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第389章

作者:瑞根

  “官大人很赞同,我也和齐阁老以及首辅、次辅二位大人都探讨过,我在《内参》上的一篇文章皇上也曾点评过,应该是持赞同态度的,所以应该可以,无外乎时间早晚而已,江南两广面向整个南阳地区,而北地则面向辽东、朝鲜日本和虾夷、东海女真,各有侧重。”

  冯紫英笑了笑,“京师、扬州、苏州、大同、杭州这些富裕地方对香料、名贵木材、珍珠、毛皮、人参、铜料、金银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盛产这些的,不正好和我们大周所产丝、布、茶、瓷、盐、铁形成一个相互交换的循环么?即便是冲着这些商贸上的利益,这都是十分值得的。”

第五十九章 石破天惊

  冯紫英的鼓励让薛蝌精神倍增,甚至薛蟠也是心气高昂,还真的生出要和薛蝌做一番大事的想法来了。

  之前他不过是受到了薛蝌的宏愿刺激,觉得自己不该落后于人,而贾琏和贾芸这二人脱离贾家自立的举动也对他有很大的触动。

  当然薛蟠也知道自己的情形,不但在众人心目中印象一时间难以改变,而且论实际操作能力,自己也无法和贾琏、贾芸二人想比,但是人都是有梦想的,没有谁愿意混吃等死一辈子,先前薛蟠是觉得没有机会,但现在薛蝌突然提出了目标和方向,薛蟠就觉得自己应该去尝试一下了。

  不过他还是很看重冯紫英的态度,薛蝌所言虽然言之凿凿,但是要论对未来前景的判断,薛蟠只相信冯紫英,现在冯紫英也如此态度,他心里就踏实许多了。

  “紫英,既然你都如此有把握,那我和蝌哥儿就真的要去找母亲和婶婶说道一番喽?”没等薛蝌说话,薛蟠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脸上跃跃欲试的神色几乎要喷薄而出。

  冯紫英想了一想,这可是薛家唯二的两个男嗣,真要出了点儿啥状况,只怕薛姨妈和崔氏要恨自己一辈子,便是宝钗都要埋怨自己一辈子了。

  “这样,蝌哥儿,文龙,要想做这事儿,我不知道蝌哥儿你心里有多少计划了,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你先做一个计划出来,我先审一审,当然这边儿你们可以和二位婶婶先说一说,但你们的计划我审过了,再说具体如何做。”

  冯紫英沉吟了许久,最终还是应允下来。

  他从薛蝌和薛蟠灼热的目光里看到一份积极向上的心气和精神,觉得不应该打击这种想法和努力,或许他们会遭遇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可能会失败,但是只要不丢性命,冯紫英觉得对薛家对自己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计划?”薛蝌显然还有些不太明白冯紫英的意思,而这是冯紫英在和汪文言开始组建自己的幕僚团队之后开始推行的一种现代参谋幕僚体制的革新,即每做一件事情,都需要先行做一个完整的规划。

  即第一步明确目标、目的和意义,第二,梳理具备的条件;第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克服解决的办法;第四,评估完成此事可能性和风险性,收益比;第五,决定是否做此事。

  这种模式放在现代就是最简单不过的策划事儿,但是放在这个时代,虽然做事之前或多或少或明或隐的都有这方面的一些考量,但是像如此脉络清晰的规划计划,还真的没有人提出来过。

  当然如果事事都要按照这种模式来,那么毫无疑问会牺牲效率,但是对于当下的大周来说,恐怕这种可能被“牺牲”掉的效率根本根本不值一提,相反,这种清晰明了的做事计划,却能最大限度的明确目的、措施和责任,更利于事务的推动。

  冯紫英也知道薛蝌是读过书的,甚至薛蝌和薛宝琴连阿拉伯数字和新式算术以及新式记账法都十分熟悉,这也是冯紫英对薛蝌很看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子好学不倦,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若是能在北地这边的探险拓殖和海贸运输上成为自己的一大帮手,日后还能发挥大作用。

  那么现在也可以让他逐渐纳入自己的做事规制中来,这也算是对其的一个培养和能力提升了。

  “嗯,蝌哥儿,做正事要讲求章法,不能草台班子草率行事,你要作探索航线,拓殖海贸,那么目的是什么,现在有哪些条件,优势在哪里,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能不能克服和解决,如何克服解决,最后才是实现这个目的目标和付出的代价是否匹配,收益比是否划算,……”

  冯紫英一条一款的把这个规制向薛蝌和薛蟠以及宝钗、宝琴几人做了也该介绍,除了薛蟠还有些糊里糊涂外,其他几人都是豁然开朗。

  薛蝌不必说,宝钗和宝琴都是极其聪慧之人,冯紫英这一介绍下来,几个人都觉得用这种模式来对要做的事情进行一个规划和评估,立即就能让一件事情的各方面都能得到最清晰明确的分析,让人一目了然,成不成,问题容易出到哪里,如何应对和补救,风险和收益对比,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薛蝌和宝琴望向冯紫英的目光简直都有点儿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本身这个新式算术和记账法就让薛蝌和宝琴都叹为观止了,觉得这对于经商营生助益极大,但那毕竟是营生上的事儿,但是今日这个“计划”一介绍出来,薛蝌和宝琴都意识到这可不是营生上能用那么简单了,而是在做任何事情上都大有裨益,尤其是在冯紫英赴任一方之后更能排上大用场才是。

  唏嘘感叹却又精神振奋,薛蝌的感觉就是这样,冯紫英能如此姿态,很显然是十分认可自己和自己的想法的,这比如和鼓舞和支持都更重要。

  薛家这边要说家资还是有一些的,不说多了,十万八万两银子,只要变卖一些家当,还是能凑出来的,既然打定主意不会再当这样一个碌碌无为的皇商,要走一条可能会有困难和挫折甚至失败的路,重新振兴薛家,那么就要有承受这一切的勇气。

  薛蝌带着宝琴走了,他们要斟酌一下言辞如何去说服崔氏,薛蟠也走了,他也有自己的应酬。

  只剩下宝钗和冯紫英。

  “冯郎,你注意到宝琴的情绪么?”宝钗突兀地问道让冯紫英有些发懵,好一阵才回过味来,皱着眉头道:“怎么了?不至于吧,梅家一个庶子而已,我不也说了么,那是一个浑浑噩噩无甚本事的家伙,梅之烨除了那个长子还算有些出息外,后边两个儿子都庸碌不堪,不值一提,宝琴没嫁过去那是幸运。”

  “可是宝琴现在被退亲了却是事实,京师城里上下知晓人不少,贾家那边这段时间也是都来宽慰,反倒是让二婶心里更难受,所以也才病倒了。”宝钗语气平缓,目光沉静,“连夏家那边也都来说些没盐没味的话,无趣得紧。”

  冯紫英明白意思,其实不嫁梅家也没什么,关键在于被退亲这事儿影响太恶劣,而且传得沸沸扬扬,好在薛蝌要和方家订亲,算是挽回一些面子,但是也只是挽回一些薛家面子,而宝琴本人的名声却被毁了。

  没有人会在意你因为什么被退亲,所有罪责都只会汇聚到你这个人身上,所以……

  “缓一缓吧,等到退亲这事儿消息过去了,大家印象渐渐淡了,再来考虑。”冯紫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女孩子名声怎么来挽回?要么就找一个更好的婆家,可冯紫英也清楚以宝琴现在的名声,便是在京师城中要寻个普通人家都不能,更遑论好人家了。

  就算是冯紫英也不敢去和自己那些同学说一说看看谁家兄弟愿意娶,那只怕要让人家翻脸,觉得是羞辱了,薛蝌那边好歹不是本人,而且也是娶妻。

  “可是梅之烨出任顺天府治中,这一任起码三年,只要一提及宝琴的婚事,只怕都会想到是顺天府治中家退亲的女子,……”

  宝钗的话堵得冯紫英无话可说,半晌才犹豫道:“那不如我在临清老家或者大同那边寻个合适人家……”

  宝钗摇头,“冯郎,你也知道宝琴也是个心高气傲的,若是要让她去嫁一个寻常庸人,只怕她宁肯当姑子也不嫁,所以她其实对不嫁梅家没什么,而是恨退亲这件事情,……”

  冯紫英有些狐疑地看了宝钗一眼,“妹妹今日说话古里古怪的,究竟有什么意图,不妨说出来。”

  “冯郎,小妹的意思是否可以效仿林妹妹那边一样,妙玉姐姐既然可以给冯郎作媵,那不如让宝琴也一样与小妹一道嫁入冯府。”

  石破天惊!

  冯紫英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这如何使得?!”

  “如何使不得?”宝钗淡然道:“冯郎是觉得宝琴与你为媵有辱冯家门风,还是有损冯郎形象?”

  冯紫英摇头,“那倒不是,……”

  “那是冯郎看不上宝琴蒲柳之姿,觉得不堪侍执巾栉?”宝钗继续问道。

  “妹妹这是说哪里话?”冯紫英颇为无奈。

  “或者是冯郎觉得宝琴不堪为媵,只能为妾?”宝钗再逼一句。

  “行了,妹妹,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宝琴也算是你们薛家嫡女,和妙玉情况不一样,更何况妙玉现在也没有说要与我为媵,宝琴现在这情形与她本人无关,何来不堪一说?不过等上两三年,我相信自然能有她的姻缘。”

  冯紫英也觉得头疼,他没想到这兜兜转转薛宝琴被退亲的事儿居然还绕到自己头上来了,宝钗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还居然有此想法,这也太超乎他的意料了。

第六十章 盘算

  四目相视,宝钗目光微动,最终垂下。

  冯紫英轻叹了一口气,淡淡道:“妹妹可是不相信愚兄?”

  宝钗摇摇头,重新抬起目光,“冯郎何出此言?”

  “那为何突兀想起要让宝琴与愚兄为媵了?”冯紫英面色不变,悠悠道:“没错,宝琴此番被退亲,的确有些麻烦,但若是过上二三年,再寻个合适人家,并非不能,妹妹说这梅之烨为顺天府治中,怕是有影响,那宝琴亦可寻外地士人,扬州,山东,大同,均可,……”

  并不介意冯紫英窥探出自己的心意,宝钗摇了摇头。

  “小妹知道冯郎猜疑什么,小妹也不否认的确有那么有些这方面的原因。小妹相信冯郎最终能办好,但太太肯定会有对比,沈家姐姐和我们,乃至林妹妹都不一样,沈家是姑苏书香世家,其父乃是朝廷四品大员,其兄也是举人,今科其弟更是高中进士,日后前途无量,自然可以不必担心夫家这边会有什么,所以小妹也很佩服沈家姐姐,连一个家人都没有带过来,太太肯定会不在意,但是这未尝不是沈家的底蕴。”

  冯紫英扬了扬眉毛,他没想到宝钗居然想得如此宽远。

  沈宜修的确没带什么家人过来,论理都要带陪房、贴身丫鬟乃至仆从等,沈家也不是没有,但沈宜修却没带,连贴身丫鬟都是冯紫英安排过去的。

  这一点段氏也知道,甚至还对晴雯这长得过于狐媚妖娆的丫头有些不太满意,但好在晴雯跟随沈宜修之后颇得沈宜修的喜欢,屡屡在段氏面前夸赞,段氏才慢慢改了印象。

  若是带了一大堆陪房、丫鬟、仆妇过去,固然能帮着做许多事情,也能显示娘家的实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容易引起矛盾,毕竟这些人都是认自家小姐的,没有十年八年磨合,根本不可能把这种根深蒂固的心态扭转过来。

  所以沈宜修没带,这体现沈家底蕴和自信,并不需要这些来增添表现。

  “可薛家现在没落,或许冯郎不在意,但是小妹却不能不考虑日后嫁入冯家之后的情形,也要考虑太太的想法,若是宝琴与小妹一道嫁入冯家,起码二房这边薛家分量也要重几分。”

  宝钗脸上浮起一抹说不出的落寞,看见冯紫英摇头不赞同,宝钗却不在意,“当然,小妹觉得宝琴现在的情形的确不太好,若要是让宝琴远嫁外地,只怕二婶又要不舍,再说了,小妹也能看出宝琴对冯郎也有一些情意,……”

  冯紫英坐不住了,赶紧道:“这话从何说起?”

  宝钗莞尔一笑,“小妹也没说冯郎什么,冯郎儒雅英伟,便是荣宁二府里姑娘们也都是仰慕甚多,冯郎又曾救过二叔,宝琴便有几分报恩之情和仰倾慕之意,那也很正常,……”

  冯紫英连连摇头,“妹妹这般一说,愚兄倒真的坐卧不安了。”

  此时的宝钗倒是显得轻松了许多,就像是放下了心中石头,“冯郎,你我现在这般了,难道还能有什么不能说开的么?小妹剖肝沥胆,就是不想让冯郎误会,……”

  冯紫英也有些感动,颇为感慨地道:“我说了,我赴永平之前,官师定会来薛家提亲,母亲那边,我自会说服,妹妹也不必担心母亲那边日后会不会对你有什么嫌隙,而且愚兄也相信妹妹待人接物的智慧,定能让我母亲满意。”

  对于冯紫英如此信任自己能和未来婆婆的相处,宝钗心中也很是高兴,知子莫若母,同样知母莫若子,冯郎肯定是对婆婆的性子十分了解的,对自己的为人也很知晓,所以才会有这般肯定的判断。

  “冯郎,宝琴之事,你也莫要以为小妹是临时突发奇想,其实在宝琴可能被退亲时,小妹就有此打算了,小妹也和宝琴隐约提及,宝琴未曾正面回应,但小妹确信宝琴对此并不抵触,或许还是担心冯郎这边的一些想法吧。”

  宝钗的话让冯紫英真的不好回答了,拒绝也不是,应承也不是,宝琴人才如何,他何尝不知?但……

  见冯紫英脸上变幻不定的神色,宝钗心中越发觉得自己这一出没错,既解决了宝琴的难处,又让自己日后可以平添助力,而且宝钗也相信自己这位冯郎对宝琴绝非没有一点儿情意,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妹妹可曾考虑过二婶和蝌哥儿那般的想法?”冯紫英迟疑许久,这才缓缓问道。

  冯郎这般一说,宝钗心中却是大定,这说明冯郎内心已经允了,只是却还要碍于物议。

  “冯郎不必担心,二婶那边只怕是求之不得,也能卸下心中大石,何况冯郎人中龙凤,能嫁与冯郎,乃是宝琴福分才对,小妹和宝琴何分彼此,二婶自然是明晓的。”宝钗嫣然一笑,“至于蝌哥儿这边,恐怕也是心甘情愿,宝琴能有这样一个归宿,日后冯薛两家更能亲密无间,相互提携,岂非美事?”

  “那宝琴本人……”

  见冯紫英还是有些犹疑担心,宝钗却快刀斩乱麻,“宝琴那边绝无问题,小妹知晓宝琴心意,冯郎无需顾虑,也不必担心委屈宝琴,日后小妹与宝琴便如一人,……”

  冯紫英觉得再说下去就有些轻视宝钗了,赶紧打住:“妹妹不必说了,愚兄知晓了。”

  且不说宝钗与薛家二房那边如何去说,冯紫英自是回府,心中也是觉得宝钗心思与往日还是有些不同了,患得患失心态明显重了许多,虽然自己再三保证,但是始终难以让其释怀。

  冯紫英也能理解,沈宜修的人才、家世和现在刚入府没多久就怀了身孕,加上自己母亲又格外看重喜欢,都给宝钗了很大压力,相比之下黛玉却还有两三年的热孝期来暂时缓冲,而无须担心。

  唯有她年龄已满十七,若是婚事成功,只怕马上就要嫁入进来,自然就要面对母亲的审视和对比,心里难免就有些压力巨大而失衡了。

  ……

  “也是姊妹一起嫁过来?”听得冯紫英半遮半掩地把情况一说,段氏倒是来了兴趣,“这是好事儿啊。”

  冯紫英知道对母亲来说,这肯定是乐见其成的。

  宝钗那边传来消息,薛家二婶乃至薛蝌都很乐意,宝琴虽然没有明言,但也表露出了同意的意向,这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嗯,母亲既然都已经见过了宝钗,儿子在想此事还是宜早些定下来,儿子还有几日便要赴永平府,所以母亲这边定下来,儿子便好去和官师说。”冯紫英催促着道。

  段氏很是无奈,但是她也知道终归还是没有犟赢自己这个儿子。

  当然那一日妹妹所言对她触动也不小,加之随后宝钗应邀来府里她又专门去见过一面,果然是美人胚子不说,而且骨匀肉丰,一看确然是一个能生养的体格,这让段氏心里也很高兴。

  “也罢,铿哥儿,你便去和你姨娘说准备聘礼便是,但具体日子你考虑过没有?”段氏既然心里已经同意了,便也考虑具体事宜了。

  “这上半年我才去永平,恐怕也不好再向朝廷请假,所以最好是放在下半年来。”冯紫英也早有打算,“如果放在十二月就最好,亦可利用春假回门安排处理其他事宜。”

  “嗯,铿哥儿你说的也有道理,那这薛氏嫁过来之后,可是要安排到永平与你一道?”段氏问道。

  “也只能如此才好,宛君生产之后短时间内也还要哺育孩子,所以只能让宝钗她们过来了,要不都不过来,似乎也不太妥当。”冯紫英踟躇了一番。

  官员赴任,有的不带家眷,更多的则是就地纳妾,这样最方便,有的则是要带家眷,但冯紫英也清楚自己去向很多人关注,到了永平府之后只怕热度也不会降低多少,尤其是这是京东第一府,自己若是连家眷都不带去,短时间还好说,长期的话肯定会遭人诟病。

  “嗯,既如此,那何不再提前一些,九十月份便正合适。”段氏心里考虑更多,“若是九十月份便成亲,没准儿年前就能有身孕,若是这边宛君生产,薛家这边若能怀上,春假便可回来住下,也方便府里照料。”

  “母亲既然有此意,儿子无异议,不过还是需要和薛家那边商议一番更妥。”

  礼部关于冯家二房兼祧的批复终于下来了,这又免不了要引起一阵议论,尤其是在贾家这边,震动更大。

  冯紫英也没给多少人以思考的余地便说服了自己母亲,然后托官应震向薛家提亲了。

  齐永泰、乔应甲和官应震,三人,分别替自己三房提亲,算是一个平衡。

  不过像薛家提亲还是引起了官应震的好奇,而冯紫英也趁势将薛家有意在登莱介入探险拓殖的想法向官应震介绍了,也博得了官应震的一力支持。

第六十一章 现实如此

  王熙凤一骨碌翻身从炕上翻了起来,丹凤眼瞪得老大,不敢置信:“平儿,你从哪里得来的这个消息?没有搞错吧?”

  “奶奶,这等事情哪里能搞错?”平儿表情也有些复杂,“奴婢是从鸳鸯那里听来的,鸳鸯是从老祖宗那里得知的,据说舅老爷已经到了姨太太新搬出去的薛府坐镇,等着冯家上门提亲了。”

  王熙凤恍然大悟,难怪前两日薛姨妈来说要搬出去暂住几日,这还弄得她颇为奇怪。

  要搬出去倒也没什么,只是突然间这么急切,让大家都很惊讶。

  先前也说薛蟠成亲薛姨妈就要搬出去,而且就在荣宁街不远的广宁伯胡同购置了一座宅院,与荣宁二府不过是一炷香工夫就能过来。

  问原因,薛姨妈也是语焉不详,只说方便薛蟠成亲的准备。

  这话倒也说得过去,不过王熙凤却是知晓,那薛宅早已经打点收拾停当,随时都能搬过去,这离薛蟠成亲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为何之前从未说一声,这就突兀地搬过去了。

  原来却是这样一桩事儿等着。

  人家要上门来提亲,自然不能再在贾府里住着,也要回去准备一番。

  可连舅舅都亲自来薛宅坐镇,足见对此事的重视。

  王熙凤表情同样也有些微妙,坐在炕上老神在在地想了一阵才道:“平儿,你说冯家为何不选择史湘云,却选了薛宝钗?”

  平儿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好一阵之后才道:“或许还是因为冯大爷的缘故吧?婢子还听说,宝琴姑娘可能也要作媵陪嫁过去?”

  “真的?!”这一下子可真的让王熙凤震惊了。

  宝钗嫁入冯家的事儿不是这会子才提起的,至少两三年前包括太太、姨太太以及舅舅都隐约提起过。

  那个时候一是冯紫英正值科考关键时节,所以无心谈论婚嫁,二是贾王薛三家自己都还没有拿定主意,冯家那个时候也算不上特别耀眼,所以这一拖就错过了好姻缘,人家找了姑苏书香世家沈家,再然后却又被林家捷足先登打了己方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错失大好时机。