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山山
“嗯?还有何事?”朱棣疑惑道。
解缙看了早已从嘉兴府归来,就像是木像一样杵在朱棣龙案边上的纪纲一眼,道:
“万岁,嘉兴知府卢重楼、西阳侯宋长濂、文渊阁大学士胡广……等人联名上书,弹劾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收受贿赂,乱杀百姓,残害忠良,其罪可诛!”
解缙话音刚落,朱棣的脸色就沉了下来,他看了纪纲一眼。
纪纲很适时地跪在了朱棣身前,道:“微臣知罪!”
解缙是一头雾水啊,之前韩王对那些小曰本杀人灭口的事情,还算是有迹可循,可是这纪纲又是怎么回事?
他可不相信,纪纲在没有朱棣旨意的情况下,胆敢枉杀朝廷命官、乱杀百姓。
“纪卿家,你起来吧,此事与你无关!”朱棣摆摆手,对三宝太监使了个眼色。
三宝太监点点头,上前几步将解缙手中的奏折取了过来。
朱棣随手打开,只是看了一眼,就把那奏折给狠狠地甩在了地上。
“该死,朕不过是杀了几个侯、伯,这些人就自己蹦出来的,真当朕不知道他们之间,彼此串联之事吗?”
纪纲从地上将奏折捡了起来看了两眼,上头也没有说什么其他的东西,无非是说他纪纲在嘉兴府中残杀忠良,陷害贵族云云……最后那一连串的手印,倒是让纪纲眉头挑了起来。
卢重楼、宋长濂、胡广……不下十来个人,一个个的,纵然不是在朝堂之上身居要职,亦是世袭的侯爵、伯爵。
这回,他们还真是下血本了。
“陛下,这次所杀之人中,有几个和胡广有些关系。”纪纲点着手中的奏折,“根据锦衣卫密探传回来的消息来看,这些人一直都暗中有联系。”
纪纲没有在意解缙还在旁边,幽幽地吐出了这么一句话。
解缙听到这话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锦衣卫实在是太无孔不入了,若是在他的府上也有锦衣卫的话……
想到这里的时候,他下意识地晃了一下脑袋,这件事情太可怕了。
“抓,将他们全都给朕抓起来!”朱棣眸中闪过一丝厉芒,“朕的朝堂之上,不需要‘朋党’!”
朋党!
嘶,朱棣这话实在是太狠了,直接给胡广他们定了个性,‘朋党’!
所谓朋党,是指集团、派别,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战国策·赵策二》中载:“臣闻明王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
像东汉的党锢之祸、唐代的牛李党争、宋代的元祐党案便是有史以来的荦荦大者。
解缙眉头皱了皱,最终还是说到:“万岁,现在说他们是朋党,是不是有些过早?再者,若是朝廷没有证据,便将他们抓起来的话,怕是天下百姓……”(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章风闻奏事
“闭嘴!”朱棣赤红着眼睛呵斥了一声,“洪武十三年的‘胡党’、洪?4??二十六年的‘蓝党’,难道这些还不足引以为戒吗?非要等到‘胡党’成势之后,将朕给架空吗?”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又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前后共诛杀三万余人,时称‘胡党之狱’。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因蓝玉案被株连遭杀戮者,逾一万五千余人,当时称之为‘蓝党’。
这两宗‘朋党案’,在当时的大明朝轰动很大。
当然了,这之中并不排除是朱元璋为了铲除功高震主之臣的政.治事件,毕竟每一个朝代都不缺杀功臣之帝皇。
“纪纲,你速去卫中召集锦衣卫,领一千名卫中兵卒,即刻前往嘉兴府捉拿卢重楼、宋长濂等人,朕会让朱绍谦配合你的!”朱棣直接开始下令抓人了。
“万岁,这样毫无理由的抓捕,他们不会服的,而且百姓们也会谈论您。”解缙干脆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向朱棣劝谏道:“这对于朝廷、对于万岁毫无益处啊!”
“难不成朕就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朋党’日益壮大?”朱棣死死地盯着解缙,道:“等到他们能够左右朝政的时候,朕岂不是成了一个傀儡皇帝?”
朱棣这话看似有些危言耸听,可实际上还是有些道理的。
要知道,这些人中虽说高居一、二品的一个都没有,但是其中的胡广乃是翰林院侍读,与解缙等人相同,时常陪王伴驾。
在当下,翰林院逐渐步入朝堂政.治中心的趋势下,胡广还真有可能组建一个势力遍布整个大明的‘胡党’!
其实,如此毫不掩饰地抓捕卢重楼等人,朱棣也是怒到极点了。
眼下听到解缙的话,他亦开始皱眉头,不能因为这件事让天下的百姓们,因为这件事情往他朱棣身上泼脏水啊!
低头沉思了好半晌,朱棣突然开口道:“三宝,传旨,包括言官、御史、翰林院在内,各院部臣工,皆可严查不法事端,准予风闻奏事,相互纠弹!”
解缙闻言大惊,再次叩首道:“万岁,风闻奏事、相互纠弹,乃天下万般无奈之时采用的下策,如此一来,定会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就算报上来的罪行,也很难辨真伪啊!”
所谓风闻奏事,就是举报之人,可以根据传闻、道听途说进行参奏大臣,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必署名。
若是此例一开,怕是台谏的官员与执政大臣,必定会势如水火的。
“哼,真伪!”朱棣冷哼了一声,道:“由朕来辨!解卿,须知,下策用时,往往便是上策!”
“微臣遵旨!”
这会解缙没法子了,只能叩首应是。
……
当日午时,韩王府前院初华堂中。
解缙坐在椅子上饮茶等候,刘长生与白福联袂出现在堂中。
“解学士,真是抱歉,府中事务繁忙,劳烦你在府中等候,下官之错也!”白福和刘长生向解缙拱手。
“白长史、刘长史客气了!”解缙拱手还了一礼,道:“两位长史,不知道韩王殿下可曾回府?”
白福摇摇头,道:“前些日子,王爷捎信回来,说还要在淮安府耽搁一段时间。怎么,解大人找我家王爷有何事吗?”
听到白福的话,解缙微微摇头,道:“原本是有一些事,不过王爷既然不在的话,那……”
“哈哈哈,什么事啊?竟然劳烦解大学士亲自上门,本王的面子可真大啊!”就在这个时候,一道爽朗的笑声传进来,打断了解缙的话。
“王爷!”
白福和刘长生扭头看了一眼,却发现身风尘仆仆的朱松刚进初华堂,正往下解一件淡蓝色的披风。
“您什么时候回来的?”刘长生惊喜地问道。
“刚刚到南京城!”朱松笑着说道:“还没去宫里交旨呢。”
这也就是朱松了,如果搁别人身上,必须先去皇宫向朱棣交旨,否则的话就是怠慢圣意,这就有理由给他下了大狱。
至于朱松嘛,反正这次的事情他做得不错,再加上张辅带进宫去的东西,想必朱棣不仅不会怪他,还会重重地赏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