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88章

作者:天煌贵胄

现在大明用的,还是从先秦时就在用的十六进制,这玩意儿虽然符合了甚么阴阳八卦的进制规则,可是计算起来不方便啊,他娘的,难怪这大明的数学一直不进步,想来根子就在这上面。

越发不爽地崇祯道:“改!以后便要十钱为一两,十两为一斤,无论是斤两之间,还是尺寸之间,都要再细分,然后以十为进,以十六为进,民间计算颇有不变,这个一定要改。”

说完,就意味深长地看了温体仁一眼,淡淡地道:“明日朝会,温爱卿?”

……温体仁的心中此刻是何等的卧槽,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敢情您把微臣从诏狱里弄出来就是干这事儿的?各种黑锅准备全让微臣背了是吧?这破进制已经用了几千年了,你皇帝上嘴唇碰碰下嘴唇,说改就要改,民间不得骂死我温体仁?千百年后,我温某人只怕还不如秦大官人的名声吧?想来一个媚主惑政的罪名是别想再洗刷掉了!

纵然心中再不情愿,这事儿还是得办,要不然万一这位爷一怒之下再把自己给扔回诏狱,那才叫真的冤呢。太祖高皇帝时的解缙解学士牛逼不?到了成祖皇帝时,不一样不明不白的在诏狱里边儿把命给送了?死因是啥来着?赏雪?彼其娘之!

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烦

再也不想回到诏狱的温体仁看的很明白,站在旁边儿不说话的施凤来,就是崇祯皇帝准备给自己看的——瞧,朕连替换你的人都准备好了,所以,要么听话,要么跟解缙一样去赏雪?

暗中打了个寒颤的温体仁很光棍地躬身道:“臣会在明日朝会上提出修改度量衡一事,惟陛下以决之。”

崇祯这才嗯了一声,点点头道:“好,温爱卿果然忠心,朕心甚慰啊。对了,刚才温爱卿说有几个小问题,这才两个,可还有其他的么?”

温体仁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刚才想要表现自己,现在的情况就是表现是表现了,可也成功的挖坑把自己给埋了!

只是皇帝既然问了,哪怕自己不想再说甚么,但是编也得编几个小问题来凑数,否则刚才说的几个小问题变成了只有两个,那自己不就是欺君?

左右都是得罪人,还得跟着皇帝混才能有前途,想通了的温体仁倒也光棍,接着向崇祯道:“启奏陛下,除了臣说的官话推广与度量衡的问题外,其实还有不少的问题。比如蒙古那边儿,西南那边儿,还有南方,这些都是问题。”

崇祯好奇道:“温爱卿慢慢说,朕听着呢。”

温体仁躬身道:“臣遵旨。”,又理了理思路,这才接着道:“譬如南方那边儿的客家人,原本就是五胡乱华还有宋时南迁的汉人,这些人时时刻刻想的都是重归汉籍,所以倒也不成问题。”

“可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民族,譬如苗族,壮族甚么的,反正人么,倒也不多,但是是否愿意入我大明的汉籍,就谁也不知道了。”

“更有北方的蒙古部族。这些人若是穷苦的牧民,倒也罢了,左右不过是哪边儿过得好,哪边儿强盛,他们就心向哪边儿,以臣之见,让他们改籍归化,倒也不难。”

“可是那些部族的首领,却未必愿意了,一入汉籍,原本的规矩怎么办?是继续实行原本草原上的法则,还是实行我大明的律法?若是行大明律,原本可以作威作福的头人,首领,想来是不愿意的。若是还行草原上的那一套,对于我大明来说,便是我大明吃亏了。”

“再者,臣……”

眼见温体仁住口不言,崇祯便知道这家伙心中是有甚么顾虑,当下便开口道:“温爱卿尽管说,不管说的对与错,朕绝不追究。”

得了崇祯赦令的温体仁这才道:“启奏陛下,倘若我大明还是开国时追亡逐北的大明,草原上的蛮夷自然愿意臣伏,然则如今东边儿还有建奴之乱,大明国内又多有天灾,草原上的蛮夷么,自然也就颇多想法了。”

“再则,开国之时,太祖高皇帝曾在《户律》之中有所规定,凡蒙古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务要两相情愿,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其中国人不愿与回回、钦察为婚姻者,听从本类自相嫁娶,不在禁限。”

听到这里,崇祯却是有点儿蛋疼的感觉了。拜自己穿越后多读书的福,这条律令理解起来也没有甚么难度,依着前世的那个程序猿的思维来看,这朱重八的脑袋不知道怎么着,瓦特了一下后,规定别的民族不许在族里边儿自相通婚,而是必须和汉族通婚,最重要的是,要两厢情意——那时候汉人能瞧得上那些个蛮子不?再者说了,这么条破禁令里边儿,偏偏把回回、钦察给放过去了,允许人家自己在族内通婚……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是自己现在这具身体的老祖宗干的,等于就是自己的老祖宗干的,那还能怎么着?再蛋疼也得忍着,改改就好了,难道自己还能破口大骂朱元璋这事儿干的不地道?

蛋疼无比的崇祯唔了一声,说道:“朕知道了。”

更蛋疼的温体仁则是躬身回道:“启奏陛下,太祖高皇帝本意,原是要各族慢慢地融入我大明的汉人之中,自为一体,再也不分彼此,因此现在南边儿的苗人、畲人、彝人一类的,倒是不太是问题,唯有回回……”

崇祯听到回回两个字,却是想到了绿教。原本自己看中学的历史,知道绿教是阿拉伯那边儿的教派,也不知道怎么地,就跑来了中原,还有甚么景教,明教一类的,乱七八糟的教派跑来了一堆,倒是本土的道教那些牛鼻子,虽然一个个的在国乱之时也有出力的,可是更多的还是想着修仙,不给力的很。

至于这些绿绿,崇祯简直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前世的时候,自己的婶婶也是个教徒,可是就在自己问她关于教法和国法的问题时,自己的婶婶回答的很明确:“教法再大,也不能凌驾于国法之上,要不然成了什么了?只有遵守国法,才能受到国法的保护,这事儿你怎么就想不明白?”

可是再看看西边儿的那些绿绿,成天喊的口号就不说了,不知道他们怎么得出来的结论,教法最大,惟有那谁谁谁最大,每年都闹事闹个不停,就算是国家给了优待,依然不满足。

向来皇汉主义的崇祯皇帝决定不惯毛病,因此开口道:“这事儿么,毕竟是太祖高皇帝允许的,朕要是想改一改?”

心里被一万头神兽践踏而过的温体仁躬身道:“启奏陛下,此事不易为之。一则是朝堂诸公未必同意,再则,民间也未必同意陛下旨意。”

崇祯却是好奇道:“朝堂诸公不去说他,民间又怎么了?”

温体仁道:“回回所信奉者,不食猪肉,又有诸多限制,身上膻味极重,故民间未必愿意与之通婚。长久下去,回回恐有族灭之危,必然生乱。太祖高皇帝所特别许其族内通婚,便是为了此故。”

崇祯却是想到了的一些说法,干脆道:“那就许其与汉族通婚,亦不禁其族内通婚。若再有生乱者”,说到这里,崇祯却是嘿嘿冷笑了两声。

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行缺德温体仁

不管是温体仁,还是一直没有机会说话的施凤来,都是暗自打了个寒颤。皇帝的这声冷笑太吓人了,这一笑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了。

施凤来暗自瞄了温体仁一眼,心道这首辅还是你当吧。就这么依着皇帝的意思去办,慢慢儿地得得罪多少人?死了之后这坟都得让人给刨喽!

在这一点儿上,温体仁表现的就比施凤来要强得多,温体仁根本就不在乎死后会不会被人刨了坟,反正跟着皇帝走,若是最后能混个陪葬帝陵,除非有人去刨皇帝的坟,否则自己的坟应该也是安稳的。

说到刨坟,温体仁却是想出一招绝户计来,既然决心跟着皇帝走,干脆就把事情做绝了算了。

温体仁躬身对崇祯道:“启奏陛下,臣还有一事想要禀报。”

崇祯却是十分好奇,温体仁这么老奸巨滑的家伙,不主动暗示他,他就敢给你装聋作哑一辈子,这会儿除了抗起了统一度量衡和搞定回回通婚的黑锅,这家伙又想到什么事儿了?好奇的崇祯当即问道:“爱卿有什么事儿要说?”

温体仁看了一眼身旁的施凤来,接着躬身道:“启奏陛下,前汉之时,多迁富户于帝陵群居,如今我大明也可以学上这么一学,迁富户于先帝左近,以为先帝守陵。”

温体仁的话音刚落,旁边儿的施凤来就先炸了毛了:“温大人此言差矣!前汉之时能迁,我大明却迁不得!”

崇祯听到温体仁的话,却是想起来前世看过的那本《我要做皇帝》,里面确实有这么个说法,一代代的皇帝挂了之后,都要迁天下富户去守陵,实际上就是起了个剪羊毛的作用。

当一大堆的有钱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这钱还是钱?可是这事儿明明是个好事儿,施凤来又反对什么?

不懂就问,好学为上,崇祯当即问施凤来道:“施爱卿有甚么不同的意见?”

施凤来躬身道:“启奏陛下,若是陛下手中有一支天下无敌的强军,或者如开国的太祖高皇帝一般,能压得住全国的卫所或者地方乡绅,则迁富户守陵是一招妙棋。”

见崇祯若有所思的样子,施凤来接着道:“臣冒死直言,方今天下,赋税几乎收不到多少,陛下又拿甚么去掌控全大明各地的卫所?若是没有卫所在手,倘若被迁的巨富豪商们举旗造反,又当如何平判?”

崇祯心中也是暗骂一声卧槽,这事儿还真不是自己举着屠刀就能行的事儿。别看自己在朝堂上杀几个大臣没什么,可真要是学前汉这么玩,东南一带立即就得烽烟四起。

现在大明的财政操蛋,收不到多少钱,自己抄了八大蝗商的钱还得省着点儿用,光是徐光启那个科学院就是个吞金巨兽,以后还不知道要砸多少钱进去。而徐光启那里砸不出个结果来,自己想要的军队就始终难以实现,不能排队枪毙的军队算什么军队?

手里没有几支能让自己放心的军队,钱再不凑手,东南一地再起狼烟,这大明才是吃枣药丸的节奏。

可是温体仁所说的这个玩法,自己真的很想玩一手啊魂淡!想想都他娘的刺激,慢慢地把东南的富户们割上一茬,过上几年再寻个由头割上一茬,想想都爽的很。

就在崇祯想着怎么割韭菜的时候,温体仁却是打断了崇祯的思路:“启奏陛下,臣亦知轻易迁不得。但是如今先帝大行,却是托梦给陛下,便有了可靠的由头了。”

施凤来却是讥笑道:“温大人可真是好想法。便是先帝托梦给陛下,又以甚么大义名分去迁这些富户?一个不慎,便是烽烟四起的后果,温大人可承担得起这后果?”

眼见崇祯皇帝也望向了自己,早就胸有成竹的温体人淡淡地瞥了施凤来一眼,笑道:“施阁老想的太多了。若是先帝托梦给陛下,只说是觉得自己当年派员去收了苏杭织造的税,使当地百姓多有不便,心中甚愧,今日又十分想念苏杭之地的百姓,便托梦给陛下,让陛下迁一些苏杭的百姓去守帝陵便可。”

略微顿了顿,见施凤来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温体仁心中暗爽,接着道:“若是苏杭之地迁不便,便迁苏州府一地,若苏州一地也迁不得,便只迁太仓一地,如此,即便有些麻烦,便是锦衣卫加上苏杭之地的卫所,亦足以解决。至于以后,慢慢地再迁,太祖高皇帝需要有人守陵,成祖皇帝也需要,慢慢儿地来就是了。”

此言不出,不光是施凤来目瞪口呆,便是崇祯也是心下暗自佩服,要不然怎么说这读书人就是坏呢,这么骚的操作,得亏他温体仁想得出来!朕还是太善良了,这么缺德的主意,还真没想到!

心下暗自感叹一番的崇祯接着道:“此事过两天再说。明日先在朝会上议好了度量衡的事儿,迁富户守帝陵么,先缓一缓。事情总要一件件的做,饭也要一口口的吃。”

待温体仁和施凤来都躬身应是后,崇祯这才接着道:“施爱卿且将前几日那郑一官招安之事,还有宝船之事,跟温爱卿说说。”

待施凤来将福建巡抚熊文灿招降郑芝龙的事儿,还有崇祯准备重新开始建造宝船的事儿跟温体仁说完之后,崇祯这才接着道:“朕意以郑一官所部转运南方各国的粮食,从广东运往山东,再从山东运往山西一带,二位爱卿有何看法?”

温体仁却是接着道:“陛下重建大明水师,这事儿正好和臣刚才所说的迁富户于帝陵一事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