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手怪的宇宙之旅 第89章

作者:橘子汽水西瓜味

  金星大气中超过96%都是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保留了大量来自太阳的热量,让这颗星球的表面温度高达462摄氏度,即使是对于基因调整后的新人类来说也是一个难以生存的灼热地狱。

  想要将这颗星球改造成近似地球的环境,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对这层厚重的大气进行改造,并减少来自太阳的光照。

  “第一,金星大气环境改造。”

  “金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总质量约为53亿亿吨,改造工程需要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95%,让金星的大气压减少到五个标准大气压以下。”

  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大量的甲烷和水,这些水可以用于填充金星的地表,形成河流和湖泊。

  但若是想要将金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消耗掉95%,那需要9亿亿吨的氢气,如此大质量的氢气只能从木星上获得。

  若是按照一艘太空运输舰能够运送一百亿吨氢气计算,需要九百万次才能得到足够的氢气。

  “目前太空运输舰队的运输舰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在戴森云体系投入使用之后,各大行星和聚光之城的生产力将会极大提升。”

  “预计运输舰数量会在十年后达到十万,五十年后达到千万,足以轻松完成运输任务。”

  金星大气中的硫酸云也可以利用水星和小行星带中采集到的铁与其反应,在戴森云计划第一阶段完成后,金星大气改造就能同步完成。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采集到的冰质小行星、彗星直接拖动到金星上,再加上改造大气生成的水,总质量将会接近百亿亿吨,与地球上海水的总量相近。

  “第二,遮蔽金星的阳光。这一个项目可以与戴森云第一阶段同步进行,将镜面阵列和在金星轨道上运行的聚光之城略微调整,就足以控制金星表面接受到的阳光。”

  相比起规模浩大的戴森云计划,金星的整个改造工程几乎不用费多少力。

  拥有了现在上万倍的能源,改造一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星球只能算是一个普通工程。

  在这两项工程完成之后,金星表面的温度将会降低到35摄氏度左右,表面大气压为地球的4~5倍。

  “当然,这还不是结束。金星还有一个问题,它缺少磁场。进入大气循环的水蒸气会被太阳风不断吹走,即使补充了百亿亿吨水,在未来仍旧会逐渐减少。”

  这个问题也是其他行星同时存在的,比如被视为人类第二殖民地的火星,就因为自身重力太小且缺少强磁场,星球表面的水不断被太阳风吹飞。

  盖亚再次双手挥动,这一次所见的不再是纯粹的模拟影像,而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事物——两颗巨大的人造磁星。

  L1拉格朗日点是位于两颗大质量天体之间的引力平衡点,这两颗人造磁星就分别位于金星和火星的L1拉格朗日点上。

  它们的外表很像是刚刚的聚光之城,同样有大量的镜面反射阵列为它们提供能量,但它们内部的结构却完全不同。

  “使用常温超导的金属氢,我们制造了这两颗磁星,利用它们的磁场将太阳射向金星和火星的带电粒子偏转,即使这两颗星球的地核冷却凝固,也能保证星球上的大气正常循环。”

  “火星上的低温也不是问题,金星上的部分二氧化碳将会被用于填充火星的大气层,利用镜面反射阵列调节阳光,也能轻易控制火星上的温度。”

  火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磁场,在人造磁星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那里就是第二个地球。

  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的各大卫星,这些都是古戈尔科技正在进行开拓的星球,在第一阶段的戴森云建设完成的时候,这些星球也将会成为版图中的一块。

  待到这些报告全部完成,并且通过李恒提供的无延时的信息网络传输完详细的数据之后,位于太阳系各大行星上的高级权限者就离开了超维世界的会议厅。

  地球上所剩的高级权限者正在变得越来越少,他们将会逐渐地把管理权交给下一级的人,为将来的系外探索做好准备。

  最终,整座会议厅里只剩下了七名特级权限者和两个超级智能生命。

  七人连同起源这个智能生命一起围坐一圈,背后竖立着一块刻印着红色文字的黑色石碑,看上去与诸葛昊曾经的古戈尔科技会议相当类似。

  盖亚站在中间面无表情,超级智能生命的意识构成比起觉醒者复杂得多,在这座虚拟会议室里的只是他很少的一部分。

  大部分“盖亚”都在地球上的各大城市内,和古戈尔科技的人员维持着这颗星球的日常运转。

  李恒看着坐在对面的龙渊说道:

  “恭喜你了,龙渊司令。你将会成为第一个踏上系外行星的人类,带领着星海舰队踏出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

  历史上的第一个总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个踏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

  明日,公元2064年的第一天,龙渊就会带领探索舰队前往南门二这个距离太阳系最近的三合星系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太阳系的人类。

  这个三合星系统由三颗恒星组成,南门A,南门B,以及距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

  虽然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统,但距离仍旧有4.2光年以上。

  前往南门二的探索舰队预计要在200年之后才会抵达目标地点,那时太阳系内的人类早已经步入了23世纪。

  对于宇宙探索来说,时间实在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一个王朝的兴衰起落,也不过是前往最近恒星的一段星空旅程罢了。

  龙渊却没有多少兴奋感,他很平静地说道:

  “我也只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罢了,三十年前鸿盟和商业联盟共同启动了南门二探索计划,在五年里总共向着比邻星发射了十万个深空探测器。”

  “三十年里,这些太阳帆探测器有一半在穿过奥尔特云期间就失联了,还有小半也在二十多年里或者被宇宙辐射摧毁了内部电子元件,或者因为意外状况而损坏了。”

  “最终只有两个探测器经过二十年的旅行后顺利地到达了南门二,并在三年前传回了那里的探测数据。”

  对于曾经缺少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人类文明来说,航天器可用的动力很少。

  至于使用原子弹爆炸作为推进动力的核脉冲推进航天器,在当时世界还未统一的环境下根本没可能实现。

  想要进行能够脱离太阳系的长途探索,只有光压推进和霍尔推进器可以选择。

  鸿盟和商业联盟最后选择了广撒网的方式,连续五年向着南门二发射深空探测器,最终有两台探测器成功地穿过了4.2光年的星空,到达了另一个恒星系统。

  在三年前接收到了南门二的探测数据之后,南门二探索舰队就成立了,星海舰队内大半的太空战舰都被划到了这一支探索舰队里。

  经过三年的准备之后,这支探索舰队已经被扩充成为了由一百艘太空战舰和一百艘大型运输舰组成的舰队。

  虽然名为探索舰队,实际上却是承载着数百万人的系外殖民舰队,龙渊则是这支舰队里唯一的特级权限者。

  龙渊在周围的其他几位特级权限者身上看了一圈,最后把目光放在了李恒身上,开口说道:

  “前人的努力虽然重要,但在我看来都比不上你。虽然在我看来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于人类的巨大威胁,但你也确实将我们推动着走到了这一步。”

  “无论是因为你而诞生的那些技术,还是你带给全人类的巨大压力。若不是你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恐怕鸿盟还和商业联盟窝在地球上争斗,更别说制造可以承载百万人的系外殖民舰队。”

  “就此别过,希望未来再无相见之日。”

  话音落下,龙渊的身影就此消失不见,他已经断开了与虚拟世界的连接。

  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所谓的探索舰队其实就是逃离太阳系的舰队,由龙渊带领着那数百万人脱离李恒触手的笼罩范围。

  李恒看着那空荡荡的座位轻笑一声,这位星海舰队的司令还真是黑白分明,明明恨不得他马上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却还要在临走前开诚布公的承认他带来的某些良性变化。

第165章 远行

  2064年,1月1日,木卫四。

  从太空中望去,这颗距离木星最远的卫星被大量的钢铁建筑所覆盖,大半个星球表面都是自动化的制造工厂。

  这颗星球被作为太空战舰的制造厂与停泊港,90%以上的太空战舰都是在这颗工业星球上被制造出零部件后,发送到轨道上完成拼装。

  此时在这颗卫星的轨道上停泊着一艘艘与空天母舰【鹏】外形相近的圆碟形太空战舰,但它们的体型却要大上数倍,直径足有三千多米。

  这些太空战舰在空天母舰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由于无需进入大气层内作战,因此外形和体型都有了更大的改进空间。

  它们在星海舰队内被称为【星鹏】,体型比原型大上不少,总质量达到了千万吨级别。

  内部装载着五百万吨的核燃料,用于为核聚变引擎提供动力,可以全功率持续作战5年。

  【星鹏】的输出功率和续航时间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极大提升,整体战斗力是空天母舰【鹏】的数十倍,已经达到了乐园给出的标准9级战斗力。

  战斗力超过了9级,已经可以被称为是天灾,【星鹏】太空战舰全功率输出时每秒都能造成战略氢弹级别的破坏,一艘【星鹏】战舰足以在几秒内抹平数百平方公里内的所有地表建筑。

  每一艘【星鹏】装载着的核燃料都相当于250万亿吨TNT当量的氢弹,相当于希克苏鲁伯陨石能量的2.5倍。

  对于一个没有走出母星能力的文明而言,一艘【星鹏】太空战舰就是灭世的天灾,是比起毁灭恐龙的希克苏鲁伯陨石还要危险的无解敌人。

  但即使是这种足以毁灭一个文明的天灾级力量,只不过是在200年里完成一段4.2光年的星空旅程,就要消耗掉60%的储备能量。

  一艘满载质量为千万吨的【星鹏】太空战舰,在一次加速与减速的过程中总共会被抛射出去三百万吨物质。

  这样一次加速与减速的过程,【星鹏】储存的五百万吨核燃料将会被消耗掉60%,需要消耗掉相当于150万亿吨tnt爆炸的能量,也就是300万颗沙皇氢弹。

  质量超过百亿吨的太空运输舰需要消耗的能量更是【星鹏】的上千倍,这样一支南门二探索舰队,一趟旅程消耗掉的能量甚至足以将整个地球表面加热融化成为玻璃。

  相比起星空旅行所需要的庞大能量,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所需的那点能量根本算不上什么,毁灭恐龙的希克苏鲁伯陨石也不过是一块大一点的小石子罢了。

  这支南门二探索舰队储备着人类这十年来从木星和它的卫星上采集到的近乎所有核燃料,这些核燃料的总能量足以将月球炸成碎块。

  想要真正做到离开太阳系,前往其他行星大规模殖民,没有足以毁灭星球的庞大能量,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毕竟,大规模星际移民和普通的深空探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林一语所乘坐的单人深空探索舰会将大部分的质量抛弃用于加速,最终只会有一艘质量不到十吨的小飞船离开太阳系。

  即使如此,这艘以6%光速离开太阳系的小飞船具有的动能也相当于2亿吨tnt,足以毁掉一座城市。

  在将能量消耗与时间平衡取舍之后,探索舰队最终确定了以百分之二光速前往南门二。

  到达了预定的出发时间,停留在木卫四轨道上的星鹏战舰接连启动,耀眼的蓝色喷流从一侧涌出,推动着这些巨大的太空战舰向着深空缓缓驶去。

  与空天母舰外表耀眼的复合金属色泽不同,铸造【星鹏】战舰的材料几乎全都是用碳纳米管和金属氢组成的复合材料,它们的外表显现出深沉的黑色。

  这种全新的复合材料让星鹏战舰几乎不用考虑抵挡物理冲击,常温超导的磁场也能够节省下更多的能源制造大功率磁场。

  这就让星际冲压发动机进入了实用阶段,虽然因为能量消耗原因做不到理想的速度,但通过激光将宇宙中稀薄的物质电离后,用覆盖在战舰周围的强磁场收集,同样可以提高不少速度,让这趟4.2光年的旅程消耗的时间减少10年左右。

  理论上,若是使用反物质作为动力能源,再配合星际冲压发动机,飞船的最高速度可以超过60%光速,比起现在的单人星际飞船还要快上十倍。

  很可惜,目前人类所拥有的反物质实在是太少了,唯一的稳定产出源就是李恒,每克反物质价格高达12万亿,用在星际航行上实在是太过奢侈。

  随着蓝色的粒子流喷涌而出,原本碟形的星鹏战舰开始变形。

  十二块扇形的黑色面板从舰身上扬起,形成了一个覆盖战舰周围数千公里范围的磁场,同时向外辐射多余的热量。

  这个磁场可以用于收集被电离的星际尘埃粒子,同样可以用于控制几万摄氏度的等离子气体,形成覆盖舰体周围的灼热护盾。

  由于使用了常温超导的金属氢,星鹏战舰制造的磁场比起空天母舰和巨龟坦克都要强得多。

  密布在舰体周围的几十层等离子护盾配合激光炮,足以在正面抗下百万吨级氢弹的连续轰击。

  不仅是这一百艘星鹏战舰,前往南门二的那一百艘大型运输舰同样也使用了全新的材料。

  这些体长超过三十公里的大家伙没有多少进攻手段,可以承受的最大加速度也仅仅只有100g。

  但仅仅是这些运输舰能够承受200万个大气压和3300摄氏度高温的舰体材料,以及密布在战舰周围的等离子气体护盾,就让它们的防护能力比起星鹏战舰还要强。

  核弹的中心虽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上亿度的高温和几十亿个大气压的恐怖环境,但常规的核武器根本还没靠近就会被摧毁反射层和扳机结构,化为一堆废物。

  若是在几十公里外就引爆,在太空中可没有用于传导热量和压力的大气,核武器爆炸释放的高能粒子和射线太过分散,那点辐射根本伤不了这些星空巨舰。

  简单粗暴的核武器在太空中的威胁并不大,毕竟它们需要用导弹或者动能武器投射,速度太慢了。

  对付这些战舰最好的办法还是用粒子炮和激光炮硬攻,用足够的能量输出熔毁外壳,破坏超导磁场。

  或者有些更先进的文明科技碾压,拥有廉价的反物质生产技术,直接利用湮灭反应贯穿战舰外壳。

  这支庞大的舰队持续加速,很快就脱离了木星的引力范围,在持续的加速中速度突破了每秒一百千米。

  在这支舰队的最末尾,有着一艘刻印着水蓝色东方巨龙标志的星鹏战舰,这就是这支舰队的旗舰,也是龙渊所在的战舰。

  龙渊独自一人站立在指挥室内,这艘战舰上只有他一个人。

  战舰上的超级计算机承载着起源的一部分记忆信息,配合他觉醒者的快速思考能力,足以做到掌控大局。

  指挥室内是一片巨大的模拟星空图景,最中心处就是太阳和它的八大行星,随着舰队向太阳系外前进,这幅图像也在慢慢地变小。

  “永别了,故乡。”

  轻声对着地球的方向道了一声别,龙渊心念微动,这幅星空图景就变换成了木星所在之处。

  在距离木星最近的轨道上,有着一颗直径40千米,质量只有百万亿吨的小卫星,木卫十六。

  此时正是木卫十六面向木星阳面的时候,在木卫十六和木星之间,可以明显地看到一条闪着明亮白光的长河。

  这条长河在木星之外的部分就有12万公里,若是算上从木星的金属氢层延伸出来的长度,总长度接近20万公里,足以绕地球五圈。

  看着这条长河,龙渊轻声自语:

  “超脱常识、难以理解、难以看到尽头的可怕力量,只希望此生再无相见之日。”

  以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不可能在维持其他项目正常运转的同时,还能在短短十年里就生产出足以制造南门二舰队的上百亿吨金属氢。

  目前金属氢只可以少量制造,45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很难长久维持,成本非常高。

  至于天然存在大量金属氢的木星,从压力高达数百万个大气压、温度超过一万摄氏度的星球内部大量开采金属氢,这比起人工大量制造还要难得多。

  大多数的金属氢都来自李恒,他这十年来将大部分的力量都投入了木星之上,这些从木星上涌出的金属氢形成了一条横跨天空的闪亮长河。

  木卫一,伊奥。

  木星强大的引潮力让这颗卫星常年都在火山喷发,一处被封闭的山洞内,一道由山石碎屑组成的人影出现在了此处。

  这处山洞内现在趴满了红黑色的黏菌,它们缠绕交织在一起,利用李恒曾经留下的那一吨水和地底岩浆的能量,在这里繁衍生存了十年。

  在山洞内的某个细小孔洞里,残留着一些灰黑色的黏菌痕迹,有一小部分黏菌从这里离开了这个山洞,前往了未知的外界。

  这些前往外界的黏菌没有走出山洞多远就全都死去了,毕竟这颗星球上几乎没有可用的冰,耐高温黏菌也难以适应星球表面的低温环境。

上一篇:这个AD太稳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