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个方块人咋成神仙了 第217章

作者:科学的三段论

正因为时代的区别。

云易并没有贸然进行战术上的指导。

不过,他也并非什么也指导不了。

说白了。

不管冷兵器还是热武器。

士兵的体魄永远重要。

而决定士兵体魄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吃得好,练得好。

只吃得好,不练得好。

体重飙升反而会影响战斗力。

只练得好,不吃得好。

迟早会把士兵的身子练垮了。

所以只有吃好练好。

才能真正训练吃精兵强将。

于是云易问道:

“大家平时吃得怎么样?”

吃得怎么样?

什么意思?

赵云疑惑道:

“大家吃得不都是一样的吗?”

云易一愣:

“就吃每天发放的那些?”

“不然还应该吃啥?”赵云疑惑不解。

说来,其实赵家庄每天提供的粮食不算少。

虽然训练强度高。

但一斤半的主粮和一斤副食。

也够补充体力了。

但是。

只是吃饱是远远不够的。

主粮和副食只能提供热量和维生素。

增肌最重要的蛋白质不够啊。

云易揉了揉太阳穴:

“肉呢?几天吃一回?”

赵云说道:

“和大家一样,大概三、四天能吃一回。”

高顺在一旁帮腔道:

“神仙大人,这待遇已经很好了。”

“就是以前年景好的时候,我们都不敢这么奢侈得吃肉呢肠。”

PS: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第124章安排人事,猛将切磋

和后世可以天天吃肉不一样。

实际上。

在古代,吃肉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肉食固然好吃。

但却养殖牲畜却需要消耗大量食物。

就算是后世肉料比极高的白猪。

养出一百斤肉。

至少也得消耗掉大几百斤的饲料.

当然。

在后世,饲料就是饲料。

大多是用便宜的大豆充当。

而饲料人一般是不吃的。

但在古代,尤其是东汉末年。

人吃的和牲畜吃的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

一般都是人吃剩下之后才给牲畜。

根本不会用专门的饲料喂养。

这意味着。

想要吃肉。

就必须实打实得消耗口粮。

年景好的时候。

一些富裕的家庭也许为了改善一些生活。

愿意用口粮换肉食。

但家境贫瘠的。

根本不可能用珍贵的口粮去换肉吃。

毕竟不吃肉不会死。

但不吃主粮。

真的是会饿死的。

可以说,对粮食的节约早已刻在了每一个华夏百姓的骨子里。

不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云易对他们节约粮食的想法表示认可。

但赵家庄现在已经不缺粮食了。

没必要再这么节约。

而且想要提高士兵的战斗力。

吃上面一定是不能节约的。

云易摇摇头:

“赵家庄现在不缺粮食,没必要这么节省。”

“所以我现在定一下战斗人员的标准。”

“对于战斗人员,发放的粮食仅作为平时俸禄。”

“衣食住行我们全包。”

“并且必须保证正常训练时,每天都能有一顿肉吃。”

听到云易的标准,赵云四人全都轻吸一口凉气。

这待遇也太好了吧!

就算是放在门阀世家那。

也妥妥是当死士养。

“神仙大人,这待遇也太好了吧。”

云易摆摆手说道:

“待遇好是正常的。”

“作为战士,他们不仅要刻苦训练,还需要在遇到危险时勇于向前。”

“所以我们不能让战士们流血又流泪。”

东汉末年的人哪里听过这种话?

尤其是训练场上的新兵。

他们内心一阵感动。

对云易的崇拜直接一路猛涨。

到了死心塌地的地步。

随即云易对着训练场上的新兵说道:

“待遇好,也意味着责任重。”

“我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刻苦687训练。”

“不辜负给你们的待遇。”

话音一落,训练场上的五百新兵全都齐声说道:

“绝不辜负,绝不辜负。”

云易按了按手,示意他们安静。

然后扭头对高顺和赵云说道:

“你们平时都进行哪些训练?”

高顺连忙说道:

“主要是训练他们三个方面。”

“第一,令行禁止。”

“第二,熟悉兵器。”

“第三,熟悉军阵。”

云易疑惑得看着他:

“没了?”

听到云易这样的疑问,高顺反而不自信了:

“还应该有什么吗?”

云易点点头:

“当然,体能训练没有吗?”

“体能训练?”

看着周围几人的疑惑。

云易顿时明白了。

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系统的体能训练的概念。

不过也是。

东汉末年的军队并非是脱产的士兵。

大多都是屯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