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275章

作者:大罗罗

  罗耀国坐在沙发里面,手里捧着茶盏,只是微笑。他的容色隐藏在茶水升腾起的热气里面,让人有些看不清楚:“介公,子文先生。咱们眼下的情况是只能进不能退。如果中国是咱们国民党一家的,像子文先生的办法还不至于出大问题,最多就是不景气,老百姓捱几年苦日子罢了。毕竟凭咱们现在发展起来的这点重工业,扩张是不足的,自保还是有把握的。不过……二位别忘了,北面还有一个共产党中央政府在呢!”

  “……他们现在已经将直隶、察哈尔、绥远、陕北、鲁北等地的经济全面转向计划经济了。而计划经济实际上就类似于将整个社会经济至于一个集权政府领导之下的战时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体制可以将整个社会的财富和资源都集中起来,用于重工业建设!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他们现在正在制定一个三年计划,将要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宋子文嗤地一笑:“就凭他们的那点地盘,能挖掘出多少财富来用于重工业?再怎么发展,凭咱们手里的这些重工业基础都保管能吃定他们。”

  蒋介石也跟着含笑点头。端起茶盏浅浅喝了一口:“子文的这个话我完全赞成。民国十八年我们的钢铁产量差不多已经有一百五十万吨了,和日本基本持平。我看是够了。”

  “是吗?”罗耀国冷冷道:

  “中共的体制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通过农村土改和城市社会主义改造可以将整个社会的财富潜力统统挖掘出来!而京、津地区和直隶省可是数百年来的天子脚下,中国的精华至少有一半在那里吧?眼下他们通过没收城市资产阶级和土地改革,筹集到一两千万美元的硬通货还是易如反掌的。而这笔钱在经济大萧条中购买倒闭的美国工业企业的二手设备,至少要相当于在经济景气时期的五千万到一亿美元。而且他们不用考虑民用工业的需求,完全可以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军工相关的项目之中。要知道咱们的一百五十万吨钢,真正用于军工的绝对不超过十几万吨!此外他们不必发展海军,可以全力投入到陆军建设之中,效力比之我们又可以倍增。所以说,现在的经济萧条对于中共和苏联来说不但不是麻烦,反而还是机会。”

  “……还有一点二位千万要注意。如果南方的经济一旦萧条起来。那些失业的工人,破产的农民,毕业后没有出路的学生,可都是共产党煽动的对象。如果我们不能创造出就业机会,那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被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搅得天翻地覆。说不定……咱们的国民革命军里面也会有人同情他们,到时候可真正就是内忧外患了。”

  蒋介石闻言微微一怔,他对中共素来是抱有极高的敌意。如果罗耀国那别的理由来游说他未必有效,可一拿出“共产党威胁论”来,老蒋的眉头立马就渐渐拧了起来:“辅文弟的话也对,如果我们现在不花钱来维持经济稳定,那些失业的工人,毕业后没有工作的学生,只怕都会被共产党所蛊惑,来和我们作对吧?与其我们到时候花钱去镇压,还不如现在花钱来拉动需求,让他们有事儿做,别来烦我们。”

  罗耀国站起身子笑道:“是啊,介公,这就是花钱买稳定。咱们这钱花了,不仅能得到重工业和基础设施,还能得到一个稳定的南中国。所以这钱咱们得花,如果不花,到时候社会一乱,国民政府照样没有办法维持财政平衡。”

  宋子文微微摇头:“可等咱们欠了一屁股内债外债,还不出来的时候,又要怎么解决呢?难道真的要发动战争来转嫁危机吗?”

  罗耀国冷哼一声,看到蒋介石和宋子文的目光投过来。他只是笑道:“只怕到时候不用咱们去发动战争,而是战争……自己找上门来了。”

  ……

  过了几天,战争还没有找上门来,章乃器却跑到总参谋部里来找罗耀国密谈了。而且还给罗耀国捎来了两份“大礼”。一份是苏联愿意以两千万美元的代价将两条建造中的“卡尔·马克思”级战列舰转让给国民政府。一份是苏联想要以每桶八十美分的价格向国民政府出售石油,数量之多足够装满国民政府军备部的整个石油储备基地。

  这两条“卡尔·马克思”级,日耳曼尼亚报给苏联的价钱是七千万美元,眼下他们已经付了五千万美元。苏联人这回居然以两千万美元的底价出手,一进一出就亏损了三千万美元!而国民政府只需要付出两千万再加上两千万尾款,拢共四千万美元就能拿下这两条战列舰,从而使国民政府海军在一九三二年拥有四条空载排水量超过三万五千英吨的超级战列舰!如果再算上四艘在建的“波兰军团”级装甲舰,国民政府海军“主力舰”的吨位将高达二十万英吨。一举超过法国、意大利成为仅次于日本之后的世界第四海军强国!而且拥有的主力舰舰龄最短,装备最新,吨位最大,防护也最强。真要打起来,战斗力没准还在日本之上呢!

  而那八十美分一桶的石油也同样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目前南中国的辖区内没有发现整装大型油田,只找到些开采成本过高,目前看来价值不大的小型低渗透油田。开采它们的成本甚至比开发茂名的油页岩还来得高。比起这八十美分一桶的石油更加是个天价了!事实上罗耀国早就打算趁着国际油价低廉的时机储备上大量的石油,而足够储备一亿桶石油的储油基地也一早就和茂名油页岩项目一起开工建设了。一期项目目前已经差不多完工了,一九三一年之前就能全部建成了。

  “辅帅,这两笔交易对你们国民政府来说没有一点儿坏处,而且还可以因此缓和国民党和中共、苏联的恶劣关系,可谓是一举多得。”章乃器看到罗耀国只是在那里端着咖啡杯浅浅饮着,也不表态。忙又抛出一个“利好”,他笑了笑道:

  “其实这一次国民党左派北上成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不是中共在后面支持的,贵党上下都误会他们了。现在中共正在劝说邓择生、李任潮,还有孙夫人放弃这个革命委员会,重新回到国民党中。而且中共还打算拿出相当部分中央政府的职位安置这些左派同志,甚至还包括副总统……”

  罗耀国不动声色,静静坐在那里。听了章乃器的话儿,他只是淡淡一笑:“没想到我党和中共交涉了大半年没有任何结果的事儿,这回斯大林一个指示就都解决了。看起来他老人家还真是国际共产主义的伟大领袖呢。”

  章乃器闻言微微有些尴尬,不过转眼又平复如常了:“辅帅,您现在应该关心的不是斯大林和中共的关系。而是这一次和苏联的买卖到底划算不划算,对咱们中国有没有好处。”

  罗耀国轻轻点头:“章先生说的在理,这次和苏联的交易的确不是赔本买卖,我会在主席团会议上面提出来的。不过……解散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大可不必。我觉得现在咱们这样就不错,双方关起门来各自发展,过个三年五年再来看看,到底是哪一种制度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章先生,您说是不是啊?”

  章乃器怎么也没有想到对方居然那么好说话,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而且还不要求中共取缔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似乎听对方的口气,并不想要中共真正取缔这个国民党左派的中央。只是不知道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企图了?

  ……

  一九二九年的最后几天,武汉三镇也飘下了一场大雪。这个时代的气候要比后世寒冷许多,大雪下来,一时融化不了,整个城市便白茫茫一片被覆盖了起来。三零年元旦的这一天,国民政府也放了一天假。罗耀国叔侄也都没有去衙门里上班,而是在蓓庐的书房里面,一边赏着窗外的雪景,一边对着一份所谓的“五年计划”细细琢磨着。

  这份计划书其实只是一份草案,是行政院、财政部、军备部、中央银行、实业部、交通部等一干和经济相关的重要部门在大萧条突然降临之后匆匆制定出来的。这个思路就是利用政府的财力扩大基础设施和重工业投资,以拉动经济,刺激就业,维持南中国经济的增长。

  经过这段时间,罗耀国不停游说胡汉民、蒋介石、许崇智等“大佬”。眼下大家伙儿差不多都被说服,同意支持这份五年花钱计划,来“花钱买稳定”了。

  根据这份计划,国民政府现在拥有的近二十亿美元的黄金外汇储备中的十五亿美元,将在未来五年内全部花光!主要将用于承接外资撤离后的重工业项目、从美国进口机器设备、技术、引进人才以及利用大萧条的时机储备包括石油、铜、铬、镍等在内的,各种中国所稀缺的战略资源。

  为此行政院和军事委员会将联合设立两家公司。一家名为中华投资公司,专门用来低价收购外资急于撤离的重工业企业的股份,并且为他们的进一步运营提供资金和“用汇额度”,负责管理运营。不过在将来经济恢复正常之后,中华投资公司所控制的重工业企业的股份还将逐步出手,此后将会结束运营。另一家公司名为中华储备公司,专门负责储备石油、铜、铬、镍等动用外汇储备所购买的战略资源,甚至还包括在国际粮价低廉的时候购入大量的粮食储备起来,以应付不时之需。和中投公司不同,中储公司的运营将是长期化的。

  国民政府版五年计划的另一个重点则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基础重工业建设。国民政府将利用财政资金和发行公债募集资金的办法,在未来五年内投资超过四十亿到五十亿法币用于铁路、公路、电力、港口、煤矿、钢铁等基础设施和基础重工业。争取用五年时间建成基本能覆盖整个国民政府统治区的铁路网和公路网,发电量力争达到二百五十亿度,煤炭总产量力争达到两亿吨,钢铁总产量超过五百万吨……如果这一份五年计划真的可以实现的话,到一九三五年,国民政府所统治的大半个中国的重工业水平,基本上就能支撑起中国参加一次世界大战所需要的消耗来了!

  啪的一声,罗耀国合上了文件夹,揉了揉眼睛。冲着坐在对面的叔叔罗翼群笑了笑:“叔父,这个计划真要是完成了,咱们的中国可就真是崛起了。在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里面,怎么样都该是收获颇丰了。说不定,整个中华民族今后一千年的命运,就将在你我的手中得以改变了。”

  说到这里,罗耀国突然想起那个将要在这次危机中成为德国元首的奥地利下士来了。在这个时空里面,由于和中国开展的秘密合作,德国的战争准备工作可要比历史上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没准这个疯子和恶魔也能为德意志民族赢得一个千年帝国吧?

第0476章 艰苦奋斗

  公元一九三零年一月初。

  干旱已经持续了两年,今冬又是多少天都没有下雪,只是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儿飘落了几片雪花。绥远生产建设兵团的干部战士们,看着天色都是愁眉苦脸。本来他们的使命是为高速发展的包头经济特区提供足够粮食,不过去年一场大旱却让兵团上下十万屯田大军吃了直隶省运过来的救济粮。如果今年还是老样子,可让大家伙儿怎么去见人呢!现在生产建设兵团的小伙子们,见到包头特区的工人阶级,全都是低着头绕道走的。就连去北京开会的兵团政治委员邓希贤,在这两天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有点儿灰溜溜样子,总是抬不起头来。

  中南海,西花厅里面,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们集聚一堂。一场重要会议,已经持续了几个小时。

  “希贤同志,这一次的三年计划,你们包头特区可是主角啊。”周恩来有些轻快的声音在邓希贤耳畔响起: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面,你们包头特区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座现代化的工业重镇就在你们包头人的手中一天天建设起来了,这一切,中央和全国人民都是看在眼里的。”

  邓希贤闻言微微一怔,虽然知道这是周恩来在鼓舞自己和包头方面的士气,不过仍然向老大哥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不过……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面,我们的经济工作也不是没有缺点。”周恩来的发言还在持续,不过语气却微微有些凝重了:

  “我党的目标虽然是在较短的时间里面,在北方建立起基础的重工业和军工工业,以保证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共产党人要忽略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忽略关系到亿万人民生计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在过去的一九二九年,我党的事业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已经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夺取了中央政权。可是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我们却没有交出一份好的答卷。粮食产量出现了下降,出口计划也没有完成。更严重的是陕北、陇东、晋西北、绥远等地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饥荒和农民弃地逃荒现象!”

  毛泽东也轻轻点了下头,目光炯炯地在会议室里面扫了一圈,气氛又有些低沉。周恩来接着说:“当然了,出现这种现象并不都是我们的责任。主要是西北持续旱灾,山东、直隶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灾害。不过我们在大灾之年的工作确实也没有到位,甚至是忽略了农村问题和自然灾害!一直到了出现比较严重的困难,才急急忙忙想起来要组织救灾。可是却没有事先准备好足够的粮食,以至于……(呃,此次省略几十个字)”

  刘少奇微微点头,去年中共遇到的事情的确太多太大,忽略了农村和旱灾……似乎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过西北的灾情也的确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段时间他也去西北各地做了密集调研,所见所闻也实在叫人心痛。

  “可是,就在西北灾民食不果腹的时候,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大城市里面。粮食管理却非常松散,或者说……是根本没有管理!”周恩来的语气比较缓慢,目光也在会议室里游移,注视着委员们的表情,语气也已经放沉:“民以食为天!同样我们的工业建设也是以食为天的。目前中国还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农业国要发展工业特别是投入大见效慢的重工业,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口农产品换取外汇,然后再从先进的工业国购买机器设备。所以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只有把农业和粮食管理好了,我们的重工业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说到这里,周恩来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润了下嗓子,继续说道:“上个月张学良开办的边业银行开始发行‘大洋券’,中央政府的‘银元券’现在已经出不了我党的辖区了。所以我们以后我们要‘进口’工业设备,就只能依靠真金白银,或者用农产品进行交换。而我们手中现在所掌握的贵重金属和外汇都非常有限,主要是银元券的准备金和直隶土改所得的金银。而且这段时间银价在国际市场上暴跌,我们手中的白银的购买力也随之下滑。因此,对粮食供应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已经是刻不容缓了。我建议在中央政府成立粮食部,今后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取缔私人粮食买卖,严禁投机倒把。对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实行按户口分配定量,同时发行粮票、肉票、油票……一定要严格杜绝浪费,严禁囤积居奇。在今后一段时间,粮食工作将会和重工业建设一样,成为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与会的委员们禁不住有些惊讶,从周恩来的发言中,他们已经明确感觉出中央准备利用粮食出口为进口机器设备筹集外汇了。可是目前被中共直辖的地区,都不是传统的产粮区。而且还有北京、天津这两个粮食消费“大户”。历史上从明朝开始,北京的粮食就要依靠漕运从江南调集,根本就不可能靠直隶平原来供给的。

  “不仅是食品我们要凭计划供应,就是其它的日常生活用品我们也一样要严格管理。我们在今后三年可能要过一段时间的苦日子了!”周恩来无所谓地笑笑:“可是这是必须要经历的磨难,只有闯过这一关,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走向辉煌。中国人民也才有可能在世界上挺直了腰板说话!”

  “……不过,我们对粮食的管理一定要科学,绝对要保证人民生活所必需的供应。而且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带头吃苦,绝对不能搞特殊化!从我和润之同志开始,我们的供应就要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老百姓吃多少,我也吃多少!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党员、团员,带头吃苦,带头节约。人民群众也一定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

  周恩来说着站起身来,用力挥动着又手,脸上也绷得紧紧的,说话的气势也变得更加强烈了:“未来的三年是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也很可能是我们发展重工业,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最有利时机。在这三年之后,陷入经济危机泥潭而难以自拔的帝国主义国家,极有可能铤而走险发动侵略战争!到时候我们中国北方地区和苏联都有可能成为帝国主义扩张的目标。如果我们不能咬紧牙关,苦干三年,把重工业发展起来的话。到时候,就将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

  对于中共要带着几千万“苏区”人民一起艰苦奋斗,准备勒紧裤腰带大干三年,用牙齿缝里面省下来的钱建设重工业基地的消息。武汉方面的反应,则是一片嘲笑之声。

  “啪”的一声,蒋介石将刚刚收到的报告扔到了会议桌上面。眼下南北关系因为苏联和国民党正在进行的战舰和石油贸易谈判,已经有所缓和。毛人凤、白斯文带队的“南北交流基金会”现在也已经进驻北京,这些情报就是这个“基金会”通过国民党左派收集来的。当然,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机密情报,早晚也要公诸于众的。

  “哈哈哈……这些共产党人也真想得出来。要靠饿肚皮来发展重工业,世界上哪里有成功的先例?辅文老弟,看起来咱们暂时不北伐还是对的。等他们在北京瞎折腾几年,弄到天怒人怨了,咱们再去,一定是势如破竹。”

  在今天军事委员会的例会上,一向不苟言笑的蒋介石也难得拿中共当笑柄,开起了玩笑。

  罗耀国也拿起这份刚刚送过来的简报,翻来覆去地仔细看。中共打算勒紧裤腰带大办重工业不过是其中的一项内容。此外还有大量的关于中共重工业计划的报告,都是毛人凤、白斯文等人从国民党左派大佬们口中探听到的。说起来,这些家伙们真是嘴上没有把门的,什么话都敢乱说……

  和国民政府的那份“大而空洞”的五年计划不同。中共的三年计划制定的非常缜密,具体到了项目。“南北基金会”打听到的几个重点项目分别是,包头红星钢铁厂、红旗兵工厂、共青团飞机厂等。中共计划将钢铁厂的产能从原计划的五万吨,提升到二十万吨。而且所增加的产能中有相当部分是可以用于军工的特钢项目!建设完工后的红星钢铁厂将可以为红旗兵工厂的炮厂提供生产152MM榴弹炮所需要的炮管钢。兵工厂则会全面扩充产能,包括机步枪、各种火炮、子弹、炮弹、火药、炸药的产量都将比原计划增加几倍,估计将可以满足一百万到两百万军队作战所需。或许是吸取了民国十七年那场中日山东之战的经验教训,共青团飞机制造厂这一次也被中共当成了重点来建设。将会从苏联引进全套飞机制造的技术和相关设备。此外中共还计划派出数以千计的留学生去苏联学习工业技术,而苏联方面也将派出专家帮助中共建设工业企业。

  “唔,看起来中共还是很认真在做事的,这一点就比我党的许多同志要强。”放下手中的简报,罗耀国则是由衷的赞叹:“他们现在那么困难,地盘、资源、人才、资金,什么都缺,可还是咬着牙,勒紧裤腰带要发展重工业。和他们相比,我们如果再不干出点成绩来,只怕要没有脸儿见人了。”

  “呵呵,到最后肯定是中共没有脸见人。”军备部部长孙科沉沉一笑,接过话题:

  “中共的地盘太小了,各种资源也不齐全,他们有钢铁但没有稀有金属,有弹药工厂却没有铜矿,有飞机制造厂却不能生产铝合金。这些重工业项目都建成之后……真要正常运转,怕是少不了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可是他们又有什么东西可以出口呢?到时候难道还要勒紧裤腰带?而且就算他们能挤出钱来进口,运输线又有保证吗?我们的海军到时候也差不多要起来了,轻轻松松就能掐断他们的对外贸易。”

  听孙科这么一分析,罗耀国也不住点头。在眼下这个时代里,建设门类齐全的工业从来只有领土辽阔,劳动力丰富的大国才比较容易成功。像中共这点地盘,放在世界上充其量也就是个“小国”。而小国要发展门类齐全的重工业,一般也只有依靠对外贸易来进口资源,比如现在的德国和中国的恶邻日本。也不知道日本人会怎么度过眼下的困难局面?

  ……

  昭和四年,也就是公元一九二九年。对那个整日和火山、地震、海啸为伴的大和民族来说,真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年份。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