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 第621章

作者:鬼谷孒

  “好角色是将来的事,短期内不太可能会有,如果你愿意自行承担差旅费,现在就有一个不错的角色。”

  “什么角色?”

  “我的太太正在演一个类似天使的角色,你可以扮演被她解救的爱尔兰奴隶,镜头不是太多,主要镜头是冲她下跪,说一句台词‘感恩妈祖娘娘’。”

  赫本似笑非笑地盯着冼耀文的脸,“我能拿多少片酬?”

  “片酬加上一些补贴,大概15港币,嗯,2美元63美分。”

  “好高的片酬。”

  “特殊照顾。”

  布朗德比餐厅,位于威尔希尔大道,棕色圆顶建筑,形似一顶德比帽,非常个性。

  这里距离米高梅仅10分钟车程,处于比弗利山庄和好莱坞交界,富豪、明星、经纪人混杂,形成社交枢纽。

  因为位置甚佳,演员拍完戏可直接来用餐,并且餐厅是24小时营业,拍夜戏后来吃宵夜也方便,久而久之,这里成了好莱坞人的主要社交场所,片约谈判、绯闻发酵、政治密谈的核心场所。

  餐厅周边很空旷,有不少停车的地方,停着不少车,不少车里坐着人,八卦记者、FBI、带着新人的经纪人,盯梢或等着偶遇。

  停好车,谢湛然留在车里,谢停云跟着一起走向餐厅。

  美国目前没有权威的狗仔小报,却已经有狗仔的存在,拿着相机到处追踪拍摄有价值的照片,然后向上镜之人拉赞助——我准备举行一次烧照片活动,你赞助我1万美元怎么样?

  《邦德》第一期还未发行,但办公室已经在洛杉矶设立,悄悄招了一批狗仔正在训练和实习。

  从规划上来说,《邦德》会两条腿走路,左腿抓真正的大八卦,右腿对接明星客户,按客户的要求和付费多寡炮制八卦新闻。

  一般情况下,左腿是跛的,主要靠右腿输出,因为大八卦好抓却不好收场,抓到要害会死人的,只能抓一些不大到夸张的大八卦,然后向当事人讨小一点的大八卦,本着不彻底毁人的态度传播八卦。

  说白了,《邦德》就是按照读者的喜好变化发点似是而非的八卦文章,读者想看谁的八卦,谁就会有八卦可供刊登。立足好莱坞,成为好莱坞利益链的一分子,既满足读者喜闻乐见的需要,也进行喜好引导。

  进入餐厅内,冼耀文见客人不少,便对赫本说道:“你在这里混上专座了吗?”

  赫本翻了个白眼,“我在这里有VIP包厢。”

  “真是糟糕。”

  赫本不再理会冼耀文的嘲讽,带他走向一张位置很差的桌子,在大厅的中央,四面都有过道,没有私密性,也没有安全感。

  甫一坐定,她问道:“吃什么?”

  “牛排、塞萨尔沙拉,甜点要香蕉奶油派。”

  “我喜欢这里的香蕉奶油派,一人两份?”

  “我只要半份。”

  “好吧,我吃一份半。”说着,赫本叫侍应过来点菜下单,完事后,又是一支烟叼在嘴上,“昨天我在这里吃晚餐,遇到丽贝卡·潘和米高梅的人进VIP包厢。”

  “所以?”

  “米高梅在筹备一部新歌舞片《雨中曲》,丽贝卡·潘是不是被邀请演唱主题曲?”

  “大概是,我不太清楚。”

  “我也会唱歌,能不能把我介绍给S.P.Smith?”

  “花社现在的办公室太小了,马上会搬去格雷巴大厦,那里有个电梯司机叫奥巴马,我坐电梯的时候和他聊了几句,他说他知道怎么当总统,可惜没有人把他介绍给弗兰克·麦金尼先生(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

  “见鬼,亚当。”赫本愤懑道:“你今天对我的态度很差。”

  “因为你变了,奥黛丽,我的记忆还停留在那个自卑的你。”冼耀文摊了摊手,“现在的你,很不要脸。”

  “你说的,机会要靠自己争取。”

  “但是要有自知之明,再好的歌曲给你也是浪费。”

  “浪不浪费不关你的事,你只要把我介绍给S.P.Smith。”

  “我的名字亚当·泰勒·斯密·赫本,我没兴趣认识你。”冼耀文呵呵笑道。

  “你是S.P.Smith?”

  “嗯哼。”

  “你会作曲?”

  “不会,我是爱迪生的信徒,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总能从垃圾堆里翻出宝贝。”

  赫本撇撇嘴表示不信,“帮我写首歌。”

  “你配吗?”冼耀文轻蔑一笑,“其实我已经知道派拉蒙高层对你的评价,你太瘦,胸太小,不像明星,我完全认同,还要补充一点,你的嗓音很难听。”

  赫本双手按在桌面,如一只愤怒的母狮子盯着冼耀文的脸,“你今天就是要故意打击我?”

  “是的。”冼耀文颔了颔首,“我想让你明白当自己能力不足时,想法不要太多,一点点做好要做的事。”

  赫本恢复淑女形态,“好吧,你是老板。”

第739章 死人钱

  九龙城寨时间上午四点半。

  马骝趴在一栋楼的楼顶,观察对面的一间房间。

  三个钟头前,陈阿泰带着几个人打劫了半岛酒店的地下金库,得手后绕了一个大圈子来到对面的房间。

  马骝往嘴里塞了一粒花生米,轻轻咀嚼以提高自己专注度。

  打劫从发动到撤退用时不到三分钟,充分表明陈阿泰几人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半岛酒店有人吃里扒外,以及这件事情不单单是打劫这么简单。

  “马骝情况如何?Over。”

  马骝扶住头戴耳机,在麦克风上敲击两下。

  “换位,Over。”

  再次敲击两下,马骝迅速收拾好东西离开楼顶。

  天马上就会亮,有人上楼顶的概率不断增大,再待下去容易被人看见。

  他下楼来到“商业区”,坐于早点摊,用余光注视通往目标地的弄巷。

  两个小时后,城寨中心的德记茶居,14K的产业。

  一个提着布袋的男人从茶居门前经过,忽然,他停住脚步,对着茶居大门将布袋甩起来,甩了几下,手一松,布袋借着惯性飞进茶居,而男人撒腿就跑,晨光打在他的手上,一条条丝线反射着光芒。

  不到两秒钟,茶居里发出一声巨响,冲击波裹挟着尘雾、血肉喷射出大门,少顷,此起彼伏的呻吟声响起。

  湾仔。

  义群的三间字花档,熊熊烈火在燃烧。

  五分钟前,三地同一时间被汽油弹袭击,义群的马仔试图泼水灭火,谁知火势越烧越旺,根本控制不住,他们只好眼睁睁地看着。

  一分钟后,沈杏山接到电话,骂了一句“小赤佬”。

  不用查他也知道是14K的人干的,昨晚义群的人突袭14K在九龙仓的仓库,得手8吨翡翠原石,没想到14K的报复来得如此之快。

  广东道,大三元茶楼。

  刘荣驹和阿秀在叹早茶,一个人来到他身边耳语了两句。

  “知道了,去吃点东西。”

  刘荣驹放下筷子,点上一颗烟,脑子动了起来。

  德记茶居的“菠萝”是他派人去扔的,因为14K不识抬举,居然敢染指八角笼的外围盘口,摊薄了东福和的收益。

  冚家铲,马上又到给丽池花园交数的日子,英国佬要是问起来这次的分成为什么变少,他要怎么回答?

  边上的阿秀见他的眉成一字宽,关心地说道:“驹哥,是不是找一下岑佩佩?”

  刘荣驹摆了摆手,“岑佩佩是阿文立起来的冼家门面,不会出面沾手见不得光的事,找她就是逼阿文翻脸。”

  “让人带话给苏丽珍?”

  “不要乱出主意,这件事只能自己解决,找阿文没用。”

  刘荣驹心里清楚得很,冼耀文在丽池花园的股份很少,大头都是英国佬的,虽然外围盘口一事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让英国佬出面警告一下14K,但他不能往这个方向想办法。

  他清晰记得冼耀文当初说过的话,“外围盘口谁做都是做,其实利益最大化的做法是按照各个社团的地盘范围,把盘口分成几个片区。

  只是我这把夜壶不想把自己搞得臭烘烘,将来其他社团若是染指盘口,你自己搞定,你搞不定,就该轮到我出面搞定你,千万不要拿英国佬当戆居。”

  “冼耀文什么都预料到了。”刘荣驹叹了一口气。

  东福和成也阿叔,败也阿叔,一旦阿叔退休,其他社团很可能对东福和群起而攻之,他不想继续扩大东福和的势力,而是准备进行转型,他并不想和14K闹得太僵。

  狮子山山脚。

  郑月英戴着防毒面具巡视自己的“中央厨房”。

  日字形的工作台前,十几个头上包裹着白色头巾,面戴口罩,却是不着寸缕的女工正在忙碌着。

  一勺勺白色粉末被装进化妆用的粉饼盒里,装到精确重量,上面覆盖真正的粉饼。

  “这批货赶着出货,大家动作快一点,等忙完每个人多发200块钱。”

  随着郑月英的催促,女工们的手脚又快上几分。

  缅北之行后,她又去了一趟纽约,在哈林区见到了瘤子·约翰逊,两人一拍即合,只要她将货送到纽约外的海上,有多少,瘤子·约翰逊就要多少。

  交易谈成后,她在酒店无意中翻开一本《生活》,看见了一张朝鲜战场美国大兵腐烂遗体的照片,经过打听她得知美国大兵的尸体未及时运回美国安葬,引发国内抗议,促使军方改进运输条件。

  这个消息激发了她的灵感,如果买通美军的运尸人员,她的货可以坐运尸船抵达美国。

  回到香港,她就着手办这件事,在湾仔搭上了度假的水兵,一层一层公关,打通了运输渠道,现在的这批货就是要赶去釜山装船。

  郑月英的心情颇不平静,这条路如果走通,运一趟货就有数十万美金的利润,这可比在香港一包一块的卖赚多了,还省去了许多麻烦。

  回想一下,自她踏入这一行,身边的人已经死了好几个,都是死于市场的争夺战,罢了,这个烂市场姑奶奶不要了,以后只做批发,零售狗都不做。

  飞鹅山。

  《林默》剧组刚拍完一个镜头,道具组重新布景,演员们在休息。

  岑佩佩坐于行军椅,手里捧着一份计划书。

  冼耀文去台湾前给岑佩佩留了几个文件袋,每个上面都标注了日期,若是到了日子他没回香港,让她打开看。

  今天是7月9日,她打开了标注今日的文件袋。

  计划书的抬头是“录像厅计划”,内容提要写着:友谊影业组建新的事业线,专门拍摄预算不高于5000港币的影片,专供录像厅。

  她在剧组已经待了一些日子,对剧组的运行成本略有了解,5000港币不说其他,就是菲林的成本只能覆盖一个边角,该怎么拍出一部片子?

  带着疑问和好奇,她接着往下看,很快就得到答案。

  原来拍电影还可以用16毫米的菲林,且不用新的,而是通过好莱坞片库剩余、军方战备物资、新闻社废弃片段、南洋过期胶片等渠道获得二手菲林,价格在1美分/英尺至6美分/英尺之间。

  16毫米菲林拍摄一分钟的内容大约需要36英尺,一部90分钟的电影需要3240英尺,而剪辑出这个长度的内容,好莱坞的大制作实际拍摄的菲林长度可能长达48600英尺,即片比15:1,友谊影业的片比大约5:1。

  这两个片比都太高,要降下来,降到1.5:1之内,即菲林的实际开支不能高于1665港币。

  降低片比的办法说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剧本按分镜精确到英尺,演员不许NG,这就需要正式开拍之前,演员一次接一次反复排练,直到有一条过的把握再正式开拍。

  演员方面找公司的咖喱啡或实习生,以及外部的粤剧、京剧演员担当主演,片酬控制在300港币/部之内,最好实现零片酬,只管饭。

  场景以蹭免费场景为主,茶楼、街市免费取景,其他剧组的布景在拍摄间隙见缝插针。

  拍摄以日戏为主,拒绝灯光,单机位固定镜头,避免多机位耗片,后期不配音,现场收音,NG就重拍。

  拍摄主题分为三类:

  第一类,蹭热映影片的热度,片名相似,内容为去除所有高成本画面的乞丐版。

  第二类,哗众取宠,百无禁忌拍摄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如慈禧就是一个很好的取材对象,大胆杜撰关于她的故事,与李莲英之间的爱恨情仇,当年逃难路上为了一个饼不惜伺候乞丐,等等。

  慈禧拍烂了,咸丰、溥仪、川岛芳子、袁世凯等等,已故且后代落寞的近代人物随便拍,不该拍的别拍,不惹麻烦。

  第三类,天马行空,不限题材,神魔鬼怪、市井生活、科幻畅想,想拍什么拍什么。

  如普通观众对富人的多姨太太生活有“皇帝金扁担”式的畅想,倾听他们的畅想,按他们所想或所希望的内容进行拍摄,也可以进一步延伸,拍摄诸如姨太太和码头苦力的爱情故事,码头苦力财色兼收,飞黄腾达,以满足观众的幻想。

  或者是深宅的苟且之事,如老爷私通儿媳妇,生下的私生子长大后又和老爷的姨太太私通,越乱越好。

  无论拍摄哪一种类型的影片,都要实现广告植入,可围绕需要宣传的产品设计对白,甚至产品为影片的重要组成元素,尽可能自然和谐,不要引起观众的反感。

  看完关于如何建立并推广录像厅的内容,岑佩佩心知自家老爷构思录像厅计划,深层目的是构建一个广告传播平台,引导观众进入录像厅看广告。

  而如何做到最有效吸引观众,大概还是落在内容略的“中插短片”那一条,老爷不直接写出来,应该不是为了保密,而是不敢写出来,她的脚趾头一动,也能想明白短片大概会拍些什么玩意。

  大概短片也不是友谊影业自行拍摄,而是由外部提供,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