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日生
“清水起来,我们送送老哥。”
两个人把杨戬送出大门,挥手道别,这才重回厅内。
杨霖装作无意地问道:“皇妃她搬进艮岳之后,可曾舒心一些?前几次见她一副礼佛的素斋模样,看着怪让人心疼的。”
说起这个,刘清水心情好了一些,道:“到了艮岳,不再受制于梁师成,姐姐她时常可以回家省亲,心情愉悦了许多。”
杨霖一双贼眼滴溜溜一转,道:“那就好,那就好。”
刘清水枕着双臂,躺倒栏杆上,问道:“大郎,你说咱们弟兄何等的快活,为甚要娶妻生子呢。我这样的,自己都活不出个样来,若是有了个儿子”
杨霖扑哧一笑,道:“有了儿子,你就成熟了。这次老子到江南,拼死拼活把儿子找回来,虽然跋山涉水,可是心中十分开心。自古道骨肉相连,血脉相承,若是没有个一儿半女,那么活着还有甚意思。”
兄弟两个人促膝长谈,此时一匹快马,正从官道上奔来。
第二天,传令校尉催马入汴梁,带来了西南战讯。
大理国战讯传来,汴梁再次沸腾了,原来大宋这么久的憋屈,是为了一块儿爆发啊。
捷报一个个传来,西夏灭国还没有过去多久,太庙献捷仍然是百姓们的谈资。
此时竟然又传来了大宋将士,打下了大理国都的消息,虽然不是西夏这样的宿敌,也足以让人倍觉鼓舞。
做成此事的杨霖,又一次在庙堂上威风了一把,赵佶喜得眉开眼笑。
神宗哲宗兢兢业业,勤勉国事,结果也是到处碰壁。
自己风流快活,逍遥自在,蹴鞠、画画、养花、游园,竟然有一个个的大功从天而降。
天选之子才有这等祥瑞,自己不是神霄宫圣主,长生大帝君,谁是?
就在金殿之上,赵佶亲口御赐杨霖为金门羽客,冲和殿侍晨,诸王宗室路遇须避让。
杨霖再三推辞,只领了前两样加封,至于皇子、宗室给自己让路这条,坚辞不受。
散朝之后,杨霖直奔艮岳,找到赵佶进言自己的灭大理三步。
赵佶授予他全权处理此事,遥领西南指挥权,自己继续逍遥快活去了,现在他笃定杨霖是自己的神侍,对国事更加不放在心上。
杨霖眉头一皱,暗想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啊,不过还是办完眼下的大事再说吧。
回府之后,一道道政令从杨霖的书房发出,西南诸路、军、州兵马,全都往边境靠拢,一场席卷大理的清洗即将开始。
李芸娘带着人,端着一盆盆冰块进来,塞到暗室,自己拧干一条帕子,上前道:“大郎,累了几天了,今夜好好休息一下吧。”
杨霖接过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问道:“杨天乐呢?”
“在妙怜夫人院子里,睡得正好。”
杨霖点了点头,大手游走在妇人丰腴的身子上,道:“为了国事,爷都旷了三天了,你今夜派人去礼宾馆,把段妙贞给我喊来,现在是她最感激爷的时候,定会好好伺候。等她知道真相了,可就想都别想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扫净天下旧名士
大庆殿,早朝。
马上就到了七月十五中元节,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
如今赵佶和权臣杨霖笃信道教,这个节日也便重要起来。
杨霖迈步出来,道:“陛下,中元节不日即到“七”是复生之数。易经有云: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
故臣以为,陛下七月当革旧迎新,秉父兄两代先皇之志,有所变数于朝堂。”
赵佶兴致高昂,问道:“杨卿继续说。”
“在熙宁初,有诏改公主、郡主、县主名称,当时群臣不克奉承。近微臣稽考前世,周称王姬,见于《诗·雅。姬虽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可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其称大长者,为大长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国号,内两国者以四字。”
赵佶一听,这也太雅了,频频点头道:“此言大善!礼部在中元节之前,要拿出个章程来呈给朕。”
蓝从熙出列领旨,看了杨霖一眼,默默退回自己位置。
底下的百官先是听他要革旧迎新,都吓得不轻,不知道又要搞出什么幺蛾子来,一听只是改公主称呼这种肤浅小事,悬着的心才放下。
杨霖嘴角一勾,心中暗想老子先来个不疼不痒的麻痹你们,不等大家出列附议,杨霖继续说道:“此乃其一,其二元祐旧党,阻碍心法,结党谋私,不识变通,以致国家穷困,社稷凋敝。臣伏愿陛下黜元佑害政之臣,靡有佚罚。夷考罪状,而刊之石,置于文德殿门之东壁,永为万世臣子之戒。”
哄的一声,群臣哗然,梁师成气的手脚发抖,曾布直接面无血色,嘴唇苍白。
蔡京面沉似水,突然迈出一步,道:“臣附议。”
所有人的眼光全部盯了过来,注视着这一大一小两个权臣,全然没有人注意到赵佶眼中的满意地神色。
打击旧党,就是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肃清已故太后的势力。
这一点,看清了的不过是杨霖和蔡京还有寥寥几个臣子。
赵佶端坐其上,只说了短短一个字:“准。”
蔡京和杨霖没有看向彼此,但是默契还在,此番联手先做死曾布,至于后续的权力分割,那就各凭本事呗。
朝廷一次地震一般的早朝散后,蔡京来到明堂不久,一份新鲜的奸党名单就此出炉。
臣窃惟陛下仁圣英武,遵制扬功,彰善瘅恶,以昭先烈。臣敢不对扬休命,仰承陛下孝悌继述之志。司空尚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京谨。
元祐奸党,第一行便是曾经做过宰辅高官的,司马光当然是第一个,没有丝毫悬念。其他几人都是已故宰相,活着的上了奸党碑的,有曾布、韩忠彦、苏辙等人。
其他的没有做过宰辅的,更是涵盖了北宋神宗、哲宗两朝,大部分的名臣。
苏轼、黄庭坚、秦观、张耒、刘安世、朱光庭....大大小小三百余人。
如今的士林文坛,苏辙、张耒、黄庭坚这些尚存的人,乃是个中翘楚,柱石一般的人物,离朝之后不问政事,没想到还是被挖了出来,打上了奸党的烙印。
杨霖挑头,蔡京做大,一场大清算就此展开。
这些人的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占据了许多重要位置,不把他们拉出来搞臭,就算退了也有影响力。
一个萝卜一个坑,如今的朝堂是梁、蔡、杨的天下,岂容他们继续把持这些衙门。梁师成继承了一部分旧党的政治资源,所以他的势力才会如此大。其他两个就有些寒酸了,这也是杨霖挑事的缘由。
蔡京和杨霖虽有嫌隙,但是在这一点上,利益是一致的。
他们的权势,和手下的附庸不成正比,势必要谋求更多的拥趸,两个人不需要事先通气,杨霖在决心做这件事的时候,就知道蔡京一定会站出来。
曾布是宰辅奸党上,唯一一个还在任上的官员,如今也只能不甚风光地被逐出朝堂。
他们也进行过反抗,满朝枢要伏阙奏本,声势浩大,要陛下严惩蔡京、杨霖两个祸国奸佞,被赵佶通通打回。
杨霖躺在湘妃竹的编椅上,翘着二郎腿听徐知常汇报完,笑道:“曾布年纪大了,让他辞官归乡已经算是我尊老之举,若是放在以前,我让他道琼州吃瘴气。”
汴河畔,车马骈阗,青衣小厮遍地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