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导演 第8章

作者:白是一种境界

现在是2000年,电影业的商业改革一直在摸索前行,除了冯小岗开辟贺岁档,走出了一条看得见的道路之外。所有的导演和制片人等,还在苦苦的守着“国家给钱为国家拍”的观念,或者主打人关怀的艺片。

但是电影的改革并非没有成效。

1993年广电部发布了《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将国产影片由影公司统购统销改为自主发行,打破了影公司的垄断,这使制片厂拥有了向国外发行自己影片的自主权,同时32家省区市级电影发行公司获得了影片发行权。

1994年广电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明确从1995年1月起,各制片厂可以向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发行自己的影片,使改革向纵深推进了一大步,从而打破了影、省级发行公司的垄断,让国电影市场呈现出竞争局面。

1995年广电部发布了《关于改革故事影片摄制管理工作的规定》。明确除原来国务院批准拥有故事片出品权的制片厂外,无权**拍片的各省、区、市国有电影制片厂也有拍片权,同时任何社会法人组织只要投资额占到70%以上,即可与制片厂共同署名“联合摄制”影片。

1997年,广电部出台了《关于试行“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宣布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向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

这些广电部的重头件,加上零零碎碎的其它规定和通知,在93年至99年这7年时间里,将计划制经济下的国电影,硬生生的扭转向了市场经济模式,拿到拍片权的制片厂越来越多。

制片厂多了,联合摄制的门槛也就降低了,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开始转向电影产业。

只是一种新的模式,取代旧的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起码在当下,想到开电影公司的人,很少很少。李侠和陈冲就没有想过,他两的思维,万小虎很理解,就是那种,别人投资我,我就给别人拍电影。

没想过,自己为自己拍电影赚钱。

万小虎看了看苏雅,觉得这个白富美,眼光还是很厉害的。电影业在国绝对是朝阳产业,未来十数年,都保持着高度增长的势头。苏雅能在这时候想到开电影公司,令万小虎不得不刮目相看。

“苏老板想自己开电影公司?”

苏雅笑了,像个小狐狸:“我也不瞒你们,开电影公司,是我很早很早就有的打算,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契机。我原本是打算等两年,再看看市场的情况,不过万导演找到我,促成了我提前入门而已。”

“成立公司拍摄电影,和投资**电影,这是两码事。苏老板要慎重。”万小虎提醒一句,他当然希望苏雅能给予《独自等待》更多的投入,但是却并不希望,自己成为坑别人的导演。

投资一部电影,和开一家电影公司,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一部电影拍完,投资人能赚就赚,不能赚就赔,这是很简单的问题。电影公司,却涉及到方方面面,投资的电影赚钱了,公司却倒掉了的多了去。

苏雅点头:“我想得很清楚了,我要开电影公司,你的《独自等待》就是我的公司,第一件作品!”

“这么有信心?”

“当然有了,告诉你们一个不算秘密的秘密。”苏雅小声的说,“马上国内就要实行院线制,而且,电影拍摄许可证条件会一步一步放宽,电影市场的大门就要完全打开了,谁走的快谁就能在未来分到更多的蛋糕!”

院线制是2002正式开始的,讨论则是更早,风声虽然早就传出来,但是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听到。万小虎眼光闪了闪,有意试探了一句:“苏老板消息很灵通啊,上面有人?”

0010【各就各位】

对于苏雅,万小虎可不认为这位美女,仅仅只是蒲公英纪念品商店的老板那么简单。看上去还没他大,开好车当老板,家里面没有点势力,万小虎打死也不信。

苏雅也没瞒着,点点头,算是做了个解释,随即说:“我虽然打算开公司,不过,目前还在跑手续当。你不是说《独自等待》要参加京城大学生电影节吗,暂时先不管公司的事,抓紧把剧组筹备起来,才是正事。”

“剧组容易,只要资金到位,我们立刻把剧组给整出来。”李侠信心十足的拍着胸脯。

“那我们就谈谈投资的事。”

这不是好莱坞商业投资,需要复杂的条约,因此谈判进展非常快。

午之前,就拿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

苏雅作为电影《独自等待》的投资商和出品人,负责电影的所有投资,并担任电影的制片人。目前有15万的赞助,苏雅将会拿出35万的投资额度作为首期投资,用以拍摄电影。如果电影拍摄费用超额,她还会再拿出不超过15万资金作为追加。

万小虎作为导演和编剧,负责电影的一切拍摄事宜。

剧组的所有演职人员,都按照先前的构思,邀请北电的校友们合作。暂时不计算任何薪酬,等到电影成功的卖给电影频道,或者被发行商买去版权,再以红包的形式,补发下来。

“35万不是小数目,我虽然自己开了一家纪念品店,但是要筹措这么一大笔钱,还需要几天的时间。你们先利用15万元的赞助,购置前期需求,我一个星期之内,将资金整理到位。”苏雅说。

万小虎点点头:“可以,苏老板负责资金,我就负责剧组。李侠,你负责联系愿意参演的同学,把剧组的各个部门都整备好。陈冲,你负责带领摄影组,将我们先前谈好的租赁装备,都运送过来。我呢,先去买个厂标,再去广电送剧本审核,等我回来,立刻选角拍摄。”

“没问题。”李侠保证。

“好的。”陈冲答应。

“那么,苏老板,合作愉快。”万小虎笑说。

“不要那么客气,论年纪你们比我都大,我是大一的学生,你们就叫我苏雅吧。我就叫你们小虎、李侠、陈冲。”

陈冲拍了拍李侠:“万小虎外号老虎,李侠外号麻虾,还是叫外号亲切点。”

“你的外号也好不到哪去,成虫,一天到晚年冒充是程龙的弟弟!”李侠将陈冲的手打掉,对于陈冲揭露他的外号,有点不爽。

万小虎咳了咳:“你们的外号随便叫,至于我,以后你们要叫我万导!”

“拉倒吧。”

本来万小虎还准备请苏雅吃个午饭,不过苏雅还有事,就先走了。三人吃过饭后,正式开始了各自的任务。万小虎直接带着现金,去了北影厂买厂标。

厂标就是一部电影开头,显示的字幕“XXX电影制片厂出品”,没有这个厂标,就进不了市场。北影厂是大制片厂,厂标稍微比一般的小制片厂要贵一点,不过却有小制片厂比不上的好处,就是在广电部门影响力大,对于剧本的审核有帮助。

这个时候私人拍电影,都是从大制片厂买厂标,然后以联合摄制的名义,提交剧本在广电报备立项。

交钱,办事,北影厂有专门负责售卖厂标的人。

四万八,这是看在万小虎还是个北电学生的份上,收取的厂标费用。

才交了钱,办事人员就带着万小虎,和早已经准备好的电影剧本,奔赴广电,找到电影局的办事处,将剧本提交上去。

“行了,如果剧本没有违规内容,走个程序,大约一个星期之后就能拿出来了。这个是收据,你收好了,等我电话通知你,再带你来广电跑一趟。另外说一声,要是剧本有违规内容,多跑一趟多收一千块。”

“明白了。”

跑完手续,万小虎不禁感慨,大制片厂挣钱太容易了,随便卖个厂标,就四五万块钱到手。但就是这样,国有制片厂还是年年亏损,不得不说,艺术这东西,不是简简单单就能玩得转的。

万小虎记得,以前(上一个轨迹)他的学长,代导演贾樟柯,回北电做演讲。说起过他早年拍电影的故事,厂标都是赊账买的,结果电影没办法上映,也卖不出,硬是被制片厂追了好几年,才把厂标的钱还上。

“现在的国内电影市场,黎明即将到来,但是黑暗还没有过去啊。”而且这个黑暗,将会持续很长很长时间,直到2006年DVD的盗版冲击渐渐弱化,国电影市场才能真正的焕发光明。

摇了摇头,万小虎没有再去想这些,对别人来说,黑暗很长,对他来说,光明就在眼前。

……

回到北电的宿舍,万小虎给吓了一跳,几十号人都挤在他的宿舍。

“老虎回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错,是万导回来了,哈哈!”李侠的公鸭嗓声音传过来。

万小虎站在门口,疑惑:“怎么?”

“老虎,我们都是来投奔你的,跟着你拍电影!”

“效率很快嘛。”万小虎挤进门,拍了拍陈冲的肩膀。

陈冲得意的笑:“哥们都闲着呢,听说你要拍电影,投资都拉来了,这不,我才说了个开头,就都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