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76章

作者:肥鸟先行

  “另外也仰仗各位同僚,属下们都知道自己驽钝,每一次议事都要很长时间,比不上那些大人们,所以只能用一点笨办法。”

  苏泽连忙说道:“小言公公你好好总结写成书,然后我还需要你在大都督府和其他地方推广这套开会的方法,这可不是笨办法,这是立业之基!”

  小言公公没想到自己搞出来的这个开会的办法,竟然能够得到苏泽这么高的肯定,连忙向苏泽拜谢,表示自己一定好好总结写书。

  返回大都督府的路上,苏泽不由的反思,自己还是小觑同行人了。

  小言公公这一套议事流程,已经和他穿越前管理学上著名的“罗伯特议事规则”差不多了。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由美国西点军校的罗伯特总结的一套如何开会的方法。

  这套方法广泛用于各种会议和议事场合,受到很多著名政治家的推崇。

  在辛亥革命后,孙文亲自翻译并且在国内推广普及了这套议事规程。

  苏泽当然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办法。

  罗伯特议事规则也有其缺点,比如开会时间长,商议的时间久,决策的效率低。

  决策结果往往是多方妥协的结果,不如精英单独决策的战略思考深远。

  在苏泽看来,罗伯特议事规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场合,在进行军事战略决断,或者战略发展规划的时候,这套规则就掣肘太多了。

  但是在日常部门工作,多方利益磋商的时候,这套议事方法是相当好的。

  而大部分的衙门,日常工作也就是和市舶司一样,多是一些日常的小事,在基层反倒是更适合推广这套规则。

  苏泽也反思自己,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除了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也需要新制度和新的管理方式。

  自己作为穿越者,更关注科技的发展,却忘记了管理学的发展。

  【发现技能“行政学”,是否学习?】

  苏泽一愣,神tm的行政学也是生活技能?

  好吧,【火器制造】和【射击】也是生活技能,【行政学】也是生活技能也就不奇怪了。

  “学习!”

  【检测到宿主拥有的行政学知识,最终评定为Lv4,1/400】

  市舶司之行,收获了一位人才,又收获了一项技能,苏泽非常的满意。

  倭国,美浓国。

  天守阁上,一名身穿武士服的中年人,正在把玩手里的三仙币。

  要说东亚哪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最纠缠,从古至今那就只有中国和倭国了。

  两国关系中纠缠最深的,却是两国的经济关系。

  倭国没有像样的铸币技术,一直缺乏可靠的通用货币。

  因为铸造量大,铸造质量好,大明的永乐通宝很快就成为了倭国最通行的货币。

  就算是石见银矿开采以来,因为倭国本土的经济体量小,各大名自然也不愿意使用白银作为通用货币,所以反而更加的依赖大明的铜钱。

  而大明也是非常缺乏货币,倭国的白银大量的流入大明,很快白银就成为大明的主要货币,等到张居正一条鞭法之后,更是将白银定为了法定货币。

  两国使用共轭货币,不得不说是一种非常诡异的现象。

  看着精美的三仙币,这个中年人喊来自己的家臣。

  一个猴子一样的武士快步走进来,这名倭国大名说道:

  “找最好的织工,将三仙币绣在我们织田家的军旗上!”

  “尊令,家主!”

  浙江。

  自从被苏泽解救之后,苏泽没有限制胡宗宪的自由,也没有让他立刻去福建。

  苏泽只是让人保护胡宗宪,任由他留在浙江。

  而胡宗宪被解救之后,头发和胡须全部都白了,他放下了全部政务,带着几个幕僚在浙江游山玩水。

  除此之外,胡宗宪的“旅游团”中,还有大明朝廷任命的浙江巡抚谭纶。

  谭纶原本是在福建和戚继光一起抗倭的,后来作为清流制约胡宗宪的棋子,谭纶被调入浙江担任巡抚。

  不过和老谋深算的胡宗宪相比,谭纶的政治斗争能力还是弱了一点。

  而且浙直总督是浙江巡抚的上司,所以在之前谭纶一直被胡宗宪压着打,几乎把握不到任何的实权。

  林德阳领兵入杭州,也就顺便将杭州的官员抓了,其中就包括谭纶。

  谭纶也是抗倭名将,在苏泽那个历史时间线上,谭纶在东南抗倭结束,就和戚继光一起北上整顿蓟辽军务。

  担任蓟辽总督期间,谭纶在居庸关到山海关之间,修建防御台三千座,大大加强东北防务。

  谭纶虽然不如胡宗宪和戚继光俞大猷在历史上的名声显赫,但是在嘉万年间的文臣中,谭纶的军事能力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谭纶为官清廉,苏泽也没有为难他,允许他在浙江自由活动,也没有强行征辟他。

  不过胡宗宪和谭纶想要离开浙江肯定是不可能了,两人的家眷也都在杭州,他们都是聪明人,自然也明白现在的处境。

  “谭子理,你到任浙江之后,也没有好好看过浙江的山川吧?”

  胡宗宪登上一座小山,眺望远处的烂柯山,忍不住对谭纶说道。

  谭纶的心情要比胡宗宪复杂多了。

  好不容易严党和胡宗宪倒台了,谭纶正准备在浙江一展抱负的时候,苏泽又来了。

  谭纶和自己的老上级老对手一起落入了苏泽的手里。

  比起放飞自我游山玩水的胡宗宪,谭纶一路上都非常苦闷。

  谭纶是根正苗红的清流官员,此时也才四十二岁,正是一个官员年富力强的时候,自然不可能和胡宗宪一样养老。

  这一次被俘,也是谭纶政治生涯中的巨大污点,如今又和胡宗宪“厮混”在一起,就算是返回京师,以那位皇帝的性格,谭纶的仕途也到头了。

  谭纶自然是怎么想怎么郁闷,一路上都丧着脸。

  “谭子理,快来看看这烂柯山!”

  胡宗宪一再邀请下,谭纶总算是登上了小山坡,远眺烂柯山的壮丽景象,谭纶也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

  “只可惜这大好山川落入贼手啊!”

  谭纶刚刚心旷神怡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说道。

  胡宗宪哈哈一笑,又对身边一个身穿儒衫的文士说道:

  “句章山人,如此美景,你可有诗作啊?”

  句章山人沈明臣,是明代著名高产的诗人,曾经是胡宗宪的幕僚,看着壮丽奇美的烂柯山,沈明臣张开嘴,却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谭纶也知道沈明臣的诗才的,他曾经一天作诗三十首,质量姑且不论,是非常高产的诗人。

  沈明臣顿了一会儿,突然拱手对胡宗宪说道:

  “部堂,我想出仕了。”

  胡宗宪摸着胡子没有任何反应,谭纶却尖锐的说道:“你要从贼!?”

  沈明臣和徐渭一样,都是屡试不第的科举失意选手,他帮着胡宗宪抗倭,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条路步入仕途。

  随着胡宗宪的倒台,沈明臣的仕途之梦也随之破碎,但是现在又有了转机。

  苏泽的《求贤令》传到了浙江,不过大部分读书人还是观望的态度。

  大明毕竟立国这么多年,而且苏泽占领福建和浙江,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乘虚而入,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战绩。

  镇江一战,朝廷的战绩虽然也不好看,但是也保住了扬州。

  沈明臣说道:“这一路上,部堂和谭子理都看到了,是在朝廷治下浙江百姓过得好,还是在苏大都督治下过得好?”

  谭纶一时语塞,这一路上游山玩水,众人都是轻车简从,也看到了浙江民间的景象。

  无论是胡宗宪还是谭纶,都很清楚之前浙江是什么样子。

  在苏泽的治下,仅仅是取消了苛捐杂税,浙江百姓的日子就立刻好起来了。

  再加上苏泽鼓励工商,浙江本来就有工商的底子,一些官办的工坊也建立起来,吸纳了原本失去土地的百姓。

  谭纶也是比较有节操的官员,他一路上亲眼所见,也没办法昧着良心说如今百姓过的不好。

  谭纶更加烦躁,只能说道:

  “我谭纶饱读圣贤书,绝对不会从贼的!”

  差五百字,晚上补,实在憋不出来了,肥鸟谢罪!

第316章 闽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

  将小言公公调走,市舶司的事情还要人做,苏泽亲自带着礼物,去探望了称病的陶公公。

  对于苏泽,陶公公心情十分的复杂。

  深谙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太监可不是读书人,对于朝廷他是一点妄想都没有。

  他这一辈子见过犯错失势太监的悲惨下场太多了,甚至“赐死”都算是不错的处理结果了。

  陶公公知道自己和苏泽捆绑太深,已经没有返回大明朝廷的可能。

  就算是他现在把苏泽杀了,也肯定不会有好结果。

  皇后,陆炳,这些可都是皇帝亲近之人,甚至都是救过皇帝命的,最后的结果如何?

  只是陶公公心里还是有疙瘩,自己当年在福建的时候对苏泽言听计从,主政市舶司的时候也给了苏泽不少方便,可苏泽怎么报答自己呢?拖着自己造反!

  陶公公觉得自己被坑了,心中有气不愿意见苏泽。

  不过称病这么长时间,陶公公的气也消了,今天苏泽登门拜访,那就是给台阶下了。

  陶公公明白闽浙已经落入苏泽手里,无论他造反成功与否,现在苏泽就是闽浙的话事人。

  陶公公走下了病榻,很热情的迎接了苏泽。

  “陶公,这福建的事情可离不开您啊!铸币局和市舶司的事情,还要劳烦您操持呢!”

  苏泽一句话,就让陶公公安了心,市舶司和铸币局的事情离不开他,苏泽这是来请他出山的。

  客套了一番,陶公公说道:“那陶某就继续为大都督效劳了。”

  苏泽又亲自给陶公公号脉,给他开了调养的方子,可谓是宾主尽欢。

  苏泽之所以这么优待陶公公,还是因为陶公公是市舶司和铸币局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执掌市舶司的期间,陶公公经手这么多的货物,都能处置妥当。

  除了账本上没有任何问题之外,市舶司牵涉的利益这么多,本地豪商、琉球使团、京师中的各项关系,陶公公都能不出乱子,将利益蛋糕分好,这份能力就已经是傲视群雄了。

  如果论财政能力,恐怕也只有苏泽的老丈人方望海能和这位陶公公一拼。

  既然陶公公同意继续为苏泽效力,那接下来的气氛就好多了。

  苏泽很自然的谈起了倭国搜集三仙币的事情。

  陶公公皱起眉头说道:

  “这事情从去年就开始了,杂家就曾经扣了一艘琉球使团的商船,说是出口棉布,实际上所有棉布中都包裹着三仙币,倭国对我大明的铜钱觊觎很久了。”

  苏泽笑了笑说道:“倭国如今处于群寇争霸的‘战国’时代,这种时候反而更加需要流通货币。倭国本国没有成熟的铸币技术,用银子的话,那些掌握了大量人口却在领地没有银矿的强势大名又不同意,最后多方妥协,也就只能用我们大明的铜币了。”

  “原来如此啊,我说那些倭国明明自己产银,自己却不用银,反而要用我们大明的铜钱,真是奇怪。”

  苏泽又说道:“铜钱对倭国大名还有别的意义。”

  陶公公虽然熟悉海外贸易,但是对于倭国的局势还是不够了解的。

  苏泽说道:“倭国如今的‘战国’时代,最强大名当属于东国的北条、武田家,东国大名又是整个倭国最强势的大名。”

  “这东国大名之所以比其他大名强势,主要就是因为他们使用了贯高制。”

  “倭国的制度和中原大有不同,但是陶公公可以理解为,贯高制度,就是以每年所纳的铜钱,来分封土地的一种封建制度。”

  陶公公主持市舶司事务,也有一些国际视野,他点头说道:“我听说倭国的国制落后,还处于实封土地的王侯时代,大都督果真如此吗?”

  苏泽想了想说道:“差不多是这样的吧,倭国土地权属复杂,这么理解也没问题。”

  “这些类似于诸侯的大名,将自己的土地再次封给手下家臣,就是以贯高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