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搂住油菜花
第273章 前往威尼斯
这个时空因为杨叶的出现,发生了一些偏差。
由于杨叶用强悍的战绩成为一代功夫之王,所以现在香港的龙虎武师都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视他为精神领袖。
这导致嘉禾不得不改变路线,开始支持“新浪潮”电影。
1978年,泰迪罗宾回港后直接去了嘉禾,搭当章国明拍了《点指兵兵》
他并没有找梁李少霞拉投资,所以原时空的“新浪潮”推动者珠城电影公司压根就没有出现。
梁李少霞依旧在做她的制衣生意。
到了1981年,就暂时形成了新艺城主打喜剧、白杨主打功夫、嘉禾主打新浪潮,邵氏扑街的奇特格局。
杨叶买断金庸和古龙的版权后,邵氏的两员大将张彻和楚源就彻底懵逼了。
他俩原本专门拍金庸古龙的,忽然没得拍了,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干嘛。
现在只能退而求其次,拍梁羽生、倪匡、黄鹰的作品。
但是这些作者的影响力比金庸古龙差远了,IP价值不高,拍出来票房不咋滴。
不过这时候邵氏忽然出了一个王京,一部《千王斗千霸》票房不俗。
然而邵氏那种制度,是留不住王京的,这厮迟早跑路。
进入暑期档,嘉禾率先推出了新人单慧珠导演的《忌廉沟鲜奶》,凭借清新写实的风格,取得了480万票房,受到影坛瞩目。
单慧珠也凭借此片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重要导演,后来执导了一系列风格独特的电影。
紧接着,离开嘉禾,加入新艺城的徐刻忽然发威,一部《鬼马智多星》斩获近八百万票房。
杨叶此前就预言邹文怀肠子会悔青,果然一语成谶,让许多人对杨叶的眼光钦佩不已。
在这种效应下,加入白杨影业不久的新人钟楚红忽然成了香饽饽,许多人抢着找她拍戏。
原因很简单,杨叶预言她会红。
既然你杨叶的眼光这么好,开金口说钟楚红会红,那咱们就赶紧跟她签两部戏再说。
这种变故……杨叶和钟楚红都始料未及。
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导致钟楚红忽然之间便在各种电影里担任女主角,而她笑容甜美,偏东南亚的长相又非常符合香港人的审美,然后就真的红了!
后世有人讨论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杨叶慧眼识珠,还是杨叶的名人效应导致了这个结果呢?
恐怕很难说得清楚!
……
杨叶回到香港之后,每天上午参与公司的一些事务,下午就去制片厂剪片。
公司的日常事务都是夏梦在处理,杨叶只需参与一些需要决策的事情即可。
下班之后就去陪自己的老婆们,每人一天,轮着来,小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做杨叶的剪辑师是一件很没成就感的事情,因为完全是杨叶主导,剪辑师只是被动听指挥。
剪辑室的画风通常是这样的:
从这个画面,往后退八秒,从那帧开始要。
好,下一条,这一条我不要。
我要另一条,第几镜,你从这个画面往后一秒剪下去……
剪辑师就是杨叶的工具人。
到了八月初,杨叶已经剪辑好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四小时的超长版,寄到“威尼斯电影节”参展。
之后在台湾省和日本上映时,也会使用这个版本,分成上下两部。
上部是《太阳旗》,讲雾社起义的始末,故事截止到学校大战。
下部是《彩虹桥》,讲面对日本人的疯狂报复,原住民决死抵抗,誓不投降。
第二个版本是150分钟的国际版,香港、欧美上映都使用这个版本。
……
亚视的用长篇剧集打无线的策略仍在进行,成果是斐然的。
上半年靠着《笑傲江湖》再次把无线的重点剧集《龙虎双霸天》打到腰斩。
不过声势虽大,投资也大,纸面上收视率虽然超过了无线,一算账,亏本!
反而无线处于龟缩防御的姿态,耗能减少,是盈利的。
除非杨叶愿意一直亏下去,给亚视补血干无线,否则这种策略不可能长久。
在这种情况下,亚视开始采取走出去的策略,本土市场太小,赚不到钱,就寻求海外市场。
在杨叶的操作下,《大地恩情》率先登陆北美的华人电视台。
随后麦当雄带着英语版的《大地恩情》角逐艾美奖,捧回了一座最佳电视剧的奖杯。
其实美国有一大堆艾美奖,杨叶不过是花了点经费,运作了一座冷门时段的艾美奖奖杯回来吹牛逼而已。
麦当雄捧了奖杯回来之后,杨叶控制的东南亚一带的“亚洲广播电台”就奉命将其作为重点新闻,狠狠地炒作了一番。
“亚洲广播电台”就是原来的“丽的映声”,杨叶收购之后,统一改了名字。
不过,各地的经营一如从前,没有任何变动。
对于杨叶而言,这都是些小生意,他懒得管,暂时也没精力去管。
只要每年的财报不亏本,就随他们造。
到了五月,麦当雄还携《大地恩情》英语版,前往法国参展,出席了戛纳电影节。
在这种造势之下,《大地恩情》成功出海,在西欧东南亚二十五国家地区播映,成为港剧的骄傲。
亚视也凭此战绩声势大涨,逼得无线喘不过气来。
在此情形下,周梁淑怡退位让贤,方逸华重新执掌了无线大权。
这女人一上来就连使手段,成功挖走了亚视的金牌导演萧笙,还有当红女星余安安。
杨叶对这种正常的商业竞争并不放在心上,只要方逸华别像上次那样使手段黑他家演员就行。
人员变动实属正常,萧笙走了,亚视马上将赖水清扶正,主导拍摄《萍踪侠影录》,反手挖来刘松仁,搭档米雪,饰演张丹峰和云蕾,照样收视率爆表。
刘松仁和米雪也因为这部电视剧成为经典荧屏侠侣,职业生涯搭档过多次,给两岸四地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至于后来内地翻拍《萍踪侠影》,还请来了刘松仁和米雪饰演张丹峰和云雷的师父谢天华和叶盈盈。
……
八月底,杨叶带着徐风、江志强现身水城威尼斯。
其实《赛德克巴莱》里的女角色全是龙套,徐风只是找个由头,跟着杨叶来旅游的。
而江志强,自然是过来做发行工作的。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电影节,是电影节之祖。
但它的命运比较坎坷,因为战争的原因,中间一度停办。
还有几次是纳粹政府办的,不被承认。
到了1969年,又因为被抗议的原因,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停止了颁奖活动,中间甚至有三年停办。
直到1980年,威尼斯电影节才重新恢复了金狮奖等奖项的评选。
刚刚恢复评奖的威尼斯电影节十分的虚弱,根本收不到好作品,以至于最佳男女主角空缺了三年,因为那些渣渣不配得奖。
杨叶这次把目标瞄准威尼斯电影节,就是因为这是威尼斯最虚弱的时候,它急需一部叫得响的电影重新打响自己的知名度。
杨叶作为国际大导演,金棕榈,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获得者,他的新作出现在威尼斯电影节,就是踏马的雪中送炭。
威尼斯果然十分给面子,不仅把《赛德克巴莱》选为开幕电影,还入围了金狮奖。
面子都是互相给的嘛,既然威尼斯如此上道,杨叶当然率领大队人马前来捧场了。
在这个时空,《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有很多名字,它在华语世界里叫做《雾社起义》、日语版叫《风中绯樱》、英语版叫《真正的人》,唯独没有使用《赛德克巴莱》这个原本的名字。
赛德克巴莱是土著语的音译,意思是真正的人。
但光看这几个字,不翻译出来的话,鬼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家看着这个片名都是一头雾水。
香港电影最后一位霸主向哗盛曾经总结出商业电影的八大致胜要诀,其中第一条就是“片名吸引”。
魏德圣非要用《赛德克巴莱》这个奇怪的片名,就是跟钱过不去。
插句题外话,读者老爷们大概会好奇向哗盛的八大致胜要诀是什么?在此一并列出,它们是:
片名吸引,题材选择,卡司搭配,同期对手,院线分析,宣传声势,档期优势,电影素质。
向哗剩认为:一部电影的票房是各种因素加在一起的总和。
在这八大致胜要素中,观众最看重的电影质量反而是最次要的。
……
恢复颁奖之后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一届还冷冷清清,只有小猫三两只,导致片商们兴致缺缺。
这一届忽然变得热闹非凡起来了,全球几十家片商云集于此。
这可不是威尼斯电影节面子大,而是杨叶的功劳。
他们都是来参加《赛德克巴莱》全球首映礼的。
而且,由于杨叶已经很久没有电影上映了,这次忽然现身威尼斯,更是有不少影迷跟着追了过来,其中最显眼的就是日本粉丝团。
杨叶的日本粉丝团一水的妹子,得益于如今的日本经济空前强大,她们都不差钱,很多人常年追踪杨叶。
一旦得知杨叶在什么地方搞什么活动,就会马上买机票前往。
像参加电影节这种大事,她们当然要过来为主人呐喊助威,加油打气了。
第274章 野蛮的骄傲
“杨桑,好久不见!”
角川春树带着药师丸博子出现在杨叶下榻的埃克塞尔西奥酒店,大笑着和杨叶打招呼。
“角川先生,博子小姐,你们怎么亲自来威尼斯了?”
“哈哈,当然是迫不及待要看杨桑的大作了。”
“那真是太荣幸了。”
杨叶和角川春树互相吹了一通彩虹屁,角川正色道:“我请博子小姐主演了一部电影,这次希望杨桑走红毯的时候,能邀请她做你的女伴,我好借此炒作一番。”
这当然没问题,药师丸博子本来就参演了《赛德克巴莱》,虽然只是个龙套。
杨叶欣然应允,又饶有兴致地问道:“是什么电影?”
角川春树道:“这电影叫《水手服与机关枪》,我们也有参展,到时候邀请杨桑过去一观!”
杨叶道:“这电影光听名字就很有搞头啊,香港市场让我们白杨来发行吧!”
角川春树道:“那当然没问题,我还希望杨桑看过电影后,能为这部电影创作一首主题曲,不知可否?”
杨叶笑道:“当然没问题!”
《水手服与机关枪》是药师丸博子人气爆发之作,日本配给票房达到23亿日元,直接将药师丸博子送入超人气偶像的行列,也促使“女高中生”成为日本代表性的文化符号,JK崇拜自此而始。
日本电影从六十年代开始进入衰退期,到了七十年代,日本各大映画公司除了日活之外,都放弃了“造星运动”,开始流行邀请活跃于电视平台的人气歌手与艺人拍摄电影。
山口百惠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以歌手身份在日本影坛爆发的。
至于日活还造星,是因为它转行拍小电影了,造的都是情色明星。
这时候,角川春树忽然进入制片业,还发明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为专属女优与其粉丝而进行的电影制作”,简而言之,就是拍摄“偶像电影”。
由于日本的粉丝巨有钱,而且巨脑残,所以只要能够成功推出一个偶像明星,瞄准脑残粉们的钱包,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进行收割了。
这种“偶像电影”模式和杰尼斯事务所的练习生模式一起,成为东亚的偶像文化之源,流毒无穷。
药师丸博子就是角川春树利用这种模式推出的第一个偶像明星。除此之外还有原田知世和渡边典子,三人合称为“角川三人娘”。
上一篇: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