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心的石头
可最后,依然不得不放弃真善良的长子,选择了又当又立假仁义的腹黑幼子李治。而凭心而论,李言个人也觉得,李世民的选择其实是没有错的。
此时原主的记忆在一瞬间涌来,都是李承乾为数不多的成长中的记忆,还好此时的李承乾年龄并不大,再加上古代人口流动,还有接触的事物都比较少,信息量不大。
而且李承乾在六岁的进候就到中山郡守边去了,人生短短几年的记忆都是边疆城邑生活的场景,脑中关于父母相处的画面都非常少。
按电视剧里面的李承乾这时候应该不小了,但实际上年龄并不大。根据李言查过历史上的资料,李承乾出生于武德初,现如今虚岁也才刚过十岁。
不过古人寿命普遍较短,身体生长发育的比较快,成熟的也比较早,像长孙皇后在13岁的时候就嫁给了16岁的李世民,18岁就生下了长子李承乾。
在后世是不可想像的,相当于一个初中生嫁给了高中生,还是初一嫁给高一的。
所以李承乾脑海中的记忆也不多,还没有无间道中原主的数量大。
再加上经过两个世界后,李言的思维已经比常人强大了不少,是以也只是略略皱了皱眉就吸收完成了,甚至没有太过难受头疼的感觉,脑海中的记忆再加上刚刚看过几遍的原剧,李言马上更明白了如今自己的处境。
连忙跟着范兴往前跑去,没过一会儿,常胜也追了上来,其他十多个护卫拖住了突厥人,也不知道有多少能活下来?
范兴和常胜一商量,两人觉得在这里都能遇到突厥人,接下来的路程肯定更多,于是决定反其道而之,往东坐船越过黄河,再从北边绕过潼关往长安的官道,从小路回到长安。
李言此时年龄小,又刚刚穿越过来,脑海中对于这唐朝时期的关中也不甚了解,明智的选择少说少做,任由范兴和常胜安排,跟着他们走。
此时的李言一边查看着原主不多的记忆,加深印象,一边想着刚刚从暗处飞来的那只长箭。
很明显,那只箭是冲着自己而来的,在原来看剧的时候,李言就觉得事情太巧合了,范兴一行只有十几个人,一点儿也不起眼,而且还在夜间行军,为什么偏偏就遇上突厥人的游骑了?
之前查过资料的李言知道,突厥人生活在寒冷的北方,主食就是吃肉喝奶,疏菜瓜果供应非常稀少,缺少维生素A。长期下来,大多数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夜盲症。
就是黑夜不能视物,所以突厥人一般都是白天活动,晚上休息。
何况是来到中原人的地盘上,四处皆敌,就算要打草谷抢东西,一般也会放在白天,晚上就算没有敌人也会迷路,北方草原的骑兵,一旦迷失在中原的山川密林之中,那就是待宰的羔羊。
而刚刚的‘突厥人’准确的堵在了李承乾一行回京的路上,这本身就不合理。再加上遇到郡王府身穿盔甲的正规兵士的击突,不但没有逃走,反而在黑夜里打斗了起来,更是一大疑点。
原主最后的记忆,李承乾被范兴和常胜护在后面,躲在夜色中,而对面的人放开前面冲杀的兵士却往后方射箭,还直接冲着半大孩子的李承乾,这就更是让人警惕了。
此时正值立太子的关键时刻,这让经过数十年权力斗争的李言,不得不怀疑,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长安城中的一些己方人式所派,目地就是为了阻止自己回京去争夺太子之位。
但如今所处的环境,让李言无法去追究,只能将这些疑点藏在心里,默默的想着接下来的局面,还好这次依然继承了李承乾的记忆,这让李言不用担心接下来会露出破绽了。
再加上原主也有三四年没有见过李世民夫妇了,李承乾的为人性格,想必他们也是多从自己身边人的描述中得知,这让刚刚附身的李言对接下来做出一些瞒过众人的改变也更多了一些信心。
至于身边的这两个亲信,李言也是颇为无奈,常胜就不用说了,一个埋得很深的内奸,一心要为前太子李建成报仇,潜伏在自己身边就是为了寻找机会颠覆李唐王朝。
为此不惜大动干戈,和李建成旧部孙达引颉利入侵,可以说完全是一只猎犬式的人物。只知道报私恩,却不知民族大义,为一已私仇,置普天下无数黎明百姓的生死于不顾,甚至将自己的父亲和定过亲的媳妇弃之不顾,比陈永仁还招人恨,至少阿仁还知道自己是个警察。
常胜这种人即让人欣赏,又让人憎恶。
李言欣赏他为了报李建成的救命之恩,像古之豫让一样蹈死不悔,又憎恶此人没有大是大非,糊涂透顶。
而另外一个长史范兴,又是一个悲情英雄式的人物,太过公正无私,无论身处何境地,都一心为了大局着想,这种人李言很是钦佩也会使用,但自己却不会做这样的人。
一个太过无私,随时准备着为大义献身的人,早晚会死,因为人生在世,最不缺的就是牺牲自己报效大局的机会,不是死在这次,就会死在下次。
因为太过无私,他们也不会发展个人势力,更不会为了报答主公而牺牲朝庭利益。
若说常胜还有机会挽救一下,而范兴这种人,谁也救不了他,这种人是天生的圣人,在人世间完成他们的仁务后,就会离去。
李言原本想着会原身穿越过来,从一个普通人开始发展,但却没想到穿越到李承乾身上,这就难办了。做为一个受到过信息时代轰炸的年轻人,李言也知道古往今来,最难做的就是太子了。
这比穿成一个普通人,还要艰难,若是一个寻常王爷,还可以正大光明的发展势力、积蓄力量。
而太子却不然,储君是什么,是预备天子啊!
可朝堂上有坐朝的天子,这个预备人选,自然会被皇帝和大臣们看得死死的,生怕会威胁到皇帝,可以说从古到今失败的太子,死就死在皇上手中。
第534章 长安城
2024-07-13
要么一直发展势力威胁到皇权,被皇上废掉,要么太过弱小,在更新换代的时候被其它的强势王爷取代掉,而上一个李渊和李建成,不就是相互防范,最后被李世民黄雀在后,一锅给端了。
李言脸上浮现一股苦色,这比在大清的时候难多了,那时候自己还可以苟着,最后渔人得利,可这次系统明摆着不会给自己出同样的难题,直接把自己放到了聚光灯下,让自己别无选择。
李言神思不定的任由自己的两个属下带着自己在山林小道中穿梭着,没过一会儿,来到黄河渡口边。找到一条船过河后,看到后面的敌人没有追上来,大家松了一口气,找到一家岸边的村子里暂且休息一阵。
常胜看到院落的一瞬间,脸色就有些微微的变化,李言知道,这就是常胜的老家。
范兴上前敲开门,简陋的土胚房里走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老眼昏花的打量着这些不速之客。老头儿趁着屋里的光亮,看到一身束甲牵着马,拿着武器,身上的盔甲上还流着血的三人,明显有些害怕。
“你们是什么人?想要做什么?小老儿家贫如洗,你们想要什么就拿什么,可千万别伤人啊?”老头儿脸色惊恐,害怕的说道。
范兴连忙解释道:“老丈,您别害怕,我们是官府的人,从河东道那边过来,途经此时,回长安述职的,错过宿头,想在您老这里讨碗水喝,你放心,我们不是坏人。”
或许是看到三人没有太大的举动,老丈略略安了安心。
但脸上依然带着戒备,却也不敢拒绝,招呼着屋里走出一个十岁左右叫采矶的小女娃,给几人递上了水瓢。
“厨房就在东边,那里有水缸,伱们自己去喝就是了!”
常胜站在门口牵着马,背对着院落,老丈见远处还有一人,叮嘱小女娃也给常胜递了过去。常胜低着头,一幅鬼鬼祟祟的样子,反而引起了叫采矶的小女娃的注意,还多看了几眼。
但因天色过黑,又不敢瞧得太过仔细。
李言知道,他们闯入的这户人家,正是常胜的老家,老丈是常胜的爹,而这个小女娃是常胜姑姑的女儿,从小和常胜订了娃娃亲。
这个姑表亲的婚姻,在现代几乎绝迹。
但在封建时代,是再正常不过了,美其名曰亲上加亲,实际上是有着合纵联横,壮大势力的客观需求。无论是上层统治阶级还是普通百姓都是司空见惯、乐见其成的,就连长孙皇后的女儿长乐公主李丽质,不同样嫁给了哥哥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
可见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如此,大家都是这样
李言深知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时情,穿越者要做的就是彻底抛弃本原世界的常识,像一张白纸一样,尽最大可能的和所处的时代相结合,不要去做什么有违常理的举动,不然很快就会被社会浪潮所扑灭。
时代的发展,自有他的规律,就算像最疑似穿越者的王莽又怎么样?
还不是掀起一朵逆流的浪花后永远消失在水面上,时代还是那个老样子,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反而因为他增加了更多的杀孽。
所以李言进入影视剧中后,也从来没有想过去改变古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甚至在生产力的发展上也没想过去做任何的突破,去发明一些跨时代的东西。
时代的进步,是整体的发展,不是一两个人造点东西就可以改变的了。
清朝已经算是最接近现代的王朝了,李言都没有做过任何的突破,更另说隔着一千五百年前的唐朝了,未来还有更加混乱的五代十国,横扫欧亚的大元朝,入主中原的大清朝。
李言也不认为一个穿越者可以建立一个永远不变的王朝,阻止后面朝代的出现。
即然这样,现在改变有个屁用,最后还不知道便宜谁了。
适应!
李言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顾一切的去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再说,这次穿越到李承乾身上,一个未来庞大疆域的帝国法定继承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食肉者。
脑子有病了,为什么要去改变?
李言就看过一部主角穿越到隋唐时期,工业科技大幅发展,甚至短短二三十年,就造出了蒸气机,最后不可避免的是民智已开,老百姓闹着要民主,要法制,要玩儿党派政治,最后李家王朝被无情的推翻了,一家老小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真是脑子进水了,把各个风格时代不同的世界,都改造成二十一世纪,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
李言觉得现在就挺好的,推进什么他玛的进步,进步那么快干什么,后世的自己累得要死,慢慢发展不好吗?
几人还要忙着连夜赶路,喝完水,就准备离开。在走出几十米远后,李言三人隐约听到后面有人在叫‘令官’。
这个名字很陌生,李言悄悄打量了一下,常胜脸上闪过复杂的神色,最终没有表现出来。
于是三人都没有理会,一头扎入了漆黑的深夜中。
夜里赶路虽然不安全,但好歹范兴的提议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对方来不及再做部署。
没有了外人的干涉,范兴和常胜对京畿之地的地形都很熟悉,经过一夜的奔波,终于在第二天中午赶到了长安城。
当这坐隋朝巅峰时候遗留下来的大兴城逞现在李言面前的时候,李言顿时感到一阵震撼。
长安城!
隋朝称之为大兴城,其兴建于隋朝,唐朝改名为长安城,为隋唐两朝的都城,是当时历史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它是隋文帝君臣建立的宏伟都城,反映出大一统王朝气吞天下的气魄和阵势。
为体现统一天下、长治久安的愿望,城池在规划过程中包揽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法天象地,帝王为尊,百僚拱侍!
为容纳更多的人口以及迁徙江南被灭各国贵族以实京师的计划,将城池建设得超前迈古,面积达八十多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两倍多,明清北京城的一倍半,古代罗马城的七倍。
到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长安城周长达三十五公里,由外郭城、皇城、宫城3部分构成。
外郭城平面长方形,东西长近一万米,南北宽八千多米,每面有3座城门,除南面正门明德门为5个门道外,其余皆为3个门道。
因为北面城墙的渭水北岸外驻扎了大量的突厥骑兵,北面几个城门都被封锁住,李言在范兴和常胜的带领下,绕道东面的廷兴门进入长安城。
缓缓穿过街道和各个坊市,来到宫城正前方,皇城接宫城之南,有东西街7条,南北街5条,左宗庙,右社稷,并附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
来到太极宫前,太极宫明显外城墙建设的更加雄伟。
太极宫位于廓城北部中央,平面长方形、南北一千五百米,东西两千八百米。
中部为太极宫,正殿为太极殿。
东为皇太子东宫,西为宫人所居的掖庭宫。
宫城城墙为夯土板筑,墙壁高10.3米,墙基宽一般在18米左右,只有东城墙部分的宽度是14余米。与高5.3米、墙基宽9~12米的外郭城相比,构筑得更为高大坚固。
站在这坐消失千年的历史古城之前,李言只感到一阵宏大的气势迎面扑来,隋唐时期的建筑结合了秦汉宫殿的风格并夹杂了北方的特色,着力突出一派慷慨豪迈的气势,显得更加威严雄壮磅礴大气。
从侧面的长乐门进入太极宫,宫内的殿宇楼阁,层峦叠障,一眼望不到边。一队队身材高大,整盔挂甲,持戈执戟的兵士,不断的巡视着。庄严整肃的气氛不禁感染了三人,大家都变得凝重起来。
随后,又跨过了几道门,在多次检验过几人证明身份的符牌之后,范兴和常胜自去弘文殿各自所在的上属部门报备。
弘文殿相当于政事堂,是李世民和三省长官商议政事的地方,政事堂后分列各户房,六部各司值守官员在此分理众事,地位极为重要。
年少的李言则是告别两位下属,被一个年轻的侍卫带领,往后面继续走去。
看着面前这个大约二十岁左右,穿着侍卫制服,身上佩着长剑,个子修长,脸形消瘦的精悍青年男子。
李言心里一动,看过原剧的他不禁心里有些猜测,好奇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郡王,末将马宣良,暂任殿前值守,守护皇上的安全。”男子见李言动问,虽然李言只是一个小孩,但身份却是皇长子,马宣良不敢轻视,转过身行了一礼恭敬的回答道。
果然如此,李言脸上带着询问的表情:“你就是前段时间在长安北门上替父皇挡了一只箭的马宣良?”
第535章 初见李世民
2024-07-13
“是的,郡王,保护圣上是末将的本份。”提到这件光彩的事情,马宣良冷峻的脸上略微有些神采浮现。
就因为替皇上挡了一箭,马宣良从一个北门守城的偏俾之将被火箭式提为御前侍卫,随侍李世民左右,可以说一步登天。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此接触的不是朝阁重臣就是王爷国公们,人人对自己都是礼遇有加。
唯其如此,马宣良更加谨慎小心,他知道这些人自己一个都得罪不起,是以当起差来也是谨小慎微,本本份份,不敢越雷池半步。
李言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面容严肃下来,停下脚步,整了整衣袖,站直身子,两只胳膊伸起来在正前方交叠。在马宣良不解疑惑的目光中,弯腰躬背,恭恭敬敬的给马宣良行了一个礼。
“这”
马宣良脸色大变,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在这两仪殿前的广场上,大庭广众之下,李言一个郡王,而且还是皇上的嫡长子,竟然给自己行此大礼,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着。
看着远处广场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侍卫们,马宣良心神恐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事情,甚至他都不敢伸手去扶李言。
“郡王,您这是何意啊?”
马宣良额上汗水汨汨而下,当即腿一软,就准备跪下来,这是短时间马宣良唯一想到能抵消李言大礼的方法。
谁知还没等他跪下,李言就扶正了他的身子,然后正色说道:“战场上兵凶战危,父皇亲临前方,将军替父皇挡了一箭就是救了父皇一命,承乾身为人子,理应拜谢。”
原来是这样,马宣良松了一口气,这要是放在一般人家,李言的行为也不算过份,反而是懂理数的像征。
但李世民是皇帝,李言是皇子,那就有些过了。
不过好歹也算有了一个出处,对外能有一个交待,马宣良也不似刚刚那么紧张了,忙摆了摆手,说道:“郡王万勿如此,马宣良身为人臣,保护圣驾,只是尽了为人臣子的职责,郡王不用行此大礼。”
“话虽说此,但承乾依然感谢将军。”
李言当然知道自己的行为很是突兀,但他就是要这样做。他知道,从踏进长安城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着他,不能像原剧中的李承乾那样,只当一个老老实实的孝顺孩子,那样早晚是死路一条。
在这众目睽睽太极宫的广场上,一番故做姿态的表演,相信不到晚上,就会传扬出去,不管别人是说李言有情有义,还是说李言虚情假意,至少没人再会说李言懦弱废物了。
李言上前挽住马宣良的手臂,笑着说道:“将军尽将臣子的职责,承乾尽人子的心意,我们都没有错。即然这样,将军也不必客气了,父皇还等着我们呢?”
“嗯,郡王请随我来.”
经过这么一闹,马宣良也不像之前那么冷淡了,对李言也多了几分好感,毕竟在他眼中,面前的人虽然是郡王,可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哪会有那么深的心计?
上一篇:直播科普万界宝物,震惊全世界
下一篇:四合院:开局警司,老婆热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