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597章

作者:大罗罗

  “给米塔尔少将下令,装甲部队已经赶到布鲁利亚一线,随时顺便反击!”

  “命令空军,天一亮就出击,出动所有的轰炸机,给我炸平共军的炮兵阵地!”

  ……

  项英、彭德怀还有刘伯承三人正在共产国际南亚军第3军的一个前进观察所里面,三个人都抵近观察这一场对中共来说算是规模宏大的炮火准备。巨大的呼啸声爆炸声震得掩蔽部里面所有的一切都在距离颤抖。浓重的硝烟被炙热的西风一吹都飘了过来,熏得人眼都睁不开。三个中共领袖各自抱着一个高倍望远镜,凝视着眼前的一切。项英的脸上都是兴奋的红光,一边看一边在嚷嚷着要给炮兵请功。彭德怀黑黝黝的脸还是板着,浓眉微锁,不知道是对炮兵的表现不满,还是在忧虑战局?刘伯承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这次的突击计划是他总结了苏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经验教训以后精心制定出来的,一定可以突破印军的防御!

  共产国际南亚军在炮兵运用上,现在完全继承了苏联红军的大炮兵主义,炮火准备的时间长达120分钟!先是30分钟的效力射,接着停顿十分钟。等待炮击硝烟散去后,观察射击效果。接着又是30分钟效力射,最后是10分钟的前沿火力急袭。接着则是用380门大口径重炮进行徐进弹幕射击,掩护三个突击步兵集群前进,对布鲁利亚正面的印军防御阵地进行第一波冲击。与此同时,在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共产国际南亚军各部还会发起牵制性的攻击。争取在当天就用步兵达成突破,然后再将装甲部队投入突破口,向印军防御纵深切进去,用装甲部队的强大冲击力将印军的后方集结地区完全搅乱!

  700多门火炮,长达120分钟的反复炮击对于鲁利亚正面的印军来说简直就是无边无际的地狱般的煎熬!战斗意志本来就不怎么样的印度步兵大多已经精神崩溃了。为了拯救圣雄甘地而激励起来的那点斗志早就被共产国际南亚军的炮轰打得没了踪影。不少人跳出阵地就往后方跑去,结果不是被炮弹炸得粉碎,就是被后方的督战队用机关枪打死!

  就在这些印军以为这样的炮击要持续到世界末日的时候,一排排五颜六色的信号弹在共产国际军的阵地上此起彼伏的升了起来。共产国际军的炮火顿时集中起来,在印军的阵地前面形成了一道弹幕。接着又是几颗红色的信号弹升上了天空,在共产国际南亚军的阵地上面,三个临时编组而成的团级突击集群,“苏维埃”团、“革命”团、“第三国际”团的上万名官兵突然就跃出了他们的进攻出发阵地。数百名印度共产党的年青军官站在了队伍的前列,用印地语大声呼喊道:“上刺刀!突击!为了解放全印度的无产阶级,冲啊!”

  “共产党万岁!为了无产阶级,冲啊!”印地语的雄壮口号响彻了整个战场,上万个印度土著共军将士举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背着炸药包和手榴弹,奋不顾身地向前突击!在他们的身后是数十架机关枪,还有指挥这些机关枪的政工干部们……组成这三个步兵突击集群的都是清一色的印度土著战士,而任何一个敢于临阵退缩的官兵,都会被这些机关枪无情地射杀!

  从项英、彭德怀、刘伯承三人的望远镜里看去,在遮天蔽日的炮火硝烟之下,隐约就能看见成片成片的共产国际军将士,义无反顾地朝前冲去,似乎是完全不可阻挡的!

  项英放下望远镜,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大声命令道:“必须在今天上午12点以前占领印军一线阵地,然后投入装甲部队突击!以达到动摇他们整个防线的预定目标。8月20日之前,我们必须击破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的全部印军!”

  而在战场对面的印军第七军军长拉奥少将也正在向斯利姆中将汇报军情:“共匪步兵发起攻击!数量超过一万人!以弹幕为掩护,已经突入我军一线阵地。现正在同我一线阵地守军激战,我军在敌炮火轰击下已经遭遇重大伤亡,现在迫切需要援兵。我敢肯定这里就是敌军突破的关键点!我们需要援兵!”

  “有没有发现共军装甲部队?”电话那边的斯利姆中将依旧保持着镇静,询问道。

  “没有发现,可是长官,共匪的炮击很猛,步兵冲得也很凶!他们一定是要从我这里突破!”拉奥少将的额头已经布满了汗珠,虽然没有发现对手的坦克,可是他却百分之一百相信共产党的突破重点就是自己所防守的地区。

  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下来,似乎斯利姆中将一时也拿不准主意了。他手中现在也没有多少预备队,特别是关键的装甲部队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压错了方向,共产国际南亚军就有可能以装甲部队为尖刀一下刺破印军防线,把他们的后方集结区域绞个天翻地覆!

  “拉奥少将,我命令你的第7军再坚持一下,如果到上午8点,还没有发现敌军装甲部队的踪影,我就把预备队派给你。”说完斯利姆就啪嗒一声挂上了电话。

  拉奥少将冲着电话耳机子苦笑了几声,喃喃地道:“上午8点,如果那个时候第7军还在,那共匪的突破方向一定在别的地方……”

第0906章 反围剿和长征(二十一)仇恨的种子

  上万名的印度无产阶级战士在炮火的掩护下,印着敌人的机枪火力,沿着炮兵开辟出来的道路向前攻击前进。印度伪军精心布置的雷区已经被炮火扫荡得七零八落。而被强大的炮火打得晕头转向的印军士兵也没有胆量冒死冲出来布雷,只是在军官的督促下用机关枪和步枪对着硝烟中,正蜂拥向前的共产国际南亚军步兵拼命开火。布伦式轻机枪和维克斯水冷式机关枪的发射声音,在整条战线上面响成了一片。

  子弹呼啸着扫过冲锋的步兵,不时有官兵中弹倒地,凄厉的惨叫声开始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其间还有军官们用印地语在大声呼喊:“前进!全体前进!不行停下!”这些印度土著官兵并没有经过多长时间的训练,各种精妙的步兵渗透、突击和步炮配合的战术都未曾掌握,只会一个劲儿蒙头冲锋!呃,当然,后面的机关枪逼着,不往前冲也不行!只有向前,才有一线生机!

  不过,对面印军步兵的火力也不算密集,他们毕竟是在猛烈的炮击下呆了足足120分钟!早已经损失惨重了。而且残存的机关枪没有射击多长时间,部署在共军出发阵地上的迫击炮群就开始压制。印军的阵地前不断升起一团团的烈火硝烟,四散飞舞的弹片将一些从壕沟里面探出身子来射击的印军官兵打成了一个个血葫芦,幸存下来的印军则纷纷缩回了壕沟,印军阵地上的火力顿时稀疏了下来。接着就是大队大队的共产国际南亚军的官兵举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进来战壕,惨烈的肉搏战又开始上演了!

  “好!冲上去了,第一波冲锋就突破了,这些印度无产阶级真是好样的!”在后方观战的项英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就大声叫起好来了。这个前进观察所里的其他人也都是一脸兴奋的表情,这些印度土著士兵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的确超过了预期。这也意味着,今后的战斗能够更多依赖这些印度阿三,而不是牺牲宝贵的中国国际主义战士的生命!

  “命令装甲集群准备跟进!”彭德怀放下望远镜,一向严肃的黑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回头看着刘伯承道:“告诉许光达同志,印度无产阶级已经用生命替我们打开了通向胜利的道路!接下来,就看装甲师的同志们了。”

  此刻,在距离共产国际南亚军出击阵地仅五公里的一片平原上,共产国际装甲师所有能开动的坦克、突击火炮和装甲车已经组成了一个进攻的楔形阵。11辆二号坦克、19辆28年型装甲车和18辆75mm装甲突击炮摆在前面;12辆一号坦克、6辆维克斯轻型坦克和97辆轮式装甲车则被部署在两翼和后方。坦克、装甲车阵形的后面还跟着200多辆卡车,车上满满当当都是手持着轻机枪和冲锋枪、步枪的精锐步兵(全都是中国国际主义战士)。

  许光达此刻正坐在一辆轻型装甲车改装的指挥车上(原来的那辆28年型已经在日前的战斗中损毁),自豪地看着自己麾下的装甲精锐!虽然这个装甲师现在只剩下了66辆可以开动的坦克、突击炮和重型装甲车,可是却拥有了一种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凌厉杀气,还有一股战前所没有的战胜一切强敌的自信心!哪怕对手是中国国防军的那八个装甲师之一,许光达相信自己的战士也一定有信心消灭他们!一定敢向着不可一世的四号重型坦克发起突击!

  一名骑马的通讯参谋疾驰到许光达的指挥车旁,对着他大声喊道:“师长,总部命令:装甲兵!突击,从步兵开辟的通道冲进去,冲垮敌人!”

  许光达和身边的参谋长曾克林对视了一眼,沉声道:“好!终于轮到我们了!克林,下命令吧,我们装甲兵的利剑又要出鞘了!”

  曾克林重重点了下头,打开车载无线电台,深吸了口气,对着话筒大声喊出了进攻的暗号:“装甲兵,斗争!斗争!”

  马达的轰鸣顿时掩盖了周围的一切声音,一百多辆装甲车辆开始怒吼着喷吐出白烟,然后就滚滚向前冲去。

  共产国际南亚军的装甲兵出动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斯利姆的前敌指挥部里面,终于确定了对方主攻方向的中将也不再犹豫,立即向印军第一装甲军下达了出击的命令。此时的印度第一装甲军的第一和第二装甲师也已经在前期的战斗中损失惨重!虽然紧急从新德里补充了一批备用坦克,又有一些在修坦克完成修复回到前线。不过在8月17日当天,米塔尔少将指挥的两个装甲师仍然只有116辆可以开动的坦克,其中二号坦克有65辆,一号坦克有51辆,至于6吨重的维克斯轻型坦克,则是一辆都没有了。

  接到命令的米塔尔也立即命令部队出动,116辆坦克,123辆装甲车,还有一万多名伴随出击的摩托化步兵快速扑向被共军突破的布鲁利亚一带印军防线。

  8月17日中午12时左右,印军装甲部队和共产国际装甲师在布鲁利亚和切利达之间的平原上摆开战场。共军首先使用了强大的炮群对正在开进中的印军装甲集群进行了覆盖射击,300多门大口径火炮向印军装甲部队倾泻了数千发高爆炮弹,有十一辆坦克和二十二辆装甲车被击中摧毁!而印军方面则以空袭还击,近70架A-2轻型俯冲轰炸机和65架护航的F-3战斗机一共投下了一百多颗重磅炸弹,炸毁了六辆装满了士兵的卡车和五辆轻型装甲车,有一百多名官兵当场阵亡。不过共产国际装甲师的坦克和重型装甲车却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双方的装甲集群冒着炮击和空袭迅速向对方靠拢,很快就把距离拉近到了500到600米,然后就开始对射!此时,印军装甲集群还拥有62辆二号坦克,而共产国际装甲师则只有11辆二号和19辆28年式装甲车所配备的75mm和50mm加农炮可以威胁到对方,印度装甲部队占有明显的数量优势!

  “命令轻型坦克和轻型装甲车冲锋!步兵展开准备冲锋……装甲突击炮轰击印军步兵!”许光达对着报话机大吼,数十辆没有什么装甲和火力的四轮轻型装甲车陡然加速,向着印军猛冲过去!

  这是共产国际装甲师总结出来的最新战术,在火力和数量都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只能利用这些轻型装甲车发起决死冲锋来吸引对方的火力!

  不过已经吃了两次亏的印军现在也学乖了,他们没有将火力浪费到这种“完全无害”的装甲汽车上面,而是集中了62辆二号坦克的火力对共产国际装甲师的11辆二号和19辆民28年型装甲车一阵猛轰,共军的坦克装甲车一辆接着一辆被打着了火!不过印军的那些二号坦克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种坦克的装甲同样太过单薄,也禁不起60倍口径50mm反坦克炮的轰击,双方的装甲部队指挥官们都痛苦地发现,他们的坦克(重型装甲车)虽然火力强大,但是防御能力都不怎么样。在对手的强大的反坦克火力下,都是钢铁棺材之类的东西。

  双方的坦克(重装甲车)激战了大约半个小时,战场上就全都是冒着浓烟的残骸,爆炸的碎片也遍布四周,还有被烧焦的坦克车组成员的尸体……共产国际装甲师的30辆二号坦克和28年型装甲车全部被击毁!18辆75mm装甲突击炮也只剩下6辆,12辆一号坦克和6辆维克斯轻型坦克也在战斗中全部损毁!

  而印军的62辆二号坦克也损失过半,只剩下29辆仍然可以开动,此外51辆一号坦克也损失了一多半,只剩下21辆还能作战。

  不过在坦克交战中失利的共产国际装甲师却没有丢下坦克残骸仓皇逃跑,而是会同刚刚赶到的后续部队共产国际南亚军第1师一起,用步兵对印军的坦克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冲击。在不到5个小时的激战中,共军步兵在其强大炮群的掩护下发起了五次团级冲锋。用反坦克手雷、炸药包甚至是燃烧瓶摧毁了剩余的29辆印军二号坦克和21辆一号坦克!当然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损失,据战后统计,共产国际装甲师和共产国际南亚军第1师在8月17日的激战中付出是牺牲5443人,重伤2059人,失踪412人的代价!其中超过一半是宝贵的中国国际主义战士……

  “中将阁下!共军的一个师级步兵集群已经攻到了切达利附近!请阁下立即转移指挥部。”

  印军总参谋长兼中路军总指挥斯利姆中将颓然的在他的指挥部里面坐着,有些茫然地看着向他通报最新战况的参谋长卡特。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有眼睛,一个拥有一百多辆坦克和一万八千名官兵的装甲集群怎么可能被共产党的66辆坦克(重型装甲车)和一万多名步兵给打垮了呢!

  “北路军的进攻准备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斯利姆喃喃地问。

  “北路军的先头部队进入加尔各答,要完成强渡胡格利河的准备至少还需要两天时间。”卡特参谋长好像已经丧失了信心,他冲着斯利姆道:“中将阁下,拯救圣雄甘地的作战目标已经达到,而且我们又重创了共匪军,他们的伤亡估计超过六万!作为骨干的中国共产党官兵至少也损失了三万……没有几个月的休整是恢复不了元气的。而我们的恢复能力肯定超过共产党,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加紧编练军队,囤积军资,下一次的会战一定可以大获全胜!将南亚的共产主义彻底消灭干净!”

  斯利姆闻言一怔,细想下却觉得卡特的话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在恢复能力上,印度新德里当局是要远远强过共产党。毕竟普通的印度士兵是要多少有多少,武器弹药新德里和孟买的工厂也能生产大部分,不能生产的也可以向外国购买,眼下新德里当局还有足够的黄金外汇储备。而共产党方面想要恢复元气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他们的中坚力量正是那些来自中国的革命,可要多少就有多少的,要不然他们也不用来印度了……

  想到这里,斯利姆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地图前面凝视了片刻,紧接着就对参谋下达命令:“会战现在还不能结束,因为我们还要进一步消耗那些中国共产主义者的生命!命令担任预备队的第1师和第3师依托切达利城展开防御,必须坚持三天以上!给北路军去电,命令他们务必在两日内完成强渡胡格利河的准备工作,并且以比哈尔邦和北方邦的地方部队在胡格利河上游地区寻机渡河,威胁敌侧翼。再给南路军发电,要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向盘踞奥里萨邦的共军发动凌厉攻势!”

  斯利姆的命令化作一道道电波在空中穿梭,将这场印度革命战争中最惨烈的大会战推向了高潮!

  ……

  1939年,8月20日。

  战事已经在印度东北部全线越打越激烈了。在中路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共产国际南亚军的4个军1个师和1个炮兵集群用足了全部力量发动猛攻,700多门大炮、迫击炮日夜不停地吼叫着,炮弹一群一群的落在印军的阵地上。成千上万的印度革命战士和中国国际主义战士举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呐喊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共产国际装甲师已经打成了步兵师,南亚军没有可以一锤定音的突击力量,虽然最后的胜利多半是属于他们的,可是这样的胜利却必须以无数的人命还有弹药堆积出来。

  而印军方面,虽然因为第1装甲军的惨败而全线动摇,可是却迟迟不肯最后崩溃,依旧咬着牙在炮火中坚持。双方争夺的焦点就是那个位于谢德布尔——丹巴德印军防线后面的小城切达利,这个本不起眼的小城因为正好处于印军防线的中央,因此变成了一个不容有失的要点。斯利姆中将咬着牙狠着心把一个又一个从防线其他地方抽调出来的步兵师填进去,在共产国际南亚军压倒性的炮火下慢慢华为灰烬……

  在同一时间,在胡格利河两岸,在加尔各答附近,也进行着一场更加惨烈的强渡作战。激战从8月19日晚上10点开始,由于有圣雄甘地的亲自督战,这一线的印军好像完全疯狂了一样。他们的步兵冒着对岸像雨点半密集的机步枪火力,不停的用小船强渡,整个河面上到处都是土黄色的印军浮尸,河水也被鲜血染成了淡红色。惨重的伤亡似乎已经被印军指挥官完全忽略!他们只管将自己的子弟兵不断驱赶进入这片“屠宰场”。

  当然,在加尔各答附近,炮兵火力的优势在印军那边,他们的三个半军,拥有合计60个炮兵连,248门17磅或25磅大炮。炮弹像不要钱似的倾泻到对岸的共军头上,炮火的闪光下,共产主义战士们用样死伤惨重,尸积如山,靠近胡格利河西岸的水面也渐渐有了鲜红的颜色!

  仅仅一天一夜的苦战,仅仅是初步统计,坚守胡格利河西岸的共产国际南亚军第5和第7军的伤亡就达到了6200人之多!其中中国国际主义战士就伤亡了超过2000人。至于印军的伤亡,根据战后印度陆军部所公布的数字,则超过了20000大关!

  而在距离主战场较远的奥里萨邦,到8月20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鲜明的战线,因为共产国际南亚军的主要防线,却出人意料的被汹涌而来的印军突破了!只有奥里萨邦首府布巴内斯瓦尔附近还在及时收缩的共产国际南亚军主力部队的牢牢控制之下。不过共产国际南亚军的地方部队却没有就此退出奥里萨邦各处,而是在奥里萨邦各处同印军展开了血腥的混战!

  和中路、北路的大战相比,南路奥里萨邦的作战虽然在动用的火力和正规军数量上明显较少,可是残酷程度却远超想象!由于在之前奥里萨邦的土地、种姓革命并不彻底,大量的土邦王公和婆罗门地主阶级漏网,逃到了印度反动政府一边,其中很多人还参加了印军的地方部队,这会儿自然也跟着杀了回来!此外,还有不少充了婆罗门、刹帝利指标的“首陀罗富农和上中农”也暴露出了其凶残的本性,成了那些反攻回来的土邦王公和婆罗门最凶恶的帮凶,肆意屠杀奥里萨邦的贫下中农!同时也埋下了印度不同阶级之间仇恨的种子……

第0907章 反围剿和长征(二十二)蒋介石要来了!

  “给总前委去电,我英勇的共产国际南亚军第1军已经攻占了切达利城,我现在就在切达利城内的原印军总指挥部的废墟上面!印军已经向西溃退,我军在加紧追击作战当中。看来这场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战役的胜利已经属于我共产国际南亚军了!”

  在1939年8月23日弥漫着硝烟的清晨当中,共产国际南亚军政治委员项英终于来到了这座几乎被炮火夷为平地的小城当中。站在一堆瓦砾上面,举目眺望着四周的战场,除了被炮火覆盖后的废墟,就是层层叠叠的尸体,既有土黄色的印度伪军,也有穿着蓝灰色军服的共产国际南亚军,其中还有不少肤色较浅的国际主义战士……初步统计的伤亡报告已经送到了项英同志手中,仅仅担任主攻的共产国际南亚军第1军和共产国际装甲师,在六个昼夜的血腥战斗中就损失了超过两万三千人!其中中国人占了40%之多!如果算上担任牵制性进攻任务的第2军、第3军,还有之前被印军装甲部队突破防线的第4军的损失,在短短六天当中,至少有58000名共产主义战士长眠在这片古老的印度国土上了!此外还有近13000人重伤或者失踪。其中来自中国的革命者损失了超过30000余人!

  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伤亡,如果换成世界上任何一支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多半已经丧失了作战能力,可是这支由共产国际东方局直接领导的革命军队,却依旧士气饱满!炮声还在远处隆隆轰响,数加涂着红星标记的飞机在天空中盘旋。大队大队的共产国际南亚军官兵们,举着红色的军旗在项英周围通过,准备奔赴胡格利河以西的战场。

  就在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决战的同时,胡格利河一线的攻防战也已经分出了胜负。不过获胜的却是数量上和火力上都占了绝对优势的印军。30多万印度军队,在甘地的亲自督战下,在两个半吊子的陆军指挥官的胡乱指挥下,不顾一切地猛攻了近四天,在付出了超过五万人的伤亡之后,终于突破了被7万多共产国际南亚军官兵固守的防线,不过刚刚突破了的印度反动军队甚至还来不及欢庆一番,就得到了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战役失败的噩耗!

  “总统。斯利姆将军的电报。”还在加尔各答督战的甘地铁青着脸接过了辛格递过来的电报。他看了一眼,脸色阴沉的更厉害了,然后忽然就将手中的电报纸撕成了碎片,大怒道:“这个斯利姆真是个笨蛋!是笨蛋!我当初怎么会任命这个英国笨蛋来当印度陆军的总参谋长呢!”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