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肥鸟先行
苏泽连忙选择是,三个技能的知识迅速涌入他的脑海中。
学堂不愧是《百景图》最重要的是地点,这三个技能都是相当重要的技能。
“科举”自然是不用谈了,Lv1的科举技能,只是让苏泽了解科举的大概内容,科举的各种规矩和潜规则,虽然听起来这些知识没什么重要的,但是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如果不是有亲近的人带着,普通百姓根本接触不到这些知识。
“书法”这个技能也是参加科举考试必备的技能,大明朝参加科举需要用专门的字体答题,也就是“台阁体”。
而县学考试的第一个刷人标准,就是字迹不公正,台阁体不规范的考生。
不练好书法,连参加第一轮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而“开蒙”这个技能,就是教导幼童启蒙的课程,等于是古代小学教学的技能。
开蒙的核心是识字明理,除了语文教育之外就是道德和礼仪教育,古人要参加科举,必须要从小开蒙读书。
除了识字之外,韵学启蒙和学习句读,这也是最基础的课程。
韵学就是声韵学,简单说就是押韵的学问,大明朝的科举虽然不用考诗词歌赋了,但是八股文也是需要对仗押韵的。
古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开蒙另外一件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会断句,句读学不好连书都看不明白。
一下子收获了三个技能,苏泽的心情大好,他连忙翻开布包,查看九姑婆交给自己的书。
《三字经》,《千字文》,这都是老传统的蒙学教材了。
《蒙学杂字》也是经典的认字和韵学启蒙书,这本书成书年代不详,各地还都有各地的方言版本,卫学的这一套应该是福建建阳出版的本地杂字版本。
《广韵》是一本厚厚的韵书,这本书要比另外几本书破了很多,难道是南宋传下来的古董?
但是苏泽微微皱眉,声韵学这东西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韵书这东西是要经常更新的,拿前前朝的书参加本朝的科举,怕是要被扣分的,估计是卫所买不起新韵书,找到二手古董,不过也能将就用了。
翻开下一本书,苏泽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第020章 四书五经大全
苏泽激动的是,这厚厚的一叠书,是《四书五经大全》。
这份《四书五经大全》,是明成祖年间的大臣胡广,奉了永乐帝的敕令编纂的一套科举教材。
也就是说这套书就是科举考试的考试大纲,科举考试出题的范围就在这么一套书中。
不过这套书可不是薄薄的几本,而是厚厚的一大叠,因为这份大全除了包含了四书和五经之外,还包含了后世大儒为了解释书和经所写的“传”和“注”。
明代一朝都奉程朱理学为正统,所以科举考试也都用朱熹所做的传和注。
所以这一套书其实包含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以及朱熹为四书所注疏的《朱子集注》,朱熹为《尚书》《诗经》《易经》作的《朱子集传》。
因为朱熹没有为《春秋》和《礼记》作注疏,这两本则用古注疏。
这一套《四书五经大全》足足有十二套,一共一百二十册,不过苏泽翻看了一下,卫学这套缺失了不少。
《四书》和《集注》都是全套的,但是五经却只剩下了《易经》和《易经集传》。
苏泽回忆起自己的明史知识,缺失的部分可能并不是丢失了,而是这套书就只有易经这一经。
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和之前不同,并不要求通五经。
《四书》是必考的科目,所有考生都要学习,《五经》则是选修课程,考生只需要选考一门修的本经就可以了,而不是像宋代科举那样需要选修多门。
也就是说五经等于五门高考的选修科目,只需要选择一门参加高考就行了。
既然是五门选一门,那自然有热门和冷门科目的。
因为朱熹为《易经》、《尚书》和《诗经》都做了注疏,那就等于这三门考试有官方认可教辅书,所以修这三经的人是最多的。
而《礼记》和《春秋》这两本经,本身就是五经当中字数最多的,背诵起来最是困难。
而且朱熹没有给这两本经做集传,所以考生在学习的时候还要剔除掉古注疏中和程朱理学意识形态矛盾的部分,学习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少有读书人选择这两经作为本经。
很显然长宁卫这套《四书五经大全》是之前的蒙学老师让卫所购置的,可能这个蒙学老师自己就修的《易经》,所以没有让卫所购买其他的经和注。
不过这已经足够惊喜了,这套《四书五经大全》是官版印刷的教材,也就是说只能由官方机构印刷出版,全套价格足足有上百两银子!
就算这套大全残缺了一半,那也价值几十两银子!这等于说苏泽在长宁卫不吃不喝种十年田的收入!
从这套教科书的价格,就可以看出大明朝科举的门槛之高,一些家境不错的乡绅子弟都很不能拥有这么一套书,只能靠着自己抄录学习。
长宁卫果然祖上阔过啊!
摸着官版印刷的纸张,这套书经过几十年依然完好无损,由此可见历代主人对它的爱护。
对于苏泽来说,这简直是赚翻了。
学习这些经书,是肝“科举”技能的重要途径,自己只要好好读书,就能提升“科举”的等级。
而自己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带着五个小萝卜头开蒙罢了。
长宁卫真是自己的福地啊!
九姑婆看着苏泽,看到他爱惜的抚摸书的样子,真正的确定了苏泽是一名正经的读书人。
九姑婆再次为自己收留苏泽感到庆幸,人才日益凋零的长宁卫,正需要苏泽这样的人才。
不过从这段时间接触下来,九姑婆也知道苏泽不是个普通人。
无论是干农活,还是学习家庙的手艺,苏泽的学习速度都远远超越长宁卫的普通人。
同样是每天上早课,苏泽已经对“安宅”、“迁坟”、“相船”的仪式倒背如流了,可是林彩娘到现在安宅的仪式还记得颠三倒四,祈禳的咒文都背不出来。
而林七叔也向自己说,苏泽开荒的速度和他年轻时候不相上下,干农活的利索程度也比得上他教导几十年的儿子了。
就连林显宗都说苏泽在木匠上很有天赋,比他那些榆木脑袋的学徒强多了。
果然这就是有学问的人啊!学什么东西都要比别人快!做的都要比别人好!
九姑婆也涌起了一股失落感,苏泽这样人绝非池中之物,早晚都要离开长宁卫的。
这年头一个身体康健,干活麻利的成年男人,本身就是抢手的。
更不要说苏泽还是个读书人了。
九姑婆涌起了其他的心思,要是将苏泽说上一门亲事,那就不就能将他留在长宁卫了?
就算是几日后苏泽发达了,那他也是长宁卫的姑爷,也肯定不会放任长宁卫不管的。
九姑婆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长宁卫的女眷不少,可是能配得上苏泽的倒是不多。
九姑婆脑中闪过了一个倩影,不过她很快就摇头,只可惜她这几年不可能完婚,等到几年后怕是苏泽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九姑婆再次叹息一声,感慨上任百户战死的太突然,真是苦了那孩子啊。
将学堂打扫干净,课桌摆放整齐后,苏泽将小萝卜头们放了回去,让他们明天正式开始上课。
九姑婆也带着林彩娘回去做晚饭了,苏泽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了卫学,这才从一个角落里掏出一个档案袋来。
拆开档案袋,这里面就是自己穿越前七叔公给自己的长宁卫族谱。
这份族谱是长宁卫后人在民国时期重新修订的,苏泽将封面糊上了,长宁卫的家老阿公也看不出来这是他们珍贵的族谱。
前段时间天天种田,天黑了家庙的香烛都在正堂供奉三师太娘娘,苏泽也不敢在正堂读长宁卫族谱。
断断续续研究了几天,历史学依然还是可怜的“Lv4,5/400”。
如今在卫学里,苏泽可以大胆的研究这本族谱了。
他轻轻翻开族谱,越过长宁卫先祖的那部分记录,直接翻到了七世祖的这部分。
翻过七世祖海上刺龙返航的记录,苏泽看到了这样一条记录。
“五月十七,钦差御史焉巡诸卫,县书吏徐士盛讦告七祖,御史暂革七祖百户军职。卫所出孝敬银子五百两,七祖乃复原职,卫渐疲敝。”
苏泽摸了摸下巴,这段记录的意思就是长宁卫的百户被御史抓到了短处,敲诈了五百两银子,才让百户官复原职。
这件事对于原本已经很穷困的长宁卫来说,更是进一步衰落的开始。
可是到底是什么被敲诈银子呢?难道是百户是女人的身份被发现了?
不可能,如果这样绝对不可能只敲诈五百两银子了事,以苏泽对于大明朝中后期御史的节操认知,以女儿身冒领军职,这样的大案子追逐名声的御史绝对不会放过,一定会做成轰动全国的大案。
既然七世祖女儿身的秘密没有事发,那到底长宁卫遭遇了什么祸事呢?
第021章 开蒙
现在已经是三月了,距离五月也就两个多月了,苏泽想要在长宁卫长久的待下去,这件祸事就不能袖手旁观。
但是思考了半天,苏泽对于长宁卫即将而来的祸事也是毫无头绪。
苏泽听到了门外林彩娘喊自己回家吃饭的声音,他合上了族谱,将族谱重新藏了起来,这件事也只能从长计议了。
接下来几天,苏泽每天上午吃过饭,就开始带着五个卫所里的萝卜头读书习字。
蒙学启蒙发展到了明朝,已经非常的完善了,官学和私学都用的是经典的《三字经》和《千字文》。
苏泽感慨了一声,自己还是穿越的太晚了,想要文抄公《三字经》名扬天下,那是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苏泽领着五个小萝卜头念道:“人之初,性本善”。
五个小萝卜头也摇头晃脑,跟着念道:“人之初,性本善。”
纠正了他们的读音后,苏泽果然收到了系统的提示音:
【教导学生,开蒙经验+5,Lv1,5/100】
+5!
苏泽惊喜的看着系统,教导五个学生就能一次性增加五点经验!那如果自己有一百个学生,岂不是一下子就能升级了?
这“开蒙”技能刷起来也太容易了吧?
苏泽再接再厉道:“性相近,习相远。”
五个萝卜头也跟着照本宣科,但是这一次苏泽得到了提示却是:
【教导学生,开蒙经验+1,Lv1,6/100】
苏泽放下书,怎么刚刚提升了5点,这次只提升了一点?
苏泽环视了一圈,只看到林良珺虽然坐在课桌前,却扭过头去和林安仔、林纯和林福挤眉弄眼的,只有林彩娘认真的看着苏泽跟着念书。
难道是因为这四个家伙没有好好念书?
苏泽立刻抽出戒尺喊道:“良仔!”
林良珺立刻站起来,苏泽拿着戒尺问道:“重新念一遍。”
林良珺刚刚正在和三个跟班商量下午要去海边玩的事情,根本没有认真听讲,他结结巴巴的说道:
“性相远,习相近?”
苏泽用戒尺拍了桌子,指着另外三个萝卜头说道:“你们也给我站起来!”
“性相近,习相远。”
四个萝卜头跟着念了一遍,这次系统弹出了提示:
【教导学生,开蒙经验+1,Lv1,8/100】
怎么只是“+1”?
苏泽看着站起来的四个捣蛋鬼,指着神色慌张的林纯说道: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林纯慌张的看了看林良珺,结结巴巴的说道:“就算是同姓的人,习惯也会相差很远?”
听到林纯这么说,林彩娘和林良珺都噗嗤一声笑出来,而林安仔和林福却一脸茫然的看着苏泽。
苏泽叹息了一声,收起戒尺说道:
“性相近,这不是同姓之人的意思,而是说人出生以后,本性都是相近的。而随着后天成长的环境不同,习惯却会相差很远。”
苏泽放下书,对着五个孩子说道:
“相传有个叫周处的人,生下来的时候非常的善良,是周围邻居夸赞的好孩子。但是周处父母去世,无人管教,周处就变成了一个残暴的人,四处欺压乡民。”
“后来周处长大后,听闻乡间有三害,分别是山上的老虎,水中的蛟龙,最后一害就是横行乡间的自己。”
“周处听说之后非常生气,就自告奋勇去山上打死老虎,又下水战蛟龙,周处和蛟龙一起沉入水中,乡民都以为他死了,放鞭炮庆祝三害已除。”
“周处死里逃生,却听到乡民在庆祝自己死了,他羞愧不已,从此收起了残暴的性子开始认真读书,最后成为一名百姓爱戴的好官。”
上一篇:我就是神!
下一篇:英雄无敌之隐藏建筑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