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338章

作者:大罗罗

  “四条战列舰,四条重巡洋舰,六条轻巡洋舰,八条驱逐舰,再加上四艘扫雷舰……”山本英辅咬了咬牙,一脸肉痛的模样报出了海军的价码,差不多一下子压上了小半的家当。

  ……

  就在山海关事件的第三天,蒋介石就兴冲冲坐着飞机赶到了济南,到了万竹园,一见罗耀国的面就问:“辅文弟,你真的打算对共产党采取军事行动了?”

  罗耀国点点头,一脸严厉的模样儿:“我知道现在不是时候,但是他们切断了我们三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线,而日本人马上就要开始进攻了,到时候海路很有可能被日本人切断……到时候辽西的大军就要成为孤军了。所以现在只能向他们施加压力了!”

  老蒋的脸上还是遮掩不住地兴奋,可是嘴上却说:“辅文弟,愚兄我是一向主张国共合作,两党虽有分歧,可远没有到完全破裂的地步,完全可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这是其一。其二,目前国内的政治气候,民众希望全民族团结抗日,是反对内战的,如果我们两党都坚持采取军事行动,那么势必背上不顾外辱发动内战的罪名,得不偿失。第三嘛,呃,这个共产党实力不俗,在合并了东北军以后总兵力高达数十万,以国民政府的军事实力,无法同时兼顾剿赤和抗日。第四,现在的中共控制着北京、天津,吸引天下瞩目,有他们在……我们的压力就小了不少,一旦把他们打到偏远山区里面,民众的眼球可就又要盯着咱们的国民政府了。所以还是暂时不要动中共为好。”

  蒋介石一见面就抛出四条反对内战的理由,把罗耀国雷了个外焦里嫩!莫非这个老蒋转性子了?他站起来,在屋里走了两步,然后试探着说:“可是京汉、津浦、北宁三条铁路都在中共控制之中,咱们的后勤始终捏在他们手心里。当初我就向你说过,我们不能在辽西投入大军,要让中共和东北军顶在前面,可是……”

  看到罗耀国有些埋怨自己,蒋介石忍不住叹口气:“辅文,有些事情谁也不能在事先都设想好的,比如这次满洲事变,你原本打算慢慢打上几年,把中共和日本人都拖垮,可是日本人却摆出了决国运的架势,咱们能不奉陪吗?这一次,你就负责对付日本人,坐镇济南督战。和中共谈判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吧,我和中共的毛泽东、张学良怎么说都是一起战斗过的,他们对我也是颇有好感的,我们谈起来要比你容易。”

  罗耀国有些无语了,他下令夺取山海关和秦皇岛只是作为辽西大军不得已的退路而已,并没有想和中共打内战,可是中共却摆出一副要大打的架势,这样罗耀国也不得不绷着,这个时候他也不能让步,而且也没有地方可让。可没想到,蒋介石却突然跳了出来,大包大揽要去和共产党和谈,而且看这位的表情好像还是颇有诚意的。

  “那介公打算开出些什么条件呢?”罗耀国又问。

  “首先自然是要他们无条件恢复通往辽西的陆上交通线,作为回报我们也允许苏联提供的物资从我们的地盘上通过运往北京。其次嘛,就是他们正在搞得这个苏维埃国家……必须要经过所有共产党辖区内的中国公民的投票公决才能更改。只要他们通过这个民主程序来变更国体,我们就不出兵讨伐他们,以后还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之下和他们开展非官方的交流。”蒋介石淡淡地将既定策略说了出来:“如果他们不答应这两个条件,那我们出兵讨伐他们也就是名正言顺的了!”

  罗耀国心中电转,随即问道:“如果中共不同意这两个条件,双方一旦开战,日本岂不是要坐收渔利了吗?”

  “当然不会了。”蒋介石的声音冷厉而平静:“辅文,我们有了讨伐共产党的大义名分,并不等于马上就动手,可以等东北的战局结束以后,再用这些名义来讨伐中共。”

  罗耀国愣了愣,蒋介石的意思是把讨伐共产党的名义当成了银行存款了,用不着的时候就存起来,用得着的时候就取出来……这个老蒋的手腕怎么比历史上高明了呢?莫非也和自己的穿越有关吗?

  “对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自然是会把握好分寸,不让谈判过早破裂的。”蒋介石想想,觉得说这话有些不妥,忙又补充了一句:“我当然是非常有诚意的,只要中共不要狮子大开口,这个谈判是一定能成功的。”

  蒋介石既然信誓旦旦拍了胸脯,罗耀国自然也不好老是怀疑他对国共合作的诚意吧?他点了点头,笑道:“既然介公对主持国共谈判有信心,那我就支持由介公主持谈判,那介公打算在哪里和中共谈判呢?”

  蒋介石沉凝片刻,将眼下错综复杂的局势稍稍理了一下:“这一次夺取山海关和秦皇岛的是青年党,咱们国民党只是和事佬,所以谈判还应该由青年党方面的代表,我想让曾慕韩出面,他和共产党人的关系比较融洽,至于谈判地点就选择在西安华清池。”说着他又凝视着罗耀国:“辅文,我知道你和共产党矛盾很深,不过你一定要冷静,绝对不要在谈判期间再采取军事行动,除非谈判失败。这是包括了青年军和抗联的。”

  听到老蒋这样说,罗耀国心中大为安定,甚至有种说不出的轻松:“好,就按介公说的办。等我把这里的事情安排一下,就和介公一起回武汉,在主席团会议上我们一起提出吧。”

  ……

  在“山海关事件”发生后,中共虽然对外是无比强硬,摆出了一副准备大打的架势,可事实上却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心虚。虽然眼下国民党有三十万军队被牵制在辽西,可是真正的主力却没有出动,一旦国共开战,国民党貌似赢面极大!至少从双方的实力对比上看是这样的。所以在表面上喊打喊杀的背后,中共其实也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事端的。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莫斯科的那位共产主义太上皇斯大林又给中共发来了电报,要求中共能够坚持原则,抗争到底,同时做好放弃直隶北京和夺取蒙古的准备,一旦大事不济,就要以内外蒙古、陕北、晋北为根据地,同国民党周旋到底。

  北京收到斯大林的要求后,感到十分惊讶,虽然过去毛泽东也一直有放弃直隶、北京,退守到山西、陕北和内蒙的建议。可毕竟中共已经进了城,再要回到山沟里去其实是谁都不愿意的。

  周恩来的西花厅内再度聚集起在北京的政治局领导人,会议室内烟雾腾腾,众人都没有开口说话,周恩来坐在会议桌中间靠前的位子上,手中捧着一杯浓茶浅浅饮着。坐在他右首的是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革军委副主席张学良。张学良这会儿脸上有些青白,无精打采地一个接着一个打哈欠……看得出来,这个会议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中共中央的领袖们分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以王明、张闻天为一派,认为应该服从斯大林的命令,和国民党反动派坚持斗争到底,哪怕是放弃北京直隶到蒙古去也要坚持打下去!另一派却是以刚刚加入的新人张学良为首的,他认为国民党实力强大,以中共目前的实力肯定打不过人家。而且这次在山海关动手的毕竟是青年党的军队,中共因此对国民党开战,似乎有些站不住脚,最好还是能通过和谈解决问题。

  就在这时,会议室门外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随即赵世炎从外面走了进来:“总统,总理,总书记,武汉方面发出和平通电,国民党提出要调停我党和青年党之间的冲突。委派国民党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为谈判代表,邀请我党和青年党派出代表去西安华清池参加谈判。在谈判期间,三方面都停止一切敌对行动,控制区则维持现状。”

  张学良又打了个哈欠,紧皱着的眉毛稍稍松了些,转头看着身边的周恩来:“恩来兄,国民党既然要谈判,咱们不妨就去和他们谈。再说了,现在就算是开战也肯定打不过他们,还不如好好谈一谈,说不定还能有转机呢。”

  这种话在中共这里也只有这个张学良敢说,王明、米夫两个看着他的眼睛里都快冒出火星了,如果眼神能杀人,张少爷不知道已经死了多少回了!由于带进来十五万东北军,所以张学良一步登天就是政治局委员兼中革军委主席,而且他还和周恩来关系密切,看毛子又比较不顺眼……自然就是中共本土派的重要支柱了。有他的加盟,现在周恩来、毛泽东的腰杆又硬了不少,王明、米夫两个则有点吃瘪。

  “张学良同志,请你注意你的言辞!国民党反动派的那些豆腐军怎么会是我们英勇的工农红军的对手?”王明当即就拍案而起,怒斥道。

  张学良揉揉眼睛,看着那个总是和他过不去的白面书生,眼睛里也同样闪过一丝不快:“我不就是说两了句真话嘛!咱们共产党什么困难都不怕,难道还怕说真话吗?”

  “你胡说八道!”王明又啪的一拍桌子,刚想斥责,那边的张学良却又顶了一句:“如果咱们的红军比国民党军厉害,斯大林为什么要指示咱们准备放弃直隶北京?”

  “这个……”王明一时语塞,只好委屈的看看周恩来,好像是在埋怨周恩来怎么招了这么个活二百五进政治局呢?

  “国民党这是迫于全国人民反内战的压力,才不得不来和咱们谈判的。”周恩来也不理睬王明,自顾自的说开了:“那咱们要不要去参加这个由全国人民为咱们争取了的和谈呢?我看是要参加的,如果不参加全国人民该有多失望啊?”

  “恩来同志说得对,我们不能让全国人民失望。”张学良也用手一撑会议桌,站了起来:“这次西安谈判就请让我去和蒋介石谈吧,我和他是把兄弟,能说得上话,怎么样也不会让我党吃亏的。”

第0555章 大海战(一)

  公元一九三一年二月九日。日本,东京。

  山本英辅透过车窗,望着两側街道。临近新年的东京没有什么节日气氛,由于经济大萧条外加国际制裁和战争,日本国内的物资匮乏已经非常严重。街上没有什么青壮年的男子,老人和女人们穿着陈旧的和服,在出售配给品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裕仁天皇最终被皇道派说服,批准实施了新一轮的国民总动员,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被征召入伍,据说是要扩充出三百万皇军,训练八百万预备役士兵去同支那来一次决定亚洲霸权的决战。

  山本英辅有些烦躁地将窗帘拉上,他和大部分的海军将领一样,都认为这种疯狂的行为就是愚蠢,愚不可及。三百万皇军,八百万预备役士兵,差不多就是一千一百万青壮年被拉去参加军事训练了……这算什么?要和支那比人多吗?陆军的人怎么会那么愚蠢?还好自己当年选择了海军,要不然也要和他们一样蠢了。

  “山本君,有些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的。”坐在山本英辅身旁的是一个穿着海军大将军服的小老头,此时笑呵呵的开口劝解道:“陆军的那些人并不是要把人都送到支那去,只是因为眼下经济萧条,失业率太高了,所以才这么干的。这也是发动满洲事变的原因吧?如果没有满洲,帝国就没有办法解决国内过剩的人口……只是英美不理解帝国的苦衷呀,真是进退两难。”

  说话的这个老头名叫谷口尚真,是山本英辅的前任,眼下的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因为反对为了同英美对立而过分扩张海军实力,被认为是“明智派”的首脑,在海军中属于少数派。不过这位“明智派”对于入侵满洲倒是颇为热衷的,毕竟看起来中国的海军实力远远比不上英美,满洲之战无论最后打出个什么结果,海军总是没有什么风险的。

  山本英辅之前的观点也和谷口差不多,认为中国的海军总归是好欺负的。可是去了一趟旅顺回来以后,这个观点就不免有些动摇了。

  “阁下,请看这个。”山本英辅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那出一张放大了的黑白照片递给谷口,照片上是一架正在俯冲的轰炸机:“这是驱逐舰上的船员拍下来的,这应该是支那人最新型的俯冲轰炸机,目前只有支那海军航空兵才有。他们用这种飞机炸沉了好几艘运输船,连古鹰号都挨了一枚200公斤的炸弹,直接洞穿甲板,不过幸好炸弹没有爆炸,真是幸运啊。”

  “什么?”谷口尚真闻言惊呼了一声,忙掏出老花眼镜戴上,接过照片开始细细研究起来:“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是昨天。”山本英辅叹了口气,一种无力感顿时就从心底泛了起来。虽然日本的航空工业在昭和三年的山东之战后就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可是和搭上了德国人的顺风车的支那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山本君,不要灰心,支那人只有飞机潜艇水雷,而要夺取制海权非得要靠战列舰不可。巨舰大炮的发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数十年如一日的严格训练和培养才能积累起足够的战力。要不然就算有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列舰,也是没有一点作用的,当年的日清战争就是明证。”谷口尚真说到“日清战争”,眼睛里闪出几分自信的神采。

  山本英辅轻轻叹了声,脸上的忧色丝毫没有减少,反而更加重了几分。一枚炸弹洞穿了古鹰号的甲板,钻到了这艘重巡洋舰的内部去了,虽然没有炸响,可是并不能因此就对飞机在海战中的巨大威力视而不见啊!一条近八千吨的重巡,差一点儿被一架小小的双翼飞机给击沉。这在几年前可是根本就无法想象的“奇迹”,现在却已经发生了,天知道再过上两年,更先进的飞机能不能携带更大的炸弹,非常轻易地击沉战列舰呢?

  “阁下,我很担心联合舰队会在支那飞机的进攻下损失惨重。”山本的语气非常僵硬,这句话他在从飞机场过来的这一路上已经说过多次了,在之前发回东京的电报上面也有提及。

  谷口尚真似乎毫不在意,将照片还给山本后问道:“你对盐泽君的作战计划怎样看?”

  “盐泽。”山本英辅稍稍一愣,随即不屑地说:“他是个只会考试的傻瓜,他还以为打仗是在做江田岛海校的考卷吧?”

  在山本英辅看来,盐泽的计划就是海军学校考试的标准答案,绝对可以拿到一百分……不过在考场上是没有各种各样想象不到的意外会发生的,可是在战场上什么奇怪的事件都有可能出现,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四条战列舰就这样开进一个布满了敌方水雷潜艇和飞机的海湾,谁知道会不会全军覆没呢?

  谷口闻言微微摇头:“盐泽君不是那种书呆子式的人物。山本君,你想想,如果这场满洲事变一旦失败,帝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等待我们的将是悲惨的命运。”

  山本轻轻哼了声,其实他已经想过满洲事变失败以后日本帝国的发展方向了,日本只有南下一条路!

  “我怎么没有想过,可是,阁下,这要损失宝贵的战列舰。”山本英辅的语气中含着激愤:“帝国还可以寻找南进的机会,一定会有机会的,只是帝国需要更强大的海军来执行新的扩张计划。”

  谷口尚真微微摇头,日本海军在第一次日俄战争之后就开始将美国当成了假想敌,将海洋看成是日本未来发展的方向。实际上这个观点就是南进夺取英美的殖民地……这样的人在海军是主流。如果满洲事变失败的话,这种观点也有可能被陆军所接受。最近一夕会的聚会上常常流传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必将爆发”的论调,认为那是才是大日本帝国真正崛起的机会,而且还鼓吹什么“日支携手”瓜分世界。

  “满洲决战。”山本英辅依旧在发泄自己的不满:“陆军和盐泽一样都是在打如意算盘,支那国民党军既然可以夺取山海关和秦皇岛,他们也可以夺取北京天津可以夺取直隶,到时候他们就打通路上交通线了。而我们的战列舰就会白白损失掉。这是用两艘战列舰去换辽西那片贫瘠的荒山,而我还要咬着牙批准这样的混帐计划,真是荒唐。”

  “山本君,决战满洲是陛下的旨意。”谷口尚真没有理会山本的抱怨,扭头望着他说:“这一次你就不要亲自出征了,让盐泽幸一去为他的计划负责吧。”

  山本英辅沉默了一会儿,点头答应了。他知道谷口尚真是好意,把舰队开进渤海湾去作战,无论辽西会战的结果如何,舰队肯定是要蒙受惨重损失的。而战果却是陆军方面的攻城略地……所以舰队指挥官最后肯定会被海军方面排挤,失去晋升的机会。

  就在海军的两位灵魂人物在车上商议的时候,三宅坂的陆军省里面也有人在商议着满洲事变的结果和日本帝国的出路。关东军最新的作战计划也已经放到了陆军大臣宇垣一臣的案头,对于这份计划,宇垣感到十分不安。关东军的计划是再一次发起辽西作战,集中主力海陆协同作战,以全歼国民党在辽西的三十万大军为目的。争取毕其功于一役,打垮国民党军主力,迫使国民党退出战争,然后再回头收拾北满的抗联。

  “你对辽西决战的前景怎么看?有没有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歼灭支那国民党军主力?”宇垣问道。

  永田铁山已经多次和宇垣一成讨论过满洲事变的前景,可是讨论的结果却是越来越感到没有希望,听到宇垣又一次问起这个问题,他苦笑了下答道:“阁下,关东军的计划我也已经研究过了。获胜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支那国民党的后勤线并不可靠,他们在辽西的军队没有长期作战所需的物资。不过要想歼灭他们只怕是菱刈隆的一厢情愿罢了。那些支那国民党又不是傻瓜,打不赢还不会逃跑吗?而且现在他们已经夺取了山海关,打开了逃往关内的门户。”

  永田的答复没有让宇垣有丝毫宽慰,把国民党军队赶进山海关没有任何意义,满洲事变不会因此结束。而且为了取得这样的胜利,海军方面还有可能付出战列舰被击沉这样的代价!这个问题财部彪已经和他讨论过了。

  宇垣一成低低地叹了口气:“你对山海关事件怎么看?支那内战有没有可能会爆发?帝国有没有可能同支那共产党联手歼灭辽西的支那国民党军?”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