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597章

作者:远征士兵

一分钟都已经不可能做到,半分钟就更是直接放弃了。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苏礼国这时忍不住插了句嘴:“团长,这似乎就不应该是咱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吧?我们只要求炮侦雷达在拦截飞弹上是有效的,比如在巴库方向上成功保护其油田安全,那已经对毛熊有交待了!”

王学新明白苏礼国这话的意思,他依旧是从生意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咱卖给你的又不是假货,货真价实而且还是有科技含量,要说实战作用,保护了巴库油田不就成了?至于斯大林格勒这种情况……那不是炮侦雷达不行,而是战场形势就那样,炮侦雷达又不是万能的神仙,那种情况谁能拦截得住飞弹?

说实话,苏礼国这想法还真说得过去,王学新相信毛熊也会为此买单。

毕竟技术握在华夏手里,飞弹在毛熊头顶上飞,能保护得住像巴库油田这样的战略要地……就问你毛熊要还是不要吧?

其它或许也认为苏礼国说的有理,于是接二连三的赞同道:

“是啊,团长!毕竟这是新出来的东西,能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对对,你看毛熊还有毛熊科学家看着这机器两眼发亮的那样子,他们满意得很呢!”

……

甚至就连苏欣也劝着王学新:“团长,我看,不如就走一步算一步吧!斯大林格勒的这种情况,一是想要拦截不太现实,二是毛熊也怪不到我方头上,暂时可以放一放!”

如果王学新仅仅只是因为钱仅仅只是为了交易,或许就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但王学新心里却知道不能这样做。

因为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钱为了完成交易,还有保证毛熊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个共同利益。

苏欣等人不知道毛熊要是输了这场仗会有多大的后果,这个后果甚至会影响到华夏,所以他们才可以轻易选择放弃。

但王学新知道这个后果,他不能选择放弃。

王学新脑海里忍不住再次闪现出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被汉斯飞弹轰炸的场景……这个生产T34的基地要是被汉斯夷为平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还打个屁。

“不!”王学新说:“保护住巴库远远不够,我们还要考虑斯大林格勒的情况!”

会议室里的众人立时就愣住了,确切的说是僵住了。

时间只有半分钟甚至可能更少,这怎么保护?

苏礼国疑惑的问了声:“团长,能给我们一个必须这么做的理由吗?”

王学新当然不能说战略方向上的理由,这太远了而且也不一定,只有他这个现代才知道会有什么蝴蝶效应才知道这后果可能承担不起。

王学新想了想,就回答道:“苏老,毛熊这仗要是打输了,你还指望他们能付钱吗?”

“你是说毛熊会赖账……”

“倒不是说毛熊会赖账!”王学新补充道:“斯大林格勒这一仗对毛熊至关重要,毛熊要是输了就很可能全被赶到西伯利亚了,到时他们还有钱付给我们吗?”

这一来会议室里的众人就都没声音了。

所以这军火生意有时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好赚,它其实有很大的风险甚至像赌博,万一赌错了就是血本无归,就像鹰酱在八路军和顽军之间赌了顽军。

然而,王学新心下还是一阵无力。

这已不是计算机速度不够快的问题,而是受到毛熊高炮反应时间的限制。

总不能像现代的全自动防空火炮一样,把计算机直接连到防空火炮上操作以节省这个时间吧?

就算能从系统购买这技术,现在也没有实现这技术的基础啊!

第六百九十八章 天网

在王学新提出必须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众人就纷纷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法。

苏欣考虑的是否可以提升高射炮射程甚至直接更换远射程高射炮解决这个问题。

她说:“团长,马克1对飞弹的侦测距离大概是三十五公里,此时计算机已完全可以计算出飞弹的轨迹并实施拦截,但毛熊高射炮的有效射程只有十公里,这其实没有发挥出炮侦雷达的潜力,如果能改成射程更远的高射炮,问题就全都迎刃而解了!”

苏欣说的这话没毛病,既然飞弹在十几公里处才会进入俯冲状态,那么就用更远射程的高射炮在更远的阶段将其拦截,当然就不需要考虑俯冲状态的问题。

这想法虽然很美好而且也能实现,比如鹰酱的M1式120MM口径的高射炮射程就达到25公里,如果把炮侦雷达配合上这款高射炮,在十几公里外就能将目标拦截。

然后实际上这个说法却有许多问题。

王学新回答:“首先,射程能达到20公里左右的高射炮个头都不小,它在战场上很容易被汉斯发现,在没有制空权又必须布置在距离前线不远的位置,它们往往会成为汉斯轰炸机的目标,到时候,就不是高射炮打飞弹的问题了,而是高射炮与战机之间的战争了!”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高射炮这东西在战场上是汉斯战机的主要威胁之一,同时也是汉斯战机和轰炸机重点清除的对像之一,因此将重型高射炮布设在前线,要么被敌人轰炸机炸毁要么就是被敌人直接用炮火覆盖,根本就等不到拦截飞弹的那一刻。

反而是毛熊的52K高射炮,虽然射程不足但因为体形较小且数量多从而在战场上生存力较强而且也可以大量布署。

“其次!”王学新接着说道:“我们的计算机是依靠现有数据进行计算,这其中有许多问题都无法考虑到,比如风向、空气湿度、气流等引起的阻力变化,这些变化在距离较近时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距离远到十几、二十公里,这些因素还能忽略不计吗?如果不能忽略不计,是不是代表拦截成功率较低?再加上火炮本身有误差……”

接下来就不用多说了,这拦截的概率只怕不会比人工拦截高多少。

其它还有很多问题,比如从鹰酱那引进时间会不会来得及的问题,火炮和炮弹数量能否跟上的问题等等。

总之这个方案毫无疑问的被否决了,它暂时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或者有一天能毛熊有条件大批量装备鹰酱M1高射炮时才有可能实现……批量装备才有可能依靠数量提高拦截概率。

苏礼国想了想,就问了声:“团长,我们的计算是否能提前计算出飞弹的俯冲轨道?”

王学新明白苏礼国这话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炮侦雷达在飞弹还是平飞时就提前计算机俯冲轨道并给出拦截数据让炮手做好准备,这样一来问题就解决了。

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苏礼国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他不清楚飞弹的工作原理。

苏欣想也不想就否定道:“苏老,飞弹是依靠内置计时器进入俯冲程序的,但因为计时器误差较大,每枚飞弹进入俯冲程序的时间都不尽相同,这可以看着是一个随机数,计算无法准确计算!”

苏礼国“哦”了一声就没再说什么了。

正在会议室陷入沉默时,王学新突然想到一点:“同志们,如果其它方法都不可行的话,我们为什么不再回到原点上,依旧考虑用52K高炮在其射程范围内拦截?”

“团长!”苏欣无力的说:“不是我们不想,而是根本不可能在半分钟内就调较好诸元和射高并打出炮弹……”

这是之前就讨论过的,因为认为它不可能所以这个方案直接就被淘汰了。

但王学新却并不这么认为,他看了看地图,说:“如果我们完全不需要考虑诸元和射高呢?”

一听这话,会议室里的干部们就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不需要考虑诸元和射高?怎么可能!”

“高射炮不是都要调整诸元和射高吗?”

“难道用近炸引信?就算用近炸引信也要调整诸元,时间还是不够!”

……

近炸引信的确可以省下一点时间,但还是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

苏欣考虑了一会儿,就带着不确定的表情问着王学新:“团长,你的意思是……事先设定好诸元和射高?”

王学新点了点头,道:“可以这么说!”

接着王学新就用铅笔在地图上斯大林格勒前朝向汉斯的方向划了一个圈,说道:“如果我们对二线所有的高炮进行一个统一的规划,使他们如果开炮就能在前方打出一张火力网,理论上是不是就能及时拦截住恰好飞到这张火力网前的飞弹?”

这就有点像榴弹炮打步兵时的拦阻炮击……有时为了阻止敌人冲锋会在我方阵地前打出一道火墙,任何冲进这道火墙的敌人都会被炸上天。

同理,王学新这打法就是用高射炮在空中打出一张严密的“天网”,任何闯进或者试图突破这张“天网”的飞弹都会被炸飞。

因为所有这些高射炮的诸元甚至炮弹的射高都是事先设定好的,因此就不存在还要调整诸元和射高的问题。

苏礼国听着不由皱起了眉头:“团长,要是这么打,就算是毛熊……这炮弹也耗不起吧?”

“不!”苏欣似乎想明白了,她兴奋的说道:“耗得起,这种方法应该可行……我们只是组成一张‘天网’,但阻止来袭飞弹时就不需要张开整张‘天网’而只是其中一部份!”

王学新微微点头,苏欣这是听明白了。

张开的那“天网”是虚拟的,实际操作中这张“天网”是分成一块一块的由各个炮兵营负责。

具体需要哪个炮兵营开火……那就看计算机的计算结果了。

也就是说,计算机里输入的数据是炮兵营的番号,计算机计算出了飞弹与“天网”交点的位置,然后把番号和时间输出……同一时间只需要一个炮兵营开火。

第六百九十九章 万一……

王学新这种打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用计算机计算出飞弹撞上“天网”的位置和时间。

其实更重的是位置,时间上只要规定相应的炮兵营在收到命令后每门炮用最快的速度打出五发炮弹就可以了……一个炮兵营三门高射炮,每门炮五发就是十五发炮弹。

其实重点不是打出几发炮弹,而是52K高射炮的射速每3秒一发,打五发需要15秒,也就是用炮弹及弹片在天网相应的部位封锁住15秒。

而在这15秒内,根据计算机的计算,飞弹大概率会一头撞进它的封锁区域。

然后王学新与众人又重新计算了一下整个过程所需要的反应时间。

计算机侦测到目标并计算出结果需要5秒。

通讯兵将数据报告给炮兵大概需要3秒……之所以会变少,是因为报告的数据变少了。

事实上报告的根本就不是数据,只有两个字“开火”。

这与之前不同,之前通讯兵需要将诸元和射高这些完整的数据通过电话告知炮兵,现在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这些都是事先设定好的。

如果说有什么是更复杂的话,那就是每个高炮营都要求接一部电话,然后每部电话都备一名通讯员做好准备。

一旦计算机显示番号1,就代表第一高炮营需要开火,负责通知第一高炮营的通讯员只需要喊两个字:“开火!”

接到开火命令的第一高炮营也许需要5秒的时间传递命令,毕竟有三门高炮分散在不同位置,他们要传递的信息同样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开火!”

于是从头到尾,所有的反应时间加起来就只需要13秒……之前一直以为半分钟时间完全来不及反应,现在不仅足够还有十几秒的剩余。

众人找来找去想找出破绽,却发现这方法似乎很实用,消耗的弹药不多拦截成功率也很大。

当然,任何方法甚至任何设备都不敢保证百分百拦截成功……毛熊如果要求百分百那就过份了。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设备和方法都是可行的,至于毛熊能不能拦得住那就看它自身的造化,原则上也可以说看毛熊愿不愿意投入。

因为这其中也有概率问题,如果毛熊愿意用更多的高射炮在需要保护的目标比如拖拉机厂前多设几道天网,飞弹“破网而入”的概率就小得多。

直到这时,苏欣悬在心上的一块大石才算彻底落了下来。

她都不明白王学新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不过细想一下又有其道理:它实际上加大计算机的计算难度……计算机计算的不再是两个轨道相遇,而是高射炮有固定的轨道,飞弹什么时候能撞到高炮炮弹爆炸的那个点上。

但计算这东西,如果对人而言提高难度就会增加时间和出错的成本,对计算机而言却基本没什么差……所以,为什么不尽可能的增加计算机的运算难度呢?

不过这拦截方式的改变会产生两个问题:

一是将高炮部队的所有火炮统一在一起组成“天网”的问题。

这问题并不小,一个高炮团12门高炮,如果投入五个高炮团大概就有60门高炮。

这些高炮因为其射程有10公里,实战中又不可能聚在一起,因此会分散在处有些甚至相距十几公里。

这些分散在各处的火炮怎么才能保证他们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天网”?

就算有能力组成,又如何又快又准确的做到?

否则,当敌人飞弹来袭还没准备好,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白费了?

这答案毫无疑问:需要计算机辅助给出每门炮的诸元和射高。

这是另外一个系统,于是又要设计一台专门用于组网的计算机。

另一个问题就是具体到飞弹时就会有两个不同的拦截方法。

比如巴库油田方向适合用给出诸元和射高的方式拦截,斯大林格勒方向就适合用组建天网的方式拦截。

这两种不同的拦截方式是不是又要两种不同的计算机运算?

这对于现代计算机来说是小菜一碟,它甚至不能说是“不同的计算机”,因为它可以用同一台计算机,需要的只是用不同的程序计算。

但是在这时代的计算机就做不到这样了,改变一个程序几乎就相当于换了一台计算机,尤其对于炮侦雷达里运算部份的接线还是焊死不能插拔的。

陈杰风说道:“这些其实很容易做到,没啥技术上的难度,就是成本增加了,咱们不划算……”

“没啥不划算的!”王学新说:“你大胆的做!”

王学新一转身就找来了莱蒙洛科夫……此时的莱蒙洛科夫以及他的团队就呆在兵工厂没离开了。

莱蒙洛科夫是要跟进炮侦雷达的研发进程,他的团队则是要学习炮侦雷达的操作。

王学新把这前因后果“叭啦叭啦”的往莱蒙洛科夫面前一倒,说:“莱蒙洛科夫同志,你看看,你这五百万美元可真不好赚哪!咱们现在因为你们斯大林格勒的需求,不得不增加两套运算系统,这要是计算成钱,一套系统少说都要两百万美元!”

莱蒙洛科夫一听王学新这说的就觉得有道理,原本他们都没想到还会有“俯冲阶段”这个问题,却让王学新给想到了并提前找到了解决办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华夏的诚意和炮侦雷达的作用!

想到这些,莱蒙洛科夫越发对这款雷达感到满意。

不过听王学新话里的意思是要让他多付钱,这肯定就不乐意了。

“团长同志!”莱蒙洛科夫笑呵呵的说:“你可以这么想,巴库那套系统我们用五百万美元买的,斯大林格勒那套系统,我们也是用五百万美元单独买的,这不就行了?”

王学新一听,他娘的还真有点道理,你小心就打算这么白嫖了呗?想得美!

王学新假装做了个痛苦的决定,说:“成,这些就不算你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