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个方块人咋成神仙了 第232章

作者:科学的三段论

主要还是参考体型。

猪、牛、羊、马的体型普遍偏大。

就算密集养殖。

平均两、三平米才能养殖一头。

即使有着两万平。

估计也就只能养小一万头。

不过,这数量已经非常夸张了。

等扩大养殖完成后。

就算赵家庄的百姓天天吃肉都没问题。

至于鸡、兔。

它们的体型就小很多了。

密集养殖的话。

一平米都能养好几只。

一万平的养殖空间随随便便都能养四、五万只。

不过。

鸡和兔并非养殖主流。

只能算口味的调剂。

毕竟同样是消耗一份作物进行繁衍。

一头牛或者一头猪的体重可以达到数百斤。

而鸡和兔子却最多只有十几斤。

用来当主流肉食非常不划算。

也正是因为这。

云易将养鸡区和养兔区放在了地下养殖空间的正中心。

这意味着。

这两种动物的养殖面积,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扩展。

至于猪、牛、羊、马的养殖区。

则分别位于东南西北。

到时候想要扩展空间。

只需要沿着这四个方向开挖就可以了。

当然,养殖的面积有了。

并不代表就能迅速完成扩大养殖。

毕竟每繁殖一头牲畜。

就需要消耗掉一份作物。

而且还不能是普通人收割,必须是云易亲手收割。

蕴含MC规则的作物。

以目前赵家庄的作物种植规模。

牲畜的养殖规模短时间内大概率是扩大不起来了,

不过。

虽然短时间内地下养殖空间不能全部利用起来。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未雨绸缪总胜过匆忙赶工。

挖这么大的空间还是很有必要的。

同样的。

地下养殖空间也修建了五座楼梯。

这五座楼梯恰好位于地下种植空间的楼梯处。

互相连接。

同时云易主动将这五座楼梯都拓宽了数倍。

宽度达到了惊人的十米。

就算几百人在其中来来往往也不会感到拥挤。

当然。

修这么宽也有方便牲畜通过的考虑。

毕竟等地下养殖空间开始启用。

以赵家庄逐渐增多的人口规模。

每天需要牵出去的牲畜规模也会越来越多。

云易可不想像挤牙膏一样慢慢挤。

所以干脆一次扩充足够。

顺着楼梯缓缓走上去。

不一会,就来到了上层的种植空间。

云易放眼望去。

原本干枯贫瘠的泥土地,现在已经全部开垦成了肥沃的耕地。

他微微点头。

不错。

赵安的执行力很强!

这么快就派人将土地全部开垦完毕了。

随后,他沿着楼梯继续向上。

回到了地面。

然后一路来到了赵家(bede)庄的仓库所在。

这里还没有搬迁。

当然,也没必要搬迁。

毕竟所有的东西都已经放在了箱子或者木桶中。

云易改造赵家庄内庄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此时的仓库门口。

依旧排着长长的队伍。

不过,队伍已经从早上的成年青装变成了小孩以及少年。

他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太阳。

就明白了个中缘由。

这个点是下午。

恰是劳动的时间。

在赵家庄内,只要年龄超过十六岁。

不论是男人、女人还是老人。

都必须参加劳动。

最关键的是。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

还存在年老体弱或者身体有恙以及残疾无法参加劳动的可能。

但在赵家庄内。

绝对没有这个可能!

因为有牛奶的存在。

不论受多重的伤,只要没有死透。

就能迅速救活过来。

当然,女人和老人因为年纪大。

体力肯定不如成年青壮。

所以一般都会给他们安排一些比较轻松的活。

正是因为大家都需要劳动。

所以这个点能够过来兑换粮食的一般都是低于十六岁的小孩或者少年。

反正仓库在白天是一直开放着的。

因此很多有小孩的家庭。

都会主动避开早上繁忙的点,选择在劳动时间进行兑换。

“神仙大人,您怎么来了?”

认识云易的人全都下意识行注目礼。

也有一小部分新来的。

不认识他。

则在小心翼翼得打量着这位被所有人传颂的“神仙大人”。

云易并没有什么架子。

他的威名都是靠着实力彰显出来的。

不需要保持所谓的神秘感。

他朝着大家摆摆手:

“大家继续做自己的事就行了,我过来取一点东西。”

说完,云易走到木桶前。

打开木桶。

从中取了大量的小麦、胡萝卜以及甘蔗放入背包。

几乎把背包放得满满当当。

除此之外。

他还从背包里掏出两口黄皮箱子。

将一部分小麦、胡萝卜以及甘蔗转移了进去。

看着如此庞大数量的作物。

云易微微颔首。

应该够种了。

虽然他这一趟消耗了仓库里几乎一半的库存。

但却是值得的。

因为只要将这些种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