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172章

作者:搂住油菜花

  李联杰抱拳道:“当然可以!”

  说着便站上场去,拉开架势,耍了一套翻子拳。

  翻子拳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拳种,风格特点是手脚并重,动作舒展,架势较大,而且腿功像胳膊那样灵活多变,运用自如。

  由于打起来好看,建国后被列为传武的表演和比赛项目。

  这也是为什么拍电影的时候,北派功夫更受青睐的原因,动作大,看起来爽!

  李联杰一套拳打完,杨叶皱眉道:“你腿上有伤?”

  李联杰点点头,黯然道:“训练时出了意外!”

  他就是因为这事才退役的。

  杨叶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虽然如此,你的动作仍旧精准迅捷,行云流水,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李联杰谦虚地道:“杨先生,您过奖了。”

  杨叶道:“其实,我这次就是为你而来。你应该知道,我是一名导演,我拍摄的功夫电影在全世界都很有知名度。我想邀请你去香港,拍摄一部动作电影,不知你可愿意?”

  李联杰退役之后,正不知道该干什么。没想到就接到通知,说有香港导演来挑演员,让他回到武术队表演功夫。

  可以去香港拍电影,李联杰怎么会不愿意?他有些兴奋地道:“我愿意!”

  杨叶笑道:“那么你准备一下,先办理去香港的签证,我还有点其他的事,半个月后,咱们出发。”

  他们这边聊得欢天喜地,甄子单一脸懵逼!

  不是在和我聊天吗?怎么忽然就跑偏到李联杰那边去了,还让他表演功夫?然后就定了他做演员?

  甄子单忍不住道:“那我呢?”

  杨叶心说,哦,老子把他给忘了。

  杨叶挑事似地指了李联杰,说道:“要不然,你和他打一场?”

  甄子单撇撇嘴:“我不欺负残疾人!”

  李联杰的好友王珏听不下去,忍不住站出来,怒道:“姓甄的,你别嚣张。我来跟你单挑!”

  王珏在1993年甄子单主演的《苏乞儿》里演过黄飞鸿,两人在电影里并肩作战。

  不过那年香港猛片如云,连李联杰的《太极张三丰》都扑街,别说他们这部《苏乞儿》了,后来王珏再也没演过电影。

  杨叶看热闹不嫌事大,立刻拉着李联杰站到一旁,让出场地,让他俩干架。

第206章 收获两弟子

  “哦达!”

  甄子单怪啸一声,疾风般冲向王钰,猛地一脚踹出。

  王钰还真没怎么打过架,见状连忙后退,甄子单得势不饶人,趁势追击,又是两脚,旋风般扫出。

  王钰毕竟练了这多年,就算练的只是国标武术,最起码也是个牛逼的运动员了。

  他也不是吃素的,身手非常灵活,抓住甄子单收腿的空档趁机躲开,就是一拳,正中甄子单胸口。

  却不想甄子单并不躲开,拼着挨他一下,一拳奔向王钰的面门,把王钰打了个满脸花。

  甄子单经常街头斗殴,经验丰富,这种自己挨一下轻的,给对方一下狠的的道理,他比谁都明白,不用思考就能迅速做出反应。

  双方过了没几招,甄子单每次都大占便宜,杨叶见状,知道这厮果然没有说谎,是街头斗殴长大的。

  连忙喊停:“好了,别打了!”

  甄子单打得上了头,冲杨叶说地道:“杨先生,我想和你切磋一下!”

  杨叶当然成全他,笑道:“来吧!”

  甄子单正处于十分兴奋的状态,一个连环脚就踢了过来。

  杨叶侧身避过,伸脚一勾,甄子单支撑不住,轰然倒地。

  “好!”武术队的学员们顿时大声鼓掌。

  甄子单翻身而起,有些不服地道:“再来!”

  却不想杨叶其快无比,瞬间跃到他身边,一把掐住他的脖子,将他按倒在地。

  甄子单被掐住要害,差点喘不过气来,他不敢挣扎,也明白自己和杨叶差距太大,单手在地上拍了拍,表示认输。

  杨叶松开了甄子单,一把将他拉了起来。

  这一回没人喝采,因为杨叶快得不可思议,学员们都惊呆了。

  甄子单伸手在自己的脖子上轻轻揉了揉,诧异地问道:“你怎么这么快?”

  杨叶笑道:“你想学啊?我教你啊!”

  杨叶本意只是玩梗,甄子单却大喜道:“你愿意收我为徒?”

  额……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懂这个梗。

  杨叶骑虎难下,心想,收就收,也省得别人老黑我,说我是个lsp,只收女弟子。

  不过……光收甄子单不得劲,最好把李联杰也收了。

  李联杰这厮小心思多,一旦翅膀硬了就会想开溜,光靠一纸合同束缚不了他。再给他头上套个师徒大义的名分,算是多一道保险。

  便道;“子弹,你的实战能力的确不错,但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眼就相中阿杰,请他去拍电影吗?”

  甄子单道:“因为他的国标武术打得好,动作漂亮。”

  杨叶点点头,说道:“阿杰,子弹,你们两人各有所长,又各有不足。我想收你们两人为弟子,弥补你们的弱点。也为你们两人各自量身打造一部电影。你们可愿意?”

  以杨叶横扫日本武道界的逼格,他无论想收谁为徒,对方都应该感到荣幸之至。

  更何况杨叶一出手就是画大饼,允诺一人量身打造一部电影……

  他们都是出过国的人,知道杨叶的电影有多卖座。

  两人激动的对视一眼,连忙一起向杨叶行礼,口称师父。

  杨叶收获两员大将,十分欢喜,当天晚上,杨叶在莫斯科餐厅请客,宴请武术队的全体学员。

  为什么去莫斯科餐厅?年代剧看多了,来了京城,当然要去一趟老莫圆梦。

  翌日,甄子单打越洋电话,向他老妈麦宝婵报告自己拜师成功的喜讯。

  麦宝婵为了让甄子单进入电影界圆梦,可谓操碎了心,一直到1984年,才辗转和袁和平搭上关系,让甄子单拜在袁和平门下。

  现在好了,杨叶出手,一步到位,也不用找什么袁和平了。

  杨叶向什刹海体校捐赠了十万港币,用来修缮学校的场地,又允诺会从国外购买一批训练器材捐赠给学校。

  然后便在张国清的陪同下,坐上了前往东北的火车。

  ……

  几天后,杨叶抵达黑龙江鸡东煤矿,在一栋普通的职工楼里见到了林维云夫妇。

  煤矿的领导向老两口介绍道:“老林,这位是来自香港的同胞,国际大导演,杨叶先生,他特地从香港过来看望你们两口子。”

  老两口一脸懵逼,连忙和杨叶握手:“杨同志,您好!请问您是……”

  杨叶客客气气地道:“叔叔阿姨,你们好!你们叫我小杨就行了。我这次过来,是寻亲来了。”

  老两口更懵逼了:“寻亲?我们家没有姓杨的亲戚呀。”

  杨叶道:“您有一个哥哥,叫林维良。嫂嫂叫麻兰英,对不对?1948年,他们随军去了台湾,便杳无音信了。”

  忽然听到哥哥嫂嫂的消息,林维云顿时激动起来:“哥哥嫂嫂,对对!他们还活着吗?杨同志,你是他们什么人?”

  杨叶笑道:“他们还活着,而且过得很好。他们去台湾后,又生了一子两女。你们看,这是他们的全家福!”

  杨叶翻出一张照片交给老两口,老两口拿着照片一瞧,顿时老泪纵横,声音颤抖地道:“真是哥哥嫂嫂,真是哥哥嫂嫂,他们都还活着!”

  这张照片是杨叶从林清霞那儿弄来的,他指着照片上的三个年轻人说道:“这个是他们的儿子,叫林成森,这个是二女儿,叫林清霞。这个是小女儿,叫林丽霞。”

  三十二年没见亲人面,林维云不断地摩挲着那张全家福,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落。

  杨叶的心里也不好受,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样因为战乱原因,致使亲人天各一方的惨剧全国不知道有多少。

  林维云看了好一会照片,才问道:“杨同志,请问,您和我哥哥家是什么关系呢?”

  杨叶笑道:“我是林清霞的男朋友。”

  “男朋友?”

  “就是对象儿!”

  “哦哦!”老两口一听,竟然是侄女婿,顿时高兴得不行。

  “杨同……小杨,你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伯父伯母非常思念你们,还有他们的大女儿林莉。我听说这件事后,就托人在国内打听你们的下落。后来让打听到你们从青岛迁到了鸡东。这次我刚好有事到京城出差,所以我就跑过来确认一下。万幸,这个消息是真的。”

  “好!好!小杨,你真是太有心了,太感谢你了。”

  “叔叔阿姨,请问,大姐现在在哪里?”

  “小莉嫁人了,现在在河南。不过……我们一直把她当做亲生女儿来养,她并不知道自己另外还有父母。”

  “您能给她写一封信,说明真相吗?我想去一趟河南,见见大姐。”

  “当然可以,应该让小莉知道真相,知道她的亲生父母是谁。”

  林维持找来纸笔,想了一会,在纸上写道:“小莉,有一件事,爸爸妈妈想告诉你。其实我们是你的叔叔婶婶,你的亲生父母是我们的哥哥嫂嫂。三十二年前……”

  老两口写好信,连同林莉的地址一起交给杨叶。

  杨叶收好信,又道:“虽然伯父伯母暂时不能过来和你们团聚,但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现在两岸已经开始通信,通商、通航。这次和你们联系上,以后就可以书信往来了。现在嘛,你们可以写一封信,我直接带回去。”

  “好好!”

  林维云又摊开信纸,想给哥哥写信,可是提起笔,千言万语,这三十多年的心酸人生,又不知从何说起。

  杨叶在当地住了一晚,直到第二天,这封信才写好。

  杨叶想出钱给他们修一栋新房子,他们却死活不同意。

  最后杨叶给当地捐了一笔钱,指明用途,用来盖学校。

  ……

  杨叶拿到林维云夫妇的信之后,又马不停蹄前往河南许昌见林莉。

  林莉的样子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中年妇女,她早已经嫁人,还生下了三个孩子。

  林清霞的相貌,是遗传学上的奇迹。

  林莉看见林维云夫妇的书信,震惊了。

  养育了自己三十多年的父母,竟然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叔叔婶婶。

  她的亲生父母远在台湾,她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林莉心情复杂,关起门来哭了一个多小时。

  最后,她的老公钱深永只好进去劝解。

  “爸爸妈妈待我很好,我一直以为我是他们的女儿,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钱深永劝道:“不论如何,他们都是你的亲生父母,当年谁都没有办法。今天终于找到了,哪有不认的理呢!”

  钱深永劝解了半天,林莉总算释然了。

  晚上,杨叶在当地找了个上档次的饭店,请林莉一家五口吃饭。

  林莉已经从懵逼中回过神来,一直不停地问父母和三个弟弟妹妹的情况。

  杨叶很有耐心地一一作答,见钱深永并不言语,只是招呼三个孩子吃饭,便问道:“姐夫现在在做什么?”

  钱深永道:“我是内燃机厂的工人。”

  “听你的言谈举止,你应该不是普通的工人吧?”

  钱深永叹了口气道:“我原本在许昌曲剧团工作,后来受到冲击,被下放到农村。是小莉不离不弃,从东北千里迢迢寻了过来,我们就结了婚,再后来,就被分配到内燃机厂当工人了。”

  “你上过大学?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中央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