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学的三段论
云易打开工作台,放进八块木板取出一个屎黄色的箱子。
别看箱子不大,但却自带27格空间,如果全放MC方块,最多可以放1728个一立方米方块。
不过拿到现实中后,箱子也出现了一些特殊变化。
比如MC里只是一团糊的锁,竟然清晰了一些。
云易摸在箱子上时,发现竟然可以给箱子上锁。
上锁后除了云易自己或者得到密码的人能够打开,其他人绝对无法打开。
强行破坏箱子会导致箱子里的物品全部流放到虚空中去。
当然。
上锁功能只能算锦上添花,他更在意得是箱子能不能放现实世界的物品。
云易拎起一具狼尸,打开箱子尝试放进去。
下一刻,箱子的27格空间中的一格里出现了一具狼尸。
放进去了!
不过现实世界的物品不像MC方块可以64格叠加。
只能根据格子空间存放。
一格空间是1立方米。
如果放入的现实物品大小超过一立方米,那多出来的部分每多一立方米就会多占一个格子。
一具狼尸肯定没有一立方米,几具加一起才这么多,所以一格空间里可以放很多具狼尸。
不一会儿。
云易就将场上全部的狼尸和鹿尸放进了箱子,而这仅占了箱子的四格空间。
物品放进箱子后会保持放入状态不变。
在这个没有电,更没有科技产物的东汉末年。
箱子完全可以当冰箱用。
赵云和赵烺看着云易将地上一具具狼尸放进箱子。
露出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
芥子纳须弥!
还说你不是神仙?
云易并不在意他俩的想法,只是将他们叫了过来,让他们试试搬不搬得动箱子。
赵云和赵烺一副全力以赴的模样。
结果却很轻松就将箱子搬了起来。
看来放进箱子里的物品,并不会叠加到箱子上。
这样也好。
如果叠加重量的话,箱子就很鸡肋了,放少了不如让人直接拿,放多了又拿不动。
东西都已收拾好,三人也准备离开了。
云易看着这块被他薅得只剩下满地木桩的空地。
颇是感慨。
这里是他第一次穿越的地方,要不造个碑纪念一下?
正好也能标记一下地点。
这里的煤炭和铁矿丰富着呢,以后还有用。
而且没有标记,想要在崇山峻岭中找到这里可不容易。
顺便还能消耗一些背包里多余无用的岩石矿。
一举多得。
随即云易叫住抱起箱子打算离开的赵云和赵烺。
让他们稍等一下自己。
他跑到刚刚挖的矿道口。
先用花岗岩将口子堵了起来,然后在原地的基础上疯狂往脚底下塞花岗岩方块。
三个方块为一层,一共堆掉了六组花岗岩方块。
足足128层。
居高远眺,崇山峻岭尽在一目之间。
他又从背包里取出两根火把,插在花岗岩纪念碑顶。
核能火把散发阵阵微茫。
即使身处黑夜,也能清晰看见这两团光亮。
酷!
这放在东汉末年,都能算奇观了吧?
云易沾沾自喜。
最后。
为了能从纪念碑上下来,他敲掉最边上的花岗岩,一路顺着回到了地面。
至此,一个一层由两块标准花岗岩石块组成,总高128层,时刻散发光芒宛如一尊永恒灯塔的纪念碑便落成了。
看着赵云和赵烺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云易咧嘴笑了笑。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人前显(装)圣(逼)的感觉真爽!
PS:求收藏!鲜花,评价票,月票!!!.
第10章王朝末路之象
云易穿越的地方大概在太行山脉东麓偏深入的位置。
他跟着赵云和赵烺一连翻越了好几座山。
才终于摸到了熟悉的道路.
半路上。
他还想问为什么赵云会带着赵烺深入这么远打猎。
但一路的亲眼所见将一切答案告诉了他。
每朝外翻越一座山。
山上的树木就肉眼可见得变得低矮、枯黄。
等到太行山脉最外围。
已经几乎看不见参天古树,就连低矮的灌木都找不着了。
只剩下地面零零碎碎的杂草和一掊掊黄土。
路上偶尔看见几个其他进山打猎的人。
个个也都面黄肌瘦,直接把饿肚子写在了脸上。
知道的是去进山打猎,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给野兽们加餐。
看到这一切,云易的心不禁揪了起来。
他忽然意识到。
史书上简单的一句“岁大饥”,放在一个时代的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无比庞大的大山。
走出太行山脉,干旱的情况更加严重。
一眼望过去。
原本应该郁郁葱葱的耕田一片枯黄。
土地爬满龟裂。
曾经汹涌的江河现在还不如一条涓涓溪流。
田埂间的老农奔走数里,从河边一趟趟挑着水,马不停蹄得给农田浇水。
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
庄稼蔫了吧唧得倒在地上。
看看一株株快旱死的庄稼。
老农没有哭。
因为他的身体里也榨不出几滴水分。
只是跪在地上,眼神里几乎写满了绝望。
庄稼旱死,今年就没有收成,那他们该怎么活下去?
还有官府下派的赋税、徭役,他们又该如何应对?
云易的心愈发沉重。
如果干旱再持续几年。
官府横征暴敛。
民间匪盗横行。
天灾人祸并起,百姓们又该何去何从?
或许这也是黄巾起义最初的原因。
反正都活不下去了。
不如铤而走险拼一把。
终于,在赵云的带领下,云易来到一处村庄。
这里是赵家庄。
顾名思义。
庄里的庄民大多姓赵。
一百多年前,赵家庄祖上因为饥荒逃难至此。
来到这里后,他们深知抱团才能取暖的道理。
以血缘为纽带组建一个大家庭。
共同开垦荒地。
这么多年过去了。
随着赵家祖上不断开枝散叶,赵家的人口也越来越多,慢慢就形成了现在赵家庄的规模。
人口数百,田地三千亩(汉朝一亩田465平方米)。
当然这种规模远远算不上门阀世家。
就算在常山真定县一带,也称不上地方豪强。
只能说是家境还可以。
算是个富户吧。
其实也正常。
穷文富武。
寻常农家可支持不了赵云修习文武。
上一篇:参加综艺:一首海底致郁全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