰如此光风霁月,自不虑小人诋毁。”
梁师成说完,心底冷笑一声,周围的官员也都替杨霖捏了一把冷汗。
他聚合了一群溜须拍马的无耻文人,到处宣扬自己的高尚品德,已经成为了官场上的笑谈。
可笑民间百姓迂腐无知,竟然都信以为真,还以为这个年轻状元郎杨少宰,是个道德圣人,下凡辅佐君王的道教神者。
这些事说来荒唐,却可以成为结党的证据,若是隐相梁师成发难,着实不好应付。
杨霖眼皮一抹,笑道:“那些不过是虚名,就跟天边的浮云一样,本官也没想到士林中人对我如此抬爱。此事传到陛下耳中,也不过是博君一笑,没有人会当真的。”
梁师成笑道:“自然如此,少宰所言分毫不差。”
这时候杨戬引着赵佶出来,百官肃立,一起行礼。
赵佶扫视一眼,看到了许久不见的杨霖,捻须一笑。
“杨爱卿,身子可无恙了?”
此言一出,百官无不惊讶,没想到杨霖的圣眷如此之隆。
杨霖咳嗦两声,虚弱地道:“好了一半了,本来还有些迷糊,听到官家垂问,微臣脑中顿时一片清明。”
赵佶瞪了他一眼,示意自己早就知道他是装的,杨霖马上说道:“陛下,臣奉命经略大理,如今克以功成,此番收复西南开疆拓土,诚宜祭祀太庙,告慰历代先帝。臣提议,在堆玉楼前,举行大典。”
梁师成一系的人,眼都绿了
王黼还在半路,怎么就大功告成了?
梁师成使了个眼色,一个文臣便出列道:“杨少宰此言差矣,大理如今战事不断,日夜厮杀,前先将士用命,三军山下血战,如何就大功告成了?”
这绯袍文臣面若冠玉,三缕墨髯,端的是好卖相,正是谏议大夫耿南仲。
杨霖脸色一寒,当廷喝问道:“大理原国王段氏一门,已经全部启程,随大军前来汴梁。各地战火平息,只剩下些许抵抗,这还不叫功成?
你如此小觑我等平南之功,莫非也比本官和陛下还要清楚?你可说的出大理有几个城池,有几十万兵马,有多少战将,你说得出一件,本官就给你赔礼道歉。”
大宋文臣眼高于顶,哪有人潜心研究各国的局势,西南战事在他们眼中更是无关痛痒。
耿南仲被骂的哑口无言,唯唯诺诺,说不出话来。
杨霖得势不饶人,指着他道:“既然你半点也不清楚,却跳出来指手画脚,阻碍本官为陛下举行祭祀太庙的大典,莫非是不愿意见到陛下成此大功,告慰先帝,你存的什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