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15章

作者:肥鸟先行

  仇元山说的是当年关中大地震,包括陕西不少官员都被震死,百姓被摧毁房屋不计其数,那一次大地震对关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被摧毁的城墙至今都没有修复。

  第二就是当年上皇嘉靖西狩陕西,嘉靖皇帝在陕西的时候,秦王府和陕西布政司衙门为了接驾,花费了大量的金钱。

  这两件事给陕西造成的损失,也让陕西比河南新军还要弱。

  仇元山说道:“我们陕西的兵力不如河南,需要防守的地方要比河南多,汉中地区有多条前往关中的通道,再加上东面潼关这条路,东南大军不需要攻打我们,只需要陈兵在这些通道,我们要派兵防守就能拖死陕西了。”

  郭朴微微点头,这也是他最害怕的。

  打仗是要算经济的,士兵在城市周围的军营里,和在前线的堑壕棱堡里驻扎所需要的花费是完全不同的。

  在军营中的士兵,军粮补给线路很短,只需要发放普通的军饷就足够了。

  但是在前线的时候,武器弹药粮食都要通过民夫运送到前线去,这运输的成本相当的高,而且还占用宝贵的劳动力。

  而且士兵在前线的时候,待遇就要比在军营的时候高,这样才能维持住在前线的士气。

  自从进入火器时代后,一直在前线军队的花销日益巨大,为了维持前线士兵的旺盛时期,东南每日的补给物资中,还要包含一定量的糖和茶,还要保证相当的肉食。

  仇元山说的没错,东南大军甚至不用打过来,只要不断的对垒,就能将陕西耗死。

  仇元山说完,在场的军将也沉默了。

  所有人都知道仇元山说的没错,士兵们不怕打仗,但是害怕绝望到没有明天的长期鏖战。

  如今天下局势已经明了,士兵们甚至都失去了打仗的理由了。

  仇元山继续说道:“处大国无患者,恒多慢;处小国有忧者,恒思善。”

  “如今东南为大,陕西为小,若是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位置,就是灭亡之道。”

  “如今顽固不肯投降而待价而沽,那日后就越来越没有我们的价值,现在所做的事情都会被清算。”

  仇元山又说道:“四川和河南的区别,大家还没看到吗?”

  “在攻占蜀中的时候,西南三省还没有完全归附,还有我们和河南在前线,那时候东南对蜀中官员的投降待遇非常优渥,县令和以上官员几乎都有留任,后来都调任到其他地区继续为官。”

  “但是对河南就完全不同了,河南投降的时候睢阳已经破,东南大军攻占整个河南就是时间问题,陈氏父子投降的太快,根本没有谈判的基础,河南的军队被打散,军官全部去职,地方上从督抚到县令全部去职,就连陈氏父子都要去南京谋划前程去了。”

  “相比之下,难道总督和诸位大人要效法河南吗?”

  仇元山说完,就连宁远都无法反驳。

  仇元山继续说道:“东南吝啬兵力,实际上爱惜自己人,如果我们和东南商谈好大家的待遇和退路再投降,那东南也不需要花费兵戎就能占领陕西,而大家也能保证一定的待遇,就算是不如从前,那也比战败后强吧?”

  “就算是不容于东南的人,也可以有时间打点行装变卖产业离开陕西,如今天下之大,依然能做个富家翁。”

  等到仇元山说完,众人都低下头,思考着他说的话。

  宁远上前一步说道:“总督大人,此人多次动摇军心,定然是东南的细作!请总督大人砍了这家伙!”

  很快支持仇元山的人和反对仇元山的人都吵成了一团,郭朴也被弄的焦头烂额,只能结束这一次军议。

  这样的辩论已经进行了五六次了,如今整个陕西都分裂成两派争论不休。

  等到散会之后,郭朴还是召来了仇元山。

  见到仇元山后,郭朴一拜说道:“先生可以为我去一趟南京吗?”

  仇元山立刻说道:“愿意为恩主效死!”

  郭朴拉着仇元山说道:“我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辱,而是为了整个陕西,先生一定要给我们谈一个合适的条件,陕西上下才能投降,也能免遭生灵涂炭之苦啊。”

  仇元山立刻会意的点头,一口答应下来。

  就在在陕西还在为了什么时候投降争论不休的时候,陈以勤父子已经抵达了徐州。

  徐州也是陈以勤的老对手了,当地官员热情的招待了陈以勤,并且带着他乘坐了火车。

  如今徐州铁路都已经换上了蒸汽车头,当陈以勤父子登上火车,在轰鸣的汽笛声中火车发动,拖着车厢开始前进的时候,陈以勤对着儿子说道:

  “东南有如此利器,为父输得不冤。”

  陈于陛眼睛中露出光芒,以往他也阅读东南的报纸,知道火车这件新事物,但是亲自乘坐之后,才知道火车是多么伟大的东西。

  据说松江府的铁路已经开始动工,进展非常迅速,今年年底就能完工。

  而南直隶各地都有了建造铁路的想法,听说有人准备建造一条从南京一直开到徐州的铁路。

  甚至东南的工匠已经在讨论,能不能在长江上架设大桥。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想法,但是能通行铁路的桥梁已经在设计和论证了,如果真的能造出来,那曾经的长江天堑,就要变成火车也能通行的通途了。

  一想到这里,陈于陛这才明白为什么这是千古之未有之大时代!

  铁路如此便捷,让政令和物资的流通变得无比通畅,这也必然打破了旧帝国时代的统治格局,让帝国的力量延伸到基层,让帝国的影响力辐射到边疆,交通改变的不仅仅是出行方式,而是整个帝国的行政底层逻辑。

  陈于陛对着父亲说道:“父亲,时代变了。”

第614章 李如柏打老虎

  京师中。

  河南陷落的消息已经随着河南逃难的读书人一起,传遍了整个京师。

  以往一个地方陷落,不会有这么多读书人涌入京师,这是因为如今天下局势已经差不多明了,大明的死忠也所剩无几,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日薄西山了。

  但是这次因为苏泽不再任用大明的读书人,让河南大量的官员和吏员不惜背井离乡来到京师。

  这其中一些人是作恶累累,自己知道留在河南是死路一条,肯定会被清算,所以才逃亡京师。

  还有一些就是被舆论裹挟,最后跟着逃难到京师的。

  总之这些人都涌入到京师,官员们齐聚在吏部门口讨说法,而吏员们也聚集在会馆附近,死死抱着这些自己的官老爷们,希望能够在京师找到出路。

  这些人的到来,让李成梁有喜有忧。

  喜的是苏泽竟然将事情做的这么绝,这等于对大明控制区域内所有读书人开战,彻底不留任何余地。

  在以往的时候,这些文官大部分都认为自己还有退路,只要到时候献城投降,就能够的在东南体系内得到同样的待遇,很多时候对李成梁的命令也阳奉阴违。

  但是如今苏泽拒绝任用投降官员,这等于断了所有效力于明廷的读书人后路。

  如今的世界,读书人也没有以前那么值钱了。

  东南的科举体系,律法体系,行政体系,都和明廷不一样,这些官吏就是到了东南参加考试,也很难考中,要知道东南自己的竞争也已经很激烈了。

  这些已经养尊处优多年的官老爷,又怎么有信心从头开始呢?

  所以他们才会在京师闹,希望能够得到了新的职位。

  李成梁自然也没有新的职位给他们,但是这些人极大的敲响了明廷其他官员的警钟,告诉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京师的各部门罕见的高效了起来,以往那些对李成梁政策不满的官员也收起了抗拒的态度,开始认真维持朝廷运转。

  毕竟和李成梁比起来,苏泽疑似有些太极端了,根本不给读书人退路。

  不过这也是河南陷落给李成梁为数不多的好处了。

  河南陷落以后,山东,陕西,山西,京畿,都已经门户大开。

  河南是中原之地,和各地都有通道相连,河南的陷落必然造成了更多的战略缺口,这些缺口就需要立刻堵上。

  东南的军队打仗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突破弱点,只要被他们抓到一丝弱点,他们就会立刻突破封锁冲进来。

  这么多的地方要防守,军事上的压力自然大增,李成梁需要将手头上本来就不充沛的军队再次分出去。

  如此漫长的防守长度,想一想都让人绝望,一道道军令下达到地方,这又是一大笔军费开支,正在动摇明廷摇摇欲坠的财政体系。

  在如此情况下,一则消息出现在京师的街头小巷,清远伯李炜家的商人侯亮,带着京师诸多权贵的钱在东南投资股票赔了钱,在东南跳楼自杀了。

  那些权贵的钱都被卷走了,损失相当巨大。

  这件事引起了相当的波澜。

  一方面,明廷搜刮百姓手中的东南银元,禁止老百姓使用其他货币,可是明廷的权贵们却都是用东南银元去东南投资,这不是妥妥的资敌行为吗?

  也难怪东南总是越打越富,自己这边的达官贵人都在投资东南,打仗怎么能赢?

  老百姓很清楚,有时候不要看权贵们在说什么,而是要看他们在做什么。

  如果他们都只认可东南银元,那老百姓又怎么能相信明廷的货币呢?

  另一方面,和东南的贸易往来是明令禁止的,不要说在东南投资股票了。

  这也让清远伯李炜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有的权贵直接杀到他门上,要求他赔偿损失。

  这损失李炜自然是不会赔的,他自己还损失了一大笔钱呢。

  李成梁得到消息自然也是大怒,这些家伙还在船上就想要跳船,还无视自己的禁令囤积了这么多东南银元。

  不过李成梁这一次也没有喊打喊杀,因为参与这次投资的竟然还包含了大量的勋贵和武将,这些人和自己算是有交情的。

  但是因为这件事,百姓再次开始囤积东南银元,市场更不认可明廷发行的任何货币了。

  京师摇摇欲坠的货币体系再次面临崩溃,李成梁只能找到山蒿先。

  如今的山蒿先瘦了很多,从进京时候的意气风发,到如今这幅样子,山蒿先早已经没有往日的神采。

  “山先生,听说你前些日子有疾,要不要请太医来看看?”

  山蒿先连忙说道:“我这个是旧疾了,不用请太医,只要养一养就好了。”

  李成梁这才说起了自己的目的:

  “山先生,如今朝廷局势纷乱,请你过来是想要问策,如何稳定大明银元。”

  山蒿先几乎是不客气的说道:“大明银元已经是信用破产了,根本没用了。”

  李成梁被山蒿先如此直接的话怼的有些难看,山蒿先说道:

  “如今问题都已经不是大明银元的问题了,而是整个体系中充满了腐败,百姓根本不相信大明银元能用出去。”

  “有实力的官办或者民办工坊商铺,都堂而皇之的不收大明银元,或者不按照官方的限价令销售商品。”

  “顺天府的官吏则冲入普通老百姓家里搜刮东南银元。”

  “这种情况下,大明银元还有什么流通的可能性?”

  李成梁大惊道:“竟然还有如此之事?”

  山蒿先说道:“想要拯救大明银元,必须要彻底推倒这个体系,以官府信用发行新的货币。”

  “当然,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打击那些发国难财的权贵,据我所知,清远伯李家的很多工坊都是从东南进货的,京师暗中和东南做生意的权贵太多了,而且很多京师权贵也在将自己的资产转移出去。”

  “大将军,这些人就是京师的老虎,这些老虎不打掉,根本没办法恢复货币信用。”

  “我请二公子李如柏为钦差,彻查京师通敌的不法商人!”

第615章 打老虎

  李成梁的二儿子李如柏,如今已经成年,自从李如松被调任辽东之后,李如柏就一直留在李成梁的身边。

  这种情况在大明也很正常,大明高官一般都有一个不出仕的儿子跟在身边伺候着,处理一些机密的事务。

  李如柏就是如此,他代替哥哥李如松在李成梁身边伺候着父亲,而随着李成梁的权威日重,李如柏也有了别样的心思。

  都是父亲的儿子,大哥李如松就能在辽东做土大王,甚至可以不遵循父亲的命令和其他统制官调任。

  自己也是父亲的儿子,却要府内府外伺候着,经常要帮着父亲跑腿办事。

  而且李成梁对于这个儿子看管甚严,要知道大明之前几个执政,徐阶到高拱,再到张居正,包括李春芳在内,都是文臣执政,他们的儿子虽然比不上父辈的优秀,但也都是相当谦恭能干的人才。

  高拱和张居正的儿子,更是能够考上进士的水平。

  有了这些人在前面,李成梁本身就是武官执政,对自己的信心也不足,也怕人家说自己是武将门第粗鄙,所以对李如柏看管极严,不让他随意和京师中的纨绔子弟来往。

  对于这些李如柏非常的不满,而随着李成梁权倾朝野后,也有一部分投机分子围在了李如柏的身边。

  李成梁虽然正值壮年,但是也已经超过四十岁了。

  这年头超过四十岁得急病而死的例子太多了,而且李成梁早年在苦寒之地大战,身体也有暗伤,几年操持国事后身体一直不好。

  所以在李如柏身边,也聚集了一些投机分子,他们开始离间李如柏和长兄李如松的关系,并且撺掇李如柏也要争一争家产。

  李如柏毕竟是刚成年,本身就是比较叛逆的时候,又有这样一群人在身边吹捧,他很快就被这些人吹捧到认不清自己,觉得自己是比兄长更有才略,只是因为自己是次子所以才得不到父亲重视的。

  所以这一次李成梁要派遣亲信来整饬整个京师的金融秩序,李如柏得知后主动请缨,要求帮助父亲分忧。

  没想到这一次李如柏主动请缨,李成梁麾下的诸人竟然都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