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624章

作者:远征士兵

第七百六十九章 犹豫

宁杰说的话,部下大多都没有听懂。

“守大同最重要的是保证炮兵的安全和机动!”

守大同为什么最重要的是炮兵?

还要保证炮兵的安全和机动?

这时的炮侦雷达是高度机密,除了宁杰这个指挥官外其它人都不知道炮侦雷达的存在。

要严格保密一是为了战场上的利益:鬼子不知道八路军有炮侦雷达就会把一队队炮兵堆到八路军面前送死,否则鬼子至少也会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另一个就是为了保护炮侦雷达的安全。

如果鬼子知道八路军有炮侦雷达这玩意指挥火炮进行精准轰炸,鬼子必然会以炮侦雷达为目标试图将其炸毁……一旦炮侦雷达被炸毁八路军炮兵就失去“千里眼”的能力,其炮兵在技术上的优势就不存在也就很难以少胜多对敌形成碾压了。

但如果鬼子根本就不知道八路军有“炮侦雷达”就不可能以它为目标。

就算鬼子一队队炮兵被炸毁炸瘫,他们只会以为是八路军的炮兵侦察员计算得又快又准,又或者是八路军火炮多怎么打也打不完。

所以宁杰没有透露这个情报,他很把炮侦雷达布设在大同机场……炮侦雷达放在机场就没人会怀疑它,因为这地方到处都是对空警戒雷达,混在其中的炮侦雷达也会被当作其中之一。

拆除民房拓宽街道方面,如果按宁杰以前任华北治安军团长时的做法,就是一纸通知下去第二天派人去拆房。

但现在加入八路军做法就不一样了……确切的说不是宁杰的做法不一样,而是总部给宁杰配了政委,这些问题就是政委的职责。

政委的做法就是带领着政工人员一家一家的做思想工作。

这个工作其实没有想像的那么难,政委许诺会给这些拆除房屋的百姓另建新房,而且保质保量……这时期的房屋大多是木房,搭建并不困难。

重要的是百姓知道一个道理:如果城都被鬼子攻破了,那就是连性命都保不住,还留着房子有什么用?

最重要的还是,战争时期跟和平时期不一样。

和平时代不愿拆房的人有时间耗,战争年代而且眼看鬼子就要攻城时,不愿意拆房的人既没有时间耗也没条件耗……鬼子即将攻城时,大同全城百姓就很自然的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必须同舟共济。

如果有少数几个人因为自己的利益不愿意拆房同时思想工作也做不通,其结果就是有可能堵塞街道威胁全城百姓的生命安全,这就意味着他们站在全城的对立面就连街坊邻居都要跟他们过不去……

于是只一夜的功夫问题就解决了,第二天百姓井然有序的搬出房舍甚至主动拆房帮忙拓宽,在百姓齐心协力的工作下连废墟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这让宁杰不禁感叹人心的重要:“这要是在以前,就算百姓能按命令退出房舍,怎么说也要派出一支部队或劳工干上几天才行,现在只一天就全部完工,而且不费一兵一卒没有任何争端,这就是八路军与其它部队的区别吧!”

三天后,所有的准备工作就进入了收尾阶段,只有B17载着测绘雷达在大同和雁门关附近转悠……数字地图其实已经制作好了,但为了提高精度就多测绘几次。

这时反倒是鬼子那边开始犹豫了,确切的说是冈村宁次在犹豫。

冈村宁次知道此时帝国的穿插大队已经暴露,因为穿插大队在行军途中迷了路穿插到偏离预定目标三十几公里的位置……如果能穿插到预定位置就能得到间谍的帮助还能得到补给,他们甚至还能化妆北上进攻阳泉通道。

但想像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这时候没有卫星定位系统帮助确定位置,再加上太行山的地形复杂鬼子又需要秘密行军避开八路军驻守的要地,结果就是帝国军队用于穿插的部队有数百人掉队并且还走错了路。

走出太行山的帝国军队一出山就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帝国军队出来时迎头撞上的个叫荣徐洞的村子,那里有一支为数三十余人的游击队,游击队哨兵发现不对劲第一时间就鸣枪示警。

帝国军队像往常一样血洗了这个村子,但不可避免的,因为敌方哨兵鸣枪示警有不少游击队及百姓逃离。

如果有游击队和百姓逃离,帝国军队的行踪甚至整个战略意图都会暴露在敌人面前。

那一刻冈村宁次没有犹豫,他第一时间就命令穿插部队马上往阳原通道进发,同时命令主力部队做好进攻阳原通道的准备。

冈村宁次原以为自己的战略目标暴露之后八路军会马上派兵增援阳原,没想到八路军什么都没做。

没有增援、没有调动,也没有补给运输,甚至就连穿插部队都没有遭到拦截……冈村宁次还以为不久之后就有八路军的机械化部队对穿插部队进行骚扰攻击,为此冈村宁次还准备好了航空兵以及空降部队准备增援。

但等了许久却什么也没发生。

如果说有什么变动的话,就是帝国潜伏在大同的间谍传来了情报:“八路军在大同增设了两个炮兵营并拓宽了街道!”

“两个炮兵营?”冈村宁次奇怪的看着这份情报:“两个炮兵营顶多就是三十门火炮,而且还是摆在城里的炮兵营,能起什么作用?”

城外的炮兵比城内的炮兵更灵活、更分散还可以集中更多的炮火对敌人覆盖,而城内的炮兵却恰恰相反,因此城外的火炮在炮战中往往更占优势。

从这些方面考虑,两个布设在城内的炮兵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冈村宁次马上联想到八路军在进攻张家口时发生的怪事:帝国炮兵在占尽数量和地形优势而且还是以有备打不备的情况下却被八路军炮兵打得崩溃而逃!

这一次,八路军布设在大同的炮兵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炮兵?

冈村宁次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这个推测是真的:有什么炮兵能做到这样!

然而……

如果不是这样,八路军又凭什么胸有成竹的不救阳原?

第七百七十章 牵制突袭

战斗是在第三天傍晚时分打响的。

当时王学新正在翻看前线准备情况的文件……这时代不像现代那么方便,现代要了解情况比如雁门山炮堡只需用手机拍个照发送就可以。

这时代只能用文字说明,而且还是电台收发再翻译过来的电码。

王学新对前线的准备基本满意。

之所以说“基本满意”,是因为他还在担心两点:

一是大同内部问题。

之前的大同长期处在鬼子的控制下潜伏了许多间谍特务,另外这段时间还有许多难民从鬼子控制区逃到大同。

王学新相信这些难民里有许多化妆混进来的伪军甚至是鬼子大陆挺进队成员。

但这是八路军的弱点。

八路军面对这情况永远处于两难的局面:接收还是不接收?

接收吧,就会让敌人特务混进城内而且越来越多,时间一到他们就会与鬼子里应外合夹击八路军或是制造混乱攻击八路军重要的仓库、弹药库等,就算这些都没做,在街道上埋几枚地雷都有可能让八路军损失惨重。

不接收吧,就会造成战略方向的错误……八路军不接收前来投奔的难民,这事要是传开了就会寒了敌占区百姓的心,往后敌占区百姓就不会来投靠而甘心为鬼子卖命了。

思虑再三,大同还是选择接收这些难民。

于是,城内不可避免的就会多出许多隐患,王学新认为这些才是宁杰真正要面对的敌人。

二是雁门山方面。

因为直升机既要运送人员又要吊运修炮堡的材料还要吊火炮和炮弹,这使布设在雁门山上的火炮备弹不是很充足,每门炮只有一个半基数120发左右。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战场上首重心理战,只要M30首批炮弹能将鬼子的炮兵打得差不多,鬼子在心理上就会被震摄住,这场战斗也就赢下一半了。

更何况,当M30压制住并逼退鬼子高射炮后,直升机也可以继续往雁门山运输炮弹……只不过那时直升机就不得不暴露在鬼子面前。

就在王学新考虑这些的时候,张宗平上前报告道:“团长,鬼子主力进入阳原通道,同时鬼子航空兵开始轰炸阳原!”

阳原的位置比较特殊,它距离大同和张家口都是一百公里。

这距离的确在“拉5”的作战半径内,但问题是最近几个月鬼子发明了一种新战术……据情报人员说鬼子称这种战术为“牵制突袭”战术。

所谓的“牵制突袭”,就是鬼子利用“零战”大航程的优点在距离八路军机场200公里到300公里区域徘徊。

这时候八路军的“拉5”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起飞迎战还是不起飞?

起飞迎战吧,鬼子“零战”老远看到“拉5”靠近就飞离躲避或与其周旋,“拉5”因为航程问题象征性的追一会儿就只能返航。

不起飞迎战吧,鬼子“零战”就会从200公里的距离突然闯进100公里左右实施轰炸,等“拉5”紧急起飞赶到该空域时鬼子的“零战”又飞离了。

鬼子这种“牵制突袭”的战术很有效,这使王学新不得不下令将机场控制区域甚至巡逻区都缩小至100公里范围……因为“拉5”还有另一个缺陷,发动机摩托时间只有50小时,如果任由鬼子“牵制”而频繁起飞,只怕没多久前线的“拉5”都要报废一批。

这也就是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战场上尤其如此。

因为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敌我双方为了能在这战场上生存下来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抵消对手的优势。

鬼子成功的找到了一种战术将八路军“拉5”的优势限制在最小的范围。

这方面就算是王学新也没办法扭转,因为这是“拉5”的先天缺陷。

由此也可知“航程”是战斗机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甚至直接影响战斗机的综合作战能力尤其在现代普遍使用导弹作战的年代。

可笑的是网上许多人完全不考虑这项指标,眼睛只盯着它是否是五代机,只要是五代机就断言它能碾压四代、四代半机,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存在代差。

比如装备有F35b的航母甚至两栖登陆舰都能被惊呼为“不可战胜”。

殊不知有这些所谓的五代机在实战中更应该被四代、四代半战机碾压……F35b在没有空中加油的情况下作战半径顶多只有400公里,而四代半战机挂截的反舰导弹的射程就能达到300公里。

毫无疑问,四代半战机在海战中几乎可以忽略F35b的威胁,它们可以采用类似“牵制突袭”的战术用反舰导弹把敌舰当靶子打着玩。

因为以F35b的航程,根本就没有能力在300公里的半径内组成一张严密的防空网!

此时的鬼子因为使用了正确的战术,所以即便是轰炸了距离大同只一百公里的阳原,八路军也拿他们毫无办法。

不过王学新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他笑着说了句:“冈村宁次这老狐狸总算是憋不住了!”

王学新一直都知道冈村宁次在强忍着不动手,否则八路军不应该有三天的准备时间。

这也说明冈村宁次已经察觉到事情不对劲了,他知道如果动手的话很可能不仅不能像预期那样攻占大同和雁门关取得胜利,反而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但冈村宁次又不得不动手……如果不动手的话,从太行山穿插进八路军腹地的部队怎么办?

让他们进攻八路军?

两个大队只怕没打几下就死伤殆尽了!

让他们原路返回?

携带的补给来时已经吃完了,现在还能抢到那么多补给返回?

更何况,八路军已经知道他们的存在,还能让他们这么轻松的返回?

最终冈村宁次还是选择打。

王学新猜,这是因为冈村宁次希望把有可能的失败撇个干净……

不打,责任就得冈村宁次一个人背。计划是冈村宁次的制定的,平空损失了两个大队还做了那么多准备,结果什么都没捞到,冈村宁次怎么也脱不了干系。

打,虽然鬼子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但没人会认为那是冈村宁次的错,而是八路军太厉害了!

第七百七十一章 奔袭

鬼子只用了两天就占领了阳原通道。

阳原通道从鬼子出发点起到走出通道足足有一百多公里,鬼子两天就能将其打通可以说是神速。

但其中的苦就只有鬼子自己知道。

鬼子在阳原通道几乎没有遇到抵抗,一路上都是地雷。

其中大多是子弹雷,夹杂着普通雷和用炸药包改装的反坦克雷。

现在子弹雷对八路军已经没什么难度了,八路军的子弹虽说还没到用之不尽的时候但比起之前已经充裕许多,只要从每个战士手里匀出几发来做成子弹雷往地里一埋,就等着看好戏了。

其中之所以要混着其它雷,是因为鬼子会用竹竿拍用坦克碾……用竹竿拍的确可以破坏子弹雷,但拍着拍着就“轰”的一声把鬼子给炸倒一片。

而且这样也达到了迟滞鬼子行军速度的目的。

鬼子要是希望不影响行军就用坦克碾,然而鬼子那薄皮坦克根本就经不过炸药包炸,一声爆响之后不是炸断了履带就是炸穿底盘。

所以鬼子的进攻看似顺利,但这一路过来敌人没打到几个、补给没抢到多少,甚至连百姓都跟着八路军躲到山里去了,想抓劳工都抓不着。反而是坦克损失了七辆,汽车损失了二十几辆,排雷的伪军伤亡百余人,鬼子也伤亡了三十余人。

这些伤亡虽不大,但鬼子大有重重打出一拳却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

接着鬼子主力果然像王学新猜的那样兵分两路分别进攻大同和雁门关。

不过让王学新感到意外的是,鬼子的进攻重点居然放在了雁门关而不是他之前认为的大同。

这是张宗平给的情报……情报人员是由总部组织和指挥,总部得到情报再通过张宗平转发给王学新。

这天早晨,王学新盯着地图看着鬼子的行军情况,张宗平匆匆递上一封电报报告道:“团长,我们发现昨晚鬼子有一个大队另外还有两个炮兵联队及一个战车联队组成的特谴队连夜奔袭雁门关,现在已经赶到林县一带,距离雁门只有三十里!”

在王学新看着电报时,陈松勇又上来报告道:“团长,昨晚驻守太原的第103师团乘火车秘密北上,此时已赶到雁门关附近!”

此时的王学新都不知道该怎么想了,鬼子居然把太原的驻军给调去进攻雁门关?!

冈村宁次这家伙对太原可是真放心!

不过想想又觉得冈村宁次的做法没毛病。

从鬼子的角度思考,八路军要是进攻太原还能从哪里进攻?

太行山和吕梁山都不可能,运城又太远,就只有雁门关了吧!

所以,派兵去进攻雁门关不就是保太原吗?

而且还是两面夹击雁门关,等打通了雁门关就可以几路合围大同……到时八路军被打得节节败退还担心什么太原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