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390章

作者:搂住油菜花

  但是……如果杨叶亮出自己的金字招牌的话,那些片子八成都会被吓走。

  因为大家都知道,跟杨叶主演的电影撞档期,那就是找死。

  杨叶一部《情人》,连招牌功夫都没打,就把其他电影打得屁滚尿流,也就陈龙能顶得住。

  这事吧,没法说。

  圣诞档、春节档、暑期档是必须要上的,避都避不开。

  复活档的话,还是能避则避吧。

  毕竟,杨叶一年才主演一部电影,他去复活档,对其他电影公司来说,那是一件大喜事。

  因为那意味着暑期档他们的压力会小很多。

  杨叶的套路就是,扯着自己的虎皮,把那些准备去复活档的片子都吓走,然后《英雄本色》独霸档期。

  “不管怎样,先借老子的名头,骗一波票房再说!”

  到时候宣传搞得热闹一点,肯定一大波人冲着他买票去电影院。

  ……

  看完《英雄本色》后,杨叶就忙着安排人给贝托鲁奇试镜。

  对杨叶而言,他希望张国容能够中选,因为张国容这个人人品好,讲义气,所以他希望张国容的演艺事业更进一步。

  不过尊龙这个人,杨叶也很想要,尊龙相貌英俊,是个大帅比,还是春秋戏剧学校出生,身段非常好,拍动作片完全没问题。

  他待在好莱坞,真是浪费人才,就应该在香港影坛发光发热。

  尊龙非常适合演大反派,比如杨叶要拍《杀破狼2》的话,那么里面极其拉风的“西装暴徒”,尊龙就能完美胜任。

  至于金像影帝梁家挥嘛,也很不错,杨叶也希望能够招揽。

  梁家挥主抗电影是不行的,他可以在商业大片里做演技担当,作为副咖存在。

  在后世的很多电影里,梁家挥的定位都是主咖身边的副咖,也就是第二男主角。

  最终,杨叶向尊龙,梁家挥都发出了试镜的邀请。

  杨叶的想法是全都找来,鹿死谁手,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尊龙在好莱坞本来就和杨叶有过合作,当年杨叶刚刚入主联美影业的时候,曾经拍板翻拍了格里菲斯的名作《凋零的花朵》,以此向大师致敬。

  那部电影的主演就是尊龙和波姬小丝,不过票房不咋滴,算是杨叶的职业生涯的一个小小的失败。

  不过那部电影杨叶只是提了一下建议,后面的事都没管,所以也没人将锅甩在他的头上。

  尊龙得到邀请试镜的消息后,马上就买了机票,飞到了香港。

  至于梁家挥,他现在还被封杀着。

  梁家挥后来是怎么解封的呢?

  是《英雄本色》上映之后,在台湾大爆特爆。

  趁着这股势头,周闰发和狄龙带上梁家挥,赴台湾省文化局的饭局。

  席间,周闰发对负责人说,梁家挥现在是新艺城的人了,随后,梁家挥就解封了

  也就是说,目前,梁家挥还是被封杀的状态。

  杨叶并没有直接给梁家挥发试镜邀约,而是给李翰祥打了个电话。

  李翰祥立刻找到梁家挥,让他去试镜。

  李翰祥道:“阿辉,这是你的机会,你一定要抓住!”

  梁家挥道:“师父,我听说你之前想找杨叶抢过溥仪的版权?”

  李翰祥道:“些许小事,我都不放在心上,你纠结什么?”

  其实当初白杨影业被封杀的时候,梁家挥就应该去投靠杨叶,他是个影帝,行的又是雪中送炭的事,杨叶肯定会接纳他的。

  但是,梁家挥因为李翰祥在杨叶那里碰过壁,愣是忍住没去。

  从这件事来看,可见梁家挥把李翰祥的知遇之恩看得有多重。

  这种人品好的人,杨叶是最喜欢的,多多益善。

第411章 黄蓉的选角

  《末代皇帝》值得一演的角色就三个,溥仪、婉容和文绣。

  其中文绣是个配角,戏份不多。

  当初邬君梅去面试的时候,因为她没有公司,制片方就随便给了她六百块钱的片酬。

  邬君梅还挺高兴,因为八十年代,六百块钱还挺多的。

  而且剧组的厨子是贝托鲁奇从意大利带来的,经常给大家做披萨吃。

  那年头内地物质条件不好,对于第一次吃披萨的邬君梅来说,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后来戏拍完了,贝托鲁奇过意不去,悄悄塞给了邬君梅2000美元,让小姑娘十分感动。

  杨叶对邬君梅没什么兴趣,他希望自己公司的人能够中选。

  由于少女时代的小姑娘们嚷嚷要去试镜,杨叶不好厚此薄彼,就让她们都去了。

  完事杨叶心情还有点忐忑,要是贝托鲁奇那老家伙选中了日本小妞、韩国小妞的话,这事恐怕有点麻烦。

  ……

  白杨经纪公司的艺人们最近挺忙,这边是贝托鲁奇的国际剧组在选角。

  另一边,亚视的年度大剧《射雕英雄传》终于决定开拍,选角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亚视这版《射雕英雄传》注定不可能是原时空83射雕的原班人马。

  因为黄日华、翁美玲、苗侨伟、杨盼盼都是无线的人,亚视是不可能启用他们的。

  尤其是翁美玲这个人,杨叶更不可能用她。

  这是为她好!

  翁美玲的性格不适合娱乐圈,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心理太过脆弱。

  不红也就罢了,也许还能好好的活下去。

  红了,必然是个悲惨的结局。

  事实上她自杀过不止一次,早年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就自杀过。

  所以杨叶从来没想过去招揽她,也没想过去撩她。

  如果杨叶撩了她,她成了杨叶的情人,现在只怕已经去世了。

  而现在,她还好好的活着。

  挺好!

  ……

  说到83射雕,在内地是非常受欢迎的,评价特别高,豆瓣评分高达9.2分。

  但是,许多人大概不知道,83射雕刚出的时候,被香港观众骂得狗血淋头。

  当时,报纸上的各个专栏作家们,更是对83射雕一顿口诛笔伐。

  大家一致认为,76射雕才是最经典的,83射雕拍的什么几把玩意儿!

  尼玛的无线台,乱改剧本,不尊重原著,辣鸡!

  黄蓉是个绕舌多嘴的八妹,郭靖嘛,如低能弱智儿童,憨批兼呆瓜。

  特别是翁美玲的黄蓉,受到的谩骂是最多的,让她自杀谢罪的都有。

  这种状况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后来内地版射雕出来的时候,也是这个待遇。

  香港观众怎么骂黄日华,内地观众就怎么骂李亚朋。

  一毛一样!

  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有一个著名的“科技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道格拉斯·亚当斯的作品以幽默著称,他的这三句话,也充满了调侃的智慧。

  如果把这句话用到其他的领域来造个句,也一样有效,比如用在流行文化上:

  1、大多数我出生时已经有的流行文化都是陈旧老土不值一提的。

  2、大多数在我10-30岁之间诞生的流行文化都是无法复制的经典。

  3、大多数在我30岁之后诞生的流行文化都是愚蠢肤浅,幼稚可笑的。

  ……

  人们对自己少年时代认知的,喜欢的东西,往往会奉为经典。

  而新一代的东西出来之后,因为不符合自己的既定认知,则往往会嗤之以鼻!

  比如,有人会坚定地认为小时候吃过的某种食物,是最好吃的。

  但是,如果让现在的人去吃他小时候吃过的那种食物,往往会得到真踏马难吃的评价。

  这时,此人就会找各种理由来解释,你吃的不正宗,你吃的不是原来的味道。

  ……

  说到翁美玲,大陆很多网友都非常的吹捧她的黄蓉。

  但实际上,翁美玲的黄蓉在香港饱受诟病。

  翁美玲1982年港姐选美出道,1983年就当担重任出演黄蓉。

  由于翁美玲根本就没有表演经验,所以她选择了一条捷径。

  那就是……照着1976佳视版米雪演的黄蓉来演。

  由于翁美玲和米雪一样,都是龅牙妹,摹仿起来还真有几分神似。

  但问题在于,香港观众认为:老子看米蓉儿不就行了,何必要看你这个山寨版的翁蓉儿?

  你既不如米雪长得靓,又不如米雪可爱!

  港媒的嘴那是相当毒的,差点把翁美玲骂到自闭。

  无线见势不妙,做了两件事:

  第一,由于佳视倒闭后,电视剧版权都归了无线,为免观众比较来比较去,方逸华就把米雪版射雕的母带毁掉了。

  这下没得比了吧?

  也因为这个原因,后世观众都无缘看到76版射雕。

  第二,安排了一堆媒体采访,给翁美玲洗白。

  比如下面这张是当年的杂志截图,标题为:《委屈向谁诉,翁美玲绝不信邪!》

  试试插图功能:

  提取一部分文字内容,方便阅读:

  “我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原著把黄蓉实在写得太好太完美了,写小说可以凭着一枝妙笔便可把主角人物神化,如天马行空般,不受现实环境、时间、情节空间限制,但拍电视剧便不同了,起码道具、布景已是一个问题,再加上我的黄蓉演得又笨又不讨好,挨闹是应该的嘛!”翁美玲怪委屈的说。

  其实,把黄蓉塑造成“八妹”性格,责任不能全归在翁美玲身上,她也只是照编导、剧本跟着来做而已!要批评翁美玲的话,该观察她是否演得称职、用心、努力。

  “老实说,我是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最令我不好受的,便是许多人把我与米雪做比较,其实我们大家根本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人,为什么硬要把我们比个高低。”

  金庸曾说过,改编他的小说,他有四字提议,宁删无改。若果无线编剧先生小姐们不改写或替黄蓉加“枝节”,相信,翁美玲也可以少挨骂一些了。

  ……

  说回本时空,杨叶的亚视金庸剧,口碑一向都是不错的。

  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