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木三大少
西门庆师叔究竟是何方神圣?竟似无所不能!
岳飞等人都一脸崇拜地看着西门庆,心中暗中庆幸。跟着师叔出来游历天下,当真好涨见识!
焦挺早就习惯了西门庆哥哥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他看着岳飞等人的神情,心中笑道:“一群没有见识的少年人!西门庆哥哥的能耐,岂是你等所能明白的?今世你等能得西门庆哥哥的看重和提携,当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西门庆此时可没有心思在岳飞等人面前故意显露学识,让这些汤阴县的乡下少年佩服得五体投地。
西门庆骑马行走在栎阳县的土地上,看着道路两边的乡村和麦田,陷入了沉思之中。
读过大学,接触过相关知识的西门庆记得,自盛唐以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就逐渐衰败,长江流域经济崛起。中国的政治文化重心东移,长安失去了首都地位。
自唐以后,长安就再也未能成为全国政权的首都。
古老的华夏文明是发源于黄河流域,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也曾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但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历代王朝却出现了不断向长江流域倾斜的趋势。
到了明清时期,整个国家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长江以南地区的钱粮赋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很多历史学家说,这是因为北方频繁出现战乱,经济遭到了破坏,所以历代政权不得不把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可是,北方的战乱并非都是因为游牧民族入侵,很多时候是内乱。
为何北方容易出现战乱,而南方却少有大规模的内乱?
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往往是农业的发展和土地问题决定了国家的强弱和社会的稳定。
西门庆记得有一种说法,中国这两千年来政治文化中心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变迁,不过是小麦和水稻这两种农作物的一次接力而已。
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爆发地几乎全部集中在河南、山东、陕西等地。
而这些地区,恰好是处于黄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国小麦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地区。
中国的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从汉代开始,小麦的种植就在北方得以推广。到了唐代,小麦已经成为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此外,在这些地区种植的其它主要粮食作物粟、高粱等也都是旱地种植作物。
小麦、粟、高粱这些作物都是大量消耗土地肥力的农作物,不宜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通常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
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地区每年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土地能够收获粮食。
因此,自秦朝统一以来,立足于黄河流域的王朝承受着巨大的粮食供给压力。
更糟糕的是,黄河流域气候干燥,降雨不足,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引水灌溉。
干燥的环境使水分蒸发得非常快,碱性的黄土失去水分之后容易产生板结,造成土地盐碱化,一年比一年贫瘠,以致于不能耕种。
原本产量就不高的耕地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也就跟着持续减少。
而在农业经济的古代中国,粮食就是财富。为了保持原有的粮食产出,不让自己的财富缩水,世家大户们必然要兼并更多的土地。
中国北方土地兼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了激烈的社会政治冲突——农民起义。
每一次战乱,在经过多年的战火狼烟之后,土地经过撂荒得到了少许恢复,人口也锐减,粮食欠产和土地兼并的矛盾趋于缓和。
于是,社会才再次安定下来,由乱世恢复为治世,开始了新一轮消耗地力的循环。
但是总体上,黄河流域土地的肥力还是在逐步下降。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的两千年里,中国的农业开发程度不高,规模也不太大。当时黄河流域的生态情况良好,并无土地与人口的矛盾。
随着大一统国家的产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开发随即展开。于是小麦种植导致的土地贫瘠问题开始成为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心腹之患。
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
在古代中国,由于人地矛盾演化成严重的社会政治矛盾,一个个曾经显赫的王朝颓然倒下。经过一番动乱,新的王朝在恢复肥效的土地上又重新崛起。
这一治乱循环延续到了唐朝,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终于走到了衰竭的一天。
当时,唐王朝制定出非常出色的土地政策和赋税制度,使黄河流域的土地开发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迎来了梦幻般的“盛唐气象”。
然而,繁荣景象掩盖下的事实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唐朝的大规模开发下,终于达到了地力的极限,土地被彻底透支了。
唐朝中期以后,帝国再次陷入激烈的持续动荡,农民起义和藩镇割据成了唐帝国下半生的主题。
最终,中国进入了五十余年的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
与古代中国的情况类似,全世界的农业古文明都在麦田中兴起,也在麦田中衰亡。
人类最早的农业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都是在大河流域附近诞生。
其中古埃及、古巴比伦的人们像中国的祖先一样,在孕育自己文明的母亲河流域内广种小麦。可以说,这些辉煌的古代文明就是建筑在麦田之中的。
可惜,它们都没能逃过小麦农业衰落的命运。
在埃及的尼罗河两岸,那些曾经繁荣的地区普遍沙漠化,由此可知当地早已失去了古埃及农业文明存在的条件。
而在伊拉克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昔日孕育了辉煌的古巴比伦两河文明。然而曾经的千里沃野后来也已变成一片寸草难生、板结得硬邦邦的盐碱地。
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衰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在自然环境的限制下,当地的人们别无选择地采取了灌溉方法种植小麦。因此,土地盐碱化、贫瘠化的命运无法避免,文明也就无法维系下去了。
到了唐代中期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小麦种植造成的土地贫瘠无法逆转,黄河文明已经危机重重。
尤其是小麦种植推广更早一些的河西和关中地区,土地贫瘠化已经很严重,粮食产量锐减。
但是,中国的文明没有像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那样彻底衰亡,而是薪尽火传,一直延续至今。因为,中国还有另一条大河——长江。
在长江流域,有另一种粮食作物——水稻,给陷入危机的古代中国人提供了另一条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
正因为黄河流域小麦农业文明的衰落,当宋朝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后,水稻种植在中国南方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农业开始兴起。
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质品种的占城稻之后,使得水稻真正担当起了承载中华文明的重任。
水稻的产量非常高,农民撒下去的种子通常可以收获二十倍左右的稻谷,这与小麦四倍于种子的产量相比显然是非常可观的。
再加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甚至三季,这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土地,可以种植的水稻要比小麦多出好几倍,产出的粮食更是多出十几倍。
更重要的是,种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适当补充养料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耕种。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几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长,避免了麦田反复灌溉使水分大量蒸发造成的盐碱化问题。
可以说,长江流域水稻的种植推广,有效地解决了小麦引发的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频繁的土地兼并、人地矛盾,使得中华文明能够得以更好的延续。
此消彼长之下,从宋代开始,中国古代王朝的经济重心便正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与小麦农业一同衰落的中华文明也在水稻农业中重获生机。
也正是因为文明的中心从北方的小麦产区向南方的水稻产区转移,位于关中平原的长安城从此失去了成为中国首都的机会。
即使是宋太祖赵匡胤以武定国,开创了一个王朝,也无法逆转这股经济文化中心转移的历史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