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心的石头
“钦此.”
众多官员恭恭敬敬领命叩首道:“谨尊皇上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完旨意,长孙无忌将圣旨交给身边的随从。
随从拿着圣旨与在场诸位官员一一过目,验证具体内容,办理关防堪合手续。
朝庭的旨意可不是随口念念,下面的人一听就会恪旨奉行的,由其是涉及重要权力归属的旨意。
有一整套严密的交接流程,合对款式和各项印笺,甚至要相关部门将原文腾抄撰写两份,一份带回去留档并细细揣摩,另一份留给钦差以做凭证,证明相关人员部门明确收到旨意。
当然,这些自有下属吏员去处理,众多河北官员都忙着招待钦差,搞好关系,没人去看圣旨。
像长孙无忌这样的皇帝亲信,办理的又是长期巡视的差使,无论哪方面都十分合情合理,谅长孙无忌也不敢捏造圣旨。
侯君集和唐俭更是对这封旨意心中有数,皇上明显是觉得以前的辽河道一隅之地,甚至集河北道的力量,也办不了辽东这么大的事情,所以派了更加重要的长孙无忌,赋予了更大的权限。
有这封旨意,长孙无忌大权在握,就可以明正言顺的约束所有官员,调动所有军队,以便宜行事。
侯君集做为老友兼地主,首先迎上前道:“长孙大人一路幸苦了,我辽河道大小官员与河北道各位同僚备下了宴席为大人洗尘,还请大人移步。”
“呵呵呵”
长孙无忌捋着胡须,看着满厅的官员,笑着说道:“君集啊,你和唐大人都不是外人,这里的各位大人也有不少人和我是老朋友了,不用那么客气。”
“走,很长时间没见了,我们大家好好聊聊。”
这次来是为了辽东战事,不是惩治官员找碴儿的,长孙无忌态度很是和善。
众人一听长孙无忌的口气,心也是在一松,更加殷切的奉迎起来,众星捧月般的围着长孙无忌进了内堂。
第二天一早,长孙无忌就迫不及待的越过辽河,来到了北岸颉利的大帐。
这么重要的事情,长孙无忌代表大唐必须要和颉利亲自议定,不能凭一个使者就做出决定。
颉利也知道这一点儿,是以一接到信使的通报,第一时间接见了长孙无忌。
“大唐右仆射兼钦差制使长孙无忌,参见突厥汗国颉利大可汗!”进入帐内,长孙无忌抚胸行了一礼。
颉利一见长孙无忌的姿态,就知道李世民的态度了。
大唐这次可谓是诚意十足啊!
长孙无忌本身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又是当朝右仆射,完全可以代表李世民。话里话外的,果断的承认了颉利做为突厥唯一大可汗,代表现在的新突厥汗国。
这一点儿对颉利很重要
以前的颉利并不在乎,毕竟在隋末的时候,大突厥就是天下无可争议的霸主。
就连现在的大唐也曾经臣服大突厥,李渊也要受到颉利的封赐。
就算如今的大唐崛起了,但只要颉利还活着,大突厥的架子就还在,大唐最多就是和突厥平起平坐,也不敢明目张胆的颠倒黑白,否定当初曾经臣服大突厥的事实。
至少当着颉利本人没那个底气.
大唐可以撕破脸发兵攻打新突厥,却不能把颉利当成夷男那样的走狗来对待和贬低。
这并不是为了凸显颉利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是为了曾经的大唐和李渊的颜面。
试想,若是把颉利贬低成猪狗,那当初的李渊又算什么呢?
后来被李渊禅让而继承大唐的李世民,以及大唐君臣们,也不会脸上有光的。
大唐现在对草原东部颉利率领的新突厥汗国,在态度上是不予置凭的,也就是不承认,也不否认。
没有外交使节,不通往来,是在模糊化处理。
这让颉利很是忧心,若是大唐对现在的新突厥汗国始终在外交上不承认,颉利做为以前的草原霸主,虎老威还在,或许还可以独立自主,不在乎大唐的看法。
但等到自己故去,儿子施罗叠继位后,即没有威摄天下的名义,又没有镇压草原的实力,很有可能稳不住场面。
形势比人强,现在新突厥汗国仅仅只占了草原一半地域,不管颉利心里再不舒服,也不得不承认,做为如今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大唐帝国对周边各个小国家势力的影响都是绝对的。
大唐现在忙于消化胜利果实,没功夫去管独立在草原东部的新突厥,等到李世民将内部理顺后,极有可能从西南三个方向发动攻击,将现在的新突厥汗国彻底消灭。
颉利的身体状况导致他不得不思考新突厥汗国和儿子施罗叠的未来,当初计划南下攻打阿史那云和西出消灭葜必何力是这样,后来将女儿许配给李言也是这样。
现在通过征伐高句丽和大唐搞好关系,同样是这方面的考虑。
他必须要留给施罗叠一个安稳的环境,至少保证新突厥汗国有二十年的安定,等待子孙后代成长起来。
现在看到大唐的态度,颉利十分满意,殷切的伸出手:“长孙大人请起,不必客气,坐下说话!”
“谢可汗。”
颉利微微一笑:“我和唐俭打的交道比较多,在武德年间就多次往来,和长孙大人却是不在熟悉,不过,我们应该是见过面的”
“不错,可汗好记性。”
长孙无忌闻言捋了捋须,神色自若的说道:“武德九年,可汗到长安去做客,和我大唐皇帝陛下在渭水外的便桥一叙,无忌正在做陪,远远的见过可汗一面。”
“可汗昔日之风采,震古烁今,现在想起来,依然令人心折啊!”
大唐的所有君臣,提到当年的便桥之耻,都下意识的把之归结到武德九年,划到李渊的统治时期,似乎这样更能证明李渊的无能和废物,间接显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英明。
对此李渊也是十分恼怒的,却无可奈何。
实际上那时候李渊都已经下台了,李世民更是登基为帝,应该是算到李世民头上的。
当时颉利入侵时确实是在武德九年的年底,划到李渊的武德时期也没错。
曾经的奇耻大辱,现在再次提起来,被长孙无忌用春秋聊法儿,三言两语的,就变成了对往事的回忆,不知情的,还以为当年的会晤是多么美好而令人怀念。
不得不说,外事会晤都是服务于大局的,大局向好,自然说法都会不同。
颉利脸色一窒,眼神漂忽,浮现回忆的神色:“当时李世民身后有五位大臣跟随,长孙大人就是其中一人,怪不得我看大人这么面熟。”
渭水之畔,当时颉利看李世民有恃无恐,疑心在便桥之南设有伏兵。但后来也都知道了,那时候长安城前所未有的空虚,并没有重兵,只要自己当时一声令下。
大军过河,那么大唐在当时就亡了,历史也会改写。
想到这里,颉利苍老的脸上一片黯淡,心里涌上无限的惋惜和遗憾,巍然一叹:“李世民不愧是天生的王者,一身是胆,豪气冲天,面对数十万大军而面色不改,义正辞严。”
“像大人这样的文臣也是凛然不惧,中原大地果然是物华天宝、人材辈出。”
“我大突厥败给这样的国家和人物,也不算亏了。”
“本可汗自认是草原不世出的英雄,只可惜遇上李世民这样更加逆天的人物,你们中原有句话是怎么说的”
见颉利果断认怂,对大唐君臣十分推崇,长孙无忌心里也是无比自豪:“可汗想说的是即生瑜,何生亮吧?”
“不错,正是这样。”
颉利深深的叹了口气,脸上尽是颓废之意:“本汗自诩不是庸碌无能之辈,可惜生到了一个不好的时代,遇到了李世民这样更加妖孽的存在,他是千年难遇的帝王,只能怪本汗运气不好了。”
可以看出,双方都在尽量消弥之前的隔阂,努力缓合两国之间的关系。
虽然颉利肆无忌惮直呼李世民的名讳,但长孙无忌并没有为此心生不悦,觉得颉利是在羞辱大唐。
做为曾经大突厥的可汗,就连李渊也臣服过颉利,李世民更是小字辈。
在李渊死后,整个天下唯一可以正大光明直呼大唐皇帝名讳的人,估计也只剩下一个颉利了。想来就算当着李世民的面,以颉利的老资格,李世民也不会觉得颉利无礼。
何况,这次颉利对大唐示好的意味十分强烈。
双方寒暄一阵,感觉气氛十分友好,长孙无忌提起了这次会面最关心的事情:“我听唐俭说,可汗这次攻伐高句丽,欲与我们大唐携手合作,不知是不是真的?”
第836章 与颉利谈判
2024-07-13
“没错,我知道高句丽和你们中原是世仇,这次南下,主要是想送给大唐一份厚礼。”
谈起正事,颉利收拾起低落的情绪,肃然道:“这次攻打高句丽,不用你们大唐出一兵一卒,全部战役都由我突厥来打,事后土地和城池归你们大唐,人口和财富归我突厥。”
“伱们用不损兵折将,不耗费粮草,白得一大片土地。”
长孙无忌听到颉利亲口承诺,放下了悬着的心。
“多谢可汗,我能感受到可汗的一片诚心。”
长孙无忌起身抚胸再次深深的行了一礼:“我大唐皇帝陛下远在长安,对可汗的善意也甚是赞赏,在无忌出发之前,特意嘱咐无忌代表大唐所有臣民由衷的感谢可汗的好意。”
“皇帝陛下表示,从此之后,我大唐和突厥以前的所有恩怨都一笔购销,往后两家为兄弟之邦,愿中原百姓与草原儿女永世和平相处,世代友好。”
颉利闻言也是放下了心,只要搞定大唐,儿子虽然资质不高,也能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守成之君了。
颉利高兴的说道:“这也是我的心愿,即然这样,那我们的盟约就此达成。从此两家和慕相处,不动刀兵,永世盟好。”
长孙无忌一听就知道李世民和房玄龄的分析没错,颉利确实老了,今天又亲眼看到颉利老态隆钟的样子,亲耳听到颉利话语里面略带讨好的善意,也明白了颉利在安排后事的想法。
对这次颉利南下的动机再无怀疑.
确实,这样的颉利加上废材的儿子,自保尚且不易,又有什么能力去对外侵扰,何况是如今国力强盛的大唐帝国。
大概大唐承认突厥汗国,并愿意与未来的施罗叠和平相处,颉利就已经心满意足了。难怪这次颉利做出这么大的让步,萧禹和岑文本还怀疑颉利有什么阴谋诡计?
看来是多虑了。
此刻看到颉利这么好说话,长孙无忌心中一动,又有些想得陇望蜀,趁机扩大谈判成果,争取更多的好处。
颉利的退让,使长孙无忌感到了他的虚弱,于是试探的说道:“高句丽与我中原有血海深仇,可汗攻打高句丽,我们大唐没有意见。可听说大汗这次是想将三韩之地一块儿给收拾了?”
“一个高句丽,区区弹丸之地,就是加上新罗百济也不过是多了一些城池,我突厥一战可平。当然,若是大唐觉得新罗和百济是大唐属国,我们也可以不动。”
颉利眉头一皱,虽然一个高句丽已经足以让儿子立威了,新罗和百济能一起拿下最好,要是大唐实在反对,那就舍弃,毕竟和两个小邦比起来,大唐的友谊更加重要。
“不,不,可汗误会了!”
长孙无忌连忙摆手道:“新罗和百济表面上是我大唐属国,但和可汗的情谊比起来,我们当然是更在乎可汗了。”
长孙无忌焉能不知,属国和本土的区别,在杨广攻伐高句丽的时候,下令新罗和百济从背后攻击。这两个小国却阳奉阴违,表面上支持杨广,实则派出兵力和粮草支援高句丽。
不然高句丽何致于支持那么久,这些小国首鼠两端,附庸中原王朝,无非是为了牵制高句丽而已。
长孙无忌对他们也没什么好感,现在又不用自己做恶人,巴不得颉利将其一起给灭了。
此时只是想拿这两个小国来和颉利讨价还价,多争取些好处,谁知颉利竟对如今的大唐如此忌惮,果断的放弃了,这让长孙无忌有些无语,连忙将嘴边的话收了回来。
听到长孙无忌的表态,颉利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对此心知肚明,大唐这是被自己激起了贪心,想一鼓脑的吞下整个三韩之地。
恶人让自己做了,大唐做好人,直接捡现成的,还能不满意吗?
长孙无忌被颉利的笑容看得老脸一红,有些讪讪的:“可汗,无忌有句话不知当不当问?”
“我们两家是兄弟之邦,有什么问题,你就问吧?”
“高句丽和新罗、百济三个小国加起来有两百多万人,现在的突厥汗国也不过这么多人,可汗要这么多人干什么?”
“嗯?”
颉利脸色一板,心里很是不悦,都把城池和土地都给你们了,现在又惦记上人口了,大唐真是太贪心了。
见长孙无忌态度坚定,颉利沉思片刻:“这几年,我重新平定草原,以至各部损失严重,我需要这里的人口去充斥汗国。面且西边的夷男和葜必何力对我突厥威胁很大。”
“我也需要多招慕些青壮,补充军力,都是为了自保而已。”
长孙无忌露出了然的神色,认可的点了点头,劝说道:“可汗,三韩之地这么多人,都迁到草原,恐怕死伤惨重,实在是有伤天和。何况,这么多人一块儿涌入东部草原。”
“吃喝用度都十分巨大,现在的突厥也承担不起这么重的负担啊?”
颉利眉头皱了皱,当时自己是想打西边葜必何力来着,后来在右贤王的劝说下,临时改了主意南下,只想着抢夺财富,掠取人口,倒没有想那么多。
没带太多的粮草,而且突厥连年征战,也确实没有什么积蓄。
这次攻略高句丽,基本上都是以战养战,再加上打仗对民生的破坏,高句丽人又很是顽固,动不动就与石俱焚,明明败了也不投降,放火烧毁城池。
仗打到现在也没有积下太多的物资,金银财宝到是存了一些,数量上也不是太理想。
而且这些东西不能吃不能喝,远不如粮食实用。
现在已是三月的春季了,草原绿草成茵,正是牛羊生长繁衍的时侯,若是以往这时候,颉利都要撤回了。
可这次发兵和以往南下就食,减轻草原负担不同的是,颉利还有更多的战略目标要达成。
一来要替儿子积蓄军功,二来也借此消除右贤王李言在军中的威望,重新整合军队,建立以施罗叠为精神信仰的军中体系。
三来也是为了和大唐搞好关系,为以后施罗叠继位打好基础。最后才是掠取财富和人口,以充实内部。
现在突厥大军已经将大半个高句丽打了下来,都城平壤也被团团围住,指日可下,北部城池的人口已经在陆陆续续的往草原上迁徙,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长孙无忌说的倒也不是危言耸听,大规模迁徙遇到强烈的抵抗,逃跑和死亡的人数都在与日俱增,粮草也有些接济不上,老弱妇嬬更是损失严重,这些都是麻烦。
情况比自己想的要复杂的多,也是颉利始料未及的。
看到眼含期待的长孙无忌,颉利心里一亮,这些中原人或许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上一篇:直播科普万界宝物,震惊全世界
下一篇:四合院:开局警司,老婆热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