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681章

作者:远征士兵

只不过因为其发展的时间太迟最终没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谁敢保证鬼子在引进BF109时不会顺带就把ME163就给提前引进了?

ME163这玩意用的是火箭发动机,它的时速能达到943公里。

就算王学新绞尽脑汁的把“拉5”升级到了“拉7”,在空中能与ME163这玩意比速度吗?

到时又是速度比不过ME163,航程比不过“飞燕”、“零战”,于是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一步步始终都走在鬼子的后头。

这才是最关键的,也是让王学新头疼的地方。

八路军在工业基础和规模方面远不如鬼子,虽然八路军有毛熊和鹰酱的援助,但生产、仿制装备却远不如鬼子,无论是速度、质量还是规模,这是八路军的硬伤。

而且工业基础这东西是必须一步一步发展的,这没有捷径也不是钱和技术就能解决的,它需要积累以及时间,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水到渠成!

第九百零三章 突破

回到太原后王学新原本还想休息一下,毕竟跑来跑去累了几天都没睡一场好觉,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干脆就起床到研究所召集人员开会了。

主题当然就是鬼子的BF109,王学新把BF109战机的草图往会议室里一抛,马上就引起了轰动。

“这是汉斯的战机!”苏教授一直在关注国际战场所以知道一些。

这就是知识份子与普通战士之间的区别。

普通战士只会想着打好自己的仗,能打赢鬼子就可以了,还管国外那么多事干什么?

但知识份子却不一样,他们想的其实不是打仗,而是华夏什么时候能赢这场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

如果要分析这些问题,当然就要时时刻刻关注国际形势,因为国际形势会影响华夏战场。

回忆了一会儿,苏教授就说道:“好像是汉斯的BF109……”

“什么好像,它就是!”和志民接过草图马上就下了结论:“虽然画得不是很到位,但还是能看出来!”

别人虽然认不出BF109,但对汉斯这款战斗机还是久闻大名,于是马上就讨论开了:

“鬼子搞到了BF109,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是啊,据说这款战机打得毛熊毫无还手之力,‘拉5’也无法与之抗衡!”

“那肯定,它是金属机身速度还比‘拉5’快不少,也就是说无论防御和攻击都优于‘拉5’!”

“那现在怎么办?”

……

接着会议室里就陷入一片沉默,大家都能从各自的眼中看出无奈。

过了好一会儿,就有人提议道:

“听说毛熊是在用‘拉5’的数量压制BF109的质量,也就是尽量提高产量来对抗BF109,咱们可不可以也这么干?”

说这话的是陈杰风,这家伙以前是只干自己的事其它什么都不闻不问的,不过自从上次出了一次丑后就变了许多。

今天能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已经相当不错了,因为他至少知道毛熊是用数量换汉斯的质量,如果毛熊能行,说不定八路军也能行。

但苏欣马上就把这个方案给否定了:“首先是我们的工业基础远不如毛熊,也不如鬼子,所以我们不可能用这方法跟鬼子拼!”

苏欣这是一句话就点了到了重点。

毛熊是什么国家?妥妥的工业大国,而且还是专注于重工业的大国,它那坦克和战斗机生产起来就能像是流水一样往外送,只有这程度才有可能跟汉斯这个对手用数量换质量。

但八路军欠缺的就是工业基础,虽说对手是比汉斯弱一个级数的鬼子,但怎么也轮不到八路军跟鬼子拼产能啊!

以八路军现今这情况,应该是用质量换鬼子的数量优势才对,就比如说“拉5”……它的数量一直都不如鬼子的“零战”和“飞燕”,即便八路军全力生产也是如此。

但八路军硬生生的就是用它跟防空系统配合打出了一片天地。

“其次!”苏欣接着说道:“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飞行员,根本不可能像毛熊那样用数量换质量!”

王学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同时对苏欣有些另眼相看了,她对现阶段八路军情况的了解比王学新想像的还要深得多。

王学新不知道的是,苏欣这其实是被迫的,因为她正在研发数控机床,就千方百计的想着哪个方面需要数控机床能用数控机床提升效率,于是就不得不全面了解八路军军工的生产情况。

陈杰风被苏欣这么一说就红着脸坐下了,他感觉自己又出了一次丑。

不过王学新却鼓励道:“这个想法虽然不适合我们,但还是不错的,毕竟它是一条能走得通的路,而且也提醒我们发展应该更全面,而且不应该只是军工,还要兼顾民用,这样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最好的装备!”

众人听着纷纷点头,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只顾军工而不管民用最终导致两者脱节……比如军工已经现代化而民间却还处于农耕水平,那军工是不是连一个螺丝钉都得独立生产甚至为此建一个工厂?

这样一来军工是不是过于庞大……确切的说是臃肿,因为这种军工系统虽然庞大但效率不高。

另一方面,民用还有可能反过来促进军工企业的发展,比如有什么专利有什么发明,军工企业马上就可以引进。

这实际上是充分调动全民的智慧。

这也是王学新之前费尽心思的从鬼子那抢了什么纺织厂、罐头厂等设备的原因,它们不仅是为军队提供补给并解决民生问题,还是民用工业的开端。

不过这需要时间慢慢发展,急是急不来的,王学新能做的也只是引导和支持。

“那么……”苏教授说:“我们就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提升‘拉5’的速度,让它尽可能的缩短与BF109在速度上的差距!”

苏教授这话一出就马上得到许多人的赞同。

因为大家都知道,战机是以速度为王……谁速度快谁就占据先机拥有主动权,就像“拉5”速度比鬼子两款战机都快于是拥有主动权一样。

既然是速度为王而BF109又有更快的速度,那当然就提升“拉5”的速度。

然后甚至都有人提出提升速度的方案了:

“我们可以想办法再给‘拉5’减轻一些重量!”

“比如去掉炸弹挂架……生产专门用于空战的战斗机!”

这说法甚至是可行的,“拉5”有炸弹挂架还有用于投弹的一些设备,如果把这些设备全部去掉当然就可以减轻重量。

重量如果下降而发动机推力及气动布局都没变,速度自然就会有所提升。

如果能继续这样找出一些“缺点”并将其改进,也许“拉5”就能提升到与“拉7”相近的性能。

但王学新却不赞同这个方案,确切的说是不赞同这个方向……

原因就像之前说的,王学新希望能打破这种与鬼子比速度的规则。

王学新说:“我们为什么不在战机的飞弹方面寻求突破?”

第九百零四章 趋势

“战机飞弹?”苏教授说:“可是团长,战机飞弹的发展几乎已经到极限了,我们始终无法找到增加射程同时又能不扯断导线的方法!”

王学新明白苏教授所说的“极限”是什么意思。

战机飞弹最大的瓶颈就是“导线制导”。

这种鱼雷用的导线虽然是鹰酱生产的在水里可以延伸至几十公里而不被扯断,但那是因为导线本身有一定的浮力在水里几乎不受力……重力与浮力相等,于是导线再长也不会出现自身重量扯断自己的情况。

但这种导线用在空中而且还是高速飞行的战机上就不一样了,它不仅要承受重力还要承受劲风的拉扯,这使空空飞弹射程最多只能保证几百米,再往上就存在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导线会断。

王学新当然想过这个问题,他只回了一句:“我们防空系统的飞弹不是可以不需要导线吗?为什么不把这种飞弹搬到飞机上?”

王学新这话一出就让所有人都愣住了……这怎么可能?

“团长!”苏教授说:“我们的防空系统之所以不需要导线,是因为有一个庞大的定位系统、计算机和雷达在地面支撑着,如果要将这种飞弹搬到飞机上,就意味着也要将定位系统、计算机和雷达全都搬到飞机上,这……飞机装不下吧!”

王学新不答反问:“苏教授,我们防空系统的雷达可以探测多远?”

“30公里左右!”苏教授回答。

“如果我只要求它能探测十公里甚至更近呢?”王学新又问:“再加上大量使用晶体管,是不是就可以把体积缩小很多?”

苏教授一愣,然后就明白了:“然后,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生产定位系统、计算机,缩小其体积和重量,最后装在飞机上?”

王学新点了点头。

这说法马上就在会议室里引起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可行,因为它肯定会增加战机的重量影响战机的飞行性能,也有人认为这方法值得一试,因为它开创性的将防空飞弹带到空中。

王学新保持沉默让与会的研究员们自由讨论了一段时间,十几分钟后才做出总结:

“有些同志担心这么做会给战机增加太多的重量影响战机的空战性能,这是对的。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防空飞弹的威力和射程!”

“如果我们的飞行员能在两公里甚至三公里的距离击毁敌机,即便牺牲一些机动性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那时敌机只能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就算有更好的机动性又能怎么样?”

“再说了,如果担心重量大、体积大,我们可以进一步减轻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同时也可以不断优化算法以达到这个目的!”

“所以我认为这是战机发展的趋势!”

会议室里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因为王学新说的这些可以说颠覆了整个空战,完全跳出了这时代用机枪互相追逐狗斗的模式。

但王学新却很确定,因为他知道将来战机的作战会发展成这种模式甚至都可能不带机枪了。

但人总是会有这样的惯性,他们总是担心改变太多而无法掌控,王学新这次的改变就多得让他们无法想像甚至可以说让他们害怕了。

“团长!”和志民有些担心的说道:“你这想法是好的,我也相信是对的,可是……现在我们正在与鬼子作战,我们必须考虑实战的因素,如果这种战机没能研发成功而鬼子又投入了BF109,那我们是不是就将陷入全面的被动了?”

王学新反问:“就算我们不研发这种飞弹,难道我们就不会陷入被动吗?”

这话就把和志民给问住了。

事实的确像王学新说的那样,就算八路军没研发空空导弹“拉5”也依旧比不过BF109,在空战中依旧会陷入被动。

所以这时就出现一种情况,不管八路军愿不愿意,似乎只能往这个方向发展。

这时陈杰风说话了:“我赞同团长的说法,如果是在以前,我们根本就没有实施这个计划的可能,继电器和电子管计算机是不可能搬到战机上,现在发展到晶体管才成为可能,而我们在这方面走到最前端,也就是说万一我军研发成功了,就走在世界的最前头!这就不只是对华夏战场的影响了,而是让华夏在国际上取得前所未有的优势,因为其它国家在未来十年都很可能无法追上我们,包括日不落和鹰酱!”

王学新暗暗点头,陈杰风不愧是年轻人而且还是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他比别人有更具有冒险精神。

接着苏欣也表示了赞同:“如果我们就只有这个选择,那就不应该犹豫,剩下的就是考虑把团长说的想法实现。这其中也许会出现困难,但我们可以做两手准备:一方面按同志们说的那样对‘拉5’进行优化减轻它的重量增加其灵活性,另一方面按团长说的,把防空雷达搬到‘拉5’上,甚至这两者并不冲突!”

众人点头表示同意。

因为把防空飞弹搬到战机上同样需要减重,减重之后再增加一些重量,最终有可能既能把防空飞弹搬到战机上又能将重量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接下来所有的工作都是由苏欣安排的,分配任务、人员以及调配装备和资源等等。

反而只王学新这个提出想法的人空下来没事干了。

其实王学新真要做的话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可以在集成电路方面给图灵一点思路,直接就把计算机小型化带上战机,又或者给苏欣研究的数控机床做点升级,这可以让“拉5”战机更精密于是就能做到减重。

但因为事情太多王学新就一时不知道怎么着手。

就在王学新考虑从哪一步开始时,警卫员进来报告道:“团长,莱蒙洛科夫来了,他希望见你!”

莱蒙洛科夫?

他这时候来干嘛?

第九百零五章 补给

莱蒙洛科夫一进门就给了王学新一个大大的拥抱,接着又给王学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放下手后的他兴奋得像个小孩,手舞足蹈的说道:“我们胜利了,团长同志,我们胜利了!你敢相信吗?我们再一次取得了胜利,这多亏了你,团长同志!”

“胜利?”初时王学新还一脸懵,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是保卢斯,他总算撑不住选择了投降。

果然,接着莱蒙洛科夫就说道:“是的,团长同志!我们再一次打败了汉斯,汉斯的指挥官已经带领他的部下向我们投降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你说是吗?”

王学新点了点头。

人人都说库尔斯克会战是毛熊与汉斯战役的转折点,但王学新认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才是。

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两国是互相焦着着而且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彼此都在拼命的往里堆兵堆装备堆资源,两国就像是在玩翘翘板,时而这一方占据优势时而另一方占据优势。

如果汉斯取得胜利,毛熊与巴库的能源通道将被切断会极大的影响战斗力和工业生产能力进而陷入被动。

但如果汉斯败了……毛熊的工业生产能力将全面爆发,再加上还有鹰酱的援助,从大方向上看汉斯已经注定要失败了。

之后的库尔斯克会战,不过是汉斯的回光返照而已……这一仗即便是汉斯赢了,只怕还是堆不过毛熊巨大的产能,到时再“拉7”再服役汉斯就更没有优势了。

“这次胜利多亏了你的帮助,团长同志!”莱蒙洛科夫感叹道:“我们按照你的建议为T34换上了滑膛炮,它们居然真的能击穿汉斯的‘虎式’……难以置信,就只是这么一点小改动!”

王学新笑着说道:“莱蒙洛科夫同志,你们的感谢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吗?”

莱蒙洛科夫一愣,然后就带着些尴尬回答道:“当然不是,团长同志!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的,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为你们提供!”

王学新想也不想就说道:“我们最近收复了赤峰,你应该听说了吧?”

“当然!”莱蒙洛科夫点了点头:“这是我们另一个需要感谢你们的地方,你们在东北的作战给我们减轻了不少压力!”

这话说的的确是,以往鬼子和毛熊在边境互陈重兵对峙……确切的说是鬼子的兵力压毛熊一头,毛熊将许多兵力调往斯大林格勒作战,这导致远东方向的兵力略显不足。

但就在这时,八路军却兵出张家口一路往北进攻现在还收复了赤峰。

八路军一收复赤峰就将鬼子的兵力全挡在大兴安岭以东的部位,只有在满洲里一带才能冒出头,这使毛熊的防线一下就少了一千多公里,压力当然就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