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学的三段论
连跑都跑不掉。
赵安拍了拍赵蒙的肩膀,由衷说道:
“辛苦你了,我到时候替你向神仙大人邀功。”
赵蒙连连点头:
“谢谢族长。”
其他的奖赏他不在乎。
但能够向神仙大人邀功,这可是天大的荣誉。
司隶,弘农郡的一座山里。
张角穿着一件铁胸甲看着墙上的地图。
长叹一口气。
因为计划的失败,他不得不提前揭竿起义。
然而,只有真正揭竿而起之后才会发现。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一来,大汉气数未尽。
各地的士绅豪族组织起了不少力量抵抗。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他对太平道,也就是现在的黄巾军的掌控力在减弱。
起义之前。
他将各地的太平道信徒以人数划分成了无数方。
统领一方的将领被称为渠帅。
按他的想法。
他统领渠帅,渠帅统领下面的黄巾军。
然后举数州之力。
席卷整个大汉。
以有心算无心。
他相信大汉的绝大部分州郡都会抵挡不住。
会被轻松拿下来。
然而,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他压根指挥不了那些渠帅。
表面上看。
那些渠帅都是太平道的信徒,黄巾军的一员。
但各个都心怀鬼胎。
命令一发过去。
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现在别说起义的军队席卷整个大汉了。
黄巾军能抵挡住大汉的反攻。
不被各个击破就不错了。
关键和大汉的军队不一样。
大汉的军队可都是全副武装的士兵。
里面有很多都是门阀世家、地主豪族的私兵。
放在任何一个队伍里。
都妥妥的是一群精兵。
而黄巾军呢?
人虽然多,但基本都是些乌合之众。
顺风仗还不要紧。
一但陷入逆风。
绝大多数人基本都是望风而逃。
张角再次长叹一口气。
终于,他的弟子马元义走了进来。
“师父,司隶地区愿意跟随我们的信徒都已经集结好了。”
张角微微颔首,询问道:
“集结了多少人?”
马元义沉默良久,说道:
“五万余人。”
五万余人
不算少了。
但相比较在司隶的信徒而言。
这个数量真心不多。
要知道。
司隶地区作为大汉的中枢所在。
人口稠密。
单一个弘农郡就有数十万人。
这里也是他重点经营的地方。
数年之前。
在册的司隶地区的信徒就已经超过了十万。
结果经历了灾荒年和发展。
怎么信徒还减少了呢?
“其他信徒是不愿意跟随我们造反吗?”
马元义点点头又摇摇头:
“有一部分人生活尚且过得去,所以不愿意跟随我们造反。”
“但还有一部分,尤其掌握平阳郡以及河东郡的渠帅,说他们有自己的造反想法,不愿意听从召集。”
张角深吸一口气,脸上充满愠怒。
其他地方距离远。
不听从召集令也就算了。
平阳郡和河东郡距离弘农郡也不远。
竟然也这副作态。
“呵呵,元义,你再发一条召集令。”
“就说如果愿意过来,我可以既往不咎。”
“但如果不愿意,那我将昭告各地信徒将他们开除出太平道的教籍。”
太平道毕竟是张角亲自创建。
这也算是他手里握着的底牌之一。
开除教籍当然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
揭竿造反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
他们手下以及士兵愿意跟着他造反。
很多时候都是看中了张角以及太平道的名号。
一旦昭告所有信徒。
开除他们的教籍。
那他们就天然失去了正义性。
除非人格魅力极强。
否则底下人绝对是不服的。
马元义小心翼翼得询问道:
“师父,咱们这样做,岂不是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张角杵着九节杖,呵呵一笑:
“你说得倒也没错。”
“现在正值反抗汉朝暴政的关键时候。”
“理论上我应该听之任之,让他们自由得对抗汉朝的军队。”
“这样才能发挥出起义队伍的最大力量。”
“但是,平阳郡和河东郡不一样。”
“他们距离我们很近,如果他们都不听我们的。”
“那以后其他地方的渠帅更不会听我们的。”
“所以,司隶地区必须抓在我们手上。”
马元义似懂非懂得点点头。
“是。”
说完,他便离开了。
张角微微摇头。
造反和发展信徒终究还是不一样。
发展信徒只需要让信徒信徒自己即可。
他与信徒之间也没有利益冲突。
甚至绝大多数时候利益都是和信徒绑定在一起的。
但造反不一样。
造反的旗帜一竖起来。
就有无数的牛鬼蛇神加入其中。
其中不乏野心家和阴谋家。
他们虽然打着信徒的名义。
但却并非是真正的信徒。
只是假借自己的名声去实行他们的野心罢了。
所以,这种事情必须要制止。
其他州郡距离远。
他管不到。
上一篇:参加综艺:一首海底致郁全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