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经不瘦
“耿叔,看这量,起码得一车皮吧。”
苏木是好奇,这些图书馆的采购员是怎么协调的,弄了这么一大堆书。
“少说也得一车半。干活吧,趁着早晨有劲儿,多拉上几趟,今天份的钱,就算赚下了。”
“嘿嘿,谢谢耿叔,这种好事都想着我。”
“木头,我听说你前不久去钓鱼了?”
少年钓王的名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
从什刹海周围向着整个京城延伸,而且越传越玄。
苏木偶尔听一耳朵,都觉得那不是在说他。
自己可没那本事当什刹海洞府的龙王三太子……
“耿叔也听说了,其实没那么玄乎,就是运气好,钓了几条大点的鱼。”
“叔这次还真的求到你了……”
耿叔前不久当了爷爷。
四十多岁的爷爷,瞧着新鲜吧?
其实在这个时代屡见不鲜。
耿叔大儿子的第一个孩子。
儿媳妇坐月子呢。
这个年代其实坐月子的产妇不是没有,只不过坐足月份是没可能的。
但耿叔的大儿媳妇身子骨不太好,导致奶水也不太足。
或许这就是粮仓太薄弱的结果。
可能是早晨被贾东旭登过门的原因,他脑海中竟然诡异的想到了东旭哥家的俏媳妇。
那可是粮仓巨无霸的存在。
“给叔弄几条野生鲫鱼……”
“行。干完了这单我就出城踅摸个地方……放心吧叔,晚点保准给你送家去。”
对于耿叔对自己的维护和过往的帮助,苏木铭记在心。
难得有耿叔主动开口的机会,苏木自然不会拒绝。
对于不同的人,苏木的态度也不一样。
贾东旭的需求,何雨柱的需求,跟耿叔,完全就是两个状态。
“也没那么着急。”
“刚才您也说了,这一趟跑下来,一天的钱也就赚够了。我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儿,再说了,钓鱼也是我的爱好啊。不耽误……”
对于耿叔,苏木更像是上杆子。
也确实是这样。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自己能在众多眼红的人群里,凭借最差的条件,拿到小酒馆拉酒的活,耿叔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也是苏木发迹之前,能够改善生活的唯一途径。
要知道,这活看似累,但胜在稳定。
耿叔自己也是起重社一员,他完全可以自己接过来的。
最初,蔡经理也就是打算让给耿叔来着。
要不是耿叔这个举动,苏木也没法认识蔡经理,更不会有半卖半送得了一辆板车的这段经历。
吃水不忘挖井人,过去没有机会,苏木也没有把恩情常挂嘴边。
但真的遇到事儿,他也是真上。
“师傅,再摞一层吧……没事儿,我绳子粗,扎紧了摔不着……”
这个年代可不讲究过载和限高之类的事情。
要知道,现在还能在大街上看到马车、牛车和驴车之类的呢。
也偶尔会有骑着高头大马出行的。
只要伱能拉得动,给你摞个恨天高都没问题。
“木头,悠着点拉,叔跟你说的事儿真不着急,明后天都不差事儿。”
“哎,知道了,耿叔。”
苏木嘴里说着,可手底下依旧没停。
把摞了三层高的箱子捆了个结实,苏木甩开大长腿蹬上了车。
起步略有吃力。
不是苏木力气不够,而是感觉板车链条有点吃力。
即便没有到达极限,也感觉相差无几了。
板车链条和轮子之间的拉伸转动之间,都有些嘎吱嘎吱的声响。
就像是在对苏木这个主人的爆炸式过载,提出抗议。
要知道其他板车都是装了两层,四个大箱子已经足够沉了。
苏木的板车摞的木箱子,看上去比卡车都要高了。
如果不是装的时候特意贴着最前面,估计板车都能给翘了头。
耿叔看到苏木拉两车相当于别人三趟的钱,也是羡慕的望着,又感慨万分。
年轻真好,苏木这孩子,人也是真好。
板车拉货,即便拉的多,可也就是起步阶段比较吃劲儿,等车子蹬起来,反而更节省体力。
毕竟车身越沉代表惯性越足。
至于对车把的掌控,苏木胳膊的肌肉也已经发达的不像样子了。
这点力度,不值一提。
一路疾驰,来到东城区图书馆。
在门口恰好看到了冉先生。
苏木脑海中顿时勾勒出一副大辫子美人儿的画卷。
也不知道那个叫冉秋叶的姑娘开没开学,在京城生活还适应不适应。
如果缺衣少食,自己是真的会考虑凑上去帮衬一下的。
毕竟,美到让苏木心动,就真的可以有恃无恐。
“冉先生,好久不见呀。”
“哎呀,是你啊,苏同志,好巧。”
冉先生对苏木也是有印象的。
毕竟过去的日子也不长。
初来乍到被老京城板车少年热情招呼,不仅送到了家门口,还帮着扛行李呢。
真的记忆犹深。
再瞧见这小伙子车子明显比别的板车高出一层,更是心底暗自啧舌。
真有点天生神力的意思呢。
不过力气大也就意味着吃的多。
来到京城这段时间,冉先生也开始对粮食供应问题产生了同样的焦虑。
凡事儿第一时间能联想的方向,就是能否填饱肚子。
第79章 非自然偶遇
起重社的活,苏木往返搬运了四趟。
耿叔运了两趟就歇息了。
毕竟距离不近,重量不轻,一般体力的人,连续拉两趟就几乎到极限了。
这时候如果再强撑着拉第三趟,其实也行。
不过拉完了,缓一天都不一定缓过来。
所以有经验的人,都不会极限操作。
稍作休息,还能继续再拉。
只不过活就那些。
耿叔歇息一阵,再重新装车,估计也就能拉最后一趟罢了。
虽然嘴里说着拉这活能赚一天的钱。
可真拉完了,没有人真的会放弃继续干活。
赚钱不嫌多,特别是现在。
粮食不够,谁不想多赚点钱去换更多口粮呢。
除了苏木。
这小青年跟牲口似的,一股气跑了四趟,还生龙活虎似的。
羡煞旁人。
“耿叔你且拉着,我走了啊。”
叮铃铃。
苏木结束了第四趟,从图书馆院子里出来时,正赶上憋的脸红脖子粗的耿叔拉着第三趟货。
一口气憋着没法说话,就用车铃铛回应。
起重社很多人打招呼就用这个。
苏木蹬着板车出了城。
闲来无事,恰好有耿叔这个契机,他准备去搞点鱼。
空间湖湾大的很,上一次主要去弄野味儿的,山涧溪流的鱼虽然有,但放逐到空间湖湾里,并不显得多。
自己少年钓王的口号有了,以后吃鱼的机会多了去,干脆就多补充点物资吧。
城里钓鱼的地方很多,但狼多肉少,鱼能有多少。
像苏木这种有外挂的,垂钓是无法满足他需求的。
于是他便选择出了城。
老京城一直有句谚语:“京城这座城是从河上漂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初建筑京城的各种材料,几乎都是从河上运来的。
主要是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抵京城。
无论是元大都,还是明清京城的修建和修葺,所需要的大量木材和砖石都是通过大运河运输。
而且,不仅仅是营建材料从大运河运输,京城建城之后供应京城数十万军民的粮食、生活必需品,当时也都是通过大运河的漕运而来。
可以说,没有河道,没有漕运,就没有京城这座城。
所以,京城的古河道很多,水源也很充沛。
京城不缺垂钓的地方。
但苏木捕鱼所需的条件,城内显然不合适。
上一篇:恐怖复苏:我直播中提前灭了禁区
下一篇:四合院:百倍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