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第7章

作者:烟雨楼台下

  “那淡绿长裙的女子,不谙世事什么都不懂,必然是朝中权贵之女”

  吴缺嘴角微微一扬

  “所以主公是故意为之?”

  李存孝不解的问

  “正是,我要在京城站稳跟脚,甚至一路往上爬,结下一些善缘是必要的”

  吴缺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李存孝这才恍然大悟

  吴缺又如何知晓,他结下的善缘,竟然是当今大隋公主!

  来的赵府门前,吴缺叩响大门

  不一会儿的功夫,大门敞开一条缝来

  赵府下人探出半边身子,皱了皱眉问:“你是谁,不知道这是赵府,想死是吗?”

  吴缺年轻还衣着雅素,看上去不像官宦子弟,下人如此态度也在情理之中

  “大将军故交之子吴缺,特来拜访!”

  吴缺微微拱手,不卑不亢

  那下人愣了一下回了句:“等我去通报一下”

  

第7章 见赵才,三言两语断军机

  赵府内

  里屋正厅,就见什么杯子亦或者文房四宝,甚至连带蒲团之类的东西

  都被扔出屋外,散落在院内

  “岂有此理,朝中忠良何人不劝谏,唯独那宇文述居然赞同远征!”

  一声怒喝响起

  就见一年过花甲胡子都银白的男子,喘着粗气走了出来

  一众下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只能默默收拾残局

  何人不知,赵大将军的脾气向来暴躁

  不然也不会在朝中树敌甚多,毕竟他向来直谏,有一说一

  这等性子,怎能在朝堂混得风生水起?

  “将军”

  看门的吓人,蹑手蹑脚的走上前去

  “何事?”

  赵才双目一瞪,吓得那下人浑身一颤

  “府外有人求见”

  “不见,老夫没那个心情!”

  赵才都不带犹豫的

  “诺”

  下人不敢触霉头,应了一声之后,就打算打发走吴缺

  “等等,府外是何人?”

  赵才平复了心情,还是问了一句

  毕竟能上赵府来的,不会是外人

  求人办事,就不可能来此地

  “是个年轻人,他说是您故交之子”

  下人如实说道

  “姓甚名谁?”

  赵才又问

  “他说他叫吴缺?”

  下人想了一下回道

  “吴缺,姓吴?”

  赵才眉头紧锁,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

  “吴,难不成是吴家?”

  良久,他才恍然大悟

  那双浑浊的眼珠子,立马有了光芒

  “快,让他进来!”

  “诺!”

  见自家老爷如此激动,下人不敢耽搁

  吴缺等了许久,终于得到通报,他才带着李存孝走了进来

  而且下人的态度,明显好了不少

  吴缺一进来,就见满院狼藉

  全是摔碎的杯子,洒了一地的茶水,还有缺了一个角的砚台

  “这大将军,看来又在发脾气”

  吴缺心中暗道

  他拥有前世记忆,知晓这大隋名将脾气向来火爆

  脾气虽不好,但不至于傲慢失了礼数

  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做人耿直,没什么花花肠子

  吴缺一抬头,正好对上赵才的目光

  赵才上下打量吴缺之后,目光炯炯的盯着他脸看:“像,太像了,吴老鬼是你的谁?”

  “啊?”

  吴缺愣在原地

  “不是,叫啥来着?”

  赵才眉头紧锁,嘴里不断念叨着,随即他两眼放光猛然想起:

  “吴振海,对就叫吴振海,他是你谁?”

  “我爷爷”

  吴缺苦笑道

  他本以为,赵才是和他父亲有交情,没想到是和他爷爷

  而且吴缺也能确定,赵才和他爷爷绝对是好基友!

  若不然,怎么张口便是吴老鬼,连名字都要想半天?

  “快进来,让贤侄见笑了,人老了脾气没变”

  赵才热络的揽着吴缺肩膀,把他往里带

  “你爷爷可还好?”

  一坐下,赵才便问

  “爷爷已经去世多年”

  吴缺如实道来

  “是吗?”

  赵才愣了一下,眼圈有些发红,不过很快就恢复常态,并念叨着:

  “我一直说你比我先死,没想到一语成箴啊!”

  “你父亲呢?”

  他又问

  “家父也早逝”

  吴缺苦笑一声

  正是因此,吴家才家道中落

  “是吗?”

  赵才有些吃惊,他又问了吴缺几句

  得到的答案便是,如今吴家无人,只剩一众家丁护院

  当然,这些家丁护院,实际上就是飞虎十八骑和李存孝

  “老夫怎么现在才知道?”

  赵才有些自责

  可见两人关系虽好,但许久没有联系

  可能因为吴家终究是富商世家,而赵才成了大隋大将军

  而吴缺的爷爷了解赵才的脾气,所以才断了联系

  若不然,不但会影响赵才的仕途,也对吴家有影响

  “赵爷爷不必自责,此乃命数”

  吴缺倒是看得开

  说完,他从怀中取出书信,交给了赵才

  赵才接过泛黄的书信一看,思绪飞回了几十年前

  足足良久,他才叹息一声,看着吴缺满脸慈爱:

  “从今日起,赵府就是你的家,你就是老夫的孙儿!”

  光是那声赵爷爷,赵才就要担起这个责任

  至于李家的事,吴缺没打算说出来

  他这次来京也是断了过往,暂时不想和李家有太多牵扯

  “对了,你应当饱读四书五经学识渊博,那老夫便给你安排个文职”

  赵才直接敲定

  “赵爷爷,我想跟着您行军打仗”

  谁曾想,吴缺直接拒绝

  文官?

  哪能有什么前途,而且里面水很深

  饶是吴缺,也需要耗费不少时日,才能走到顶点

  有什么比立军功,来得更快?

  更何况,大隋天子杨广,本就是喜好征战之人

  对年少英雄颇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