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364章

作者:安心的石头

  李言说完,吩咐在边上侍侯的文君拿来笔墨纸砚和一盏油灯,又拿来一碗热水和一些糖。

  当着苏定方和梁建方的面,将糖撒入热水中融化,然后拿起笔,蘸了些浓糖水,然后在纸上写下了锦衣卫三个字。

  随后轻轻的吹了吹,直到糖水干透,纸上只留下一片浅浅的痕迹,然后在两人不解的目光中,将纸揉成一团,直到水迹也被纸痕打乱,什么也看不出来。

  然后在两位老将面前展示了一番,让两人确定看不出有任何字迹的存在,又拿到油灯边小心的烤着,过一会儿,在两位老将惊愕的眼神中,纸上竟然显出了清晰的锦衣卫三个字。

  苏定方神情激动,伸出接过纸张,又仔细看了看,锦衣卫三个字在离开油灯的温度后,又慢慢冷却消失的无影无踪,让苏定方看得瞠目结舌。

  梁建言也是激动的抢过纸,学着李言刚刚的样子,将纸在油灯下烤了烤,没过一会儿,锦衣卫三个字又显露了出来。

  两人像发现了新世界一样,在请示了李言后,也拿起毛笔试了起来,经过好一番折腾,两人终于发现,这世界上还有太多东西他们不知道的,若是这样传递情报,就算是在自己眼皮底下,自己也无法发现。

  李言最后叮嘱道:“这种方式目前全大唐应该就只有我们三人知道,所以要列为锦衣卫的高度机密,只有十分靠得住的百户一级以上人员,才有权限知道和使用,一旦泄漏,也就废了。”

  “这种方式若是保护的好,足以使上好几十年而不被世人所知。”

  “太子所言及是!”

  梁建方接口道:“而且以后锦卫衣设计的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都要设计保密极别权限,像这样方式,百户以下的成员,其实根本没必要知道,还是口口相传的好。”

  “只有边境几个百户所的百户,汇总情报后,可以以这种方式向总部传递情报。”

  苏定方也兴奋的提示道:“云中、定襄、绥州这三个地方太近了,没有必要设三处百户所,依我看在云中和绥州各设一处,再有西北方的灵州和东北方的马邑四处百户所,其本就够用了。”

  “我们可以抽出一个百户所,归总部直辖,建立专属我锦衣卫的一条通往北地的驿道,用以传递长安和这四处百户的信息往来,并且可以在长安城北方二十里外的泾阳城中设立一个百户所。”

  “这样北地的情报不用送进长安城,直接在泾阳经过汇总,然后再从容送进城,这样就可以不惊动长安,以免引人注意。”

  “不错,两位将军果然是经验丰富啊!”

  李言赞叹道,具体到这里操作上,这两人果然是老马识途,考虑的比自己要周到多了。

  梁建方又说道:“而且,太子,我们可以在龙首原以北的泾渭二流之间,找一处地方,设一处大的庄园,为东厂的操练场,用以训练和普通军士截然不同的野外生存类别,免得在西内苑禁军云集的地方,太过引人注目。”

  于是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为这个新设的部门添砖加瓦,在三个臭皮匠的商议下,一个未来令整个时代都感到恐怖的部门开始慢慢显出它的雏形。

  接来来的时间里,苏定方和梁建方两人,名面上任着东宫六率内府中郎的职位,实际上开始按照三人商议的方式调整训练项目,选择各百户所位置,从零开始的架设锦衣卫各种机构,设定运行动规则。

  并且开始统计长安城往北方去的各处商队情况,刚刚开始的时候,东锦衣卫也没有商业运营的经验,恐怕还是要以小商家的名义,加入这些商队中。

  长安城内的各大豪门世家才有实力组织起前往北方和西域的商队,而且路上的关卡和各处匪徒,也只有大世家巨贾们才有能力打通,并且组织起规模庞大的护卫队。

  但小商家也有需要怎么办?

  就会交一部份佣金钱,派出人押着自己的小型商队马车,和大商队们一起前往各地,这样虽然成本高了,但胜在安全。

  对于大商队来说,无形中也增加了商队的规模,摊薄了成本,可谓两全其美。

  而且这些商队各有各自的经营范围和目标地域、熟悉的客户,前往草原将南方的盐茶锦帛瓷器等生活物资运往草原,然后再从草原换些牛羊马匹或者草药毛皮回来,一来一回,都是几倍的利润。

  东厂的‘业务’刚刚开张,购一批货,扮成小商家和大商队一起,即掩饰了身份,又能赚些钱财,一举两得。

  锦衣卫刚刚建立,索事千头万绪,两位挥指佥事隔三差五的和找上门来请教,李言都会抽时间聊上一聊。

  然后就是带着自己的十名侍渎,上午渎书,下午在校场练习弓马骑射,有时还和这些未来的名将们探讨一些经典战例,隔三差五的在校场旁边的树林里面开个烧烤聚会什么的。

  一个月的相处下来,太子性情宽厚,仁义大度,体贴军士,很少板着脸训斥他人,慢慢的十名侍渎也和李言渐渐熟悉了,犹其是在校场上,大家不分彼此,比赛骑马射箭,有时候还组织侍卫们蹴鞠。

  几个不满二十岁的才刚刚成年的少年,如同掉到了大学校园中,崇文馆里书籍如汗牛充栋,比任何一个世家的典藏都要丰富,李纲、陆德明、孔颖达等人都是学富五车,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

  众人又都是学习的年龄段,尽情的吸收着知识,挥洒着自己激情扬溢的青春汗水,对太子的认同感更高了。

  而李言在经营着自己的小势力的时候,朝庭里,历时一个多月,李恪北上绥州的谈判终于落下帷幕,虽然颉利向大唐索要三十万石粮食,十万匹绢。

  但李恪用自己的胆略和智慧,仅用一千石粮食,五百匹绢就换回了在绥州战役中被掳去的三万军民。

  消息一传回京城,顿时引起了朝堂中的臣子们的振奋,这一项就为大唐省了一大笔开支,那些蜀王一系的官员们喜不自胜的到处宣扬着李恪的功绩,相约去长安北门迎接凯旋而归的李恪一行。

  而此时,李言也正在承庆殿向李世民汇报锦衣卫筹办事宜,李世民不时的询问两句。

  实际上最近一个多月东宫的事情,李世民大体上都清楚,除了李言和两位指挥佥事商议锦衣卫内情的时候,其他事情恒连都是知道的,包括李言派出几十号侍卫到天南地北的去寻找年岁相当的侍渎。

第598章 李恪立功

  2024-07-13

  到东宫伴渎的十名侍渎的名单第一时间就摆到了李世民的案头,而且还有这十人的年龄、学识、家世背景等,远比李言了解的更多的详细资料,也被一同送了来。

  这些陌生的少年被送到太子身边,皇上和朝廷怎么可能不关心呢?万有一不诡意图的人行刺储君怎么办?

  从安全上考虑,也要调查清楚。

  李世民看了下,大体都是一些世家大族的子弟们,就算落魄的,也是有根有脚的,同族中人不是在朝中任有职务,就是在前朝族中祖上有过显赫的门庭。

  也是,真的普通草根出人头地的,少之又少,而且这些人在历史上也很难有威名,大部门还是大族子弟们。

  这些有家有口有根底的少年们,基本上也不会做什么冒失的事情,无非也是想跟着太子,混个出身而已。李言也没有任用官职,只是安排了侍渎和普通侍卫的身份,每天陪着自己渎渎书练练武。

  甚至没有塞到锦衣卫里面去,这些侍渎少年和锦衣卫完全是两个不相交的线。

  而李言是心理清楚的,锦衣卫这种情报机构里是成长不出来勇冠三军的绝世骁将,所以也根本就没有打算,甚至不会让他们知道锦衣卫的存在,这种地方进去容易出来难。

  把这些未来的名将们塞进去,就是暴殄天物,会毁了他们的。

  除非是未来注意定不用带兵的,智谋高深,为自己瓒划军机的谋主军师类人材,才有可能被李言赋以重任,接触到这个部门。不过这样的人材,还需要慢慢观察,谨慎决定。

  看完名单后,李世民也就默认了,太子宫的那么多虚职,本来也就是用来笼扰这些世家豪门地方势力的,李言自已挑一些,李世民也看了,也让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帮忙掌过眼。

  这些少年东一处,西一个的,有世家被重视的嫡子,也有反王落魄旁枝的,有北地世家,也有南方豪族的,有祖上在朝中任职的,也有远逃域外的,乱七八糟。

  完全没有什么规律,甚至背后的家族还有敌对竟争立场的。

  据恒连所奏,当时太子是列了二三十人的名单,最后有一大半没有找到,只是找到了这十个人。

  李世民笑了笑,虽然不知道李言是怎么知道这些少年的,估计也是随意而为之,不知道从身边哪些人嘴里听说的。不过就连自己的两大谋士都看不出来这些人有什么关联,太子会有什么特别的意图?

  李世民也就没有太在意,太子身边有一些同龄的世家子弟陪着一块学习,也不是什么坏事。

  今天正在和李言谈论那些关于经济战争的话题,说到一半,长孙无忌闯了进来,一脸兴奋的说道:“皇上,好消息啊!”

  后面还跟着一脸忧虑的中书待郎岑文本,还有几个中书省的官员们,都是一脸的喜气。

  两人适时的止住话题,李言对长孙无忌行了一个礼,其他人则是行礼见过皇上和太子。

  “辅机啊!什么好消息这么高兴?”李世民疑惑的问道。

  长孙无忌对李言点点头,然后说道:“绥州传来消息,和颉利的议和已经谈妥了,蜀王只用了一千石粮食和五百匹绢就换回了绥州城被掳去的三万军民,皇上,你说这算不算大喜事。”

  “真的?”

  李世民大喜过望,连忙接过长孙无忌手中的奏报,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匆匆看完,也是满意的大笑道:“哈哈哈,好啊!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这恪儿只用了这么少量的粮帛就把事件给办成了?”

  “是啊皇上,这可是一件奇功啊!”

  长孙无忌高兴的夸赞道:“原本皇上还准备了二十万石粮食,五万匹绢,而蜀王却只用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的代价换回了绥州城里的三万百姓,真是大功一件啊!”

  “为朝庭节约了这么一大批物资,皇上可一定要重重的赏赐蜀王,以表蜀王功绩。”

  李言心里微微一晒,长孙无忌果然老奸巨滑,不动声色的将李世民的先前的打算,和李恪现在的功绩做了委婉的对比。这一下显得李世民之前的提议就平平无奇了,反而在李恪的英明对比下,显得是那么黯淡无光,甚至有些昏庸。

  你看,明明一千石粮食五百匹绵就能搞定的事情,你却要花费二十万石粮食五万匹绢,幸好有蜀王李恪,要不然,就这一件事情,伱老李头儿就为大唐带来这么大的损失。

  李世民原本愉悦的心情听到这里,忽然一窒,脸上的笑容都显得有些尴尬了,亢奋的心情也慢慢平复了下来。

  旁边的强颜欢笑的岑文本眼神更是闪过一丝忧虑.

  李世民来回转了两圈,断然说道:“辅机说的对,蜀王这次为朝庭立下了如此大功,确实要重重赏赐,朕看赏他两百封户,以筹其功吧?”

  “皇上,二百户怎么行呢?”

  长孙无忌不顾旁边岑文本的着急,和李世民已有些不同的笑容,仿佛未觉的继续说道:“臣看起码得五百户,而且要诏令天下,旌表蜀王功绩才是。”

  “是啊,长孙大人言之有理,赏罚不明,号令难行,蜀王理当重奖。”后面的几名中书省的官员们也是一脸的笑容,在推波助澜着,也不知道有没有看出来两位权臣的明争暗斗。

  岑文本的眼中更是焦急无比,挤出一丝笑容,上前说道:“皇上,和颉利谈判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不宜张扬,皇上的奖赏已经十分妥当,再说,眼下朝庭也不富裕,我看那三百户就甭加了!”

  “蜀王小小的年纪,竟然有如此的胆魄啊皇上,他深入虎穴,大杀了颉的威风。”

  长孙无忌却是不管不顾,脸上浮现意味莫名的笑容:“皇上,你这不是给蜀王一个人的嘉奖,而是给普天下想做事敢做事,能做大事的人的嘉奖,那三百户是万万不能省的。”

  “皇上,蜀王身为皇子,为皇上分忧乃是本分,儿子替父亲跑下腿还要什么奖赏?”岑文本连忙推辞道。

  李世民看着眼前两个重臣,一个非要嘉奖,一个硬上往外推辞,略一思索,随后微微一笑,眼神一瞟一直都没有说话立在一旁的李言,忽然问道:“太子,你说呢?”

  李言一愣,在长孙无忌和岑文本以及一干臣子的注视下,略一思忖,于是说道:“父皇,三弟这次甘冒奇险,在朝中众臣都不愿意接这个差使的情况下,挺身而出。”

  “不但救回了三万百姓,而且超额完成了父皇交待的使命,为大唐省下了这么多的物次,实是大功一件,不得不赏。”

  长孙无忌听到这里,满意的点了点头,一脸赞赏的样子。

  岑文本却是一脸的焦急,正准备说话的时候,李言话锋一转,然后说道:“不过,五百户确实有些多了,我看父皇说的二百户就非常合适,若是长孙大人觉得有些少了?”

  “父皇,左屯卫翊府中郎奖一职空缺,三弟推荐了程怀亮,若是父皇能将此职位任命程怀亮来担任,想必三弟比多得了三百户还要开心,儿臣觉得这才是能真正奖励三弟的恩赐呢!”

  李言脸上浮现一沫和善的笑容,即然三弟你想要军权,那大哥就帮帮你,帮你实现扩张实力的愿望。

  李世民现在才三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现在是他的时代,做为皇子,冒头太快,只会触犯到他的权益,无论是谁,都会被毫不留情的打掉,只有未来,才是属于自己的。

  所以,李言的夺嫡策略就很清楚了,顺势而为,对李恪和李泰、李佑这些兄弟们,非但不压制,还要不停的往上拱他们。

  让他们浮出水面,帮他们增强现在的实力,让他们野心膨胀,进而将他们推到李世民的对立面。

  最后等他们发现自己危胁到李世民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只能被李世民无情的干掉。

  去提前催熟他们,让他们早点冒头,早点生长,早点成熟,让他们的成熟期和李世民的成熟期相冲突。这样不用自己出手,他们就会更早的凋谢,快速的走完自己的人生,甚至比李世民还要快。

  而自己却反其道而行之,压制自己的生长周期,长期停留在发芽的阶段,避开李世民的成熟期。

  这就叫错位发展,等到李世民衰老的时候,自己在慢慢成长,等到李世民凋谢,自己再成熟,完美的和李世民的生长周谢相配合,正大光明合乎天道的去发展。

  想到自己藏身都来不及,而李恪却要争着出头,抢着立功,争夺军权,护张实力。

  李言和善的笑容之中,眼神中仿佛透着看透世事的智慧光芒,心里微微摇了摇头,还是年轻经验浅,不知轻重,没有人生阅历的和经验,不知道过早的生长,只能过草的调谢。

  所以,一个人的格局眼界和智慧不同,在面对取舍的时候,所做出的决择也会是天差地别的。

  当然,并不是说眼光看得远就一定是对的,很多人放眼长远却吃了大亏,放长线结果线断了鱼跑了杆折了,认为是策略有问题,实则不然,鞋子和脚一定要合适。

  任何策略都要符合当事人的实际情况,适合自己的比盲目追求更好的更加重要。若是没有这份眼界和实力,就不能学人家放眼长远,不是策略不对,是你的能力驾驭不了。

  若是才具平平能力普通实力微弱的一般人,牺牲现在,看得太长远,最后只能是即失去了当前,也把握不了未来,还不如急功近利,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好。

  这里面的微妙火候,人生阅历不到一定的份上,是感悟不到的。

第599章 岑文本的忧虑

  2024-07-13

  此时在承庆殿内的李世民和众多的大臣们,听到李言这么说,顿时都是一脸的愕然和惊讶,不是吧,左屯卫可是守卫京畿的五千禁卫军,这哪是三百户,就是三千户也换不来的军权啊?

  太子是脑子进水了吗?

  这是资敌啊?

  就这么将五千禁卫军拱手让了出去,还是让给刚刚立了大功,威望急剧上升的蜀王李恪?

  因为这个建议太过不可思议,满殿的大臣们甚至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面面相觑的看着,似乎在确定自己是不是耳朵听错了,太子这是失心疯了吗?

  呃.

  长孙无忌听到这里,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而岑文本却是神色一凝,眉头紧蹙的看了李言一眼。

  “哈哈哈,好,好,好,太子的建议很好,说的有道理,甚合朕的心意!”

  而李世民听完李言的建议后,微微一怔,随即爽朗的大笑起来,更是欣慰的看了李言一眼。

  眉稍眼角尽是喜色,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顾长孙无忌的急迫和岑文本的犹豫,李世民爽快的说道:“就赏恪儿两百封户,做为嘉奖。同时传旨中书省,任命程怀亮为左屯卫翊府中郎将一职,即刻上任。”

  李世民最开始听到李恪立功的消息,因为太过高兴,有些疑惑,但后面已经完全弄清楚了,长孙无忌要重赏李恪是想将他架在火上烤,而岑文本一力推辞正是看到了李恪锋芒太露,势压太子的一面,所以才想极力推掉。

  要加重赏的未必是好意,要拒绝的未必是恶意!

  对于两人所在的立场,李世民心知肚明,两人的明争暗斗也在李世民的意料之内。但相对于李恪,李世民更加关心做为太子的李言能否看清这里面的微妙形势,又会怎么样去处理呢?

  是以才会开口询问?

  李言的回答也让李世民感到欣慰,李言也是想要重赏李恪,但明显看出了五百封户会导致李恪会太过招遥,所以推掉了另外的三百户,体现了兄长对弟弟的爱护。

  将父子两人早已商量的左屯卫中郎将一职抛出来,即补足了剩余三百封户的损失,又让李恪得了实惠,还当着众臣的面做了好一场人情,释放了善意,缓合了和李恪之间针锋相对的兄弟关系。

  这对从玄武门事件中走过来的李世民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虽然他自己为了争位无所不用其极,却不愿意自己骨肉们搞得水火不相容,重蹈自己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