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80章

作者:肥鸟先行

  恢复相权,廷推大臣,京师的不少高级官员都蠢蠢欲动。

  无论是这些年来的力量对比,还是东南优秀的宣传能力,更重要的是高拱发起的新务运动,都给明廷上下植入了一个潜意识,那就是东南是先进的。

  就算高拱自己不愿意承认,所谓新务运动只学习东南的技术,这是不现实的。

  在引入东南技术的同时,必然也引进了东南的管理方式,东南的新思想,也需要新的政治制度来配合。

  甚至高拱本人,也是靠着隆庆帝的信任,破例让高拱兼掌吏部和户部,又让高拱执掌京察,这才将新务推行下去。

  而从去年鳌山灯会以来,到向各地派遣矿监,这都极大的影响了朝臣对隆庆帝的态度。

  鳌山灯会还好,地方上的矿监是深深触动了士大夫的利益。

  特别是隆庆开始重用太监,这是这些文臣士大夫绝对不能忍受的。

  原本地方上的利益,都是地方官和士绅在分享。

  皇帝派出矿监搜刮地方,也等于从这些官员和士绅嘴里夺食。

  而这些地方官和士绅的背后,就是朝廷中一个个大臣。

  自从焦太监出任山东矿监之后,隆庆食髓知味,陆续向湖广、山西、山西、蜀中分别派去矿监。

  文人们控制的报纸上,也开始连篇累牍的讲述太监干政的祸患,从东汉党锢之乱讲到了唐代神策军废立皇帝。

  这些报纸上又报道了不少矿监盘剥百姓,让普通百姓家破人亡的故事,这也引起了不少年轻读书人的同情。

  张居正在湖广斗税监的故事,也被改编成话本和故事,在京师广为传播。

  此时的明廷,就像是一口快要煮沸的大锅,还在不断的加着柴火,就等着沸腾的那一刻。

  东南政改,就是这最大的一根柴火。

  以东南的制度之先进,也提出要恢复完整的相权,而苏泽更是到现在都不称帝。

  在明廷的大臣看来,这是苏泽对东南强大的士绅势力的妥协。

  以东南都要向士绅妥协,恢复相权,那你明廷呢?

  皇帝还在派遣太监在地方上搜刮呢!

  而等到山东战败的消息传到了京师,大锅中的水终于到了沸腾的那一刻。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这是明廷官员月末休沐的时候。

  天蒙蒙亮,沈一贯从自家宅子出来,拉绿包车的祥子连忙拉着车上前。

  “少爷。”

  “去书店。”

  祥子立刻备好车的,等沈一贯上车后就按着熟悉的道路,想着书店而去。

  等到了书店,沈一贯打开书店的大门,发现每天来的比他还要早的伙计佟安没有来。

  沈一贯皱起眉头,佟安原本是山东秀才,在沈家书铺找到工作之后非常珍惜,每天都会提前半个时辰来书店开门整理书架。

  今天怎么还没到?

  又过了半个时辰,沈明臣这才姗姗来迟,他也发现佟安不在,询问沈一贯道:

  “一贯啊,佟安呢?”

  沈一贯回道:“也许是家里有事。”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走进来一个年轻的客人。

  这个客人没有挑选书,而是直接向沈明臣问道:

  “掌柜的,这里卖《远山航录》吗?”

  沈明臣心中一咯噔,这是陆二约定的接头暗号,他立刻说道:“有,不知道先生要精装版,还是刺绣版?”

  “我要宋版的。”

  “后面请。”

  沈明臣和沈一贯看了看外面没有其他客人,干脆锁上了书铺的门,和这个客人进入书铺后厢房。

  “沈主编,沈编辑。”

  “陆站长让我通知你们,最近停止和《京师新报》有关的一切行动,停刊三天。”

  沈一贯皱眉问道:“为什么?明廷出事了吗?”

  陆二派来的情报人员立刻说道:“国子监五百监生和在京师三百有功名的读书人联名在左顺门上书。”

  “什么!”

  就连一贯冷静的沈一贯都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领头的是一名山东秀才,名叫佟安,他们要求明廷效法我东南,进行政改。”

  “召回矿监,恢复宰相制度,廷推大臣。”

  沈明臣看着侄子,沈一贯看着叔叔。

  沈一贯叹气说道:“我们要撤离了。”

  京师情报站的人疑惑看着叔侄二人,沈一贯淡淡的说道:“你们情报工作还不到位啊,那佟安就是我们家的伙计。”

  “啊?”

第418章 高拱倒台

  公车,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

  这一次上书的国子监监生,以及三百在京的秀才,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

  五百国子监监生,三百有功名的读书人,黑压压的跪在左顺门前,通政司的官员吓的两腿颤颤。

  这里任何一个生员秀才站在他的面前,他都可以随意呵斥乃至于打骂,但是八百人就不同了!

  以往就是言官伏阙,人数也不过十几二十人,几十人就是大规模的了。

  但是这一次足足八百人挤在左顺门前,黑压压的人群让人通政司的官员们感觉到了恐惧。

  不仅仅是通政司的官员感觉到恐惧,就连守卫宫阙的禁军也紧张的看着下方,宫内太监们都拿上了武器,紧张的看着门外黑压压的人群。

  通政司官员看着带头跪在前面的年轻读书人。

  京师十一月已经开始下雪了,昨夜的雪还没有化去,今日早上还飘着雪花。

  佟安和学习会的同伴手里捧着一本长长的奏章,这上面是他们主张朝廷改革的方阵,以及密密麻麻的签字和红色的手印。

  这些红色的手印在雪地中分外的醒目,就像是一朵朵在雪地中盛开的梅花。

  佟安抬起头瞥了一眼宫阙,能够看到宫阙上手持火枪和弓箭的禁军,他压住内心的恐惧,继续托举着手里的上书。

  左顺门一下子打开,三名身穿朱红色官袍的大臣从左顺门内走出来。

  内阁首辅杨博,内阁次辅高拱,内阁四辅李春芳。

  杨博在沉重的表情中,似乎带上了一丝轻松。

  山东战败,公车上书,他这届内阁算是彻底倒台了。

  朝廷需要一个承担责任的首辅,而杨博也已经发现,如今大明朝廷已经是个火坑了。

  能在这个时候全身而退,反而是自己的福分。

  杨博的态度非常和蔼,他安抚了众人,还亲自搀扶起来为首上书的佟安等人,还将他们的奏章接过来,说是要面呈天子。

  相比杨博,高拱的面色就很难看了。

  山东战败,徐文壁被山东上下,京师言官一起弹劾,作为举荐徐文壁担任新军大臣的高拱,肯定要承担主要责任。

  而公车上书的主要诉求,恢复宰相制度,如今大明朝谁是形式上的宰相?

  不就是内阁辅臣吗?

  而如今内阁辅臣中权势第一的是谁?不就是他高拱吗?

  而这些读书人上书的另外一个请求,要求皇帝召回矿监,这不也是高拱一直以来上书隆庆劝谏的吗?

  高拱很清楚,这一次公车上书,已经在他和隆庆帝之间埋下了很深的裂痕。

  刚刚高拱赶到宫里,求见皇帝而不得入,就已经验证了高拱的猜测。

  皇帝一定是觉得公车上书是自己在幕后策划的!

  自己这个内阁辅臣是当不长了。

  高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却没办法像杨博这么轻松。

  新务运动才推进一半,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如果没有自己这个强有力的推动者在朝堂,明廷还能继续推行新务吗?

  高拱环视一圈,杨博老迈,而且早就有了思退之心,肯定要和自己一起下台。

  李春芳?

  这家伙就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如果他在内阁,肯定会为了自己的地位一昧的顺从皇帝。

  张居正?

  高拱想来想去,也只有张居正适合做自己的继任者。

  有手段,有理想,又足够圆滑,关键张居正现在是内阁三辅,却没有卷入到山东兵败和公车上书的事情中。

  只是以自己在皇帝心中的这点影响力,还能将张居正推向内阁首辅之位吗?

  被说内阁了,这帮读书人的上书要如何应对?

  其实高拱也是支持他们的诉求的,恢复相权,廷推大臣,这几乎是所有文官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不用再理会太监、外戚这些虫豸,甚至可以绕过皇帝执掌朝廷大权。

  可是以高拱对皇权的理解,其他东西皇帝都能让步,但是恢复相权这件事,皇帝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步的。

  朱元璋靠着明初那些大案,好不容易才废掉了丞相制度,这之后才有了朱明皇帝大权独揽。

  嘉靖这种权术天才,更是将皇权发挥到了极致。

  就依靠礼法和个人权术,区区一个入京继位的藩王,将托孤辅政的重臣杨廷和轻松斗垮了。

  这才以往的朝代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隆庆皇帝就是嫌内阁和六部掣肘,不让他好好花钱,这才派出矿监为他敛财的。

  高拱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庞,虽然对他们的义气上书不报希望,但是他也觉得这些人也许是明廷最后的希望。

  杨博收下了左顺门前读书人的联合上书,然后劝说众人返回自己的住处,等待朝廷的回复。

  一些跪在雪地里冻僵了身体的年轻读书人有了台阶,纷纷站起来。

  只有第一排的佟安等人岿然不动,依然跪在雪地之中。

  杨博叹息一声,命令通政司的官员拿来狐裘,亲自给这些跪在雪地里的读书披上,这才说道:

  “老夫这就入宫,面呈你们的上书。”

  这下子大部分读书人都散去,只留下几个坚定分子还留在这里。

  杨博等内阁大臣拿着上书,来到文华殿求见皇帝。

  隆庆帝立刻打开文华殿大门。

  杨博手捧佟安等人的上书说道:

  “陛下,左顺门外的大部分士子都散去了,这是他们的上书,请陛下御揽。”

  冯保结果厚厚的上书,只觉得沉甸甸,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翻开上书,看到撤回矿监、恢复相权,廷推大臣,全面新务的请求,一向脾气温和的隆庆皇帝也勃然大怒道:

  “反贼!冯保,派锦衣卫去查带头上书的那几个!是不是东南安插的细作,故意搅浑了朝廷!”

  杨博和高拱立刻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高拱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这些读书人可不仅仅是监生秀才,他们背后都是天下士绅,是天下的读书人啊。”

  隆庆帝也冷静下来。

  他看着自己的这位老师,心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