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搂住油菜花
在会议上,谢伊宣布:除了召回雅达利的前总经理诺兰·凯尔,继续担任总经理一职之外。
雅达利的一切照旧,不会有其他人事变动。
随后,谢伊给雅达利下达了两个任务:
第一,是改进家用游戏主机雅达利7800。
雅达利的家用主机一共迭代了三个版本,即Atari2600、Atari5200、Atari7800。
2600是一代家用机王者,5200在1983年上市后扑街,因为这玩意儿不仅贵,还不兼容2600的游戏。
开发者属实脑壳有包,为了多赚钱,丧心病狂,结果钱也没赚到,还把自己搞死了。
雅达利原本打算在1984年圣诞节后突击发售7800,但是华纳把它给卖掉了。
原时空的买主不好看家用机市场,认为家用机已死。
因为这时候家用机市场崩盘了嘛,就把雅达利的主机项目砍了,所以7200只能在仓库吃灰。
杨叶虽然看好家用机,但是试玩了7800之后,觉得这玩意儿有很多缺陷,打不过任天堂,于是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老板一张嘴,员工跑断腿,杨叶虽然只是随口一说,但雅达利的研发人员想要实现他说的功能,却并不容易。
最终雅达利7800上市,可能要推迟一年以上,杨叶并不急,等得起。
第二,就是开发新游戏。
杨叶的秘书胡因梦将一份游戏策划书放在了在坐的各位高层面前。
1988年,一颗陨石坠落在中美洲的玛雅神庙附近,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奇特的外星生物……异形。
一个叫做“红隼”的武装组织打算将此地修建成一个发动异形侵略战争的基地。
一个叫做“Contra”组织的成员,派出比尔和兰斯两位英雄,破坏对方的计划……
“Contra”是西班牙语,是中美洲某国民兵抵抗组织的通称,意思是“反抗者”,翻译成假名之后,再转为汉字,就是……魂斗罗!
雅达利的新上任的总经理诺兰·凯尔看了策划案上的两个男主角,感觉有些眼熟。
他忍不住抬头看了看杨叶,然后又低头看策划案,反复两次之后,他说道:“杨先生,请问这个比尔是……”
杨叶笑道:“没错,就是我。至于另一位……”
“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先生?”
“你的眼神很好!“
杨叶只说凯尔眼神好,却没有承认是史泰龙,承认了要给钱的。
《魂斗罗》两个主角的原型是史泰龙和施瓦辛格,杨叶无耻地将其中一个篡改成了自己。
凯尔服了,杨叶这厮居然用他自己的形象做成游戏人物,还搭上一个史泰龙。
接下来看具体内容,新颖的设计更是让凯尔眼前一亮:
在《魂斗罗》中,玩家在开始时持有普通单发步枪,可以向八个方向发射,得到其它武器之后会换用得到的武器。
游戏中不时会有“武器胶囊”出现,击落它们会出现威力更强的武器。
玩家和敌人以及发射的弹药直接接触会导致玩家的直接死亡,所以需要熟练的回避技巧。
玩家可以跳跃并在跳跃时使用方向键来控制移动和射击时的方向,而且跳跃时候的方向控制在游戏当中十分重要……
雅达利的负责人们其实不喜欢新老板们一来就插手公司的事务,不过他们这群人都把公司玩倒闭了,也只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然后在看到杨叶的游戏策划案后,他们服气了。
这些后世看来平平无奇的设定,现在看来却创意十足,极富开创性,让雅达利的一群人大开眼界。
凯尔说道:“看来,杨先生也是一位电子游戏爱好者?”
“是啊,闲来无事,喜欢玩两把!”
仅有一个游戏显然是不够的,杨叶的“创意”有很多,不过他没兴趣手把手的教这些人做事,拿出一款《魂斗罗》已经很逆天了。
杨叶还需要更多的游戏公司为雅达利的主机制作游戏。
杨叶说道:“我听说,这些年有不少人了离开了雅达利,有些人还创办了自己的游戏公司?”
凯尔的表情有些唏嘘,曾经有很多牛逼人物在雅达利上班,他们后来都走了,比如乔布斯。
雅达利推出2600家用主机后,业内称王,更是狂得不行,在公司的发展上故步自封,更多的人受不了离开了。
这些人离开后,很多都创办了自己的游戏公司,其中一些在后世影响巨大,比如动视公司。
雅达利最开始的做法是打压这些游戏公司,比如禁止他们制作的游戏登陆自家的主机。
双方斗来斗去,内耗严重,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这也是雅达利倒闭的原因之一。
杨叶给出的方案是……化干戈为玉帛,大家合作,有钱一起赚。
杨叶对凯尔说道:“我需要你去接纳这些游戏公司,把他们全都聚拢起来,成为雅达利的供应商,如果他们有好的项目,但是资金上有问题,那就入股,对他们进行投资!”
“在利润分配上,改为分成的形式,如果一家游戏公司做的游戏大受欢迎,那么它理应获得更多的收入。”
雅达利之前的模式是:游戏公司做出一款游戏,它就出一笔钱买下来,之后这个游戏卖了多少卡带,盈利多少,就全是雅达利的,和游戏制作公司无关。
所以游戏公司制作游戏的时候,经常都是粗制滥造,只求能卖出去就行了,做好了反而不划算。
通常玩家买回去之后,几下就玩腻了。
而雅达利呢,为了让玩家有新鲜感,只能不断地推出新游戏。
结果游戏越来越烂,玩家腻得越来越快,雅达利发行的游戏就越来越多,陷入一个死循环,终于导致崩盘!
杨叶最后说道:“我们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让那些第三方游戏公司能够依附我们而生存,只有让他们赚的越多,我们才能赚的更多。
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激发这些游戏公司的积极性,制作出更多优秀的好游戏,让我们赚到更多的钱。”
杨叶的话,在座的人未必不懂,只不过这年头就是这样,只管自己当大老板,一人赚得钵满盆满。
其他人全是尼玛的打工仔,喝口汤的资格都没有,别说跟着吃肉了!
香港的邵氏就是这样,抠得一批,旗下的员工多赚一毛钱,就好像割了他的肉似的。
张彻、胡金铨这样的邵氏功臣,以前不知道帮邵氏赚了多少钱。
结果退休之后全都穷困潦倒,饭都没得吃,还要靠昔年的弟子们接济,养老!
杨叶的经营策略就是开源,而不节流,不靠压榨员工赚钱。
这个道理在后世说来一文不值,人人都懂。
只不过,道理归道理,懂归懂,后世能做到的人都不多,更别说如今这个年代了,这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
第354章 新的摄影师
从1978年推出《快餐车》开始,由于杨叶、陈龙等人不断在各种功夫电影里大秀“轻功”,使得这门新兴的运动逐渐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
许多城市的二逼青年们从一开始的摹仿电影里的动作,到慢慢总结摸索出一些经验,逐渐爱上了这门运动。
他们常常聚集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一起交流,切磋,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圈子。
使得“轻功”和“街舞”一样,成为了一种街头文化,它还拥有一个正式的英文单词“chongKung”,被收入了牛津词典。
杨叶和他的小伙伴们也一直在有意识地引导这种文化,以至于每次推出新电影,他们都是因地制宜地秀上一段“轻功”。
尤其是杨叶接连推出《暴力街区》和《拳霸》两部电影,将“轻功”发挥得淋漓尽致,更是极大地推动了这波潮流。
由于圈子的扩大,一些不知死活的新人为了追逐潮流盲目融入,各种因为作死而受伤,甚至丢掉性命的事情时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杨叶做出了推出一部关于“轻功”的纪录片的决定。
如今,这部《城市疾走:轻功的奥秘》终于问世了,并且在万圣节前一周在北美悄然上线。
这部纪录片中60%的内容是杨叶、陈龙、元彪、李联杰、甄子单……还有许多龙虎武师在拍摄电影时的花絮剪辑。
另外40%的内容是他们在这些人的访谈。
包括一些炫酷的动作是如何完成的讲解,还有一些单独的“轻功”演示。
当然,除了那些炫酷的装逼动作,还有很多装逼失败而摔得头破血流的反面案例。
而且,每一次装逼,不管成功或者失败,都会打上危险动作,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的警示。
在纪录片中,杨叶鬼扯了一通中国古老的武术和戏曲文化,将它们称为轻功的“起源”。
至于他们在电影中发扬光大的“轻功”,则是为了拍电影,综合了戏曲、武术、田径、体操、攀岩等体育运动而创造出来的。
毫无疑问,杨叶就是“轻功”开创者,是一代宗师。
而陈龙、李联杰、元彪、甄子单、惠英虹、李赛凤、宾尼、汤姆·克鲁斯、伊莎贝尔·阿佳妮……就是他的追随者!
嗯……有点耶稣十三门徒,孔丘七十二弟子那味儿了。
……
《城市疾走:轻功的奥秘》北美的院线一上映,便引发无数热爱“轻功”的嘻哈青年前往电影院朝圣。
上映一周后,录得518万美元票房,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算是非常牛逼了。
谢伊感叹道:“一部纪录片居然能卖这么多钱,真是没想到啊!这样下去,搞不好能破一千万,尼克,你真是太厉害了。”
杨叶淡定一笑,说道:“这说明‘轻功’这项运动在民间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基础,这部纪录片里有很多关于多轻功动作的介绍,他们自然会去电影院一探究竟。”
谢伊道:“你的‘轻功’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岂非会成为‘街舞’那样的流行文化?”
杨叶道:“‘轻功’比‘街舞’更酷,但准入门槛也更高,我想它的群众基础可能会比不上‘街舞’。
不过,‘街舞’是自发性的群体创造,而‘轻功’是我为了拍电影而发明的,有我,杰克,还有我的弟子们的推广。
以后会怎样,现在还不好说。不过,这两个群体有些重叠,往往街舞高手也是轻功爱好者,我觉得它们可能会共生下去吧!”
杨叶并没有说他后续的计划,其实杨叶的打算是:
等“轻功”流行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拿一笔钱出来,资助世界各地举办“轻功”大赛!
最终和街舞一样,建立起世界性的机构,比如“世界轻功总会”这样的组织。
总而言之,就是出钱出力,推动“轻功”运动的全球化。
在杨叶原本生活的那个时代,“跑酷”从2002年开始在英国流行,发展十分迅猛,深受年轻人青睐。短短二十年时间,就风靡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
杨叶现在提前了几十年开始搞,而且是有意识地去推广,在他有生之年,这项运动会发展到什么规模,他真的很期待。
……
飞机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降落,一个精瘦的中国男人心情激荡地走下悬梯。
他长着一张马脸,脸上有很深的皱纹,如同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
跟着人群过了关卡之后,他的三角眼在前来接机的人群中一通搜寻。
很快,他看到一个美女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张一谋。
张一谋快步走了过去,对举着牌子,戴着墨镜的美女说道:“您好,我是张一谋!”
胡因梦摘下墨镜,好奇地打量了几眼这个长得跟老农民一样的男子。
张一谋的穿搭实在太奇怪了,灰色西装,白色衬衣,带着一条有些歪歪扭扭的领带,黑色的裤子,棕色的皮鞋,整个一不伦不类。
胡因梦不知道,这身行头是张一谋好不容易东拼西凑借来的,第一次出国,不能丢脸嘛。
不过张一谋是杨叶新片指定的摄影师,杨叶指定的人选,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所以胡因梦并未因此而轻视他,伸出纤纤玉手,说道:“张先生,你好!”
张一谋礼貌地和胡因梦握了握手,说道:“您好,请问您贵姓?”
“免贵姓胡,我是杨先生的秘书。”
张一谋郑重地道:“胡秘书,您好!”
胡因梦点点,说道:“走吧!”
张一谋跟着胡因梦出了机场,上了一辆宝马车。
行驶一段时间后,洛杉矶繁华的都市气息扑面而来。
张一谋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河,连绵不绝的高楼大厦,心情无比的震撼。
“这……就是美国啊!”张一谋在心里说道。
对于这个年代的许多中国人来说,美国就是正儿八经的人类灯塔。
张一谋抵达美国之后,他的这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
汽车很快抵达好莱坞,胡因梦安排张一谋送住进一家酒店。
上一篇: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