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 第553章

作者:鬼谷孒

  进入西门町范围,可以看见路边有人鬼鬼祟祟在兜售美军剩余物资,如罐头、巧克力,用美元或银元交易,台币不怎么讨喜。

  在台北,就货币而言,最受欢迎的自然是美元,其他外汇大部分人不认,因为没见过无法辨别真假,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银元,不仅在民间私下流通,甚至一些单位的薪资部分以银元发放。

  没办法,谁让百姓对四万换一心有余悸,对(新)台币缺乏信任,反而银元拥有几十年的信任基础,价值非常坚挺,一银元在黑市可以换7至15台币。

  价格之所以相差这么大,是因为有人在炒银元,市场被操控,低吸高抛,玩得不亦乐乎。

  一个小孩拿出两个龙洋从小贩手里买了两个美军罐头,小贩人还不错,多给了一块糖当甜头。

  龙洋的成色可比袁大头、孙小头稳定多了。

  不知不觉,路过了新公园,见到一帮学生在集会,有带头的在发表反共演讲,角落里隐藏着穿中山装的大人,可见集会是自发的可能性不大,多半是有人引导。

  这也正常,天下哪有那么多不约而同和志同道合。

  听了两耳朵,穿公园而过,朝着牯岭街的方向踩脚踏。

  六点,起风了,微风,吹得人懒洋洋,迎着风进入牯岭街,迎面走来三个身穿校服的女生,脸上皆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其中一个看着有点面善,有点像那个挺有名气的言情小说作家,听说她的作品里只有爱情,将爱情当饭吃,没有柴米油盐。

  多看了几眼,没办法确定,作罢,双方擦车而过,化为没有涟漪的偶遇。

  他在这偶遇和青春气息,同一片天空下,却有人在忍受煎熬。

第678章 西门,吹雪

  “大头鬼,瞄什么瞄,再瞄一次试试,操。”

  “熊大头,我让你瞄,我让你瞄。”

  穿入一条小巷,看见一个头大身胖,个子矮矮的小鬼被三个小鬼按在地上锤,扇耳光、踢肚子、踹腿,蛮凄惨的。

  冼耀文骑到近前,一捏刹车,脚踩在地上稳住车,“小鬼,住手,不好好念书在这里打架,告诉你们学校啊。”

  闻言,三个小鬼停住手,其中一个小鬼瞄了冼耀文一眼,梗着脖子说道:“关你屁事。”

  “嘴巴还挺利害,我看你是欠收拾,把他腿打断。”

  冼耀文冲戚龙雀使了个眼色,戚龙雀立马从自行车上跳下,作势往小鬼扑去。

  样子很凶狠,但动作很慢。

  “跑啊。”

  小鬼很机灵,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一窝蜂撒丫子跑了。

  不到两秒,三个小鬼消失在巷子的尽头。

  冼耀文下车,来到小矮胖身前,拉着他的手腕将人扶了起来,帮他掸去身上的灰尘,动作轻柔,生怕惊醒伤痕。

  小矮胖受宠若惊,万万没想到从一个陌生大哥哥这里获得被呵护的感觉。

  他不缺父亲,也不缺母亲,却是极度缺乏父爱。

  他的父亲长期家暴,每当揍他的母亲没过瘾,就会在他身上找补,挨揍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

  冼耀文替小矮胖弄干净身上,拾起地上的帆布书包挂在小矮胖肩上,轻拍其脸蛋,“小朋友,叫什么名字?”

  “熊耀华。”

  冼耀文淡笑,“耀华,挺巧,我叫耀文,有个弟弟也叫耀华。在哪里念书?”

  “师范学院附中初中部。”

  “住哪里?”

  “瑞芳镇。”

  “不近呀,你的脚踏车呢?”

  “坏了,今天没骑。”

  冼耀文在熊耀华肩上拍了拍,“我送你回去。”

  虚推熊耀华的后脑勺,走回自行车边,坐回坐垫,让熊耀华自己攀上横杆。

  不知为何,看着已经十二三岁的熊耀华并不抗拒坐横杆,反倒是跃跃欲试,在车把手上一借力,屁股跃上横杆。

  冼耀文脚尖在地上一点,车轮往前滚。

  “你家几点钟吃晚饭?”

  “没有准点。”

  “今天吃了没有?”

  “还没。”

  “在外面吃,父母会不会骂?”

  “会……不,不会。”

  “那就是会了。”

  “不会。”熊耀华坚定地说道。

  冼耀文轻笑,“看来会挨打,我请你吃好的,让你挨的打物有所值。”

  “耀文哥,我们吃什么?”

  “挺机灵,知道打蛇随棍上,好吧,我认你这个弟弟,你哪里人?”

  “香港人。”

  “在香港出生?”

  “是哦。”

  “讲白话?”

  “只识讲少少。”

  “你父母不是香港人?”

  “江西人。”

  “在学校有没有泡Miss?”

  “没有哦。”

  “哦,你的成绩怎么样?”

  “不好。”

  “在学校不好好念书,又不泡Miss,那你在做什么?”

  “玩啊。”

  “玩?像刚才那样?”

  “刚才是意外。”

  “意外哦,我看你知道保护要害,是被揍出经验了吧?”

  熊耀华害羞道:“没有啦。”

  “小鬼,如果以后不想挨揍,盯住欺负你最狠的那个,从早到晚,一有机会就报复,没完没了,直到他怕了为止,这样你不惹别人,就没人敢惹你。

  不过,这样做有个前提,要么你够聪明不被老师发现,要么你爸爸的身份不一般,罩得住你。

  我看你傻头傻脑的,不被发现是不可能的,还是指望你爸……”

  “我才不要靠他。”

  冼耀文不再继续话题,他一时摸不准熊耀华是到了叛逆年纪对父母的逆反心理,还是其中有隐情,这个时代罕有不揍孩子的家长,往死里揍的也不在少数。

  像熊耀华这种在外面经常挨揍的,家长的脾气若是差一点,回到家多半会不分青红皂白来一顿加餐,家长的权威往往通过打骂建立。

  特别是在外面讨生活需要装孙子的家长,只能在子女身上寻求当大爷的感觉。

  “想吃什么?”

  熊耀华想了一会,说道:“牛肉面,开封街那里的面摊,老板是山东人。”

  “很好吃吗?”

  “没吃过,去吃过的同学说很好吃。”

  “好,就吃牛肉面,抓稳了,我要加速了。”

  双腿发力,铁马作的卢飞快,风景加速流逝,未几,三辆车子驶入开封街,路边稍停,问了下路,扎进巷内。

  巷内有不少摊子,一摊接一摊,冼耀文不太难就从摊子里筛出做面的,且老板块头比较大的那个。

  恰巧有客人要食面,嘴里喊着,“刘山东,来碗面,多放面,多放牛肉,多放辣子”。

  “好嘞。”

  听见乡音,戚龙雀略有点激动,自作主张道:“掌柜的,给俺来五碗面,一碗儿多抻点儿面,牛肉片子多搁上,葱花儿撒上,辣糊儿单搁小碟儿里。”

  “管!面不够自己添,管够儿!”摊主冲戚龙雀笑道。

  “老板儿,一碗不用放牛肉。”冼耀文拍了拍熊耀华的肩膀,“放到他那碗里。”

  “好好,赶紧里头坐,板凳自个儿拽过来,茶在壶里,自己倒啊!”

  摊子无篷,有四方桌三张,单人长条凳塞在桌子底下,几人抽出,围坐四方桌,冼耀文看看左右摊位,从左边的摊子叫了五个单卖的狮子头。

  筷子一夹,狮子头并未凹陷,手艺不到位,只能称为肉丸子,将属于自己的那个给了觉醒干饭魂的熊耀华。

  这小子稍作停顿,咧嘴一笑,继而接着胡吃海塞。

  冼耀文再次打量左右摊位,观察食客的穿着,发现穿得都还算体面,应当是属于收入还不差的那一挂,可想而知在这边摊上吃饭可以列入奢侈行为。

  方便面的面饼为精致小麦粉,富含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后迅速转化为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短期内产生“能量充足”的饱腹信号,但后续因血糖骤降而再次饥饿。

  想要延长饱腹感的时间,一是增加脂肪含量,脂肪消化速度慢,延缓胃排空时间,从而延长饱腹感。但高脂可能引发油腻感,部分人会产生假饱,实际营养不均衡。

  可以从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以及沙特、伊朗进口价格低廉的孬肉加工成合成肉,每一包面配一块大大的高科技牛肉片。

  也可以推广狐狸养殖,一只脚踩进皮毛业,以获得附加值——“免费”的狐狸肉。

  二是增加蛋白质含量,最好一包方便面的蛋白质含量超过30g。

  可以在面饼里添加大豆,也可以从西方进口廉价的冷冻鸡肉,或直接进行蛋白粉的研发。

  三是添加膳食纤维,这个办法成本过高,不可取。

  四是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通过添加脱水蔬菜种类的方式来实现,但冷冻干燥成本太高,当下未必有成熟的技术,热风干燥维生素保留率太低,想达到效果,成本也是问题。

  或者可以推广方便面搭配韩国泡菜的吃法,韩国泡菜是一众腌菜中保留维生素率较高的,一碗泡面搭配几碟泡菜,等于霸道总裁的豪华晚餐。

  友台建立后,拍摄的影片可以多增加吃饭的镜头,有钱大佬的餐桌上一定要有几碟泡菜。

  不对,不能叫泡菜,得改个名字,叫外婆菜或妈妈菜。

  就从台湾已经在出口的高丽菜干下手,高价订购大量的高丽菜干,推高高丽菜种植面积,恰当的节点突然不再收购,面对堆积如山的廉价高丽菜,各种吃法自然会被发明出来。

  农民具备淳朴的一面,也具备奸诈的一面,面对高价收购,为了多挣几个钱,可以想出各种增重、提高评级的恶心办法,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仅是小儿科。

  不再收购的借口,农民定会主动为他创造。

  呃,还是算了,吃相太难看,为了方便面犯不上,哪怕食也还会扩张到其他食品领域。

  或者推出富含维生素的方便面伴侣食品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冼耀文想到了火腿肠,孬肉加廉价淀粉再加各种烂菜叶/菜梗,添加各种调味剂,研发出好吃又扛饿的食品。

  在温饱线上徘徊的人没有资格要求健康饮食,首要的问题是解决脂肪摄入量,让肚子鼓起来,科技与狠活是必经之路,先解决没有的窘境,到了一定阶段,再去追求吃好,然后慢慢过渡到吃健康。

  科技与狠活是时代的需要,从业者光荣而伟大。

  琢磨时,牛肉面上桌,冼耀文端起自己的碗,往熊耀华碗里扒拉面,“耀华,多吃点,不够吃再叫。”

  “够了,耀文哥,够了。”

  “不要假客气。”扒拉一半的面到熊耀华碗里,冼耀文这才收手,“你这个年纪正是饭量好的时候,一顿饭坚持不了两个小时就饿了,吃吧。”

  “唔。”

  熊耀华往碗里舀了两勺辣子,筷子一搅就开动,毫不在意面条的滚烫,呲溜,呲溜,仅吃了三口,汤位线明显地下沉。

  戚龙雀没有坐在位子上吃,捧着碗凑到摊主身前,两人有说有笑。

  也是奇怪,香港的山东人并不少,但没见他和其他山东人多接触,反而到了台湾主动和老乡套起了近乎,大概是牛肉面在他心里有特殊地位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