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 第530章

作者:洛山山

“得,这下子完了!”瞧见孔宣接过了戒尺,朱玄焜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好。”朱松点点头,道:“夫子的居所,本王已为你安排好了,就在这千鸟堂的东厢房,其他几个厢房本王也命人收拾了出来,你看还有什么需要的,便告诉本王,本王会为你安排好的。”

“老朽的家眷都在族地,除了外孙女相伴左右,便是一老仆侍奉多年。老朽想要让外孙女与老仆住进来,不知王爷您……”孔宣想了想,向朱松请示道。

朱松知道,这孔宣虽说在南京城中有府宅,可是家眷全都在曲阜族地,府上只有一些下人,伺候孔宣的生活起居,倒是不知道他的外孙女竟然也来了。

“夫子,不知道令外孙女多大年龄,为何没有跟着其父母一起生活呢?”朱松倒是不在乎府上多住上一些人,反正一头羊是养,一群羊也是放!

“哦,老夫外孙女复姓慕容,名轻羽,今年五岁了,她的父亲是山.东济南府的知州,老朽的那个闺女在山.东做些丝绸生意,这些日子以来生意繁忙,所以就将羽儿送到了老朽这,老朽平日里也没什么事情,就代为照管着他。”

提起外孙女,孔宣老脸上满是笑容,看得出来,他很喜欢自己的外孙女。

“五岁?”朱松点点头,笑道:“那岂不是与玄焜和祺月一般大?这倒好,刚巧和这几个小家伙做个玩伴,这样他们也不孤单了。”

“既然王爷同意了,那麻烦王爷派人回南京老臣的府上送个信儿,待明日便让老仆带着外孙女来王府了。”孔宣点点头,转头瞧着朱玄焜他们,“那么今日的教学便开始吧!”

嘿,这孔老头代入的能力挺强啊,这么快就进入角色了。

“行了,这'千文堂'的事,夫子你做主就成了。”朱松点点头,对徐妙锦摆手道:“妙妙,你随为夫出来,这里就交给孔老夫子吧。”

徐妙锦还想要交代三个小家伙几句,这个时候有亲卫急匆匆跑来。

“王爷,韩将军回来了。”那亲卫恭敬地想朱松行礼,“只是韩将军……”

“青山怎么了?”朱松眉头微皱,“有什么话就说,吞吞吐吐像什么样子?”

“韩将军是带着圣旨回来的,而且解大学士以及姚大人也来了,正在初华堂等候您。”那亲卫看了孔老夫子一眼,说道:“而且解大人得知孔大人在这,他说这件事与孔大人也有些关系,所以孔大人最好是跟您一起去前头瞧瞧。”

新落成的韩王府,也有一个初华堂,就是用来接待人用的。

朱松眉头微皱,道:“嘿,何事如此重要,竟然还让这两位追到韩王府来了。也罢,既然这两位说与夫子你有关,便随本王一起去初华堂瞧瞧吧。”

“老朽早已年迈,没想到朝廷还用得着老朽,倒是老朽的荣幸了!”孔宣倒是挺高兴的,看来能够为朝廷做些事情,这老头事打心眼里高兴。

……

“哎,你说这叫什么事啊?”韩青山坐在初华堂左侧的椅子上,脸上的表情就像是便秘了一样,“王爷就是为了躲清静才在这边的王府住了下来,您两位有什么事直接去找周王殿下商议就成了,何必追到韩王府来呢?”

“青山,不是我们想来,而是孔老大人在这,我们也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出此下策的。”解缙和姚广孝坐在初华堂右侧的椅子上,听见韩青山的话,脸上带起了无奈的表情,“要不然,青山你给我们推荐几个主事之人也成啊!”

“就是啊,青山。”姚广孝嬉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光头,道:“你要是没有好的人选,就只能让孔老大人上了。一会韩王殿下来了,青山你可要说点好话,帮我们劝劝韩王殿下,放孔老大人出来!”

别看有圣旨压着,可圣旨里也没明确此事必须由孔宣主持啊?

“哈哈哈,今日本王府上这是吹得什么风,解大学士和姚先生竟然联袂而来,真是让本王府上蓬荜生辉啊!”就在三人还想要在说些什么的时候,朱松从外迈步走了进来,至于孔宣嘛,则是紧随其后。

“见过王爷!”两位大人齐齐向朱松行礼。

“解大人、姚大人,久违了!”这边孔宣也向解缙他们拱手。

“行了,行了,都甭客气了。”朱松对众人摆摆手,自顾自地坐了下来,道:“每回看见你们,都没什么好事。说说吧,这回又有什么事?”

“王爷,下官与姚大人此番前来您这,并非是我们想来,而是实在没有法子了。”解缙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万岁爷欲成立一部,名曰'学部',用于管理我大明百姓们识字、学文,以及语言文字的工作。”

'学部'?这他娘地不跟朱松前世的教.育部的功能一样吗?

再说了,眼下大明各地都是私塾,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或者贵族,都会像朱松所做的这样,请有学问的人前往自家府上,手把手地教育他们的子女。

反正大明每年都有苦读寒窗,不曾得中的学子们,这些人还占大多数。

那些家里有钱的还好说,中不了进士,家里也能够养活他们,可是那些家里穷的学子们呢?他们就只能去卖字卖画、开私塾、给有钱人家的子女当讲师,或者干脆转行却做生意。

所以说,这'学部'根本就没有建立的必要,除非朱棣想要在大明境内推行义务教育!

可是这可能吗?虽说以目前大明的情况而言,完全能够承担起义务教育所花废的人力、物力、财力,大明的百姓们倒是能接受,但是对于那些私塾的讲诗等以'家庭教师'为活计的人,不是断他们的活路吗?

恐怕到时候,天下间那些苦读寒窗仍不得中的文人士子们,全都会站出来反抗'学部'吧!

第五百二十章稷下之学

兵刑工吏户礼,分别管理着大明的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全国刑罚、政令以及审核刑名的;营造工程事项;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等事务;户籍、财经;考吉、嘉等五礼之用及科举考试以及藩属和外邦往来之事。

现在又多出一个第七部,也就是学部,看样子是管理全国的教育事务了。

都说这'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甭管是文化教育、道德教育还是体质教育,从小时候培养才最为容易塑形,也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此举关乎大明的后代子孙。

“四皇兄是什么意思?”摸了摸下巴,朱松继续说道:“难不成要与六部同?”

“对,万岁爷正是想要建起第七部来!”姚广孝点点头,道:“这学部与其他六部的官职、品阶相同,同样设置了学部尚书以及左右侍郎等官职。”

“看来四皇兄是早就已经有了全盘的谋划了。”听着姚广孝的话,朱松倒是没感到有啥怪异的,只是对于一部的成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么说,你们这是来本王府上来要人了?想要孔老夫子去学部做尚书吗?”摸了摸下巴,朱松突然皱起了眉头,“不过,孔夫子年事已高,去做这个刚成立的学部尚书,怕是夫子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完成一部的建设吧?”

在一部建立之初,缺的就是组建这一部所需的人才,像孔宣这样的老夫子,治学治了一辈子,让他编纂个书籍、教育教育孩子、草拟文献、旨意等倒还可以,你叫他去完善一部的整体建制,这不是浪费人才,杀鸡乱用刀吗?

“王爷您误会了。”解缙摇摇头,说道:“学部初建,依照官阶的设置,学部之下,除了处于国度的统管部门之外,其下,分别设置了国级的'稷下学宫';承宣布政使司级的'稷下学殿';府城级的'稷下学院';以及县郡级的'稷下学堂'。”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乃是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而朱棣比当年的田齐还厉害,他所要创建的'学部',竟然直接把稷下学宫给囊括了进去。

“孔老夫子在咱们大明育人无数,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姚广孝接过了话头,笑看着孔宣道:“我们是想请孔老大人出山,担任学部的左侍郎,兼任'稷下学宫'的宫主,同时向老大人的那些弟子们发信,让他们前来京城。万岁爷会根据学子们的学识与德行,为他们安排各'学宫'、'学殿'的教学官职。”

朱松这回不说话了,毕竟这件事情关系到国家利益,而且朱棣这样做,也是为那些不曾高中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甚至他们也可以自称为'本官',毕竟甭管是'稷下学宫'还是下头的教学部门,都是官办,食君禄呢!

孔宣已经被解缙他么的话惊住了,半晌之后也陷入了犹豫之中:“此事乃关乎我大明后世千秋万世,老朽,老朽担心不能完成此事,有负万岁爷所托……”

“哎,孔老大人切莫妄自菲薄。”姚广孝摇摇头,“作为衍圣公的子孙,孔老大人可是除了当代衍圣公之外,不论是品学、德行还是威望,都是最高的,稷下学宫教由您来掌管,定然可以为朝廷培养更多的人才。”

孔宣明显已经意动了,但还是道:“可老朽已答应王爷教导小王爷和……”

“无妨!”朱松在一边摆手道:“等到学部正式成立了,南京城自然也会有'稷下学堂',到时候只需进学堂学习也就是了,本王这也是响应朝廷法令了!”

“王爷,老朽这边只能是对不起您了!”沉默了良久,孔宣先是躬身向朱松行了一礼,随后道:“对'稷下学宫'宫主之职,老朽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解缙、姚广孝他们,在韩王府中商议了足有两三个时辰,直到日上中天,太阳升至最高处的时候,两人才在韩王府用过膳之后,回返了南京城。

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部'新任的尚书是当代衍圣公孔彦缙。

孔彦缙之所以能够成为学部尚书,并非是他有多高的组织机构的能力,而是孔子嫡系子孙,衍圣公的名头占了很大的成分,具体的组织架构,还是要靠下头的那些从各部调遣,以及各承宣布政使司抽调来的官员。

相比起一辈子治学的孔彦缙,下头这些官员们,才是筹建以及处理学部之事的主力,在他们的努力下,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学部竟然已经初见规模。

除了学部之事,当初在广布天下的时候造成轰动以外,两个月的时间,足以让这件事情沉寂下去,虽说百姓们茶余饭后仍旧会议论,但是也是过去式了。

上一篇:超凡人生

下一篇:崛起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